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材料

搜索文档
北方稀土:废料回收和采用原料生产的永磁材料在性能等方面 同口径不受影响
快讯· 2025-07-18 11:34
资源循环利用 - 公司高度重视资源循环利用,从产品销售到金属废料回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 废料回收是对原料来源的有效补充,一定时期内会因量的不同对原料价格产生影响 [1] - 废料回收和采用原料生产的永磁材料在性能、稳定性方面同口径不受影响 [1] 行业趋势 - 资源的循环利用已经被这个时代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1]
稀土产业链深度剖析:为何精炼环节中国独占鳌头?
老徐抓AI趋势· 2025-06-27 18:51
稀土产业现状与未来潜力 - 稀土产业分析的核心目的是理解产业逻辑而非短期交易信号 [1] - 稀土产业链分为储量、开采量、精炼量三个层面 中国在精炼环节占据全球92%份额 技术积累和环保容忍度是核心优势 [3][4] - 中国稀土储量为4400万吨REO 占全球49% 开采量27万吨 占全球69% 精炼量28.7万吨 占全球92% [4] 稀土应用价值分布 - 永磁材料占稀土价值量的91% 但重量占比仅35% 是行业价值核心 [4] - 永磁材料主要应用于电机领域 覆盖新能源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产业 [4] - 新能源车单台需1公斤稀土 风电1GW需50吨稀土 人形机器人单台需1-3.5公斤稀土 [4] 人形机器人需求拉动效应 - 保守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产100万台 将带来900-3500吨新增稀土需求 [4] - 若按马斯克预测年产1亿台 需求将达9-35万吨 相当于当前全球用量的1-4倍 [4] - 人形机器人放量可能成为稀土行业结构性增量的关键变量 [5] 产业链战略价值 - 中国在稀土精炼环节掌握绝对话语权 中长期战略价值显著 [5] - 稀土作为AI机器人上游材料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6] - 需关注供给格局、需求重心、机器人产量等核心变量对产业链的影响 [7]
牛股产业链|多重利好提振稀土产业 领涨股中科磁业有啥来头?
新华财经· 2025-06-10 19:44
稀土永磁板块市场表现 - 6月以来A股稀土永磁板块活跃,华泰柏瑞中证稀土产业ETF(516780)月内涨近7%,创年内最佳月度表现 [2] - 中科磁业(301141.SZ)6月以来上涨近50%,成交额明显放大,领涨稀土板块 [2] 中科磁业公司概况 - 公司全名为浙江中科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永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2023年4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时总市值不到10亿元 [3] - 公司拥有多项科技资质,包括"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 [4][5] - 公司参与起草多项永磁材料行业国家标准,如《永磁体表面磁场分布测试方法》、《永磁体磁偏角的测量方法》等 [5]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市前营收、净利保持高增长,但上市后持续下滑,2023年和2024年扣非净利分别同比下降53%和64%,降至2018年水平 [8] - 上市前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2023年和2024年分别降至15.74%和12.38% [8] - 2024年二季度后业绩明显复苏,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达232.27% [12] 行业背景与政策 - 稀土价格指数自2022年一季度高点后持续下降,区间跌幅接近60%,拖累全行业业绩 [12] - 2024年10月《稀土管理条例》出台,5月国家部署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 [16] - 稀土供需逐步走向平衡,新能源、高科技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17] -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稀土价格后市看涨,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有望打开新增需求 [17]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国内重要永磁材料生产商,致力于成为消费电子和节能家电领域全球知名应用方案提供商 [13] - 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节能家电、工业设备、汽车工业、风力发电、智能制造、电动工具等领域 [13] - 公司已全面掌握永磁材料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14] - 主要客户包括韩国星主、通力电子、EM-TECH、歌尔股份、威灵电机、卧龙电驱等 [14]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万吨级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属于国内第一梯队 [14] - 已与超轻量仿人机械臂行业客户建立合作,但尚未形成规模销售 [15]
