永磁材料
搜索文档
金力永磁(300748)季报点评:业绩同比高增 积极布局新兴领域
格隆汇· 2025-11-08 03:35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1.81%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4.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1.9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8.66亿元,同比增长12.91%,环比增长6.4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172.65%,环比增长45.7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254.98%,环比增长53.04% [1]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5亿元、12.16亿元、14.37亿元 [2] 分业务领域表现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6.15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3.46% [1]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4.46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8.48% [1] 运营与战略进展 - 公司新建产能稳步释放,产能利用充足 [1] - 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3C、节能电梯等多个高增长领域持续拓展 [1] - 公司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 - 公司已成为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重点企业伙伴,进一步拓展了在国际市场的合作网络 [1]
研报掘金丨华安证券:维持金力永磁“买入”评级,积极布局新兴领域
格隆汇APP· 2025-11-07 15:1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增长172.65%,环比增长45.75% [1] 业务拓展与客户关系 - 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3C、节能电梯等高增长领域持续拓展 [1] - 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 - 产品质量、技术实力及保障交付能力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1] 国际合作与市场地位 - 成为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的重点企业伙伴 [1] - 进一步拓展了在国际市场的合作网络 [1]
稀土领域 “南北双雄”相继披露三季报,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小幅上涨
搜狐财经· 2025-10-30 13:41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13:14,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下跌0.08% [3] - 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中国稀土领涨5.35%,国网英大上涨3.65%,中海油服上涨3.43%;天地科技领跌4.21%,石化机械下跌3.73%,平高电气下跌3.29% [3] - 央企现代能源ETF(561790)上涨0.08%,报1.27元,近1周累计上涨4.87% [3] - 央企现代能源ETF盘中换手率7.25%,成交369.14万元,近1周日均成交631.74万元,在可比基金中排名第一 [3] - 央企现代能源ETF最新规模达5073.61万元,创近3月新高 [4] - 央企现代能源ETF最新份额达3993.40万份,创近1月新高 [4] 稀土行业公司业绩 - 中国稀土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4.94亿元,同比增长27.73%;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大增194.67% [3] - 北方稀土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302.92亿元,同比增长40.50%;归母净利润15.41亿元,同比激增280.27% [4] 稀土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稀土作为高端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资源,呈现供需两端共振格局 [4] - 我国通过配额管理与出口管制强化产业链战略主动权,确保资源向高端应用环节倾斜 [4] - 全球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持续推升镨、钕等关键元素需求,带动永磁材料等新兴应用快速扩容 [4] - 在供给集中度提升与需求结构升级背景下,稀土产业链战略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为高端制造发展注入长期驱动力 [4] 指数构成与样本 - 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绿色能源、化石能源、能源输配等现代能源产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长江电力、国电南瑞、中国核电、中国铝业、三峡能源、中国电建、国电电力、云铝股份、中国稀土、中国海油,合计占比47.72% [5]
IPO募资资金大量闲置却仍要“圈钱”,新莱福并购有何蹊跷?
搜狐财经· 2025-10-22 13:23
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实控人汪小明控制的广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总价10.54亿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该交易因关联交易、资金使用效率、标的资产盈利波动及财务数据存疑等问题引发市场争议 [1] 关联交易分析 - 交易本质为实控人内部资产整合,交易双方实际控制人高度重合,构成典型关联交易 [2][3] - 实控人汪小明通过圣慈科技(持股50%)、广州易上(持股24%)和金诚莱(11%)间接控制金南磁材,而广州易上同时是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13.72% [2] 公司资金状况与使用效率 - 公司账面资金充裕,截至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合计达10.53亿元,资产负债率仅6.37% [6] - IPO募投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承诺投资总额8.3亿元,实际使用仅2.63亿元,闲置资金规模达5.67亿元,其中敏感电阻器产能扩充建设项目进度仅为3.56% [6] - 公司在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情况下,选择通过发行股份支付收购对价并募集4.8亿元配套资金,而非使用自有资金,引发对股东权益稀释的质疑 [7] 标的公司金南磁材经营与财务分析 - 金南磁材2023年、2024年、2025年前四月收入分别为4.18亿元、5.02亿元和1.68亿元,同期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44.78万元、8146.16万元和2113.83万元 [9] - 标的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0.75%升至2024年的33.86%,2025年前4月又降至29.35%,主要因永磁材料原材料铁氧体磁粉采购价格波动所致 [9][10] - 永磁材料类产品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1-4月营收占比达66.70% [8]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疑点 - 金南磁材披露的2023年对第一大供应商安特磁材采购金额为5271.08万元,但安特磁材披露的同期对金南磁材销售额为6220.33万元,差额达949.25万元,偏差比例18% [11][12] - 2024年双方披露的采购与销售数据同样存在显著差异,引发对成本确认准确性及利润真实性的质疑 [12][13] 并购业绩承诺与补偿安排 - 业绩承诺方案一为2025年、2026年、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156.57万元、8869.17万元、9414.08万元,但标的公司2024年净利润8293.32万元已超过2025年承诺目标 [15][16] - 业绩承诺方圣慈科技、广州易上、金诚莱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不足1亿元,远低于10.54亿元的交易对价,其履约补偿能力存在重大疑问 [16]
释新闻|美澳签关键矿物协议,特朗普“一年后”会得到很多稀土吗?
