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油

搜索文档
工业硅及有机硅专题汇报
2025-07-29 10: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聚焦于化工领域中的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涉及上游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链条 [1][6] * 核心公司包括合盛硅业(工业硅+DMC龙头)、东岳硅材(弹性最大)、新安股份(终端转化率高)及兴发/三友/鲁西等综合化工企业 [14][21][22] --- 产能与供需格局 **有机硅行业** * 总产能344万吨(2025年),较2019年151万吨实现翻倍增长,2022-2024年为扩产高峰期 [8] * 2025-2026年无新增产能,供给端刚性 [9][12] * 表观需求增速:2024年21%(出口增速34%),2025H1提升至23.9%(出口增速下滑至3.5%) [10][11] * CR3=45.9% CR5=61.9%,集中度高 [12] **工业硅行业** * 总产能748万吨,云贵川占30%(水电成本优势),丰水期开工率52% [17] * 合盛硅业实际年产量180万吨(名义产能122万吨),市占率领先 [20] --- 价格与盈利水平 **有机硅** * DMC含税价12,500元/吨,企业利润约1,300元/吨(十年分位数3%) [13] * 涨价弹性:每涨1,000元,合盛/东岳分别增厚7.8亿/3.1亿净利润 [14][15] **工业硅** * 现货价9,600元/吨,中尾部企业成本超10,000元/吨,仅合盛盈利(1,500元/吨) [18] --- 核心驱动因素 **需求端** * 多晶硅为最大下游(55%),有机硅占27.6%,受益光伏/新能源需求 [6][10] * 有机硅终端产品(硅油/橡胶/树脂)性能优势推动替代需求 [6] **供给端** * 海外产能出清:陶氏关闭欧洲14.5万吨有机硅产能 [3] * 国内政策:能耗双控严格限制工业硅扩产 [16] ---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化工行业开工率回升至72%(有机硅66%→72%),新能源相关品过剩严重 [1][2] * 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转负(-1.1%),类似2016年周期底部信号 [4] * 东岳硅材火灾致开工率降至70%,或引发短期供给紧张 [12] --- 重点公司优势 * **合盛硅业**:全产业链布局(矿石→多晶硅)+自备电厂(40%电力自给),成本优势显著 [20] * **东岳硅材**:业务弹性最大(35万吨DMC+下游产品) [21] * **新安股份**:终端转化率40%,现金流稳定 [21] --- 风险与机遇 * 工业硅受多晶硅价格传导影响,当前开工率偏低但反转预期强 [18][19] * 有机硅通过自然需求增长或现供需缺口(2020-2021年高景气期开工率76%) [5] * 反内卷措施可行性:工业硅因能耗抓手更易监管,有机硅依赖行业协同 [5][19]
东岳硅材合成车间突发火灾!3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受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13:50
火灾事故影响 - 东岳硅材合成三期B床发生火灾 涉及3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 占公司总产能50% [1][2] -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及次生灾害 但厂房设备存货受损 具体损失金额仍在评估 [2] - 公司已启动应急预案并投保财产险 核损理赔工作推进中 复产时间尚未确定 [2][3] 经营与财务影响 - 事故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正全力保障客户订单交付 [1][3] - 2024年公司107胶和硅油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54 33%和13 93% 合计贡献超六成收入 [2] - 当前有机硅价格处于历史低位 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曾跌破成本线 [4] 行业供需格局 - 2024年国内有机硅中间体表观消费量达181 6万吨 同比增长20 9% 新能源等领域需求旺盛 [3] - 火灾导致DMC报价全线封盘 预计近期价格将因供应端突发减产而上涨 [4] - 国内有机硅行业CR5超60% 东岳硅材减产或为新安股份、合盛硅业等创造短期市场机会 [5] - 头部企业已建立冗余产能调度机制 行业长期供应韧性较强 大规模价格波动可能性低 [5] 产能与项目背景 - 受损的合成三期是公司2020年上市时的募投项目 2021年底完成30万吨单体及20万吨下游深加工项目建设 [2] - 公司当前具备6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 并通过下游项目延伸产业链 [3][4] - 客户覆盖2000余家 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能恢复延迟可能导致订单流向同行 [4]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继续向上动力略显不足-20250721
