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源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麦格米特: 发行人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2:13
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9日,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区朗山路13号清华紫光科技园,法定代表人为童永胜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4,562.5047万元,总股本为54,562.5047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份A股8,913.9040万股 [1] - 2017年2月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4,45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变更为17,772.5147万股 [1] 股本变动情况 - 2017年9月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增加股本294.1万股,总股本变更为18,066.6147万股 [2] - 2018年9月向42位自然人发行A股4,197.2884万股,总股本增至31,297.2104万股 [3] - 2020年"麦米转债"累计转股3,244.9828万股,总股本增至50,190.7534万股 [4] - 2022年"麦米转2"累计转股2,331股,截至2023年底总股本为49,757.1674万股 [4] - 2023年股票期权行权增加股本553.1874万股,回购注销85.2300万股,2024年底总股本达54,562.5047万股 [4] 组织架构与经营范围 -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董事会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 [5] - 公司属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家电电控产品、电源产品、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工业自动化产品等 [5] - 经营范围涵盖电力电子产品、电气产品、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5]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 [6] - 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境外子公司采用当地货币记账后折算为人民币 [7]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 [20][22][23]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和关联方组合划分,单项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款项作为重要标准 [36] 长期股权投资 - 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 [53][54] - 权益法下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5]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57]
麦格米特: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7-18 12:09
发行基本情况 - 本次证券发行类型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发行对象为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童永胜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投资者 [4][16]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6] - 控股股东童永胜拟以现金认购,最低认购金额为3000万元,且发行后其持股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 [16]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用于5个项目:麦格米特全球研发中心扩展项目、长沙智能产业中心二期项目、泰国生产基地(二期)建设项目、麦格米特株洲基地扩展项目(三期)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3] - 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全球研发中心12,794.04万元、长沙产业中心79,444.60万元、泰国生产基地80,476.60万元、株洲基地16,585.82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7,000.00万元 [21] - 非资本性支出(补流)占比28.91%,符合不超过30%的监管要求 [2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能家电电控、电源产品、新能源及轨道交通部件、工业自动化等六大领域,产品应用于智能家居、医疗、通信、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 [24] -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约30%,未来将加速海外市场拓展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36][37] - 