搜狐财经· 2025-10-21 22:52
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署《美澳关键矿产和稀土开采和加工供应保障框架》协议 [3][5] - 协议被描述为一个“框架”和“行动计划”,不创设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强制执行性的义务 [5][7] - 协议目标包括协调政策、投资项目与工程落地,以保障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 [5] 投资与融资细节 - 美澳双方将分别在未来6个月内为总额达85亿美元的“准备就绪”项目投入至少10亿美元 [3][5] - 白宫表示两国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向关键矿产项目投资超过30亿美元 [5] - 美国进出口银行将发出七份意向书,提供超过22亿美元的融资,预计解锁高达50亿美元的总投资 [5] 具体项目与合作模式 - 项目分为三类:美澳联合投资、澳大利亚独资项目、以及美澳日合作项目 [5] - 美国铝业与阿拉弗拉稀土公司的项目将获得政府注资 [6] - 美国国防部将资助美国铝业与双日株式会社在西澳大利亚州合作建设的镓精炼厂,规划年产量100吨,据称可提供全球高达10%的镓供应量,美国进出口银行将为其提供22亿美元融资 [6] - 双方同意在定价、许可审批等议题上合作,并将设定关键矿产的最低价格底线 [7] 行业背景与市场地位 - 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位居全球第四 [3] - 澳大利亚驻美大使陆克文称,澳大利亚有能力满足美国50种关键矿产中30到40种的需求 [9] - 昆士兰石墨矿的石墨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伊鲁卡资源的稀土精炼厂若获进一步开发,可满足全球四分之一的重稀土供应 [10] - 澳大利亚虽是关键矿产重要来源国,但超过90%的澳锂矿被运往中国进行加工,依赖中国的加工能力 [10] 实施挑战与行业观点 - 分析人士指出,在稀土行业任何事情都不会迅速发生,供应链从中国转移需要很长时间 [3][9] - 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指出项目审批往往需耗费数年时间,投资渠道正在“枯竭” [10] - 业内人士对特朗普“一年内将拥有大量关键矿产”的说法表示怀疑,认为让项目在2027年前就绪所需时间跨度“大得惊人” [10] - 行业专家分析,供应增长可能在5到7年内看到,而中国在稀土行业领先近40年,追上中国供应链需求还需几十年时间 [11]
金力永磁(06680)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22:27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38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销售收入26.15亿元,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3.46% [1]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销售收入14.46亿元,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8.48% [1] - 境外销售收入9.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5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对美国出口销售收入3.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8%,同比增长43.92% [1] 经营与运营 - 公司新建产能稳步释放,产能利用充足 [1] - 主要稀土原材料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整体呈上升趋势 [1] - 公司通过灵活调整原材料库存策略等措施应对稀土价格波动风险 [1] - 保障交付能力获得国内外客户充分肯定,巩固了经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1]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1]
刚刚,利好来了!A股公司,密集公告!
券商中国· 2025-10-20 21:17
三季报业绩整体表现 - 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 多家公司公告业绩大幅增长 [1][3] - 业绩增长公司覆盖多个行业 包括PCB设备、稀土永磁、氟化工、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雷达及船舶制造等 [1][3][4][5][6][8] 大族数控业绩及驱动因素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02亿元 同比增长66.53% 归母净利润4.92亿元 同比增长142.19% [3] - 第三季度业绩加速增长 营业收入15.21亿元 同比增长95.19% 归母净利润2.28亿元 同比增长281.94% [3] - AI算力发展推动高多层板及HDI板市场规模增长和技术难度提升 带动对高技术附加值专用加工设备需求上升 公司针对AI PCB提供一站式专用设备解决方案 满足快速交付要求 [4] - 公司持续提升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多层板及HDI板加工设备的综合竞争力 钻孔类、曝光类及检测类设备性能和加工效率优化 助力下游客户降低运营成本 [4] 金力永磁业绩及驱动因素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73亿元 同比增长7.16% 归母净利润5.15亿元 同比增长161.81% [3] - 新建产能稳步释放 产能利用充足 [3]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6.15亿元 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3.46% [3]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4.46亿元 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8.48% [3] - 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稀土原材料市场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 公司通过灵活调整原材料库存策略应对价格波动风险 [3] - 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3] 永和股份业绩及驱动因素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86亿元 同比增长12.04% 归母净利润4.69亿元 同比增长220.39% [4]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4亿元 同比增长11.42% 归母净利润1.98亿元 同比增长485.77% [4] - 业绩增长主要受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影响 产品售价持续上涨 毛利率上升 [4] - 主要聚合物产品产销规模扩大 优等品率提升 [4] - 公司加强精益管理 强化成本控制 提升盈利空间 [4] 美芯晟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 同比增长46.47% 归母净利润1031.98万元 同比增长132% [5]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6亿元 同比增长66.31% 归母净利润531.29万元 同比增长132.74% [5] 科大讯飞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69.89亿元 同比增长14.41% 但归母净利润亏损6667.54万元 [5]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78亿元 