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滋补品
icon
搜索文档
粤万年青股价下跌1.7% 公司亮相康博会展示产业链布局
金融界· 2025-08-13 00:31
股价表现 - 粤万年青股价报17 97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 70% [1] - 当日开盘价为18 40元,最高触及18 55元,最低下探至17 75元 [1] - 成交量为5 86万手,成交金额达1 06亿元 [1] - 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2 28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 08%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28 46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 15% [1] 公司业务 - 粤万年青属于中药行业,业务涵盖药品、中药饮片、滋补品等领域 [1] - 公司拥有"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认证 [1] - 公司正积极布局"中药+"产业链 [1] 近期动态 - 公司作为重要协办及参展单位参与了首届汕头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健康产品博览会 [1] - 在展会上展示了创新实力与"中药+"产业链战略布局 [1] - 与金平区政府、汕头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1] - 承办了"全生命周期健康创新发展论坛"并举办专题路演活动 [1]
粤万年青亮相康博会 多维布局“中药+”产业链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2:04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作为重要协办及参展单位深度参与首届汕头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全面展示创新实力与覆盖"中药+"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业务范围涵盖药品、中药饮片、滋补品及万年青医疗港核心板块(华怀堂国医馆、万年青国医大药房、诺亚新舟综合门诊、优眠医学中心、小贝拉母婴护理中心、第一健康体检中心)[1] - 公司以"资源整合+产业创新+文化赋能"三重引擎加速"中药+"产业链的深化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并持续深化"质量、价值、形象"三大提升工程巩固核心竞争力[2] - 公司董事长及副总裁代表参与多项重要项目启动及签约仪式 特别与金平区政府、汕头大学达成战略合作 标志政企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1] 行业活动与生态建设 - 公司承办"全生命周期健康创新发展论坛" 汇聚行业专家及企业家分享经验 通过圆桌会议探讨产业前沿议题[1] - 携手汕头市上市公司发展促进会、广州私募基金协会举办"聚焦价值管理、共谋高质量发展"专题路演活动 吸引上市公司、企业、投资机构及财经媒体参与 聚焦资源整合、企业价值量化体系升级、经济生态协同构建三大方向[2] - 公司作为拥有"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认证企业 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振兴战略 把握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2]
北京同仁堂加味逍遥丸“趣”守健康 市集互动赋能女性好心情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2 17:15
公司活动 - 北京同仁堂作为美团女性健康公益计划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上海市五角场广场"她健康 美好护她"健康市集活动 [1] - 公司通过健康互动体验区吸引女性市民参与 活动形式包括集章打卡 趣味挑战和健康福利兑换 [1] - 现场推出同仁堂产品限时折扣 涵盖滋补品 健康茶饮等品类 [1] 中医药服务 - 设立公益义诊专区 由资深中医师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和个性化建议 [3] - 通过体质辨识 亚健康调理指导等方式解决都市女性常见情绪压力 肝郁气滞等问题 [3][4] - 采用"寓健康于乐"形式让中医药文化以生动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3][4] 企业战略 - 活动是响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务实行动 延续同仁堂"济世养生"核心理念 [6] - 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古训 将公益深植发展基因 [6] - 未来将继续发挥中医药优势 创新服务形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8]
营收重返100亿,三只松鼠章燎原说第一次成功只是运气|专访
36氪· 2025-06-11 09:08
公司发展历程 - 2019年公司完成A股IPO并成为休闲零食行业首个年收入过百亿的企业,随后陷入四年低谷,营收净利下滑[1][2] - 2022年底通过高管会议达成共识,认为产品定价过高并开始向"高端性价比"转型,同时布局抖音、拼多多等新渠道[2][9] - 2024年公司重回百亿营收,其中抖音渠道销售额从2023年12亿元增长至2024年22亿元,首次超过天猫19亿元的销售额[4][8] 战略转型与渠道变革 - 公司改变定价体系、损益体系和组织运作体系以适应抖音平台特性,简化新产品上线流程[10][11] - 通过供应链模式创新降低成本,计划在芜湖、天津、成都、佛山建设四大集约基地,其中芜湖基地已建成7个工厂17条产线,覆盖65%零食产能[16] - 从单一线上渠道转向全渠道运营,提出"零售能力"概念,认为线上线下底层逻辑一致[20][21] 业务多元化布局 - 推出33个自有品牌,覆盖宠物食品、滋补品、方便速食、咖啡、女性用品等品类[4][28] - 计划开设便利店和生活馆,瞄准社区高频刚需场景,产品线延伸至米面油、卫生巾等家庭日用品[19][23][25] - 借鉴果子熟了的无糖茶产品策略,计划进入该品类并优化包装设计、价格和口味矩阵[27] 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 - 采用"小变化、小单元、小成功"策略推动组织变革,强调以弱者身份治理企业[11][14] - 建立客观公正的成果评价体系,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提升组织效能[31] - 提出"超级供应链"战略目标,整合制造、品牌和零售环节,计划向社会零售终端开放商品供应[17][28] 行业竞争与市场认知 - 承认量贩零食是"百分百红利",从最初轻视转为积极研究新兴商业模式[36][37] - 认为中国自有品牌时代已到来,自有品牌可降低商品溢价30%-40%,价格是衡量价值最重要指标[34] - 不盲目对标企业,但在自有品牌领域参考胖东来、奥乐齐等案例,强调避免在模仿中丧失独特性[33] 创始人管理哲学 - 提出"弱者道之用"理念,认为真正的强者需以弱姿态顺应市场规律[10][39] - 接受失败为常态,33个新品牌中允许部分失败并快速调整[6][47] - 强调认知和能力边界比业务边界更重要,反对表面聚焦而忽视底层能力建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