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搜索文档
实测打标:上传未声明AI内容,微博、知乎一天了也没识别到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1:15
生成式AI应用标识合规情况 - 10款生成式AI应用包括腾讯元宝、DeepSeek、文小言、夸克等均已按照《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对生成文本、图片、视频内容添加标识[1][2] - 生成图片和视频的标识样式统一且下载后保留 其中豆包、夸克、即梦AI在下载后还会进行二次打标例如夸克在左上角添加"AI生成"字样 下载后右下角新增"夸克AI"水印[4] - 部分平台文本标识存在缺陷:DeepSeek和腾讯元宝的页面顶端提示会随对话增加消失 Kimi的底部提示字体小且为浅灰色难以察觉[4] 内容传播平台标识功能现状 - 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10款内容传播类APP均提供用户自主声明功能 允许发布时添加如"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标识[1][5] - 部分平台自主声明功能入口隐蔽 如微博需多次点击才能完成声明 在有效引导用户自主标识方面有待改进[1][5] - 平台对未声明AI内容的识别能力差异显著:豆瓣、今日头条、小红书、B站能迅速添加显著提示 而微博、知乎24小时内未能提示 去除原标识水印后能识别的平台更少[6] 行业合规实施挑战与建议 - 《标识办法》要求服务提供者规范传播活动 多家平台已出台管理细则并上线相关功能[4][6] - 专家建议平台加强技术能力建设 提升对生成合成内容的检测、识别和管理能力 并加强平台间联动与经验共享以避免监管漏洞[7] - 需推动用户标识意识养成 提升公众对信息真实性及来源可追溯性的评估能力 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普惠共享[7]
知乎2025年中期业绩:净利扭亏营收承压 押注AI寻求新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7: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4.47亿元同比下滑23.7% 第二季度营收7.17亿元[1] - 经调整净利润9828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1.8亿元 连续三个季度实现Non-GAAP盈利[1] - 收入成本5.47亿元同比下降31.1% 营运开支10.43亿元同比下降30.9%[1] 业务结构 - 付费会员收入8.20亿元同比下降7% 占比提升至56.7%[2][4] - 营销服务收入4.2亿元同比下降37.78% 职业教育收入1.6亿元同比下降43.87%[2] - 平均月度订阅会员数1370万同比减少6.7%[4] 内容生态 - 短篇小说成为短剧行业主要剧本来源 改编短剧《三嫁冥君》《一梦如初》创高人气[2] - 74.1%活跃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 女性用户占比59.3%[4] - 二季度日均新增高质量内容环比提升超10% AI相关专业内容连续两季度保持45%以上同比增长[5] AI战略布局 - 优先聚焦人工智能全平台融合及内容服务外延拓展[5] - 推出"知乎直答""专业搜索" 引入维普等专业内容源[5] - AI深度融入产品体验 成为AI相关内容发布和专家互动重要平台[6] 行业环境 - 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4] - 短剧行业增长可提升内容影响力并促进用户付费转化[4] - 存在短篇内容抄袭盗版问题 已跟进超50起侵权线索[4]
自媒体如何挣钱:靠知乎拉新在抖音发图文一天也能赚2000+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59
知乎新用户推广项目 项目介绍 - 知乎推广员通过分享专属链接或特定关键词引导新用户注册 每成功注册可获得4.5元佣金 [3] - 老用户召回机制下 成功引导流失用户重新下载知乎可获得2.5元/人奖励 [3] 操作流程 - 通过"任推邦"平台申请推广权限 搜索"知乎社区"即可接入项目 流程清晰易操作 [4][6] - 官方提供详细指南 步骤明确 适合无经验者快速上手 [6] 推广方法 热点评论引流 - 在微博等平台热门话题评论区植入引导性内容 吸引用户通过专属关键词搜索知乎 见效快但存在账号封禁风险 [8][10] - 需准备多个备用账号以应对平台审核 [10] 视频推广 - 抖音为主要阵地 通过分析高热度视频内容模板进行二次创作 适合长期运营 [11][14] - 爆发潜力大 单日收益可达2000元以上 需持续投入等待爆款机会 [1][14] 执行建议 - 方法选择需结合时间成本与账号资源 热点评论适合短期快速收益 视频推广侧重长期价值 [15] - 建议参考"顺为网创"等平台的项目拆解内容以降低试错成本 [1]
