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系统(MR)

搜索文档
联影医疗(688271):“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三擎驱动,打造医疗影像领军者
信达证券· 2025-08-14 19:13
投资评级 - 联影医疗(688271)获得"买入"评级 [2] 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通过"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三大战略驱动增长 产品线覆盖MR CT XR MI RT等领域 截至2024年累计推出超140款产品 多项实现"国内/行业首款"突破 [6] - 公司营收从2018年20.35亿元跃升至2024年103.00亿元 年复合增速达31% 高端产品uCT Atlas Pro uMI Panorama GS等成功突破高端市场 [6] - 2024年境内收入76.64亿元 超高端CT(256排+)市占率突破20% 3.0T MR市占率提升4个百分点 1.5T及以下MR重回第一 [6] - 海外布局覆盖85个国家地区 美国覆盖70%州级行政区 PET/CT累计装机破百台 欧洲完成五大经济体布局 [6] - AI技术深度赋能医疗设备 2024年推出智能CT uCT Orion累计订单超百台 联影智能已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 [6]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103.00亿元(yoy-9.7%) 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yoy-36.1%) 毛利率48.5% [7]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20.62/141.56/166.57亿元 同比增速17.1%/17.4%/17.7% [6]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7.48/21.97/27.49亿元 对应PE 62/49/39倍 [6] - 2024年维修服务收入13.56亿元 占比13.16% 毛利率63.43% [80] 产品线分析 MR产品 - 全球MR市场规模2030年将达145.1亿美元 中国占比48.1% 3.0T MR占比将从2020年25%提升至2030年35.7% [35] - 公司MR销量从2019年215台增至2024年585台 1.5T及以下市占率第一 3.0T以上超高场市占率第一 [40] CT产品 - 全球CT市场规模2030年215.4亿美元 亚太地区占比45.82% 中国64排以上CT国产化率不足10% [43] - 公司256排以上CT市占率第三 独家320排宽体CT uCT 960+实现单器官灌注成像 [49] XR产品 - 中国XR市场规模2030年206亿元 大C型臂占比将从2019年31.1%提升至2030年51.9% [56] - 公司诊断XR市占率第一 介入XR市占率第四 2020年移动DR需求爆发带动收入增长127% [58] MI产品 - 全球PET/CT市场规模2030年58亿美元 亚太地区增速领先 公司PET/CT连续九年中国市场第一 [64] - PET/MR全球市场规模2030年12.3亿美元 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二 [67] RT产品 - 中国放疗设备市场规模2030年63.3亿元 公司uRT-linac 506c实现CT引导精准放疗 [75] - 2024年RT产品市占率提升8个百分点至第三名 销售收入从2019年0.09亿增至2024年3.18亿 [77] 市场拓展 - 国内市场:2024年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超高端CT市占率突破20% 3.0T MR市占率提升4个百分点 [88] - 欧美市场:49款产品获FDA许可 46款获CE认证 uMR Jupiter 5T进入哈佛医学院等顶级机构 [92] - 新兴市场:印度MR/CT/PETCT新增市占率均前三 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战略市场取得突破 [94] AI布局 - 中国AI医学影像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150亿元 公司打造跨产品线数智化超级平台 [96] - uCT Orion智能CT上市4个月订单超百台 uAIFI类脑平台实现0.5秒/期快速动态成像 [97]
联影医疗(688271):国产替代,“智”造出海:大国重器,冉冉升起
