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种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重工11月20日获融资买入3997.91万元,融资余额9.2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21 09:2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20日公司股价下跌2.12%,成交额为3.2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3997.91万元,融资偿还额为3186.47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811.44万元 [1] - 截至11月20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9.41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9.2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4%,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11月20日融券偿还4700股,融券卖出2500股,融券卖出金额为1.74万元,融券余量为189.90万股,融券余额为1317.91万元,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91万户,较上期减少19.13% [2] - 人均流通股为41711股,较上期增加23.66%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为新进股东,持股5860.88万股,位列第四 [3]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持股5043.55万股,较上期增加942.59万股,位列第五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938.18万股,较上期增加576.61万股,位列第八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持股2662.78万股,较上期减少49.73万股,位列第九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06亿元,同比增长0.49%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0.27% [2] 公司业务与分红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及重型装备56.17%,新能源装备20.39%,特种材料18.2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5.21%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4亿元 [3]
中国,对日本经济多重要?
凤凰网财经· 2025-11-19 18:13
日本金融市场遭遇抛售潮 - 日本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76%,创2008年6月以来新高[2] - 日经225指数单日收盘跌幅超过3%,创近期最大跌幅[3] - 欧元对日元汇率突破180整数关口,创1999年以来二十余年新低[3] - 市场抛售源自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言论,引发对中日经贸关系恶化的担忧[3] 日本经济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 日本名义GDP突破600万亿日元,创统计以来最高纪录,但实际GDP增长率持续低位徘徊,呈现“超低速增长”态势[4][6] - 2024年第三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7] - 经济面临内需疲软、通胀压力、人口结构恶化等多重挑战,企业设备投资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和节省人力技术领域[5][7] 中日经济的深度互补关系 - 中日贸易形成结构性互补关系,日本对华出口集中在高端制造设备、电子元器件和特种材料,从中国进口稀土等关键原材料及消费电子产品[9][10] - 日本高端制造业对中国稀土依赖度突出,半导体领域形成精密“相互依存”关系[11][12] - 东京电子2024年44%的收入来自中国,高市场依存度意味着对华订单减少将直接影响其营收及日本本土研发与就业[12] 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 优衣库、无印良品、宜得利等日本零售品牌已深度扎根中国市场,带来稳定现金流和市场洞察[14][15] - 2025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汽车出口达8.3万辆,占中国同期进口汽车总量的37%[16][17] - 2025年3月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覆盖绿色发展、供应链合作等多个领域,为经济关系规划清晰合作路径[18][19] 政治言论对经济的冲击 -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引发市场强烈反应,导致股债汇三市遭遇抛售风暴[3][21] - 野村证券报告称,中国政府呼吁国民暂缓赴日将导致日本经济最少损失2.2万亿日元(约合1010亿人民币),使日本全年实际GDP被拉低0.36%[26][27] - 假设中国访日游客量同比减少25.1%,入境消费一年将减少2.2万亿日元,此情景与2012年“购岛”事件后中国游客减少25.1%的情况类似[26][27]
中国,对日本经济多重要?
凤凰网财经· 2025-11-19 13:46
日本金融市场动荡 - 日本新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76%,创2008年6月以来新高[2] - 日经225指数收盘跌超3%,创近期单日最大跌幅[3] - 欧元对日元突破180整数关口,创1999年以来新低[3] 中日经贸关系深度 - 日本名义GDP突破600万亿日元,创统计以来最高纪录[4] - 日本三季度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8%,为六个季度以来首次负增长[6] - 东京电子44%的收入来自中国[11] - 日本对华汽车出口达8.3万辆,占中国同期进口总量的37%[16] 日本经济结构性挑战 - 日本实际GDP增长率持续低位徘徊,呈现超低速增长态势[5] - 企业设备投资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和节省人力技术领域[6] - 消费心理改善迟缓,内需疲软[5] 政策协调与市场反应 - 中日通过经济高层对话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覆盖绿色发展、供应链合作等领域[17] - 双方同意落实RCEP,并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17] - 市场担忧政府经济刺激计划规模扩大将加剧财政支出风险[21] 行业与市场依存度 - 日本高端制造业对中国稀土依赖度突出[10] - 优衣库、无印良品等日本零售品牌已深度扎根中国市场[13] - 野村证券报告称中国游客减少将导致日本GDP被拉低0.36%[23][24]
中信重工跌2.04%,成交额5.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496.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13:5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4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7.22元/股,成交额5.63亿元,换手率1.69%,总市值330.64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496.14万元,特大单净卖出3390.44万元,大单净卖出210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10%,近5个交易日下跌6.84%,近20日上涨35.21%,近60日上涨52.97% [1] - 今年以来已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0月27日龙虎榜净买入1.91亿元,买入总额4.46亿元(占总成交额15.14%),卖出总额2.54亿元(占总成交额8.6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的开发与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及重型装备56.17%,新能源装备20.39%,特种材料18.2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5.21%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中特估、中字头、盾构机、海上风电、风能等 [2] 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9.06亿元,同比增长0.49%,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增长0.2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4亿元 [3]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10.91万,较上期减少19.13%,人均流通股41711股,较上期增加23.66% [2] - 截至9月30日十大流通股东中,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为新进股东持股5860.88万股,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增持942.59万股至5043.55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576.61万股至2938.18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减持49.73万股至2662.78万股 [3]
PPG Industries, Inc. (NYSE:PPG) Overview: A Deep Dive into Financials and Market Position
Financial Modeling Prep· 2025-10-28 23:00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是全球油漆、涂料和特种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业务涵盖高性能涂料和工业涂料两大板块 [1] - 公司服务于多元化行业,包括汽车、商业运输,并提供金属和结构防护涂料 [1] - 公司成立于1883年,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是行业巨头之一,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宣伟和阿克苏诺贝尔 [2] 分析师观点与股价目标 - 过去一个月及一个季度的共识目标股价稳定在124美元,反映分析师短期展望稳定 [2] - 该共识目标股价较一年前的126.4美元略有下降,显示长期观点趋于谨慎 [2] - 扎克斯公司强调分析师预计公司在即将发布的报告中盈利将出现下滑 [2] - Evercore ISI分析师Stephen Richardson设定了显著更高的目标股价190美元,凸显对公司未来表现的分歧看法 [3] 股息表现与股东回报 - 公司作为股息贵族成员,以持续增长的股息而闻名 [3] - 尽管这类股票在8月份表现优于SPY指数,但年初至今表现不佳 [3] - 股息增长依然强劲,69家贵族公司中有55家在2025年提高了派息,平均增长率为5.19% [4] 未来展望与投资考量 - 基于股息收益率理论和盈利增长,公司显示出长期回报潜力 [4] - 公司在涂料和特种材料市场的地位,连同其股息增长,是评估其股票估值和未来增长前景的关键 [4]