微信为什么要上线「问一问主持人」功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2:27
微信"问一问主持人"功能分析 - 微信推出"问一问主持人"功能,逐步向创作者开放使用邀请,该功能是微信内的私域共创工具,允许创作者向粉丝和社群发起讨论并共创内容[1][2] - 功能上线后,"问一问"新增"发起讨论"选项,创作者发布内容可显示账号信息和主持人标识,增强存在感和被关注度[3] - 内容可在问一问主页、微信搜索页、看一看、公众号信息流等多场景获得推荐曝光,解锁更多流量入口[3] 功能特性与价值 - 增强问一问内部公私域共创工具的可用性,对有涨粉需求或激活私域流量的创作者和品牌具有吸引力[4] - 提升问一问的互动性和可玩性,公众号创作者可通过该功能促活粉丝,拉近与读者的沟通距离[5] - 将单向度评论升级为多维度互动的公域内容,提升信息流转效率,理论上会让回答更精准专业[9] 内容生态影响 - 问一问已成为微信生态中接近"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的内容产品,强调个体经验、感知和情绪,具备强互动UGC属性[10] - 呈现出三个差异化特性:真实、兴趣汇集以及年轻化,在AI冲击下保持"人味儿"这一难得特质[11][12] - 相较于知乎、小红书等产品,微信账号体系最大限度保证了社区的纯洁性和人味儿[14] 战略定位与发展 - 问一问是微信搜索内容的重要补充,服务于微信内容生态,是一款"养成系"的战略级产品[15] - 未来定位和运营策略将持续调整,内容社区调性将更加浓烈[15] - 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在公域和私域间找到平衡点并维持好这一平衡,培育社区生态[14]
她能做出爆款App,却没有进入大厂的资格
创业邦· 2025-06-16 17:35
信息流干扰现象 - 现代网友使用手机时普遍存在被信息流带偏的情况,导致忘记原本搜索目的 [7][8] - 该现象在社交媒体(小红书、知乎)和电商平台(淘宝)均普遍存在 [11][13] - 算法推荐机制通过精准内容推送显著降低用户注意力集中度 [16] NoFeed产品功能 - 核心功能为绕过首页信息流直达目标App搜索结果页,支持20+主流App [20][28] - 提供四种输入优化方案:默认App设置、App名称联想、自定义别名、桌面小组件 [29][31][33][37] - 支持搜索历史记录管理,iOS版定价6元永久会员,安卓版开发中 [40][41] 产品设计理念 - 开发者Leslie坚持用户导向设计,拒绝为KPI妥协产品体验 [61][72] - 采用文字输入而非图标选择界面,最大限度减少用户决策干扰 [67][69] - 上线前投入额外时间优化交互细节,采用书信形式传递产品价值观 [63][64] 市场反馈与行业意义 - 上线首日即登顶App Store效率类免费榜,与Xmind等成熟产品并列 [52] - 用户实测反馈显示能有效培养直接搜索习惯,降低信息流干扰 [55] - 产品本质是重构互联网原始检索功能,对抗当前过度商业化的内容分发模式 [75][79] 开发者背景 - Leslie因个人使用痛点开发产品,秋招遭遇大厂对其产品思维的质疑 [47][56] - 大厂普遍采用数据驱动的产品设计逻辑,与开发者理念存在根本冲突 [58][80] - 产品成功验证非KPI导向的设计同样能精准解决用户核心需求 [81]
中概的烟蒂股,为什么总是社交?
36氪· 2025-06-16 17:34
社交公司的烟蒂股现象 - 中概互联网企业中存在大量烟蒂股,其中社交公司占比接近一半,如微博、陌陌、YY等,尽管它们在各自赛道仍是行业老大,但市值已跌穿现金值(PB<1)[4][5] - 烟蒂股定义源于巴菲特,指市值低于净现金的公司,像"仅剩一口的烟蒂",社交公司普遍符合这一特征[5] - 典型案例包括挚文集团(陌陌+探探)、欢聚集团(前YY母公司)、微博、知乎等,这些公司业务仍具竞争力但股价低迷[4][5][12][17] 挚文集团财务与市场表现 - 市值仅11.34亿美元,低于账上14亿美元净现金,TTM市盈率7倍,2024年调整后净利润12.33亿元,净利润率超10%,毛利率超30%[6][7] - 股东回报力度大:2024年回购13%股本(远超腾讯3%),每股分红0.54美元,股息率约10%[8][9] - 历史分红稳定,2020-2025年每股ADR分红介于0.3-0.76美元[10] 欢聚集团与微博的极端低估 - 欢聚集团市值25亿美元,净资产达市值两倍以上(PB仅0.38),出售YY后账上现金充裕,2024年回购15.1%股本并支付季度股息[11][12] - 微博市值23.6亿美元低于24亿美元净现金,每股净资产14.02美元,2025年Q1净收入28.83亿元(同比持平),调整后运营利润9.43亿元,月活5.91亿[12][13][14] - 