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通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公募QDII成为“业绩之王”,优势在哪?
券商中国· 2025-08-21 21:10
QDII产品业绩表现 - 公募QDII主动权益基金年内最高收益率近160% [2][3]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工银新经济、南方港股医药位列收益排名前四 [3] - 消费类QDII南方香港成长灵活年内收益率达54% 数字经济类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收益约34% 全球类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收益达43% [3] QDII规模增长 - 公募QDII基金总规模达6800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11.4% [2][3] - 规模从2019年末930亿元增长至近70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3] QDII产品优势 - 投资范围不受港股通名单限制 选股灵活性显著高于港股通基金 [4][5] - 腾讯音乐年内股价上涨130% 未进入港股通名单但成为QDII重仓股 [4] - 赤子城科技股价上涨超160% 南方基金旗下多只QDII重仓持有 [4] 海外投资布局方向 - 新消费与新科技赛道被重点关注 [6] - 南方基金关注消费者兴趣变迁 布局高端制造及文化出海领域 强调AI技术变革价值 [7] - 易方达基金聚焦AI产业链 关注海外算力景气度提升及国内大模型应用落地 [7]
年内最高收益超1.5倍QDII基金业绩与规模双升
证券时报· 2025-08-21 06:47
QDII基金业绩表现 - QDII基金成为年内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之王 最高收益已超1.5倍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 工银新经济 南方港股医药行业分列年内收益排名四强 [2] - 消费QDII 数字经济类QDII及全球类QDII均有不俗表现 南方香港成长收益率接近54% 南方港股数字经济收益约34% 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收益达43% [2] QDII基金规模增长 - 公募QDII基金总规模约6800亿元 创历史新高 [1][2] - 较2024年末增长11.4% 较2019年末约930亿元规模增长超6倍 [2] QDII基金投资优势 - QDII基金投资范围不受港股通名单限制 可灵活布局非港股通标的 [3][4] - 腾讯音乐未进入港股通名单但年内股价上涨近1.3倍 QDII基金可通过重仓参与 [3] - 赤子城科技年内股价上涨超1.6倍 南方基金旗下多只港股QDII实现重仓布局 [3] 海外投资重点方向 - 新消费与新科技被认定为重要成长机会赛道 [5] - 高端制造 文化出海及AI技术变革被视为十年一遇的投资机遇 [6] - AI产业链进入商业应用闭环 海外算力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国内大模型竞争力显著增强 [6]
A股,重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7-21 10:38
核心观点 - 财政部《通知》通过拉长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关键指标的长周期考核(三年、五年权重提升至70%),引导险资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稳健投资,破解"长钱短投"困境 [14][16] - 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提升险资权益投资比例,若权益配置提升至15%可带来超3.5万亿元增量资金,对A股形成支撑 [14][24] - 低利率环境下,险资可通过增配权益资产(如高股息、科技成长板块)提升长期收益率,预计年化收益可提升1.5%至2% [28][31] - 险资入市将推动A股风格向"高股息为盾,科技成长为矛"转变,红利资产和优秀成长板块有望受益 [31][32] - 公募基金在险资权益投资中扮演关键角色,指数化工具、专户业务和低波红利产品将迎来发展机遇 [35][36] 政策影响 - 考核机制调整将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权重设为"当年30%+三年50%+五年20%",长周期指标占比达70% [14] - 政策组合拳包括下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扩大长期股权投资试点(已批1720亿元)、优化考核机制等 [20][21] - 一季度险资增配股票近4000亿元,当前股票和基金投资比例13.3%,未来增配10个百分点将带来3.5万亿元增量资金 [20][24] 市场影响 - 险资持股周期延长有助于平抑市场非理性波动,形成价值投资正循环 [14][17] - A股投资风格将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稳健,高股息、高成长、大盘蓝筹板块将受益 [32][33] - 险资偏好"哑铃型"配置:大盘红利资产(如银行、公用事业)和长期成长板块(如科技、医药、先进制造) [31][32] 行业机会 - 公募基金三大业务机遇:指数化工具(红利ETF、港股通金融ETF)、专户业务(定制化账户)、低波红利产品 [35] - 险资将重点配置符合三条标准的红利板块:稳定每股股息、较低估值、一定股息率 [31] - 电子、机械、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成为险资调研焦点 [32] 数据参考 - 截至2024年底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距离25%政策上限有较大空间 [23] - 2004-2024年险资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高于净投资收益率约70个基点 [27] - 2025年险资举牌19次,银行股占比超60% [32]
基金经理上半年收益排名揭晓!赵蓓、杨冬、何琦领衔百亿级!重仓创新药的郑宁夺冠!
