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

搜索文档
【机构调研记录】汇丰晋信基金调研源杰科技、金隅集团等5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3 08:06
光通信与数通行业 - 源杰科技在数通领域收入大幅增长 400G/800G光模块需求呈现季度环比向上趋势 预计下半年大幅增长[1] - 源杰科技100mW产品客户验证与测试符合预期 100G PM4EML通过客户验证 200G PM4EML处于客户推广阶段[1] - 德科立数通类产品增长较快 接入和数据类产品营收占比升至近四成 电信业务同比下降约8%[2] - 德科立下半年新厂房投入使用预期好转 OCS产品已有千万元级样机订单[2] 技术研发与产能布局 - 源杰科技在大功率CW光源和高速EML实现核心技术突破 美国工厂推进厂房改造设备采购与团队搭建[1] - 源杰科技提前采购设备保障扩产 持续投入研发优化工艺维持较高毛利率水平[1] - 德科立泰国自有厂区预计2026年春节后投产 部分客户已完成认证[2] - 金发科技LCP产品应用于224Gbps服务器高速连接器 LCP薄膜和纤维级树脂已实现批量供应[3] 水泥行业与市场动态 - 金隅集团8月以来冀中南河南重庆等地水泥复价落地15-30元 9月多数区域计划继续推涨[1] - 金隅集团7月-8月上旬价格下滑 8月中旬起多地推动价格复苏 预计9月起全国水泥价格普涨[1] - 金隅集团广灵金隅邯郸金隅双鸭山水泥完成产能置换公告 临澧冀东完成公示推进生产线置换[1] 环保与固废处理业务 - 金隅集团2025年上半年固废处置收入3.65亿元 毛利率约28% 废弃物收集量同比增55% 处置量增38%[1] 财务与资本管理 - 金隅集团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有息负债1591亿元 融资成本降至2.84% 下半年将深化银企合作推动去化与清收探索新金融工具[1] - 金隅集团成立市值管理领导小组 派发2024年度股利5.34亿元 控股股东增持3787万股金额5000万元 落实2025估值提升计划[1] - 金发科技新管理层履职以来降低融资成本与负债率 提升现金流与市值[3] 房地产运营与开发 - 金隅集团地产运营业务收入16.8亿元同比下降2.8% 毛利率53.8% 持有投资物业265.4万㎡ 出租率77%[1] - 金隅集团地产开发结转收入36.6亿元同比下降58% 签约额68.2亿元增29% 现金回款64.93亿元增13%[1] 新材料与产业发展 - 金发科技改性塑料板块过去两年销量增速接近20% 辽宁金发20万吨改性ABS项目部分投产 宁波金发15万吨PP改性项目预计年底建成[3] - 金发科技PL材料用于3D打印 丙交酯外部采购稳定未来评估自产可能[3] - 金发科技海外市场2024年销量增长近30% 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工机器人等带来新机遇[3] - 金发科技投资产业基金布局人形机器人AI等方向 推动轻量化材料应用[3] 电池壳与装备制造 - 斯莱克电池壳业务毛利率向好 预计下半年随规模效应持续改善 传统易拉罐/盖业务下半年通常优于上半年[4] - 斯莱克利用易拉罐成形技术积累通过冷冲压工艺和特殊材料制备谐波减速器柔轮 显著简化加工流程并降低成本[4] - 斯莱克与韩国Dongwon Systems Corporation拟在欧美组建合资公司 为三大电池制造商提供电池壳 圆柱壳采用DWI技术 方形壳先用DRD再过渡至DWI[4] - 斯莱克与奥瑞金战略合作涉及金额约5亿元 在数码罐印刷铝杯印刷柔性制造及备件国产化等领域合作 推动设备出海与自主创新[4]
调研速递|苏州斯莱克接受财通证券等33家机构调研,业绩与合作亮点纷呈
新浪财经· 2025-09-02 18: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2,041.27万元 同比增加37.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6.51万元 同比减少214.98% [1] - 电池壳业务营收达62,113.13万元 同比增长53.99%且毛利率向好 [1] 电池壳业务发展 - 与宁德时代等客户深入合作 并拓展烟台力华电源科技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等领域合作 [2] - 与韩国东远系统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为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提供电池壳业务服务 [2] - 业务尚处转型初期 受设备研发/人员投入/原材料涨价及行业竞争影响暂未盈利 [2] - 下半年毛利率预计好于上半年 现有执行合同支持业绩提升 [3] 传统业务与新领域拓展 - 易拉罐/盖行业回暖 公司开发一次性铝杯等新产品 [2] - 与奥瑞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五年涉及采购/集成/备件及技术服务总金额预计5亿元 [2][3] - 谐波减速器柔轮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采用特殊原材料和冷冲压成型工艺提升材料利用率并降低机器人制造成本 [2][3] 技术合作与海外布局 - 圆柱形电池壳以DWI技术为基础 方形电池壳先期采用DRD技术 成熟后过渡到DWI技术大规模生产 [3] - 与奥瑞金合作可提升对方生产效率并加速新兴市场布局 同时强化公司在金属包装设备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3] - 合资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拓展海外业务 重点服务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 [2][3]