长江证券· 2025-04-25 21: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作为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打破了“GPS”三家国际公司对于国内市场的长期垄断,凭借研发优势和产业链供应能力,在增量市场中领先,未来不仅国内市场可期,海外市场也将逐步放量。国产医学影像装备迎来中高端、高端领域进口替代,叠加政策红利释放,国产品牌持续受益,联影积极布局全球,形成覆盖全球的研发、销售网络,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3] 各目录总结 十年厚积,成就国内医学影像设备龙头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 - 2011年联影医疗在上海成立,打破技术封锁,核心部件研发比例全球前列。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推出120余款产品,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第一,产品远销发达国家和地区 [20] - 公司发展分为业务初创期(2011 - 2015)和技术迭代积累期(2016 - 至今),完成主要设备产线覆盖和核心部件自主研发,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 [21]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为薛敏,联影集团持股20.33%为第一大股东,上海联和持股16.38%为第二大股东 [21] - 管理层学术产业背景兼备,经验资深,员工本科及以上比例超75%,硕博比例超39% [25][28] 恰逢其时,快速发展 - 公司厚积薄发,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实现整机生产,在2020年表现卓越,证明研发和供应链管理能力 [31] - 研发投入逐年增长,占总营收比例超15%,研发人员占比35%以上,2023年达2956人,截至2024H1,提交专利申请8784项,获4442项 [32] - 各产品线主要核心部件自研自产(或部分自产),构建垂直创新体系,部分零部件仍外购,供应商不止一个 [35] - 自主研发实现一体化整机生产,产品线覆盖高端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产品,在多地进行产能布局 [39][41] - 营收利润同增,2018 - 2023年营收CAGR为41%,2020 - 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30% [44] - 业务板块围绕影像设备,CT和MR营收占比优势显著,医学设备收入占比持续降低,截至2024H1占比85% [47] - 盈利能力持续上升,截至2024Q3主营业务毛利率达49.4%,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上升 [49] 大有可为,国产替代提速 国产品牌渐崛起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化率偏低,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751.2亿元,2015 - 2025年CAGR为9.6%,增速高于全球 [56] - 需求扩容原因:人口老龄化催生市场需求,医疗新基建和设备更新政策驱动医院购置设备 [61] - 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增加带来更多医疗保健需求,65岁以上老年人两周就诊率达42.6% [62] - 中国医疗设备人均保有量低,市场渗透率有待提升 [64] - 设备更新持续到2027年,到2027年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4年复合增长率为5.74% [74] - 设备更新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债、地方政府财政和自筹资金,2024年4 - 10月,意向采购项目金额累计140亿元,招标采购项目金额累计59亿元 [78][80] - 设备更新项目以影像设备为主,超声、CT、MRI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16%、11%、9% [83] - 医疗设备国产化率集中在10% - 50%,替代空间广阔,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推动国产设备占比提升 [85][89] 联影医疗国内乘“风”而起 - 联影医疗借国内需求扩增和国产替代东风,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在不同细分赛道从“逐步跟随”到“全面并跑” [92] XR:X射线成像设备 - XR设备应用广泛,根据使用特性分为通用X射线机和介入X射线机,公司主要覆盖DR、乳腺机和C形臂 [93] - 2020年全球XR设备市场规模约120.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60.1亿美元,2020 - 2025年CAGR为5.8% [100] - 中国XR市场未饱和,有望向智能化、移动化、动态多功能化发展,国产设备将向高端渗透 [102] - DR及移动DR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乳腺机和DSA国产化率较低,公司在DR及移动DR、乳腺机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五 [106] CT:X射线断层成像设备 - CT工作原理是X射线穿过人体形成断面或立体图像,三大核心部件球管、高压发生器、探测器合计占总成本53%左右,联影部分掌握研发生产能力 [111][115] - 2020年全球CT系统市场规模约135.3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175.9亿美元,2020 - 2025年CAGR为5.4%,亚太地区增速高于全球 [118] - 2019 - 2025年中国CT市场规模CAGR为9.8%,预计2025年达207亿元 [120] - CT为公司占比最大收入板块,2018 - 2021年销售数量增速超40%,2023年中国CT市场国产品牌保有率提升 [124][126] - 64排以下CT国产化率达65%,64排及以上仅35%,高端CT国产替代空间大,公司产品线覆盖多元化需求 [128][129] MR:磁共振成像设备 - MR利用人体内氢质子磁共振信号成像,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在疾病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133] - MR按场强分为4类,超导MR成主流,1.5T保有量最多,更新换代以3.0T取代1.5T [135][137] - 2020 - 2025年中国MR市场规模CAGR为11.6%,预计2025年达154.7亿元,3.0T将成主要增长点 [139] - 2023年MR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48%,2019 - 2023年CAGR为37.76% [145] - 2020年联影是中国最大MR设备厂商,在1.5T市场占有率第一,在3.0T及以上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四 [149] - 联影是国产品牌唯一掌握MR核心技术和整机生产能力的公司,研发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51] MI:分子影像设备 - MI设备包括PET/CT和PET/MR,PET/CT可早期发现病灶和精准诊断疾病,全球市场欧美成熟,亚太快速发展 [157] - 2020 - 2025年全球PET/CT市场规模CAGR为17.1%,中国市场CAGR为17.1%,预计2025年分别达45.2亿美元和29.1亿元 [157][161] - PET/MR是超高端设备,2020 - 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CAGR为17.1%,预计2025年达5.5亿美元 [163] - 审批权下放和医保支付范围扩大助PET/CT设备放量,中国PET设备装机量有望增加 [167] - 联影是国内唯一PET/MR设备生产厂商,2020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已推出多款领先产品 [173][175] RT:放射治疗设备 - 放射治疗可治疗多种癌症,约70%肿瘤患者在不同阶段需接受放疗 [178] - 2020 - 2030年中国放疗设备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8.1%,预计2030年达63.3亿元 [183] - 公司RT产品2019年推向市场,尚未形成规模销售,在低能放疗设备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 [184][189] - RT系列仅有2款产品,未形成品规覆盖优势 [194] 国际化:高举高打,大有可为 - 公司国际化销售始于2017年,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多地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进行产能布局,产品进驻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 - 截至2023年底,累计取得产品注册证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超700张,多款产品获CE、FDA认证 [198] - 截至2023年底,全球服务团队超1000人,海外中心库房和工程师驻点国家分别增至18个和19个,海外服务次数提升至5000次 [198]
联影医疗(688271):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龙头,创新出海“再造联影”
华福证券· 2025-03-25 14: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5][7][10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以高举高打战略定位中高端市场,构建完整产品线,多品类市占率领先,高研发重创新,全产业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迈向全球 [3] - 国内招投标趋势加速,24Q4起以旧换新落地,25年增长潜力大;海外高端渗透强劲,24Q1 - 3海外营收14亿元,同比+36.5% [4] - 首创类、超声等重磅新品持续加码,增资联影智能,AI + 设备商业闭环加速渗透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开辟联影速度,成就国产高端影像设备龙头 - 高举高打战略巩固国产高端影像设备龙头地位:2011年成立,定位中高端,推出多款产品构建完整产品线,2024年7月投资玖谊源强化分子影像竞争力 [17][18] - 专业管理层奠定技术创新基因,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增长信心:股权结构集中,实控人为薛敏;核心管理团队技术出身,经验丰富奠定创新基因 [22] -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国内招投标订单加速落地:2020 - 2023年营收CAGR超25%,2020年归母净利润转亏为盈;2024Q1 - 