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巴派特
icon
搜索文档
旺山旺水通过港交所聆讯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08:27
公司还通过销售达泊西汀、瑞巴派特以及向乌兹别克斯坦销售TPN171和VV116等产品实现商业化。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抗病毒药物市场、神经精神药物市场、生殖健康药物市场及抗病毒药物市场 预计将分别由2024年的人民币1,039亿元、人民币362亿元及人民币203亿元增至2035年的人民币1,235亿 元、人民币422亿元及人民币403亿元。 旺山旺水已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公司拥有九个创新资产管线,涵盖商业化、临床及临床前阶段,专注于神经精神、生殖健康及病毒感染 三大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的LV232和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TPN171。 ...
旺山旺水通过港交所聆讯 已搭建起多元化的九个创新资产管线
智通财经· 2025-10-20 20:02
据港交所10月20日披露,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旺山旺水)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 讯,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旺山旺水已搭建多元化的九个创新资产管线,其中两项处于商业化阶 段,四项处于临床阶段,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 招股书显示,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在其战略重点治疗领域(即神经精 神及生殖健康)发现、获取、开发和商业化小分子药物。 公司战略性地筛选并专注于三个治疗领域,即神经精神、生殖健康及病毒感染。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 中国抗病毒药物市场、神经精神药物市场、生殖健康药物市场及抗病毒药物市场预计将分别由2024年的 人民币1,039亿元、人民币362亿元及人民币203亿元增至2035年的人民币1,235亿元、人民币422亿元及人 民币403亿元。尽管增长显著,但在该等治疗领域开发成功疗法仍存在相当大的挑战,而这为创新治疗 带来了庞大的未被满足临床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机遇。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旺山旺水已搭建多元化的九个创新资产管线,其中两项处于商业化阶段,四项 处于临床阶段,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LV232、TPN171及VV116分别专门靶向神经精神药物市场、生 殖 ...
新股消息 | 旺山旺水通过港交所聆讯 已搭建起多元化的九个创新资产管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9:58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10月20日披露,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旺山旺水)通 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旺山旺水已搭建多元化的九个创新资产管线,其中 两项处于商业化阶段,四项处于临床阶段,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 招股书显示,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在其战略重点治疗领域(即神经精 神及生殖健康)发现、获取、开发和商业化小分子药物。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旺山旺水已搭建多元化的九个创新资产管线,其中两项处于商业化阶段,四项 处于临床阶段,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LV232、TPN171及VV116分别专门靶向神经精神药物市场、生 殖健康药物市场和抗病毒药物市场,并已准备好满足重大的临床需求。 旺山旺水已获取并开发了两款核心产品LV232及TPN171。LV232是一款双靶点5-羟色胺转运体╱5-羟色 胺3("5-HTT/5-HT3")用于治疗重度抑郁症的受体调节剂。而TPN171是一款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ED"的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公司还有四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阶段,三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 前阶段。 除创新管线外,旺山旺水亦在推进 ...
同和药业(300636) - 300636同和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9-01 13: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11.88% [2] - 净利润5848.65万元,同比下降15.91% [2] - 毛利率31.45%,同比下降3.08个百分点 [2] - 净利率13.68%,同比下降4.52个百分点 [2] - 第二季度销售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6.98% [3] - 第二季度净利润3770.51万元,同比增长45.08% [3] 业务板块表现 - 国外销售3.48亿元,同比增长6.66% [2] - 国内销售7908.7万元,同比增长42.59% [2] - 新产品销售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7.16% [2] - 成熟品种销售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6.17% [2] - CMO/CDMO业务收入3229.71万元,同比下降19.05% [2] - 第二季度CMO/CDMO业务收入2735.62万元,同比增长339.28% [3] 市场区域表现 - 高端法规市场新产品销售额1.60亿元 [7] - 新兴市场新产品销售额0.35亿元 [7] - 国内销售毛利率同比上升9.30个百分点 [3] - 外销毛利率同比下降4.29个百分点 [3] 研发与产能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14% [2] - 二厂区二期建设7个合成车间和研发楼 [6] - 两个车间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2026年贡献产能 [6][9] - 新增折旧预计近3000万元 [10] 发展战略 - 每年新立项10个左右原料药研发项目 [4] - 重点品种包括维贝格隆、罗沙司他、奥吡卡朋等 [10] - 未来3-5年总产能有望达到20亿元规模 [10] - 集中精力于高难度特种制剂研发 [10] 未来展望 - CMO/CDMO业务有望在2027-2028年快速增长 [9] - 新产品专利密集到期,增长趋势向好 [7] - 成熟品种价格低位企稳,销量恢复 [6] - 毛利率和净利率将持续改善 [9]
周鸿祎狂赚6倍!“国产伟哥”能否救得了旺山旺水的“新冠药后遗症”?
