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体管路
icon
搜索文档
溯联股份:公司已向小鹏汇天等客户开始供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7 18:36
证券日报网讯 溯联股份11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生产的流体管路、连接件、 阀件以及复合材料液冷板等零部件能应用在低空飞行器的燃油、电驱及热管理等系统中。目前,公司已 向小鹏汇天等客户开始供货,另外公司也通过部分电池业务获得了其他EVTOL等低空飞行器的产品开 发任务。公司正通过主机厂、电池厂或BMS集成商等客户渠道积极开拓包括低空飞行器、船舶和轨道 交通在内的应用市场。 (编辑 袁冠琳) ...
溯联股份:已向小鹏汇天等客户开始供货,也通过部分电池业务获得了其他EVTOL等低空飞行器产品开发任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08:49
(记者 胡玲)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请问公司在飞行汽车和低空经济有什么布局?目前有 哪些客户? 溯联股份(301397.SZ)11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流体管路、连接件、阀件以及复 合材料液冷板等零部件能应用在低空飞行器的燃油、电驱及热管理等系统中。目前,公司已向小鹏汇天 等客户开始供货,另外公司也通过部分电池业务获得了其他EVTOL等低空飞行器的产品开发任务。公 司正通过主机厂、电池厂或BMS集成商等客户渠道积极开拓包括低空飞行器、船舶和轨道交通在内的 应用市场。 ...
鹏翎股份(300375) - 300375鹏翎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11
2025-11-11 21:4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流体管路单车价值在500到800元区间 [2] - 热管理领域提供水侧(制热)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如水壶、流道板、多通阀等产品 [2][3] - 快插接头由公司自制模具后精密注塑制造,近年销售增长较快 [3] - 储能业务提供管路和接头产品,主要用材为尼龙管和注塑产品 [3] - 液冷领域主要提供流体管路,并关注其他相关产品以寻求契合发展战略的路线 [3] - 公司单车价值最高的产品是管路总成 [3] 传感器与战略发展 - 因整车厂倾向于集成式交付,公司每年采购大量传感器,主要为压力传感器 [3] - 公司非常关注传感器领域企业,尤其关注有关键感应材料和芯体设计能力的企业 [3] - 在不考虑视觉、毫米波雷达的基础上,单车全品类传感器价值估计超过1000元 [3] - 公司目前尚未开启线控业务,但将其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存在 [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储能业务已实现突破,但目前占整体收入比例不高,需通过更多客户技术论证来提升 [3] - 尼龙管生产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有竞争优势,毛利率相对稳定 [3][4]
新莱应材(300260):2025年三季度报点评:Q3营收稳健增长,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半导体、液冷双增长极
东吴证券· 2025-10-28 22:57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新莱应材的投资评级为“增持”,并予以维持 [1] - 报告核心观点是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半导体和液冷双增长极 [1][8] 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2.55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降26.7% [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8.45亿元,同比增长13.7%,环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35.5%,环比下降35.0% [8]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3.81%,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6.41%,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 [8]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2.73%,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1.2和2.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4.38%,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3.4和3.3个百分点 [8]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1.23亿元,同比下降10.8%;存货15.35亿元,同比下降2.6%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18亿元、34.22亿元、39.8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93%、13.40%、16.57% [1]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5亿元、3.14亿元、4.15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54%、23.29%、32.07% [1][8]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2元、0.77元、1.02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至2027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95.10倍、77.14倍、58.41倍 [1][8] 半导体业务进展 - 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产品涵盖真空阀门、洁净管道、高纯输送组件等,应用于晶圆制造、显示面板、新能源等高端制造工艺场景 [8] - 公司产品通过美国排名前二的半导体应用设备厂商特殊工艺认证并成为其一级供应商,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8] - 公司已开发控压蝶阀、控压钟摆阀、大型传输阀、高性能ALD阀等新产品,覆盖制程高门槛环节,国产替代能力持续增强 [8] - 公司子公司拟投资20亿元建设半导体核心零部件项目,有望进一步提升营收规模与竞争力 [8] 液冷业务布局 - 公司依托在洁净工艺、系统密封性及流体集成能力上的积累,切入液冷业务,聚焦AI服务器与AIDC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散热需求 [8] - 公司通过子公司菉康普推进液冷产品布局,聚焦CDU、流体管路、快接头、Manifold等关键组件,已具备成熟批量加工能力 [8] - 当前液冷渗透率仍处于提升初期,公司凭借成熟的验证体系与客户基础,有望在AI基础设施浪潮中打开新一轮成长空间 [8]