3营收和净利润下降;设备营收占比高,CT、MR超六成,维修服务收入增长迅速;高端产品结构优化带动毛利率上行,费用管控得力提升盈利能力;2025年1 - 2月招投标销售额同比增长36% [23][27][32][34] - 研发投入力度大,持续占据创新高地:2018 - 202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平均19.63%;2023年研发人员占比39.73%;截至2023年底拥有4134项授权专利 [39][41][44] 影像设备广阔发展空间,国产龙头加速重塑市场格局 - 行业:2030年全球规模超600亿美元,国内规模高达千亿:2030年全球影像设备市场超600亿美元,中国市场预计达千亿;细分设备增长节奏分化,结构升级、更新换代和人均保有率提升为驱动因素 [45][49][50] - 配置证放开 + 设备更新方案落地,政策驱动增量:2023年3月配置证放开,降低审批难度,释放采购需求;2024年设备更新方案拉动需求,政策延续至2027年,有望带动市场扩容和国产企业高端突破 [57][61][62] - 国产高端选手加速重塑市场格局,市占率居首站上新舞台:医学影像市场分进口和国产梯队,国产中低端已实现替代,高端仍以进口为主,联影医疗在CT、MR、PET市场市占率领先 [63][65] 联影医疗:产业链自主可控,新品创新 + AI闭环 - 齐全产线布局,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品全面覆盖,对标GPS;2018 - 2023年各产品销量提升,高端产品拉动价格上升,带动毛利率提升 [67][70] - 自研实现突破核心技术壁垒,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厂商:构建垂直创新体系,核心部件自研能力强;多款产品为行业或国产"首款",性能比肩进口高端品类;产学研深度合作,在研项目众多 [75][77][79] - 海内外双轮驱动,国内攻克头部大三甲,海外布局进入收获期:国内产品入驻超1000家三甲医院,24Q1 - 3国内营收55.5亿元,市占率稳步提升;海外建立全球化网络,24Q1 - 3海外营收14亿元,同比+36.5%,服务质量提升助推市场扩张 [80][85][86] - 增持全栈全谱影像AI平台联影智能,硬件设备 + AI形成商业模式闭环:AI + 医学影像功能成熟,支付端纳入医保;2024年12月增资联影智能,持股比例达24.0847%,二者深度合作形成商业模式闭环 [88][89] - 全系列超声重磅布局,系列产品已临近上市:在超声领域深耕四年,2024年展示自研超声平台及样机,产品临近上市,有望发力百亿级市场 [9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 - 10%、20%、20%,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 36%、47%、29%;医学影像设备销售、维修服务、软件销售收入等业务有不同增速和毛利率预测 [99][100][101] - 投资建议:选取迈瑞医疗等为可比公司,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考虑公司龙头地位等因素,给予"持有"评级 [105]
联影医疗(688271):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打破医学影像垄断格局,国内市占持续提升+海外装机快速放量驱动业绩强势增长
开源证券· 2025-03-14 19: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联影医疗,给予“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联影医疗是中国医疗影像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成为全球医疗影像行业重要参与者,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开疆扩土 [2] - 公司打破国际巨头垄断格局,构建全球创新生态,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海外装机快速放量,驱动业绩强势增长 [1][3][4] - 考虑公司受国内设备采购政策扰动、研发投入和海外投入与回报节奏,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62/19.45/25.53 亿元,EPS 分别为 1.53/2.36/3.10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6.6/56.2/42.8 倍,利润增速较快且有望延续,国内外成长性皆强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联影医疗:国产医学影像设备行业高期待值的强势破局者 - **公司介绍**:联影医疗成立于 2011 年,致力于自主研发高性能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设备、生命科学仪器,产品涵盖多个领域,2022 年 8 月在科创板上市,截至 2024H1 累计推出 120 多款产品,基于联影云系统架构提供云服务 [11][13] - **股权结构**:股权相对集中,实际控股人为薛敏先生,截至 2024Q3 其通过联影集团和上海影升等实际持有公司 24.27%的股份,其他股东包括投资机构和公司员工,高管行业经验丰富 [16][17][21] - **核心财务数据**:2019 - 2023 年营业收入 CAGR 为 39.90%,2023 