华夏时报· 2025-08-15 15:0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聚焦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大领域,拥有9款创新资产管线,构建了全产业价值链能力 [2] - 三款核心产品VV116(新冠药)、LV232(抗抑郁药)、TPN171(ED治疗药)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 [2] - 2025年7月TPN171(昂伟达)作为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正值港股IPO冲刺阶段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因VV116授权收入1.84亿元(占总营收92%),实现首次年度盈利642.7万元 [4] - 2024年VV116收入断崖式下跌97%,全年营收暴跌至1183.2万元,亏损激增至2.18亿元 [4] - 2025年前四月营收1295.8万元(超2024全年),但亏损仍达1.12亿元,其中1000万元来自专利转让等非经常性收入 [5] - 流动比率从2023年0.6骤降至2025年4月0.3,净资产从1.88亿元缩水至8649.2万元 [9] 产品管线 - VV116曾贡献近九成营收,现月均收入不足7万元,基本退出市场 [5] - TPN171虽获批但尚未贡献收入,面临"伟哥"等占据99%市场份额的竞品压力 [7] - 当前药品收入主要依赖仿制药达泊西汀与瑞巴派特,2025年前四月仅259.4万元 [7] - 两款核心管线技术均来自实控人关联方,无形资产中"授权引进"支出累计5494万元 [8] 运营风险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攀升至91.2%,最大客户贡献度达77.2% [8] - 现有连云港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2%,却计划新建青岛工厂扩产 [12] - 现金储备7283.3万元面临2.31亿元流动负债,资金缺口1.57亿元 [9] - 存在5124.5万元对赌协议,若IPO失败将触发回购义务 [10] 行业竞争 - TPN171的ED适应症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仅12亿元,PAH适应症首年峰值销售难超3亿元 [8] - 竞品白云山"金戈"2024年销售量8785万片且面临滞销压力 [12][14] - 公司44亿元估值对应PS约18倍,远高于仿制药板块5-6倍均值 [8]
周鸿祎狂赚6倍!“国产伟哥”能否救得了旺山旺水的“新冠药后遗症”?|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14 16:03
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专注于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领域的小分子药物开发 拥有九款创新资产管线[3] - 三款核心产品包括VV116(新冠口服药)、LV232(抗抑郁药)及TPN171(ED治疗药昂伟达) 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3] - VV116曾与君实生物达成全球大部分区域授权合作 2023年获得1.84亿元里程碑付款 占当年总营收92%[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实现营收2亿元(19965.1万元) 净利润642.7万元 首次年度盈利[5][7] - 2024年营收暴跌至1183.2万元 同比下滑94% 亏损扩大至2.18亿元[5][7]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回升至1295.8万元 但亏损仍达1.12亿元 其中1000万元来自非持续性专利转让收入[6][7] - 对外授权收入从2023年1.84亿元骤降至2024年仅27.3万元 同比萎缩97%[5][6] 收入结构与产品商业化 - 收入由对外授权、CRO服务、药品销售及知识产权转让构成 均未形成稳定支柱[7] - 药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67.4万元增长至2025年前四个月259.4万元 但主要依赖仿制药达泊西汀与瑞巴派特[7][8] - 创新药VV116因错过国内上市风口 销售端近乎沉寂 TPN171虽于2025年7月获批 但截至4月未贡献收入[8] 估值矛盾与市场挑战 - 港股IPO估值44亿元 对应2024年预期PS约18倍 远高于仿制药板块5-6倍均值[8] - TPN171的ED适应症面临辉瑞原研专利悬崖后的红海竞争 2026年预计市场规模仅12亿元[8] - PAH适应症需与利奥西呱、马昔腾坦竞争 首年峰值销售难超3亿元 若缺乏二期数据支撑 估值或腰斩至8-10倍PS[8] 关联交易与客户依赖 - 核心管线TPN171与LV232从实控人沈敬山控制的上海特化、山东特瑞曼等关联企业引进 累计支出5494万元[1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高位 2023年达99.3% 2025年前四个月升至91.2% 单一最大客户贡献度77.2%[10] 现金流与偿债压力 - 截至2025年4月现金储备7283.3万元 流动负债2.31亿元 资金缺口1.57亿元[11] - 流动比率从2023年0.6恶化至0.3 净资产从1.88亿元缩水至8649.2万元[1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09亿元 日均消耗30万元[11] 对赌协议与IPO风险 - 曾与青岛北岸、九州科技等投资方签署对赌协议 若IPO失败需回购股份 潜在金融负债5124.5万元[12] 产能利用率与扩张计划 - 连云港GMP工厂年设计产能1亿粒胶囊+6亿片片剂 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2%[13] - 仍计划用IPO募集资金建设青岛工厂 年设计产能2亿片剂+750万剂外用制剂 2026年底竣工[13] - 参比竞品白云山"金戈"2024年销量仅8785.19万片 现有产能已远超市场需求[13][15]