中信重工涨2.03%,成交额10.8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50.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1: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7.02元/股,成交金额10.80亿元,换手率3.46%,总市值321.4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350.15万元,特大单买入1.21亿元(占比11.19%),大单买入2.51亿元(占比23.24%)[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8.3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96%、31.95%、47.45% [1] - 今年以来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10月23日)龙虎榜净买入9557.63万元,买入总计3.70亿元(占总成交额8.99%)[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的开发与销售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及重型装备56.17%,新能源装备20.39%,特种材料18.2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5.21%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概念板块包括盾构机、中字头、中特估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结构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3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4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13.49万,较上期减少16.02%,人均流通股增加19.07%至33732股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100.96万股,较上期增加751.00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712.51万股,较上期增加390.5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361.58万股,较上期减少1005.59万股 [3]
中信重工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2975.74万元,融资余额7.8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09:2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公司股价涨停,涨幅为10.00%,成交额达1.73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2975.74万元,融资偿还额为2729.79万元,实现融资净买入245.94万元 [1] - 截至10月22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8.00亿元,其中融资余额7.85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27% [1] 融资融券情况 - 公司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0月22日融券卖出3000股,卖出金额2.28万元,融券余量为191.27万股,融券余额为1451.74万元 [1] - 融券余额同样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矿山及重型装备(56.17%)、新能源装备(20.39%)、特种材料(18.23%)以及机器人及智能装备(5.21%) [1] - 公司业务包括大型设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及关键基础件的开发、研制及销售,并提供相关配套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 [1]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49万户,较上期减少16.02%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33732股,较上期增加19.07%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增持751万股至4100.96万股,南方中证500ETF增持390.50万股至2712.51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005.59万股,持股降至2361.58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6.39%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10.99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总额为3.04亿元 [3]
中信重工10月15日获融资买入9558.86万元,融资余额6.1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09:34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10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1.93%,成交额为4.2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9558.86万元,融资偿还额为5846.46万元,融资净买入3712.41万元 [1] - 截至10月15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6.2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6.17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34%,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10月15日融券偿还1.25万股,融券卖出7200股,融券余量186.15万股,融券余额1079.67万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49万,较上期减少16.02%,人均流通股为33732股,较上期增加19.07%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100.96万股,相比上期增加751.00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712.51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90.5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361.5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05.59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39% [2] 公司业务与分红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及重型装备56.17%,新能源装备20.39%,特种材料18.2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5.21%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4亿元 [3]
中信重工跌2.11%,成交额1.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35.1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1:32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下跌2.11%至5.57元/股,成交1.94亿元,换手率0.75%,总市值255.08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535.11万元,特大单净卖出1626.74万元,大单净卖出908.36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3.54%,近60日上涨27.14%,近5个交易日上涨3.53%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31日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及重型装备56.17%,新能源装备20.39%,特种材料18.23%,机器人及智能装备5.21%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3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4亿元 [3]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3.49万,较上期减少16.02%,人均流通股增至33732股,增加19.07% [2]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100.96万股,较上期增加751.00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712.51万股,较上期增加390.5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361.58万股,较上期减少1005.59万股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水利建设、核电、水电概念、盾构机、海工装备等 [2]
中信重工涨2.11%,成交额1.7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65.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10: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0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5.81元/股,成交额1.71亿元,换手率0.66%,总市值266.0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65.23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活跃,特大单买入681.33万元(占比3.98%)、卖出744.90万元(占比4.35%),大单买入4530.17万元(占比26.47%)、卖出4001.37万元(占比23.38%) [1] - 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上涨39.30%,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0.04%、14.60%、32.02%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31日 [1] 公司基本信息与主营业务 - 公司全称为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成立于2008年1月26日,于2012年7月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涵盖重型装备、工程成套、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领域的大型设备及成套技术开发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及重型装备69.48%,特种材料16.66%,机器人及智能装备11.26%,新能源装备2.61%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铁路基建、水利建设、水电概念、航天军工、核电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49万,较上期减少16.02%,人均流通股33732股,较上期增加19.07%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1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6.3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9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4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100.96万股,较上期增加751.00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712.51万股,较上期增加390.5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361.58万股,较上期减少1005.59万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