私募排排网· 2025-07-05 17:25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共有3358位公募基金经理,收益均值为4.89%,中位数为0.93% [2] - 管理规模与收益呈负相关:100亿以上规模组收益均值2.5%,5-20亿规模组收益均值达5.93% [2] - 37位基金经理上半年收益超30%,主要分布在中小规模组 [3] 百亿规模组表现 - 805位百亿级基金经理平均收益2.5%,前20强门槛15.6% [3] - 广发基金吴远怡以32.19%收益夺冠,管理规模193.17亿元 [7] - 华泰柏瑞何琦管理307.58亿元QDII基金,重仓港股权重股,收益20.5% [8][9] 中小规模组亮点 - 50-100亿组中银基金郑宁以58.14%收益领先,重仓恒瑞医药等创新药公司 [16][17] - 20-50亿组平安基金周思聪收益57.27%,嘉实基金郝淼重仓创新药收益33.12% [20][21] - 5-20亿组华宝基金张金涛收益41.93%,恒越基金赵小燕重仓泡泡玛特收益39.1% [24][28][29] 行业配置特征 - 医药主题表现突出,多只TOP20基金重仓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创新药企业 [17][22] - QDII基金在百亿组表现亮眼,前5强中2位主攻港股市场 [7][8] - 中小规模组配置更分散,涵盖创新药、科技硬件、消费等多元领域 [21][29]
外资公募加速本土化发力!债基、权益指增、特色产品......
券商中国· 2025-06-22 21:01
外资公募在华产品布局 - 外资公募上半年加快本土市场产品线落地步伐,债券类产品成为新发绝对主力,体现"稳中求进"策略 [1][2] - 指数增强型基金在权益产品中崛起,多元资产配置、港股精选策略等特色产品丰富投资工具箱 [2] 债券基金发展 - 外资公募密集发行纯债及混合债基,贝莱德推出贝莱德安泽60天持有和贝莱德富元添益,路博迈布局路博迈兴航60天滚动持有 [4] - 施罗德添源纯债首发规模59.99亿元,汇安裕宏利率债达60亿元,宏利悦利利率债59.66亿元,宏利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50亿元 [5] - 利率环境配置价值及债券资产稳定性推动外资偏好债基,多只产品规模突破50亿元显示策略获认可 [5] 权益类产品动态 - 外资重点布局A股细分指数增强策略基金,贝莱德推出中证A500指数增强,路博迈和宏利分别发行中证A500及A50指数增强 [6] - 摩根资产发行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和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路博迈中证A500指数增强与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首发规模均超10亿元 [6][7] - 增强型产品结合被动跟踪与主动管理优势,契合外资量化模型策略,风险可控下具备超额收益潜力 [7] 特色产品创新 - 富达基金发行偏债混合型FOF富达任远稳健三个月持有,为首个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策略产品,采用"目标风险"策略体系 [8] - 富达港股通精选混合型发起式基金为今年外资首只港股通基金,聚焦港股创新软实力产业及标的稀缺性 [9] - 外资通过全球经验本地化落地持续丰富产品线,提升境内投资者配置维度并激发行业多元化 [10]
港股投资热度不减!近一周港股通基金扎堆上报
北京商报· 2025-05-21 19:52
港股通基金市场动态 - 近一周有7只港股通基金新增报会并获中国证监会接收材料,包括富兰克林国海港股通核心增益混合、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型发起式等 [1][2] - 同期还有8只已报会的港股通基金获受理,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永赢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等 [2] - 基金管理人密集上报港股通基金,反映持续看好港股市场表现,旨在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并带来增量流动性 [1][2][3] 