新股消息 | 旺山旺水二次递表港交所 营业收入骤降且持续亏损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20:47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由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此为第二次递表 首次递表时间为2025年1月27日[1] 业务定位与管线布局 - 公司专注于小分子药物开发 战略聚焦病毒感染 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三大治疗领域[4] - 研发管线包含九款创新资产 包括两款核心产品LV232 TPN171及一款关键产品VV116[4] - 管线阶段分布:两项处于商业化或接近商业化阶段 四项处于临床阶段 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4]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抗病毒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03亿元增至2035年403亿元[4] - 神经精神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039亿元增至2035年1235亿元[4] - 生殖健康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62亿元增至2035年422亿元[4] 客户结构与销售模式 - 客户类型包括对外授权客户 直销客户 分销商及CRO服务制药公司[5] -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3% 86.6%和91.2%[5] - 销售覆盖中国连锁药店(达泊西汀) 中国分销商(瑞巴派特)及乌兹别克斯坦客户(VV116 TPN171)[5] 生产能力与设施 - 连云港生产基地建筑面积51,955平方米 含口服固体剂型车间和原料药车间 已获GMP认证[5] - 生产基地于2024年6月投产 年设计产能为1亿粒胶囊和6亿粒片剂[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19965.1万元 2024年收入1183.2万元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1295.8万元[7] - 2023年利润642.7万元 2024年亏损2.18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亏损1.12亿元[7] - 研发开支持续增长:2023年13129.7万元 2024年13486.3万元 2025年前四个月6390.5万元[8]
同和药业(300636) - 300636同和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5
2025-06-06 16:04
产品销售情况 - 新产品原料药法规市场2024年收入1.8亿,2025年Q3收入情况更明朗 [1] - 2025年老产品因价格下降收入或略降,2026年塞来昔布扩产后整体收入将增长 [2] - 预计2025年新兴市场总销售额因销量增长不会下降 [2] - 预计2025年销售收入增长10%左右,2026 - 2027年因新产能投放增速加快 [3] - 预计2025年公司总销售额在8.5亿左右 [2] 产能相关情况 - 塞来昔布年底前扩产,产能从170吨提升至500 - 600吨;加巴喷丁今年小改动以降成本;一厂区其他品种如坎地沙坦等已达产能顶点 [1] - 二厂区二期7个车间完成土建,2个车间下半年完成设备安装并试生产,2026年释放产能;二厂区一期4个车间2025年产能利用率60 - 70%,其中1个车间5月已扩产 [2] 价格趋势情况 - 一半以上老产品价格停止下滑,部分仍下滑但幅度不大,塞来昔布扩产会主动降价 [2] - 新兴市场产品价格下滑更快 [2] 研发相关情况 - 公司投资的渤雅生物研发高难度特种制剂,成果3 - 5年后可见 [2] - 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2025年及未来几年占收入7%以上,今年研发大楼投入使用、人员增加,投入相应增长 [2] 折旧相关情况 - 二厂区二期新建2个车间2026年工艺验证完成后新增折旧摊销,一个车间每年1000万左右 [2] 竞争相关情况 - 多数品种面临印度公司竞争,成本控制双方各有优势,公司在合成工艺成熟度、研发速度、原料成本方面强于印度公司,但安全、环保费及设备折旧费高于对方,净利率相差不大 [3] 未来潜力品种 - 利伐沙班、阿派沙班、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维格列汀、非布司他、阿齐沙坦未来销售表现不错 [3]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原料药板块Q1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关注行业供需改善