年达 114.11 亿,同比增长 23.52%,归母净利润达 19.74 亿,同比增加 19.21%;2024Q1 - Q3 受国内医疗设备招投标放缓和研发及海外市场投入影响,营收 69.54 亿元,归母净利润 6.71 亿元;CT 及 MR 营收占比较高,毛利率稳定提升;销售和研发费用占比相对较高,2024Q1 - Q3 增幅较大;总资产、存货、应付账款周转率略有下降,存货周转天数上升;在手现金充足,持续投入固定资产扩大生产 [25][29][32] - **股权激励**:2024 年 5 月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 262.19 万股,占股本总额 0.32%,首次授予 833 人,占员工总数 11.20%,三个考核年对应同比增长均为 20%,预计摊销总费用 10380.67 万元 [41][44][46] 医疗影像设备领域价值提升,市场规模扩大 - **医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扩张,临床影像检查需求快速增长**:中国医疗事业发展,政府加大医疗资源投入,2023 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 3959 亿元,同比增长 3.75%,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592.54 亿元,同比下降 5.95%;医学影像设备分为诊断和治疗影像设备,需求因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上升而扩大,超声和 CT 占据 2023 年市场规模最大 [47][50][53] - **GPS 地位稳固,垄断格局亟需打破**:GE、飞利浦、西门子三家“GPS”占据全球 80%的医学影像设备市场份额,在高端领域难以被取代 [87] - **西门子技术经验丰富,深耕医学影像领域**:成立于 1847 年,1896 年生产第一台医疗诊断 X 光机,1950 年开发 Betatron 电子加速器,1975 年发布第一台 CT 设备;2015 年医疗业务独立,2018 年上市;在中国市场历史悠久,2022 年发布“国智创新”本土化战略,2023 年影像收入 138.61 亿欧元,同比增长 7.44% [89][90][92] - **飞利浦注重多领域创新,聚焦诊断与治疗**:文档未详细提及相关内容 - **GE 医疗历史悠久,精准医疗推动行业发展**:文档未详细提及相关内容 - **联影医疗抢占市场,国产步伐加快**:截至 2024H1 累计推出 120 多款产品,构建全球创新生态,国内市占率持续提升,海外装机快速放量 [3][4] - **需求端**:老龄化加剧和慢性病增加,激发多层级医院的影像检测需求 [4] - **政策端**:政策持续加码,如国家卫健委发布指导意见支持医院加强临床专科建设,财政补助政策释放市场需求 [47] 联影医疗市场表现突出,多元影像设备助力高效医疗 - **联影医疗提供多元影像设备,成为国内医学影像领域龙头**:产品涵盖 MR、CT、XR、MI、RT 以及生命科学仪器等,在 2024H1 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中,CT、PET/CT 及 XR 产品排名第一,MR、PET/MR 及 RT 产品排名前列 [4][13][15] - **联影医疗立足未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 **CT 核心技术性能良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先后推出 16 排到 320 排的 CT 产品,核心技术竞争力强 [28][36] - **MR 领域保持领先,设备竞争力强劲**:主要 MR 产品涵盖 1.5T、3.0T 和 5.0T 等,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0][38] - **联影医疗 MI 领域持续引领行业技术演进**:MI 产品支持多款高级后处理应用,核心技术高度自研 [32][42] - **联影开发新技术,升级 XR 设备**:主要 XR 产品极具代表性,核心技术平台全覆盖 [33][44] - **联影在 RT 领域开创诊断级螺旋 CT 与直线加速器一体化跨界融合**:推出行业首款一体化 CT 引导直线加速器,核心技术实现高度自研 [35][46] - **生命科学仪器促进生命科学发展**:公司在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35] - **多款智能应用提升医疗效率**:基于联影云系统架构,提供联影医疗云服务,实现设备与应用的云端协同及医疗资源共享 [13] - **联影医疗以全球化目标为引领,构建全球创新生态**:与多家顶级国际医疗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海外知名度和品牌认可度有望共振,海外收入有望持续高增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收入模型关键假设**:文档未详细提及相关内容 - **盈利预测和估值**:预计 2024 - 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62/19.45/25.53 亿元,EPS 分别为 1.53/2.36/3.10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6.6/56.2/42.8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