通过"横向穿边,纵向通底"策略推进技术交叉融合,持续开拓新利润增长点 [38] 行业发展趋势 - 电气化、自动化与ICT/AI技术融合将驱动电力电子行业长期发展,公司定位"一流的电气自动化产品和方案提供者" [34] - AIoT技术催生智能家居需求,5G/云计算带动电源产品增长,新能源汽车及工业机器人推动连接器需求激增 [35] - 全球碳中和目标与公司"高效使用电能"理念高度契合 [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降至22.77%,主要因产品价格调整及低毛利新能源部件收入占比提升 [25] - 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达191,767.06万元,应收账款222,913.43万元,需关注周转效率 [26][27] - 2025年1-3月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4.40%,但公司认为短期波动未改变行业地位 [30]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达4,685万元(全球研发中心项目) [21] - 通过建立智能电源及电控研发测试中心强化技术壁垒,重点布局网络电源、光储充等领域 [14] - 核心技术平台基于电力电子及相关控制技术,已形成多产品线协同优势 [24]
英飞凌大中华区总裁潘大伟:看好AI和机器人,推进中国本地制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21:03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2025财年AI相关业务营收预计达6亿欧元 2026财年预计增至10亿欧元 [1] - 2024财年全球营收14955亿欧元 大中华区占比34% 为全球最大单一区域市场 [1] - 汽车电子全球市场占有率135% 中国市场占有率139% 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全球占有率177% 微控制器全球占有率213% [2] - 三大业务支柱为汽车业务、工业与基础设施业务、消费计算与通讯业务 [2] AI与机器人领域布局 - 预测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2025年达380亿美元 与NVIDIA合作开发800V高压直流电源架构解决AI服务器高功耗问题 [2] - AI服务器电源方案融合硅、碳化硅、氮化镓技术 能效提升至975%以上 可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 [3] - 机器人领域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 已与20家产业链公司合作 氮化镓关节方案可减轻机器人重量并延长续航 [3] - 300mm GaN实现全规模化生产 未来硅与GaN产品成本将持平 [2] 中国本土化战略 - 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重点包括本土化创新、运营、生产及生态 [4] - 扩大MCUs、MOSFETs等产品本地化生产 加强无锡后道工厂合作 [4] - 响应中国汽车芯片国产化趋势 加速通用半导体产品本地化生产转移 [3][4] - 意法半导体计划2025年底在华生产40nm节点MCU 恩智浦建立中国芯片供应链 [4] 行业竞争与机遇 - 国内半导体产业高速发展 公司看好AI、自动化、机器人及家电市场机遇 [5] - 通过全球化布局支持中国客户"出海"需求 [4]
京泉华: 关于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暨新增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48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及使用情况 - 公司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435,499,974.9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420,573,138.41元,已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 [1] - 原募投项目"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计划投资募集资金30,550万元,旨在建设新能源光伏磁性元器件智能制造生产基地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3,014.93万元,尚未投入资金(含利息)12,319.90万元 [5] - 公司已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6,152.99万元用于"大容量变压器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 [3] 募投项目变更及新增实施主体 - 公司拟将"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中未使用的7,033.93万元变更为"菲律宾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由菲律宾孙公司实施 [6] - 变更后,"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调整为17,363.08万元,菲律宾项目新增7,033.93万元 [7] - 菲律宾孙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由香港京泉华发展有限公司持股99.9999%,自然人持股0.0001% [8] 菲律宾项目投资计划及必要性 - 菲律宾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包括工程建设投资1,449.49万元、软硬件设备投入4,543.87万元、场地购置费1,700万元 [8] - 项目预计新增磁性元器件100万件/年,电源产品18万件/年,年均营业收入11,020万元 [8] - 