港股市场表现 - 截至5月21日,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分别达18.78%和19.57% [3] - 港股通基金表现亮眼,239只名称含"港股通"的基金中九成年内正收益,167只涨超10%,78只涨超20%,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发起式A/C涨幅高达46.37%和46.14% [3] - 港股估值修复得益于过去几年深度调整后的低估状态以及优质资产入驻,如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带动流动性提升 [3][4] 港股市场吸引力 - 港股通机制促进内地与香港市场互联互通,为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提供重要渠道 [3] -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创2023年全球最大IPO纪录,绿鞋后发行规模达52.9亿美元,进一步盘活市场流动性 [4] - 外资对港股态度乐观,因估值仍处全球低位,但后续走势可能受美元指数及国际政策环境影响 [4]
投资全球资产,有哪些方式呢?|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5-01 21:54
QDII基金 - QDII基金可代购其他地区股票、债券等资产,无需换汇操作 [3] - 投资门槛低,通常百元甚至十元起购 [3] 港股通基金 - 内地投资者可通过A股账户买卖港股通范围内的香港上市股票 [4] - 基金公司可发行港股通基金,通过港股通机制投资港股 [4] - 当前港股科技、恒生科技、港股红利等指数对应的品种多走港股通渠道 [4] 香港互认基金 - 符合条件的香港场外基金可在内地销售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债券型基金与股票型基金数量均衡,债券型基金规模较大 [6] - 投资范围覆盖全球,以大中华地区为主 [6] 互联互通ETF - 互联互通ETF是香港场内ETF在内地证券市场交易的版本 [7] - 香港场内ETF数量较少,目前以恒生、恒生科技为主 [7]
基金策略|港股资金行为与金融产品梳理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3 08:2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初受大模型创新、政策催化等因素影响,港股迎来结构性牛市,内地资金成核心力量,投资渠道和工具不断丰富,主动港股基金超额收益明显 [1][2][7] 分组1:港股市场表现及驱动因素 - 2025年初港股因DeepSeek大模型创新、政策催化等因素迎来结构性牛市,在全球市场表现领先 [1] - 2025年春节期间国产开源大模型出圈,促使全球投资者重估中国科技地位,叠加政策、资金面和估值修复逻辑,港股开启“中国科技重估”结构性行情 [2] 分组2: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影响 - 港股通开通后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4万亿港元,成港股市场重要影响力量和流动性核心支柱,流入呈“哑铃型”配置特征 [3] - 截至2025年2月底,全年港股通南向资金累计流入2638.6亿港元,或是本轮行情做多港股的主要资金,国际中介在春节后短暂买入资讯科技和创新药行业 [4] 分组3:港股投资渠道和工具 - 沪深港通机制扩容与政策完善,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的渠道和工具不断丰富,包括QDII基金、港股通基金、互认基金和港股通ETF等 [5] - 香港股混互认基金和互联互通港股通ETF分别有24只和17只,管理规模分别为350.8亿港元和3020亿港元(内资资金投资322亿港元) [5] - 境内主被动港股基金分别有472只和196只,管理规模分别为4591亿元和3487.9亿元,主被动基金均呈现头部效应 [6] 分组4:主动港股基金表现 - 主动港股基金超额收益明显,主要源于仓位控制和调仓交易能力,选股能力贡献负超额,配置效应影响较小 [7] - 为适应投资者需求,构建了哑铃型港股基金组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