宏源期货· 2025-07-21 09: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在供给侧减量、需求端增量预期下,期现共振反弹,但盘面上方卖保压力增强,或刺激西南产区加速复产,期货多头逐渐止盈离场,持续上行动力不足,短期或进入盘整阶段,后续需关注硅企实际生产动态 [1] - 多晶硅六月底以来受供给侧改革预期及现货涨价推动,盘面持续向上,但前期多头逐渐止盈离场,周五盘面增仓下行,短期或有调整,后续需关注产业链上下游实际开工及供给侧改革落地情况 [1] 各部分总结 价格数据 - 工业硅方面,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9100元/吨,涨幅1.68%;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9350元/吨,涨幅1.63%;421(华东)平均价格9650元/吨,涨幅1.58%;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8695元/吨,跌幅0.57%;基差405元/吨,上涨200元 [1] - 多晶硅方面,N型致密料44.5元/千克,跌幅2.20%;N型复投料46元/千克,跌幅1.60%;N型混包料43.5元/千克,跌幅1.14%;N型颗粒硅43元/千克,持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43850元/吨,跌幅4.05%;基差650元/吨,上涨850元 [1] - 硅片价格方面,N型210mm 1.43元/片,跌幅14.37%;N型210R 1.23元/片,跌幅13.99%;N型183mm 1.08元/片,跌幅13.60%;P型210mm 1.58元/片,持平;P型182mm 1.03元/片,持平 [1] - 电池片价格方面,单晶PERC电池片M10 - 182mm 0.27元/瓦,持平 [1] - 组件价格方面,单晶PERC组件单面 - 182mm 0.70元/瓦,持平;单晶PERC组件单面 - 210mm 0.72元/瓦,持平;单晶PERC组件双面 - 182mm 0.73元/瓦,持平;单晶PERC组件双面 - 210mm 0.71元/瓦,持平 [1] - 有机硅价格方面,DMC 10850元/吨,涨幅0.46%;107胶11250元/吨,持平;硅油13000元/吨,持平 [1] 资讯信息 - 山西省能源局拟对华能应县100MW光伏发电项目等5个光伏发电项目(规模达27.7052万千瓦)以及2个风电项目(规模为7.5万千瓦),共计35.2052万千瓦的规模进行废止,此前已公布2025年废止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清单,涉及装机规模59.1947万千瓦,加上此次拟废止项目,累计废止近94.3999万千瓦风光项目 [1] - 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盐池(高沙窝)马斯特光伏电站项目等9个共449.3MW新能源项目予以废止,涉及吴忠、石嘴山、中卫3个城市 [1] 基本面分析 - 工业硅供给端北方大厂减产暂无复产消息,西南产区即将进入丰水期,电力成本下移,企业开工稳步回升但复产速度较慢,供给端增减相抵后或有减量;需求端多晶硅企业减产,部分7月复产有需求增量,有机硅减产挺价但需求疲软,国内单体企业开工下滑,对工业硅需求减弱,硅铝合金企业按需采买,下游低位囤货意愿不足 [1] - 多晶硅供给端硅料企业减产,部分有新增产能投放,预计7月产量逼近11万吨;需求端光伏市场疲软,硅片、硅料库存上涨,虽近期成交氛围好转,但上半年抢装机透支需求,终端市场依旧偏弱 [1]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供给端扰动不断,硅系价格走势坚挺-20250717
宏源期货· 2025-07-17 08:54
祁玉蓉(F03100031, Z0021060),联系电话:010-8229 5006 | 工业硅&多晶硅日评20250717:供给端扰动不断,硅系价格走势坚挺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7/17 指标 | | 单位 | 今值 | 变动 | 近期趋势 | | 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 | | 元/吨 | 8,950.00 | 0.56% | | | 工业硅期现价格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 | | 元/吨 | 8,685.00 | -1.14% | | | 基差(华东553#-期货主力) | | 元/吨 | 265.00 | 150.00 | | | N型多晶硅料 | | 元/千克 | 44.00 | 0.00% | | | 多晶硅期现价格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 | | 元/吨 | 42,945.00 | 1.12% | | | 基差 | | 元/吨 | 1,055.00 | -475.00 | | | 不通氧553#(华东)平均价格 | | 元/吨 | 8,950.00 | 0.56% | | | 不通氧553#(黄埔港) ...