项目布局菲律宾可降低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构建"中国+海外"双循环制造体系,提升抗风险能力 [8][9] - 菲律宾工厂可缩短东南亚市场交付周期至3-5天(原15-20天),利用马尼拉港区位优势辐射新兴市场 [11] 项目可行性及客户基础 - 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239项、外观专利56项、软件著作权7项,技术积累为项目提供保障 [15] - 公司与施耐德、ABB、阳光电源等跨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 [16][17] - 菲律宾工厂可享受RCEP政策红利,巩固现有客户关系并拓展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 [12][13] 项目经济效益 - 菲律宾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8.68%,总投资净利润率4.31%,静态投资回收期6.08年 [18] - 项目符合行业基准指标,具备较好获利能力,但收益可能随市场环境变化 [18] 监事会及保荐机构意见 - 监事会认为变更募投项目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全球战略布局 [19] - 保荐机构对变更事项无异议,认为决策程序合法有效 [19][20]
英飞凌AI相关业务年收入将达10亿欧元,中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潜力巨大
第一财经· 2025-06-13 19:40
公司业务发展 - 2025财年AI相关业务营收预计达6亿欧元,2026财年预计增至10亿欧元 [1][3] - 公司开发了全球首款300 mm氮化镓功率半导体晶圆和全球最薄硅功率半导体晶圆 [3] - 2024年2月开始向客户提供首批采用200 mm碳化硅晶圆制造技术的SiC产品 [3]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将持续加强在中国的运营,增加供应链弹性,培育中国创新生态体系 [1] - 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无锡设立工厂,2025年是进入中国第30年 [1] - 过去30年通过技术创新、本土化合作和生态构建深度融入中国半导体产业 [3] 技术合作与创新 - 与英伟达合作打造业内首个800V高压直流电源供应架构,提高AI服务器能效 [4] - 针对AI产品开发快速反应解决方案,与客户合作开发不同应用场景产品 [3] - 利用多元化平台包括销售与供应链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 行业市场预测 - 预测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约380亿美元 [4] - 公司电源产品在中国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具有竞争优势 [4] - 看好中国AI、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及家电市场的发展机遇 [3]
可立克: 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18:23
募集资金变更情况 - 公司拟终止"惠州充电桩磁性元件智能制造项目"、"安徽光伏储能磁性元件智能制造项目"及"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17,391.16万元转投越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 - 2020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80亿元,2022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2.22亿元 [5][6] - 截至2025年5月31日,2020年募投项目累计投入2.39亿元,2022年募投项目累计投入1.05亿元 [5][8] 原项目终止原因 - 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投入1,326.27万元购置设备,现有研发中心可满足需求 [8] - 惠州充电桩项目仅投入673.87万元,因技术优化降低投入成本 [8] - 安徽光伏储能项目投入9,792.51万元但未达预期效益(2024年收益474.78万元),现有产能已满足需求 [8] 越南新项目规划 - 项目总投资1.89亿元,分两期建设(T+12月投入1.21亿元,T+24月投入0.68亿元) [11] - 建设必要性:应对海外客户需求增长(2019年越南基地现有产能不足)、降低地缘政治风险、利用越南人力成本及税收优势 [10][12] - 市场可行性:全球开关电源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08.1亿美元增至2031年422.1亿美元(CAGR 4.7%) [15] 越南区位优势 - 2024年越南对美电子产品出口达232亿美元,海运便利降低物流成本 [16] - 劳动力成本低廉,政府提供制造业税收优惠,土地及能源成本较低 [16][17] - 公司已建立SAP/WMS/PLM/MES智能管理系统,可快速复制生产管理经验 [15] 审议程序 - 董事会认为变更符合战略规划,可提升竞争力 [17] - 监事会认可变更有利于资金效率优化 [18] - 保荐机构确认程序合规,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8]