为打破中国稀土垄断,俄罗斯印度携手,我方一口气三大动作反制
搜狐财经· 2025-06-08 19:05
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拥有资源储量、产量及加工技术优势 [6][9][15] - 俄罗斯稀土储量380万吨但80%位于北极冻土带,开采成本为中国三倍且提炼技术落后 [3] - 印度稀土储量690万吨却依赖进口中国成品,2023年进口永磁材料达12亿美元 [3] 中国稀土战略布局 - 中国稀土集团与国新集团强强联手,控制南方80%中重稀土开采指标 [11] - 盛和资源收购澳大利亚PEK公司,获得坦桑尼亚Ngualla矿(储量满足全球20年需求)及英国精炼厂 [11][13] - 2024年中国新增稀土相关专利5800件,远超日韩美等国 [15] 技术优势与产业链 - 中国掌握全球85%永磁材料产能,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战斗机雷达系统 [15] - 包头稀土研究院突破稀土磁制冷技术,可能应用于量子计算领域 [15] - 中国形成从资源控制、技术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17] 国际竞争态势 - 俄印计划合作建设稀土加工厂(俄出矿、印出钱)但面临分离厂缺失及极地采矿技术瓶颈 [3] - 美国研发非稀土磁体技术但性能仍落后中国现有产品 [17] - 欧洲在中国调整出口政策后出现恐慌性囤积稀土原料现象 [21] 行业发展历史 - 中国稀土工业始于1950年代国防需求,1990年代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 [19] - 早期粗放发展导致环境破坏及低价出口问题,近年加强行业整顿及出口管控 [19][21]
稀土暴涨210%,中国动真格,白宫有人递来软话,我们要慎防一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56
稀土出口管制影响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导致铽金属价格飙涨210%,镝元素欧洲报价翻三倍[2] - 美国军工巨头因稀土短缺面临困境,B-21轰炸机项目一个月亏损4.77亿美元,F-35供应链濒临中断[4] - 中国占据全球60%稀土产量和92%精炼产能,美国70%稀土进口依赖中国[4] 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稀土产业已从初级采矿升级为全产业链模式,北方稀土建立中重金属生产线,厦门钨业开发磁材、激光晶体、催化剂等下游产品[6] - 美国缺乏稀土冶炼能力,澳洲矿产需运至中国提纯,三十年未新建稀土冶炼厂[6] - 特斯拉等企业面临停产风险,马斯克紧急访华寻求解决方案[8] 稀土应用领域 - 每架F-35战机使用417公斤稀土,尼米兹级航母雷达系统依赖钇元素[4] - 电动车需3-5公斤永磁材料,人形机器人关节使用钕铁硼磁体,5G基站滤波器需要镧系元素[6] - 军事领域应用广泛:钆元素控制核反应堆,镝元素增强导弹磁体耐高温性,钪铝合金使战斗机减重20%[6] 国际贸易博弈 - 特朗普政府考虑将对华关税从145%降至50%,试图换取稀土供应[8] - 中国海关截获伪装成"陶瓷原料"的氧化镝走私货物,打击稀土非法出口[8] - 美国试图扶持澳洲莱纳斯公司,重启加州芒廷帕斯矿,但新建稀土厂需投资10亿美元和8年时间[8] 产业升级战略 - 中国稀土产业正从原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掌握磁材和标准制定权[10] - 《稀土管理条例》强调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需突破技术封锁[10] - 商务部实施差异化政策,严打走私同时为合规企业提供便利[10]
未知机构:脱水研报丨AI时代不可替代的“必需品”!未来软件=Agent+数据库;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的核心,这类材料同时具备“工艺+设计”-壁垒——0506-20250507
未知机构· 2025-05-07 11: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据库、永磁材料、军工、工控 - **公司**:达梦数据、金力永磁、太极股份、海量数据、软通动力、创意信息、星环科技、超图软件、拓尔思、正海磁材、宁波韵升、英洛华、英思特、中兵红箭、航天彩虹、中航沈飞、中航西飞、图南股份、航宇科技、汇川技术、禾川科技、宏发股份、信捷电气、麦格米特、埃斯顿、弘讯科技、合康变频、科华恒盛、科士达、智光电气、大豪科技、鸣志电器、英威腾、新时达、正弦电气、伟创电气、雷塞智能、天川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数据库行业 - **核心观点**:AI Agent发展推动软件形态变革,数据库成AI时代必需品,AI赋能推动数据库自身升级,加速行业发展 [1][3] - **论据**: - **DB for AI**:AI Agent可替代中间应用层软件,直接与数据库交互;数据库承载数据,治理数据源头,向量数据库等产品和技术赋能AI,缓解大模型推理问题;OpenAI、OceanBase、海量数据等公司有相关动作 [4][6][7] - **AI for DB**:智能运维可实现对数据库系统实时监控等;降低操作门槛,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查询;数据库自治模式可自我管理;达梦数据、GaussDB等公司利用AI优化数据库 [8] 永磁材料行业 - **核心观点**:关节伺服电机是核心,磁组件设计适配构筑壁垒,磁材企业话语权和附加值提高,磁组件材料设计新时代或来临 [10][16] - **论据**: - 人形机器人对电机有独特功能诉求,无框力矩电机等契合需求,关节结构待完善,磁组件设计适配重要 [10] - 磁组件生产工序繁杂,永磁材料磁性能核心,牌号储备决定定制化能力,烧结钕铁硼优势突出 [11][12] - 磁组件需契合电机结构,磁钢形状设计和固定方法可提升附加值,构筑企业壁垒 [14] 军工行业 - **核心观点**:2024年行业基本面承压,利空消化彻底,2025Q1订单下达,存货及合同负债改善,景气度Q2 - Q3向下游传导,25 - 27年将保持高景气 [17][22] - **论据**: - 2024年营收和盈利处近年低位,2025Q1部分企业业绩扭亏,核心标的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船舶行业业绩释放,上游企业收入好转 [17] - 一季度除有源器件外,其余子版块存货正增长,中下游企业明显,预收款及合同负债改善,公司在手订单及存货充足 [18][21] 工控行业 - **核心观点**:行业底部已现,复苏开启,龙头利润超预期,二线稳健增长,需求复苏、出海业务进展、人形机器人方向有布局 [24] - **论据**: - **需求复苏**:25Q1工控板块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毛利率承压但部分公司利润率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合同负债增长,各产品品类需求复苏 [25][26][27][28] - **出海业务**:东南亚市场部分公司增长快,欧美市场部分公司有进展,全球市占率低,替代空间大,预计H1有“抢装潮” [29] - **人形机器人方向**:各工控企业卡位核心零部件及其总成,有电机、驱动及编码器等系列产品 [30][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军工行业作为强内需行业,几乎不受对等关税影响,国际局势不确定时应重视板块配置价值,优先关注精确打击武器等方向 [22] - 工控行业25Q1低压变频/交流伺服/中大型PLC/小型PLC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1.0%/+4.5%/+20.3%/+13.6% [28] - 各行业研报来源及分析师信息 [32][33]
中科磁业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2.27% 聚焦纵向深化产业链布局和拓展新应用领域
证券时报网· 2025-04-26 12:41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5.46亿元,同比增长12.75%,归母净利润1656.08万元,同比减少65.69%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35.09%,归母净利润1343.84万元,同比增长232.27%,扣非净利润1129.58万元,同比增长589.93% [1] 产业链布局 - 加速纵向深化产业链布局,推进原材料铁氧体预烧料自产项目,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1] - 专注推进募投项目建设,依托永磁材料产能扩张,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推动产品从单一电子元器件拓展至磁组件集成化升级 [1] 市场应用 - 产品在节能家电、消费电子领域具有细分市场优势,终端应用于三星、哈曼、华为、小米、亚马逊、美的、格力、LG、现代等全球知名品牌 [2] - 积极拓展机器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55.6万套,同比增长14.2%,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 [2]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782.32万元,同比增长4.06%,研发人员增加至90人,同比增加15.38% [2] - 全面掌握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制备和大规模生产技术,通过39项省级工业新产品和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成果认定,其中5项国际先进、28项国内领先 [2] 发展战略 - 深厚技术储备为纵向深化产业链布局和拓展下游应用领域奠定基础 [3] - 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保持产品市场优势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永磁材料应用方案提供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