微博2023年起每年分红超0.8美元/股,当前股息率超8%[15] 社交行业的商业模式缺陷 - 高毛利(微博80%、知乎60%)、轻资产、强网络效应的社交公司却普遍沦为烟蒂股,主因"反向网络效应":用户流失加速平台价值衰减[27][28][30] - 变现效率低下:陌陌420万付费用户仅占月活(4000万)10%,Soul单用户年收入55元,知乎单用户年收入45元,Reddit单用户年收入仅10美元[33][34] - 对比抖音等高效率平台,社交产品基础功能(如聊天)难以直接变现,需依赖低效增值服务或广告[36][37] 头部社交平台的商业化探索 - 微信虽为超级APP但变现效率受限,2023年营销服务收入仅占腾讯总营收17.6%,商业化依赖视频号、小程序等衍生功能[38] - 小红书2023年首次盈利,2024年Q1营收超10亿美元(同比增4倍),但用户规模是唯品会8倍情况下净利润仍低于后者[40] - 社交平台普遍面临增长瓶颈,投资者更关注剩余现金流而非业务前景[41]
抖音多账号批量管理与视频一键分发操作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5-22 15:03
行业趋势 - 头部内容创作者中72%已采用多账号矩阵策略,某美妆博主通过5个垂直账号实现月入6万变现,美食领域达人运用账号矩阵达成日收益破3000 [1] - 科学的体系化运营正在取代单打独斗,80%的失败者往往踩中三大致命误区 [1] - 行业进入智能化竞争阶段,头部团队通过多账号管理工具实现日均处理100+内容分发 [6] 运营误区 - 盲目扩张账号数量是新手常见错误,某服装店主同时运营穿搭、探店、情感类账号,结果各账号粉丝均未破万 [4] - 同一网络登录多个账号可能触发平台限流机制,曾有创作者因登录10个账号被限流 [4] 科学运营模型 - 应采用"1+N"架构:主账号塑造品牌形象,子账号按细分领域垂直深耕 [4] - 设备隔离原则和多账号管理工具可有效规避关联风险 [4] - 智能剪辑工具批量生成素材并通过AB测试筛选最优版本,使内容效率提升300% [4] 技术赋能 - 智能分发系统可将爆款率提升3倍,核心在于平台特性解析引擎、智能排期系统和跨平台数据看板 [5] - 平台特性解析引擎可自动生成适配不同平台的内容形态,如抖音前3秒强冲击开场,快手强调接地气互动话术,B站侧重深度干货结构 [5] - 智能排期系统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优化发布时间,教育类内容在知乎上午10点打开率最高,情感类在快手凌晨时段转化更优 [5] - 跨平台数据看板实时对比各渠道效果,某育儿账号通过数据洞察调整资源分配后粉丝增速提升47% [5] 实战策略 - 内容裂变技术可将3分钟视频拆解为10个短视频+图文+问答素材包,某知识付费团队借此实现单条内容26次转化 [5] - 私域导流需设计差异化路径,如穿搭号评论区置顶"搭配手册",某品牌运用该策略月增5000+私域用户 [5] - 智能巡检系统能提前拦截32%违规内容,配合定时发布功能形成完整工作闭环 [5] 技术优势 - 多账号管理工具实现自动化水印适配节省85%后期时间,智能格式优化使内容点击率提升60% [6] - 数据追踪模块帮助快速迭代运营策略 [6] - 矩阵效应来自运营流程的数字化重构,而非简单账号叠加 [6]
AI会改变知乎和小红书吗?
虎嗅· 2025-03-25 14:40
平台创作阻力分析 - 小红书创作阻力最低 适合快速分享灵感和获得即时互动 [17][19][29] - flomo笔记需要一定编辑成本 尤其打字输入 适合初步记录和整理想法 [20][29] - 知乎创作阻力相对较高 更适合发布经过加工的专业内容 [22][24][29] AI工具对创作门槛的影响 - 小红书文生图AI功能只需输入50字以内内容即可生成首页图 显著降低配图门槛 [11][12] - AI助手可自动生成五六个标签 进一步简化发布流程 [12] - 点点AI助手能直接回复用户评论 为评价者提供AI能力支持 [51][52] 内容创作形态演变 - 现代媒介消费习惯转向"我有什么说什么"的自我表达 问答形式互动频次降低 [26][27] - 创作内容分为三阶段:灵感记录→加工整理→最终发布 不同工具对应不同阻力 [29] - 平台推送被动接收与主动搜索构成内容获取两大途径 最终均转化为想法储备 [31][33][35] AI工具创新方向 - Flowith通过提问生成知识卡片 五六张卡片可加工成一篇文章 [38][39] - Take AI Agents将语音想法自动转化为待办任务 [42][43] - 多模态技术可能实现语音直接转文字发布 进一步降低输入阻力 [48] 平台商业化逻辑 - 降低创作阻力可形成完整商业链条:创作者→内容→互动→粉丝效应→商业化 [37] - 知识库内容积累可设定付费逻辑 形成商业闭环 [39] - AI助手能力直接赋予用户 搭建创作者与读者间的便捷桥梁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