鸿腾精密20240514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鸿腾精密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4%,与全年低双位数增速预期一致;AI 产品增长 46%,车用电子高速增长;受新产品引入影响,一季度毛利率 19.49%,未来将通过提高 AI 产品比例和改善生产效率提升[2][3] - **业务发展情况** - **云端市场**:2025 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 46%,占比从 2024 年的 13%提升至 15%,增长来自插槽类型产品、大主板上的连接器和线缆以及机柜出货量提升[2][4] - **车用电子领域**:持续推进立达 AK 项目,重组工厂布局应对关税问题、提高制造效率,预计推动业务发展[4][5] - **系统终端产品**:新系统终端产品在印度四月份成功放量,良率优于预期,将关注良率提升和供应链优化[6] - **应对措施**:面对消费性电子市场需求减弱,计划稳固市场份额、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客户服务,保持强劲现金流管理以确保业绩稳定增长[2][7] - **未来业绩展望**:AI 和车用电子业务未来几个季度保持高成长,云端产品预计增速 20%-30%,车用电子业务稳健增长,将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盈利效率[2][8] - **展会成果**:在 GTC 展会上展示芯片插槽、电源产品和水冷技术等 AI 相关产品,与博通合作发布新的 CPU 方案增强 switch 领域竞争力[2][9] - **营收指引调整**:因外围市场波动,调整第二季度及 2025 年全年营收指引,智能手机类别预计变动,贝尔系统终端产品出货额预计减少,云端、计算和移动业务维持原先指引[4][10] - **关税政策影响**:目前关税政策未对订单节奏产生显著影响,未来重点进行区域化制造部署[4][11] - **英伟达相关影响**:英伟达计划向中东投入 18,000 块 Blackwell GB300 芯片建设 infinite 网络,对鸿腾精密等核心供应商产生积极影响,公司将跟进需求推进项目[12][13] - **业务规划** - **英伟达相关业务**:分主板业务、电源管理芯片和交换机平台三个阶段推进,重点关注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储备交换机产品[14] - **CPU 业务**:以铁壳产品为主,与铜连接器配合,延伸到美森模组等领域,开发可插拔式模组,掌握 CPO 技术下的高需求产品[15] - **声学产品**:依靠精密制造工艺布局,2025 年底预计新增 2 - 3 条生产线,2026 年或投产更多[16] - **汽车业务**:收购 AutoCall 后,2026 年前完成整合准备工作,预计 2025 年或 2026 年年中实现盈利,关键在于费用管控[17][23] - **AI 服务器业务**:需求强劲,出货节奏跟随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需求调整,压力不大[18] - **CPU 产品**:台式机因 AI 应用需求可能换代升级,单价有望提高;通用服务器因 AI 应用需求增加,CPU 销量将增长,2025 年营收预计双位数增长[19] - **费用预期**:2025 年费用率预计在 15 - 16 个点之间,希望回到 10 个点左右,第一季度接近 17 个点,未来管理费用可能增加,销售和研发费用不变[20] - **产品价格**:博通 ASIC 单价较高,用于 switch 或 server 时与 CPU 价格类似,约为两位数美金[21] - **收入增速及业绩拐点**: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增速预计 14 - 15 个点,关注毛利增速及净利润调整,下半年 AI 产品放量后更新情况[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税对净利润影响**:以传统连接器业务为例,关税对净利润影响仅约 0.3 个百分点,因仅约 4%营收需缴高额关税、直接销美产品比例低、通过 ODM 等方式销售,整体关税敞口有限[24][25] - **产品销美比例**:从物流角度,直接销往美国的 component 数量不多;从终端用户角度,全球消费性电子产品约 20% - 30%最终流向美国市场[26] - **产能布局**:亚洲地区仍将占超一半产能,未来全球布局重视区域制造和当地生产,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应对[27] - **汇率影响**:一季度汇率波动对净利润有非经营性压力,但不影响公司后续关键成长性,AI 算力和汽车业务有成长机会[28]
英杰电气(300820)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光伏领域业务有所承压 积极拓展半导体电源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4-29 12:4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7.80亿元,同比增长0.59%,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减少25.19%,扣非归母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减少27.87%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25亿元,同比减少13.30%,环比减少28.03%,归母净利润0.50亿元,同比减少36.84%,环比增长155.93%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 [1] 光伏业务 - 2024年光伏行业营收8.74亿元,同比减少10.27%,毛利率28.53%,同比下降2.36个百分点 [1] - 国内光伏业务进入下行周期,新增订单大幅下降,客户验收延缓、付款延迟 [1] - 公司加大海外光伏市场开拓力度,2024年签订约5亿元海外订单,弥补国内市场缺口 [1] - 强化项目验收和应收账款管理,制定灵活付款方案,加快款项回收 [1] 半导体业务 - 2024年半导体及电子材料行业营收3.51亿元,同比增长6.41%,毛利率53.98%,同比上升11.14个百分点 [2] - 公司依托工业电源领域优势,积极拓展半导体行业,增加半导体设备电源研发投入 [2] - 半导体先进制程设备配套电源量产型号增加,客户数量和覆盖设备型号增长 [2] - 2025年一季度半导体行业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2.86% [2] 业务布局与展望 - 公司深耕光伏行业,积极布局半导体行业,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2] - 半导体业务研发推进和订单量产稳步提升,但需成长时间 [2]