有机硅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07-16 23:25
有机硅行业专家电话会 20250716 摘要 2025 年上半年有机硅需求增速接近 20%,主要受益于电子电器领域高 温胶需求增长及欧洲市场出口量增加,但预计下半年增速将放缓至 8%- 10%,受建筑行业表现不佳影响,但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需求增 长显著。 当前 DMC 价格约为 11,000 元/吨,生产成本在 10,500 至 10,700 元/ 吨之间,盈利空间较小。工业硅价格上涨是主要影响因素,部分企业通 过自供工业硅和氯甲烷降低成本。 国内有机硅产能约占全球 70%,目前开工率约为 72%-73%,预计下半 年将提升至 80%左右,主要驱动因素为供需矛盾缓解、"金九银十"需 求旺季及出口增加。 2025 年无新增 DMC 产能投产,2026 年规划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新疆 奇亚一期 80 万吨单体项目,其他项目存在不确定性,供应端增长主要 依赖现有企业提高开工率。 陶氏退出产能对全球有机硅供给影响有限,国内现有产能可弥补其退出 量,反而利好国内出口,预计出口量增幅将进一步增加。 Q&A 今年有机硅市场的整体情况如何?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有机硅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跌趋势,跌幅和持续时间均超 过上涨幅度 ...
欧莱雅、宝洁原料供应商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07-09 14:52
公司业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 [4] - 2024年日化业务销量超11万吨 [1][4] - 2024年总营收125.18亿元,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营收11.61亿元,占总营收9.27%,同比增长14.14%,毛利率为30.04% [4] - 卡波姆产能5000吨,位居行业第二,亚洲第一大"两性表面活性剂"生产商 [4] - 日化业务产品包括表面活性剂、硅油、水溶性聚合物等,覆盖护肤品、彩妆、洗护等多领域 [4] 客户与合作 - 已同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等美妆巨头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4] - 配合客户进行关键原材料的开发和供应 [4] 国际化布局 - 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截至2025年初,在国内外布局30余个子公司、生产基地,拥有102条生产线,面积规模从最初的99亩发展到6500多亩 [6] - 2020年起在美国、德国、摩洛哥、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在韩国设立实验室 [6] - 加速推进国际化进程,目标让产品和服务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6] 产品与技术 - 主要展出了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聚季铵盐-7、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等防晒、洗护类原料 [6] - TC-5078粒径小于0.5微米,可改善头发的干、湿梳理性 [7] - TC-ULTRAFILM 100是一种快干、即用型丙烯酸水分散体,用于眼线笔、唇釉和定型护发等产品 [7] 行业趋势与战略 - 2025年全球洗护行业预计保持稳中有涨态势,北美和欧洲市场趋于饱和,亚洲和非洲地区将展现强劲增长 [9] - 作为日化领域温和表活的领头羊,将继续紧抓市场和法规新动向 [6] - 以家清品类、功效洗护发、婴幼儿用品等产品为抓手,执行市场扩张策略 [6] - 美国对华政策可能影响日化原料出口美国市场,需搭建更多维度的个护战略布局 [9]
龙虎榜复盘 | 海洋经济、光伏携手逆势走强,市场遭机构整体大幅净卖出
选股宝· 2025-07-02 18:38
机构龙虎榜数据 - 今日机构龙虎榜上榜37只个股,净买入9只,净卖出28只 [1] - 机构买入前三名个股:昂利康(1.15亿)、飞亚达(3日6919万)、新恒汇(4541万) [1] - 昂利康当日涨幅+10.00%,4家买方机构对阵3家卖方机构 [2] - 飞亚达当日涨幅+9.99%,3家买方机构对阵2家卖方机构 [2] 昂利康创新药进展 - 7家机构净买入昂利康1.15亿元 [3] - 公司目前在研创新药项目仅ALK-N001,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3] -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ALK-N001开展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 [3] - 临床前研究显示该药物在多种肿瘤模型中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3] 海洋经济政策动向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4]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深海科技",将其对标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 [4] - 深海科技涵盖防护、探测、资源开发等领域,预计具有万亿级市场容量 [4] - 参考低空经济发展轨迹,预计政策催化与产业融资将加速 [4] 多晶硅市场动态 - 7月2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涨停,收涨6.99% [5] - 供应端讨论减产事宜,旨在修复硅料价格至合理利润水平 [5] - 三北光伏治沙规划获批,预计带动新增装机2.53亿千瓦(年均超50GW) [5] - 工业硅期货价格上涨对多晶硅价格形成支撑 [5] 有机硅产能情况 - 东岳硅材有机硅单体产能达60万吨/年 [5] - 主要产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及有机硅中间体 [5]