太平洋· 2025-05-08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Q1原料药板块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净利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行业集中度提升,板块估值修复但仍处历史低位,在建工程规模下降产能扩张放缓,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带来增量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个股[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Q1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净利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 - Q1板块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快速增长:2024年板块营收1176.77亿元,同比增6.74%,归母净利润150.46亿元,同比增27.89%,扣非净利润140.29亿元,同比增24.42%;2025年Q1营收295.46亿元,同比降0.48%,归母净利润45.62亿元,同比增20.87%,扣非净利润43.65亿元,同比增21.98% [3][16][18][20] - 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024年毛利率38.00%,同比提升1.58pct,净利率12.79%,同比提升4.97pct;2025年Q1毛利率38.14%,同比提升1.76pct,净利率15.41%,同比上升2.63pct,环比提升7.06pct [4][24][25] 二、行业集中度提升,TOP10企业贡献七成以上收入及业绩 - 2024年TOP10企业营收占比73.33%,归母净利润占比89.03%;2025年Q1营收占比73.19%,归母净利润占比82.51%,同比提升7.93pct [31][33][34] 三、板块估值修复,在建工程规模持续下降 - Q1板块估值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2024年末PE为30.26倍,处于14%历史分位,相较医药生物行业溢价率为12.23%;2025年Q1末PE为33.97倍,处于18%历史分位,溢价率为29.43% [5][42] - Q1在建工程规模持续下降,产能扩张放缓:2025年一季度末在建工程163.57亿元,同比下滑4.31%,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比值为0.20,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降 [9][44][47] 四、投资建议与公司推荐 - 投资建议:2025 - 2030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销售额3900亿美元,较2019 - 2024年增长124%,专利悬崖带来增量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个股 [6][46][48] - 同和药业:二厂区一期产能投放,新产品法规市场有望持续放量,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8.00/9.50/11.50亿元,归母净利润1.14/1.48/1.99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51][52][54] - 奥锐特:“原料药 + 制剂”持续兑现,“多肽 + 寡核苷酸”打开成长天花板,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17.18/19.57/21.76亿元,归母净利润4.61/5.92/7.24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56][57][59] - 共同药业:聚焦甾体药物领域,产品向下游延展打开成长空间,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6.17/7.41/8.89亿元,归母净利润 - 0.31/0.15/0.53亿元,给予“增持”评级 [60][64][65] - 奥翔药业:原料药 + CXO业务稳健增长,制剂打造第三增长曲线,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9.55/11.28/13.93亿元,净利润2.80/3.32/4.11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66][67][70] - 国邦医药:医药业务回暖,动保业务弹性可期,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67.15/75.83/82.96亿元,归母净利润9.54/11.42/13.14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71][72][76] - 普洛药业: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加速,CDMO有望迎来新通胀时代,预测2025 - 2027年营收130.58/143.93/159.58亿元,归母净利润11.53/13.23/15.47亿元,给予“买入”评级 [77][80][82]