英杰电气(300820) - 300820英杰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09:16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收 17.8 亿元,同比增长 0.59%,归母净利润下降 25.19% [2] - 2024 年光伏行业销售收入 87,378.79 万元,占比 49.08%,同比下降 10.27% [2] - 2024 年半导体及电子材料行业销售收入 35,060.65 万元,占比 19.69%,同比上升 6.41% [2] - 2024 年其他行业收入约 5.53 亿元,同比增长 18.92% [2] - 2024 年毛利率相比 2023 年有所增加,净利率下降 [8]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 [8] 业绩未达预期原因 - 光伏收入确认延缓,光伏电源设备产能调整致验收周期推迟,近 19 亿元发出商品未确认收入,但 60%左右货款已收取 [3] - 对光伏行业发出商品计提约 4,371 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3] - 期间费用增加,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40% [3] 现金流与存货合同负债情况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60,176.52 万元,同比增加 46,204.77 万元 [5] - 存货从 2023 年的 18.38 亿元减至 2024 年的 15.56 亿元,合同负债约 11 亿元 [5] 订单情况 - 2024 年整体新增订单下降约 40%,光伏行业订单大幅下降,海外订单签 5 亿元左右 [6] - 截至 2024 年底,在手订单超 27 亿元 [6] - 2025 年一季度除去 2024 年 1 月单笔大额海外订单权重后,订单同比增长,半导体订单增长 [15] 各行业发展情况 光伏行业 - 公司努力实现 2025 年光伏海外订单销售收入确认,加强国内营收确认和货款回收 [7] - 2025 年一季度有国内光伏营收,后续仍可能确认部分收入,预计光伏营收有压力但不会大幅下滑 [7] - 海外光伏新订单继续洽谈,因国际贸易环境复杂有不确定性,公司有团队推进 [15] - 光伏项目大部分货款已收到,财务风险可控 [16] 半导体行业 - 2024 年半导体收入 3.5 亿元,同比增长,2025 年一季度收入和订单情况理想,预计 2025 年业务增长 [10] - 半导体先进制程电源产品已量产,订单增速不及预期因技术稳定性验证、备件国产制造能力匹配及客户备件消化等问题 [10][11] - 与终端芯片厂商开展合作,有新产品研发,处于测试阶段,客户有 40 多家 [12] - 半导体是电源业务重要突破方向,研发费用投入占比高,子公司研发费用和人员数上升 [13][14] 公司未来目标 - 未来 3 到 4 年内营收达 50 亿元,进入四川民营企业百强 [17]
【招商电子】安费诺25Q1跟踪报告:营收及利润率创纪录,预计25Q2 AI驱动IT数通环比持续增长
招商电子· 2025-04-25 18:27
安费诺25Q1财报核心分析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48.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48%/环比+11%,超指引上限,主要受IT数据通信、通信网络、商用航空等业务增长及收购驱动 [2][6] -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23.5%创新高,同比+2.5pct/环比+1.1pct,受益于规模效应和收购整合成效 [2][6] - 调整后EPS 0.63美元超指引上限,同比+58% [2] - 订单额52.92亿美元创纪录,同比+58%/环比+6%,订单出货比1.1:1,各终端市场需求强劲 [2][6] 分业务表现 按部门 - 恶劣环境解决方案/通信解决方案/互连和传感器系统部门收入12.68/24.14/11.29亿美元,同比+38%/+91%/+5%,营业利润率24.5%/27.4%/18.1% [2][6] 按下游应用 - IT数据通信业务占比33%居首,营收同比+133%/环比+34%,AI应用需求加速为核心驱动力 [2][7][9] - 通信网络业务同比+107%(含安德鲁收购贡献),宽带及移动网络支出增加 [2][9] - 国防业务同比+21%,全球多领域需求广泛增长 [7] - 商用航空同比+106%(CIT收购贡献),工业业务同比+20%(医疗/新能源等细分领域拉动) [7][8] - 汽车业务同比-2%(欧洲市场拖累),移动设备同比+20%(智能手机/笔记本需求抵消平板下滑) [8][9] 未来展望 - 25Q2营收指引49-50亿美元(同比+36%~39%),EPS 0.64-0.66美元(同比+45%~50%) [12][13] - IT数据通信预计环比高个位数增长,AI相关需求持续;通信网络环比高十位数增长(安德鲁全季度并表) [13] - 国防/工业市场预计环比持平,汽车/移动设备或小幅缓和 [12][13] - 资本支出维持高位以支持IT数据通信产能扩张 [13] 战略与运营 - 收购整合成效显著:25Q1完成安德鲁(通信网络)和LifeSync(医疗互联)收购,强化业务多元化 [13][18] - 全球化布局应对关税挑战:40国300+工厂实现本地化供应,成本转嫁能力支撑利润率 [14][28] - 现金流健康:25Q1经营现金流7.65亿美元(为净利润104%),自由现金流5.8亿美元 [9][11] - 研发投入聚焦高增长领域:高速互连、电源及光纤产品在AI数据中心应用占比提升 [19][25] 行业趋势 - AI革命驱动长期需求:GPU/ASIC相关互连方案占IT业务增长三分之二,产品组合覆盖高速铜缆/光学模块 [19][27] - 工业市场分化:医疗/新能源增长抵消欧洲工厂自动化疲软,北美亚洲表现优于欧洲 [17][24] - 5G及网络升级:通信网络运营商与设备商支出增加,安德鲁收购扩展天线技术能力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