衢州智造新城:绿色园区链动循环经济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1:33
衢州智造新城绿色工业园区建设 - 衢州智造新城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构建绿色循环发展新格局[1] - 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及生命健康等"5+X"主导产业,持续完善绿色标准体系[1] - 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628.8亿元,工业增加值368.2亿元,增长12.1%[9] - 全国化工园区排名跃居第15位,国家高新区排名提升14位跻身全国百强[9] 企业绿色技改成效 - 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投资20多亿元进行全链条超低排放改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达42.3%[2][6] - 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高效压缩空气系统项目,年节约用电888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64吨[6] - 东港热电等5个项目获得2024年省级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奖励资金2877万元,设备投资额14412万元,减碳量90016.56吨[7] - 巨化热电节能增效技改项目获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降碳专项资金5000万元[7]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截至2025年6月,已有9家企业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12家获省级绿色低碳工厂称号,81家获市级绿色低碳工厂称号[7] - 14个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认证,21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88家企业获得节水型企业称号[7] - 2家企业获得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6家企业获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称号[7] 循环经济产业链 - 构建"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连接"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管道40多千米,连接企业100多家[12][13] - 高新片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超9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9%[13] - 形成"一主三特色"的氟硅循环产业链、余热余压循环利用的钢铁产业链、巨化—园区公用设施一体化循环链[14] - 集聚30多个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涵盖新能源锂电材料、氟硅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15] 绿色基础设施 - 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突发水污染应急防控体系,入选生态环境部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试点[16] - 投入6000余万元实施工业园区污水管网"下改上"工程,总里程达23.9千米,工业污水纳管率达100%[16] - 布设水质监测站5座,接入企业污染源废水排口68个,废气排口39个,实现环保数据实时监管[17] - 工业危废利用处置能力30多万吨,重点危废产生单位视频监控联网率100%[17] 技术创新支撑 - 重点打造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中试基地,聚焦绿色化学、资源再利用等关键领域[8] - 为辖区企业提供研发、检测、技术咨询与培训等全链条综合性服务[8] - 持续攻关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8]
化工新材料:有机硅及供需格局分析(附32页PPT)
材料汇· 2025-06-22 23:11
有机硅产品分类与应用 - 有机硅是指含有硅碳键(Si-C)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团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包括小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狭义上主要指聚硅氧烷 [1][6] - 聚硅氧烷下游制品主要包括硅橡胶(70%)、硅油(28.3%)和硅树脂三大类,其中硅橡胶又分为高温胶、室温胶和液体胶 [1][10] - 有机硅具有优异的粘结密封性、耐高低温性(-80-260℃)、耐候性、电气性能和生理惰性等特性 [15] - 2022年中国聚硅氧烷消费结构中,电子(21.2%)、电力/新能源(17.3%)、建筑(16.3%)、纺织(9.5%)和医疗/个人护理(8.7%)是主要应用领域 [1][15] 有机硅产业链与生产工艺 - 有机硅产业链由原材料、单体及中间体、下游深加工产品及终端应用组成,特点是集中的单体和中间体生产、分散的产品深加工 [57] - 甲基单体占总量的90%以上,主要生产工艺包括一氯甲烷合成、单体合成、精馏分离、水解裂解等工序 [58][60][61] - 中国有机硅企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如合盛硅业拥有从工业硅到有机硅单体的完整业务链 [106][107] 有机硅供需格局 - 供给端:2024年中国有机硅中间体产能344万吨,占全球70%,2025年仅兴发集团预计新增10万吨产能 [66][68] - 需求端:2024年中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182万吨(同比+20.9%),2025年1-4月增速24%,主要受新能源、电子等领域拉动 [73][76][77] - 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初级形状聚硅氧烷出口55万吨(2017-2024年CAGR 14.3%),2025年1-4月同比增长8.7% [73][96] - 供需改善预期下,行业开工率有望从2024年的66%提升至2026年的77% [104] 主要应用领域需求 - 光伏领域: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588GW,按1GW用胶1250吨计算,对应硅胶需求73.5万吨 [76][77] - 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1317万辆(同比+39.4%),单车用胶量20kg以上,带动有机硅消费约26.3万吨 [77][79] - 电子电器:高温胶和液体胶主要用于结构件、装饰件及电路灌封保护,2022年高温胶在电子电器领域消费占比39.1% [83][85] - 建筑领域:主要用于建筑幕墙密封和中空玻璃加工,2024年受房地产下行影响但政策支持下有望企稳 [87][9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有机硅行业CR6约69%,主要企业包括合盛硅业(25.6%)、江西蓝星(10.2%)、东岳硅材(7.3%)等 [68][70] - 合盛硅业拥有173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工业硅自给优势明显 [106] - 兴发集团拥有6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配套下游产品产能35.8万吨/年 [108] - 东岳硅材拥有6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490多个下游产品牌号 [109][110] - 新安股份拥有5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终端产品品类超过3000种 [111][112]
2025年中国消泡剂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产需情况、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研判:消泡剂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环保型消泡剂将成为未来主流产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9 09:38
消泡剂行业概述 - 消泡剂是能降低水、溶液、悬浮液等的表面张力,防止泡沫形成或消除泡沫的物质,广泛应用于涂料、纺织、造纸、水处理、石油化工等领域 [3] - 按形式可分为固体颗粒型、乳液型、分散体型、油型和膏型五大类,按应用可分为纺织、造纸、涂料、食品、石油工业等专用消泡剂 [3] - 消泡剂具备消泡力强、用量少、化学性稳定、耐热性好、安全性高等十大特性 [5] 行业发展历程 - 第一代消泡剂以矿物油、脂肪酸酯等有机物为主,第二代以聚醚类为代表,第三代以有机硅消泡剂为主,第四代以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为主导 [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活性成分(硅油、聚醚类、高级醇等)、乳化剂、载体和乳化助剂,中游为生产制造,下游应用覆盖食品、造纸、水处理、采油等12个工业领域 [9] - 硅油作为核心活性成分,2024年中国产量达69.8万吨,产能129.4万吨,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润滑剂、消泡剂等领域 [11] 市场规模与需求 - 中国消泡剂市场规模从2018年47.5亿元增长至2024年5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59% [14] - 2024年产量96.18万吨,需求量92.7万吨,主要受石油天然气开采、汽车制造、环保工程等新兴领域需求爆发驱动 [13][14] 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Dow陶氏化学、BASF巴斯夫、BYK毕克化学等占据高端市场,国内龙头江苏四新科技提供全领域解决方案,广东天峰聚焦四大核心技术 [17][18] - 江苏赛欧信越覆盖10大行业100多个品种,年产能5万吨;深圳大洋新材料代理20多个国际品牌;江苏晨邦中标大型项目金额138.66万元 [19][22] 重点企业 - 江苏四新科技拥有3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40多个行业,远销19个国家,合作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20] - 江苏赛欧信越建有60多台专业反应装置,单批次产量40吨,配套100万只塑料包装桶生产线 [22] 发展趋势 - 绿色化:生物基、可降解产品替代传统消泡剂,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等环保原料 [25] - 多功能化:集成消泡、抑泡、分散、润湿等功能,满足涂料、纺织、食品等复合需求 [26] - 高性能化:开发耐150℃高温、超高纯度、电化学稳定的特种消泡剂 [27] - 智能化:结合物联网实现实时监测和自动添加,如智能加药装置和pH触发释放机制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