同比增长10.02% 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 同比增长202.4% [5] 纳睿雷达业绩预告 - 预计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 同比增长86% 预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315万元 同比增长181% [6] - 报告期内获得不同领域客户认可 新签水利测雨雷达合同金额大幅增长 [6] - 存量订单加速确认落地 促使营业收入大幅增长 [6] 中国船舶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55.5亿元至61.5亿元之间 与上年同期(重述口径)相比增加104.30%至126.39% 与上年同期披露数相比增加144.42%至170.85% [6] -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 生产效率稳步提升 [6] - 船舶行业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公司手持订单结构升级优化 [6] - 交付的民品船舶数量、价格均同比提升 建造成本管控得当 营业毛利同比增加 联营企业经营业绩持续改善 [6] 宁德时代业绩及运营状况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30.72亿元 同比增长9.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34亿元 同比增长36.20% [8]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41.86亿元 同比增长12.9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49亿元 同比增长41.21% [8]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资产达到8960.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3.91% [8] - 报告期末存货同比增长34.05%至802亿元 主要系业务规模增加所致 [8] - 合同负债由年初的278.34亿元大幅增长46.14%至406.78亿元 主要系预收货款增加 表明在手订单充足 [8]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6.6亿元 同比增长19.60% [8] 宁德时代近期战略合作 - 10月15日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电池消费市场全渠道服务、绿色运力、物流仓配及零碳园区、工业品供应链数智化等多个领域深度合作 [8] - 10月13日与东风商用车确立新一轮五年长期战略合作 将在商用车电动化领域围绕前沿技术开发和应用、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合作 [9] - 10月9日与物流提供商马士基签署合作备忘录 将围绕推动全球供应链低碳转型及提升宁德时代全球供应链管理开展合作 [9]
金力永磁(300748.SZ):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61.81%
格隆汇APP· 2025-10-20 17:31
财务业绩摘要 - 报告期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 [1] - 主营业务收入48.99亿元,同比增长12.59% [1] - 毛利率为19.49%,较上年同期增加9.46个百分点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0亿元,同比增长381.94% [1] 分领域销售表现 -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销售收入26.15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3.46% [1] - 节能变频空调领域销售收入14.46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8.48% [1] 境外业务表现 - 实现境外销售收入9.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5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对美国出口的销售收入为3.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8%,同比增长43.92% [1] 运营与市场环境 - 新建产能稳步释放,产能利用充足 [1] - 主要稀土原材料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整体呈上升趋势 [2] - 公司通过灵活调整原材料库存策略等措施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交付能力获得客户肯定 [2]
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进口量却是出口的两倍:这笔账,中国到底亏不亏?
搜狐财经· 2025-10-17 12:16
中国稀土贸易格局 - 中国稀土进口量为出口量的两倍,呈现反常的贸易逆差[1] - 2024年前10个月,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稀土原料供应国,占比38%[9] - 2024年前9个月,中国从缅甸进口3.1万吨稀土氧化物,占进口总量的75%[5] 主要进口来源国分析 - 缅甸凭借低成本、地理邻近等优势,成为中国最大的稀土进口来源国[3][5] - 美国加州Mountain Pass矿山年产4万吨稀土氧化物,是全球除中国外最大稀土矿,但其大部分原料最终由中国企业购买并进行深加工[5][6][7] - 澳大利亚Mount Weld矿山储量惊人,年产2.5万吨稀土氧化物,但全球产量占比仅为8%[11] 出口市场与产品结构 - 日本、美国、荷兰三国合计购买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近三分之二[11] - 中国出口的主要是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如永磁材料、催化剂、高端合金,而非原料[11] - 德国是中国最大的稀土出口目的地,2024年出口金额达10.51亿元,占比18.23%,数量为3445.2吨[6] 产业链竞争优势 - 中国稀土产业的核心优势在于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加工能力,而非单纯的资源储量[9][13] - 产业链涵盖上游采矿、中游分离、下游制品全环节,而美国、澳大利亚、缅甸等国均存在产业链短板[13][14] - 稀土竞争的本质是产业链的竞争,中国通过进口原料、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9][18][20] 全球产业相互依存关系 - 全球稀土产业链呈现深度交织状态,美国稀土分离依赖中国设备,日本高端磁材需要中国原料[16] - 当前的产业格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非简单的单向依赖关系[16] - 中国通过“留着自己的矿、加工别人的料”的策略,实现更聪明的资源调度和更高的经济回报[9][18]
广晟有色: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1亿元-1.3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格隆汇APP· 2025-10-16 17:15
业绩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至1.3亿元,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1] 业绩驱动因素 - 稀土市场行情上涨,公司稀土冶炼分离及永磁材料产销量实现增长 [1] - 公司加大生产规模,强化市场研判,加强营销协同,创新模式并调整结构 [1] - 参股企业大宝山因铜硫钨价格上涨盈利增加,带动公司投资收益上升 [1] - 公司推进亏损企业治理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