斯莱克(300382) - 300382斯莱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9-02 17: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2,041.27万元,同比增长37.6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6.51万元,同比减少214.98% [2] - 电池壳业务营收62,113.13万元,同比增长53.99% [2] 业务发展 - 电池壳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向好但未盈利,受设备投入、费用增加及原材料涨价影响 [2][3] - 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能、瑞浦兰钧等客户深入合作 [3] - 与烟台力华电源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领域全面合作 [3] - 与韩国Dongwon Systems组建合资公司,拓展欧美市场圆柱/方形电池壳业务 [3][6] 传统业务创新 - 易拉罐/盖行业回暖,开发一次性铝杯等新产品 [4] - 与奥瑞金签署5亿元战略协议,涉及产线改造、设备采购及技术服务 [4][7] - 合作涵盖数码罐印刷、铝杯印刷、备件国产化替代及海外市场拓展 [7] 技术突破 - 谐波减速器柔轮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4][5] - 采用冷冲压成型工艺制备柔轮,提升材料利用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5][6] - 技术适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精度和成本优势 [5][6] 合作与国际化 - 合资公司将以DWI技术为基础生产圆柱电池壳,DRD技术过渡至DWI技术生产方形电池壳 [6] - 奥瑞金通过收购扩大市场份额,合作助推中国金属包装设备自主创新 [7] - 未来探索新能源包装及循环经济领域合作 [7]
凌云股份(600480):Q2经营环比向上 机器人&液冷等新业务稳步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31 10:3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92.6亿元,同比增长3.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8.5% [1][2] - 第二季度营收49.2亿元,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13.4%,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22.7%,环比增长1.3% [1][2] 业务进展 - 汽车金属板块获得161个新定点项目,保险杠、电池壳、热成型等优势产品占比89.97% [2] - 汽车管路系统获得365个定点项目,并成功开发储能、充电站、数据中心液冷产品订单 [2] - 机器人拉压力、扭矩力传感器实现批量交付,六维力传感器完成设计,力传感器车间建成专业生产线 [3] 战略布局 - 成立智能传感分公司独立运营机器人业务,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产业 [3] - 线控转向业务完成无人物流车转向系统设计,进入样机制造阶段 [4] - 合资公司亚大集团具备数据中心液冷全栈式高分子产品及解决方案,顺应服务器液冷需求增长趋势 [4] 成长预期 - 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9亿元、226亿元、244亿元,同比增长11%、8%、8%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7亿元、9.9亿元、11.5亿元,同比增长32%、15%、16%,三年复合增长率21% [5]
斯莱克: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01:44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电池壳业务收入占比67.48% [1] - 专用设备制造业务收入占比29.48%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3.04% [1] 公司治理 - 第六届第十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议案 [1] - 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举行 [1]
明泰铝业20250826
2025-08-26 23:02
公司概况与行业定位 - 公司为明泰铝业 属于铝加工行业 专注于高端制造和低碳循环领域[1][2] - 公司产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 交通运输 电子 计算机 制药等多个行业[2][6][7]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实现销量78万吨 归母净利润9.4亿元 单吨净利约1,200元[4] - 剔除去年因铝价上涨带来的2亿元库存收益影响后 利润仍实现显著增长[4][10] - 出口17万吨 受去年12月取消出口退税影响同比下滑 但现状稳定[18] 产品结构与技术进展 - 高附加值产品(单吨加工费6,000元以上)占比约20% 目标提升至40%[2][11] - 新能源类业务占比约27% 需求良好[2][31] - 重点产品进展: - 铝塑膜和铝箔应用于固态电池分装 与鹏辉能源达成战略合作[2][5] - 