新莱应材(300260):Q2业绩环比改善,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半导体、液冷双增长极勘误版
东吴证券· 2025-08-28 16:32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年H1业绩小幅下降但Q2环比改善 食品业务稳健增长托底 半导体业务平稳 液冷业务打开新成长空间 [7]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5/3.14/4.15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62/50/38倍 [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4.09亿元同比-0.6%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23.1% [7] - Q2单季营收7.37亿元同比+1%环比+9.5%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20.7%环比+12% [7] - 2025H1毛利率24.5%同比-1.1pct 净利率7.6%同比-2.3pct [7] - 经营现金流净额1.3亿元同比+41.8% 存货15.08亿元同比-5.1% [7] - 预测2025-2027年营收30.18/34.22/39.89亿元 同比+5.93%/+13.40%/+16.57% [1][8] 业务板块表现 - 食品业务收入8.46亿元同比+5.4% 受益于乳制品饮料行业需求增长及一体化模式 [7] - 医药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27.5% [7] - 泛半导体业务收入4.41亿元同比-1.3% [7] 半导体业务进展 - 通过美国前二半导体设备厂商特殊工艺认证并成为一级供应商 [7] - 开发控压蝶阀、控压钟摆阀、大型传输阀、ALD阀、离心泵、PVD/CVD腔体等新产品 [7] - 覆盖制程高门槛环节 国产替代能力持续增强 [7] 液冷业务布局 - 通过子公司菉康普推进液冷产品布局 聚焦CDU、流体管路、快接头、Manifold等组件 [7] - 具备成熟批量加工能力 依托洁净工艺和流体集成技术积累 [7] - 瞄准AI服务器和AIDC对高热密度散热方案的需求 [7] 盈利能力指标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55/3.14/4.15亿元 同比+12.54%/+23.29%/+32.07% [1][8] - 预测毛利率26.29%/26.38%/26.85% 净利率8.44%/9.18%/10.40% [8] - ROE分别为11.56%/12.47%/14.14% ROIC分别为8.05%/9.07%/10.66% [8]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38.73元 对应2025年PE 62倍 PB 7.17倍 [1][5][8] - 总市值157.94亿元 流通市值111.40亿元 [5]
新莱应材(300260):2025 一季报点评:Q2业绩环比改善,看好公司持续受益于半导体、液冷双增长极
东吴证券· 2025-08-27 23:0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基于公司在半导体零部件业务的长期高成长性 [1][8]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小幅下降 营收14.09亿元同比-0.6%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23.1% [8] - Q2单季业绩环比改善 营收7.37亿元环比+9.5%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环比+12% [8] - 食品业务稳健增长 收入8.46亿元同比+5.4% 受益于乳制品和饮料行业需求增长及"设备+包材"一体化模式 [8] - 半导体国产替代稳步推进 产品通过美国前二半导体设备厂商特殊工艺认证并成为一级供应商 [8] - 液冷系统积极布局 聚焦CDU、流体管路、快接头等关键组件 已具备成熟批量加工能力 [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24.5%同比-1.1pct 销售净利率7.6%同比-2.3pct [8] - 期间费用率15.7%同比-0.9pct 其中财务费用率1%同比-0.4pct [8] - 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 净额1.3亿元同比+41.8% [8] - 存货15.08亿元同比-5.1% 合同负债1.23亿元同比持平 [8]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55/3.14/4.15亿元(前值3.13/4.24/5.81亿元) [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30.18/34.22/39.89亿元 同比+5.93%/+13.40%/+16.57% [1] - 对应EPS 0.62/0.77/1.02元 动态PE 62/50/38倍 [1][8] 业务进展 - 半导体业务收入4.41亿元同比-1.3% 医药业务收入1.22亿元同比-27.5% [8] - 开发控压蝶阀、控压钟摆阀、ALD阀、离心泵、PVD/CVD腔体等新产品 覆盖高门槛制程环节 [8] - 通过子公司菉康普推进液冷产品布局 瞄准AI服务器与AIDC散热需求 [8] 估值数据 - 当前股价38.73元 总市值157.94亿元 流通市值111.40亿元 [5] - 市净率7.65倍 每股净资产5.06元 [5][6] - 资产负债率60.01% 总股本407.81百万股 [6]
凌云股份20250819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概述 - 凌云股份是高端新能源电池壳领域的领先企业,2023年汽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收入达166亿元[2] - 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一汽大众、奇瑞、长城等[5] - 公司最早作为军工企业,后通过合资切入外资客户市场,2015年收购德国瓦达沙夫进入高端新能源电池壳领域[4] 财务表现 - 2023年总收入187亿元,其中汽车金属和塑料零部件166亿元[5] - 自2019年以来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所下滑,但通过资源整合和降本增效逐步回升[2][5] - 预计2026年主业利润达10亿元,新兴业务贡献3亿元利润[3][10] - 预计2026年对应市值约200亿元,新兴业务可带来百亿以上市场空间[10] 轻量化技术 - 通过收购德国瓦达沙夫掌握铝合金核心技术,与宝马、奔驰、一汽大众等建立配套关系[6] - 预计瓦达沙夫将在2026年实现扭亏[2][6] - 与韩国GS公司合作进入一汽、北汽、奥迪、宝马等供应链体系[6] 机器人业务 - 专注于六维力传感器,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等合作研发[2][7] - 2022年中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销量8,360套,预计2027年突破8.4万套[7] - 2027年市场规模超16亿元,复合增长率50%[2][7] - 已具备1~6维力传感器设计研发及制造能力[7] 液冷业务 - 通过合资公司亚大集团开展流体管路业务,2024年收入60亿元[8] - 全资子公司扩单凌云2024年收入7亿元[9] - 终端客户包括华为、中兴等[9] - 自研管路已通过北美大客户验证[9] 未来发展 - 预计2026年公司市值有望实现翻倍以上增长[3][10] - 新兴业务如机器人和液冷将成为重要增长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