原料药板块Q1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关注行业供需改善
太平洋证券· 2025-05-08 18: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Q1原料药板块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净利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行业集中度提升,估值修复但仍处历史低位,在建工程规模下降产能扩张放缓,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带来增量需求,建议关注相关个股[3][4][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Q1利润同比快速增长,净利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 - Q1板块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利润同比快速增长:2024年板块营收1176.77亿元,同比增6.74%,归母净利润150.46亿元,同比增27.89%;2025年Q1营收295.46亿元,同比降0.48%,归母净利润45.62亿元,同比增20.87%,主要因2023H2基数低、下游去库存结束、产品价格降幅缩小、降本增效及减值影响减弱[3][16][18] - 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024年毛利率38.00%,同比+1.58pct,净利率12.79%,同比+4.97pct;2025年Q1毛利率38.14%,同比+1.76pct,净利率15.41%,同比+2.63pct,主要因费用率下降和减值影响减弱[4][24][25] 二、行业集中度提升,TOP10企业贡献七成以上收入及业绩 - 2024年TOP10企业营收占比73.33%,较2023年提升3.13pct,归母净利润占比89.03%;2025年Q1营收占比73.19%,归母净利润占比82.51%,同比提升7.93pct[31][33][34] - 从收入端看,2024年TOP10中有6家营收同比增长,2025年Q1有3家;从利润端看,2024年TOP10中有8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年Q1有7家[35][40] 三、板块估值修复,在建工程规模持续下降 - Q1板块估值修复,但仍处于历史低位:2024年末PE为30.26倍,处于14%历史分位,相较医药生物行业溢价率为12.23%;2025年Q1末PE为33.97倍,处于18%历史分位,溢价率为29.43%[5][42] - Q1在建工程规模持续下降,产能扩张放缓: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建工程为163.57亿元,同比下滑4.31%,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比值为0.20,自2023年以来持续下降,印度产能扩张也遇阻[9][44][49] 四、投资建议与公司推荐 - 投资建议:2025 - 2030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销售额3900亿美元,较2019 - 2024年增长124%,专利悬崖带来增量需求,行业需求改善去库存接近终结,产能扩张放缓,建议关注三类个股[6][48][50] - 同和药业:新产品法规市场专利到期有望放量,定增助力产能释放,Q1营收下滑利润承压,预计2025/26/27年营收为8.00/9.50/11.50亿元,给予“买入”评级[51][52][54] - 奥锐特:“原料药 + 制剂”兑现,拓展多肽及寡核苷酸领域,Q1收入利润创新高,预计2025/26/27年营收为17.18/19.57/21.7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56][58][59] - 共同药业:聚焦甾体药物领域,新工艺革新有望推动BA市场增长,Q1营收增长利润受费用影响,预计2025/26/27年营收为6.17/7.41/8.89亿元,给予“增持”评级[60][61][65] - 奥翔药业:原料药及CXO业务增长,制剂将迎收获期,Q1营收利润增长,预计2025/26/27年收入为9.55/11.28/13.93亿元,给予“买入”评级[66][67][70] - 国邦医药:医药业务回暖,动保业务有弹性,Q1收入利润创新高,预计2025/26/27年营收为67.15/75.83/82.96亿元,给予“买入”评级[71][76] - 普洛药业:确立2030发展战略,原料药中间体稳固,CDMO有望进入收获期,制剂业务增长,Q1收入下滑利润增长,预计2025/26/27年营收为130.58/143.93/159.58亿元,给予“买入”评级[7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