水冷板钎焊材料覆盖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 部分材料间接供应英伟达[2][6] - 电池壳通过宁德时代验证 7月供货 下半年月产量预计从8,000吨增至15,000吨[6][22] - 全铝立柱机器人在比亚迪 中国烟草 辉瑞制药等智能工厂试用[2][7][24] - 新技术工艺: - 挤压排水冷板密封性更好 适用于大型AI基站 下半年目标月产5,000套(约250吨)[20][21] - 引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精分设备 提升废铝回收效率[2][7]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 - 宏盛新材气弹炉预计三季度末试运行 客户包括理想 赛力斯 上汽等[2][7][15] - 2025年宏盛新材产能利用率低 四季度试生产 2026年新增5~10万吨新产品[3][13][14] - 新产品将包括汽车外板 航空板 3C材料(加工费约1万元/吨)[14] 再生铝与成本控制 - 上半年废铝产出40多万吨 全年再生铸造目标100万吨[27][28] - 再生铝单吨利润节省约1,000元 下半年设备升级后利润空间进一步扩大[26] - 与阿里 腾讯 华为合作成立明泰数智 通过管理优化预计单年度成本下降100~200元[26] 财务规划与股东回报 - 计划未来三年分红比例从10%提升至30% 按年净利润20亿元计算 年分红约6亿元[2][8] - 保证净利润年增长不低于10% 加上分红 年投资收益不低于13%[2][8][30] - 考虑2025年进行中期分红 提高单年分红比例至30%以上[29] - 货币基金加交易性金融资产达50多亿元 当前PE约8~9倍[35] 投资与资产价值 - 持有三门峡铝业2.5%股权 初始投资4亿元 已获分红1.6亿元 当前估值8亿元[9] - 重组后将获得1.5亿股焦作万方股权 预期收益可达2~3倍[9] 市场展望与风险管控 - 铝价稳定有利于经营 市场可接受2~2.2万元/吨水平 但反对频繁大幅波动[33] - 回款政策保持一个月周期 计划压缩应收账款周期以提升资金流动性[32] - 出口退税调整后 高附加值产品改用护理定价 消除价差波动风险[19]
凯赛生物20250815
2025-08-18 09:00
凯赛生物 2025 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 年上半年营收 16.71 亿元(同比+15.68%),毛利 5.65 亿元(同比+25.4%),净利润 3.09 亿元(同比+24.74%)[2][37] - **资产与融资**:总资产 238.21 亿元(较年初+25.23%),完成定增募资 59.15 亿元,净资产 174.53 亿元(较年初+51.67%)[2][37] - **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 0.47 元(同比+11.90%)[37] **2 核心业务进展** - **长碳链二元酸**: - 癸二酸项目(山西4万吨)上半年满产,销售向好,计划适时扩产(原规划8万吨)[2][5][6] - 出口业务稳定,欧洲知识产权诉讼胜诉,海外代理商停止侵权产品代理[21] - 美国关税豁免,影响有限[20][21] - **生物基聚酰胺**: - 与招商局专班合作,推进纺织、建材、公路、光伏等领域试点,海澜之家等品牌已应用[2][5][21] - 高铁领域测试座椅/把手等零部件[22] - **复合材料**: - 聚焦建筑、物流、新能源三大领域,与华东建筑企业、货运箱厂合作试点[5][12] - 长碳链尼龙进入商用车管路批量生产,乘用车内外饰形成批量采购[5][9] **3 重点项目与合作** - **宁德时代电池壳项目**: - 规划18条产线(一期4条),配套4.1万吨生物基复合材料,预计年底供货[2][7][26] - 目标客户包括动力电池/储能企业,未披露具体收入和回报率[3][8][30] - **光伏边框**: - 打通供应链获小批量订单,工艺迭代中,计划2025Q3试生产[11][26][27] - 复合材料边框较铝材更轻薄,成本优势显著[25] - **集装箱业务**:与湘东企业合作订单落地,全辅材货箱预计2025年推出样箱[12][13] **4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降本增效**:通过AI/数字化手段降低生物基制造成本,研发非粮化原料(如秸秆)[18][23] - **政策利好**:国家推动"生物制造"替代传统化工,预期税收/原料支持政策出台[19][24] - **碳关税机遇**:2026年欧洲碳关税实施,增强生物基产品竞争力(如替代PET)[29] **5 新产品与市场拓展** - **单体产品**: - 癸二酸/月桂二酸市场占有率超50%,开发吡啶等新品种[15][16] - 哌啶2025年上半年销售良好[15] - **机器人材料**:开发低成本尼龙替代PEEK(价格或低10倍以上)[26][32] **6 挑战与未来方向** - **复合材料推广**:客户接受度低、工艺差异导致推广慢,但成本优势显著(1/10-1/30市场价)[34][35] - **战略规划**:继续聚焦热塑性复合材料与单体研究,优化工艺并拓展应用场景[36][38][39] (注:未提及部分如具体产品价格、投资回报率等因原文未披露而省略)
斯莱克:8月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8:17
公司动态 - 斯莱克(SZ 300382)于2025年8月8日召开第六届第九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议案》等文件 [2] - 会议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举行 [2]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公司营业收入中电池壳业务占比66.16% [2] - 专用设备制造业务占比30.94% [2] - 光伏发电及其他业务占比2.89% [2]
斯莱克:聘任施小兵为公司副总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18:13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施小兵为副总经理的议案 [2] - 此次人事变动基于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并由总经理提名 [2]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已完成对任职资格的审核 [2]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1至12月电池壳业务收入占比66.16% [2] - 专用设备制造业务收入占比30.94% [2] - 光伏发电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89% [2]
敏实集团20250624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敏实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估值预期**:预计 2025 年利润接近 28 亿人民币,当前估值约 7.8 倍市盈率,考虑分红率提升至 40%及新兴业务前景,估值有望回升至 10 倍以上,甚至达 12 - 15 倍,与国内类似企业相比有较大上升空间[2][7] 2. **欧洲新能源市场表现**:2025 年 1 至 4 月欧洲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 11.2%,5 月九国新能源销量 23 万辆,同比增长 36.2%;2024 年欧洲订单收入 53 亿欧元,今年预计高速增长,提升产能利用率和利润率[3] 3. **欧洲新能源市场增长因素**:2025 年仍需实现 22%增长目标;企业购车占比 60%左右,部分国家讨论取消燃油车企业购车税收补贴,使电动车更具价格优势;各国政府提供购车补贴[4][5] 4. **新兴技术领域进展**:低空飞行器领域自 2023 年成立巨一科技后广泛布局,与多客户合作;机器人技术推出多种产品,与智源公司公开合作,与特斯拉保持长期合作,有较大发展潜力[6] 5. **发展历程与全球化布局**:1992 年成立,2005 年香港上市后全球化布局,2009 年在墨西哥建生产基地,陆续在塞尔维亚等地设厂;核心大股东为金荣华和魏新莲夫妇,持股约 38%;产品从装饰条扩展到多种类型[8] 6. **全球化和轻量化战略布局**:2005 年上市后拓展海外市场,2009 年在墨西哥建厂;在座椅骨架系统等方面有进展,行李架领域成全球龙头;2015 年后探索新业务,2018 年加大电池盒投入,新能源车电池盒单车价值高[9] 7. **盈利和营收表现**:过去 20 多年除 2020 年因疫情收入下滑,其余年份保持增长,2024 年盈利 23 亿元创新高,2025 年预计良好增长;2017 - 2023 年利润平台期,2023 年重新增长[10][11] 8. **电池壳业务发展**:收入显著增长,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车对电池壳需求稳定且单车价值高;技术发展表明电池托盘不可或缺,公司继续深耕[12] 9. **海外市场发展策略**:计划将国内收入比例与中国销量比例保持一致;开拓国内自主品牌及北美市场,北美市场占总营收约 20%,有提升空间[13] 10. **资本开支和毛利率情况**:2017 - 2023 年资本开支超 130 亿元/年,2024 年放缓至 20 亿元左右;折旧摊销成本和营销费用占比高,未来毛利率有望提升;研发费用每年约 14 亿元,占营收超 6%[14][15] 11. **管理和销售费用情况**:新业务板块规模释放使销售费用率下降,管理费用降低,2024 年毛利率 28.5%,2025 年预计继续上升[16] 12.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2024 年营收 53 亿元高于国内对手;移动电池盒 2024 年市占率约 20%;2025 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约 600 多亿元,海外增长顺利可达 1000 亿元以上;车身外饰领域是龙头,部分品类市占率超 40%[17] 13. **新材料应用优势**:在高性能结构铝材等新材料应用经验丰富,2021 年营收占比达 60%以上,为新兴业务提供基础;积极开拓智能外饰[18] 14. **全球化布局及运营模式**: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设中心工厂,采用中心运营共享模式,提高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资本开支;早期数字化转型,通过总部监控全球工厂生产[19][20] 15. **事业部制改革影响**:显著提升管理效率,虽改革初期管理成本上升,但近几年降至历史低位,对全球化管理起重要作用[21] 16. **未来发展展望**:进入产能释放期,加速欧洲电池盒业务发展;向自主品牌及海外市场扩展,营收结构变化;新低空飞行器与机器人业务下半年有催化剂,看好盈利能力持续向上[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核心大股东为金荣华和魏新莲夫妇,共持有约 38%的股份[8] 2. 纯电动车电池盒价值约 3000 元,混动车约 1200 元,传统外饰件平均单价约 1000 元[9] 3. 公司从 2017 年至今经历利润平台期,2023 年重新实现增长[11] 4. 公司研发投入主要用于传统产品研发及新兴业务如低空机器人等领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