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卡

搜索文档
呷哺呷哺集团上半年亏损大幅收窄 核心品牌呷哺呷哺利润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4亿元,净亏损由2024年同期的2.74亿元减少71%至0.8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1] - 核心品牌呷哺呷哺净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的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 - 食品公司调味品业务收入达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4] - 海外市场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 [4] 成本控制 - 食材成本在保证原品质情况下降幅达22.5% [4] - 租赁费用成本下降24.7%,通过降租谈判新增减租金额约3876万元 [4] - 折摊费用成本率降幅达20.5% [4] 业务创新 - 外卖业务整体订单量大幅增长超过55%,带动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3] - 礼品卡业务4月至7月销售张数分别达8万、19万、17万、22万张,累计贡献收入超2.52亿元 [4] - 凑凑品牌推出4款新锅底及龙井茶风味新品,并借九周年庆与国际IP Miffy合作推出限定套餐 [3] 门店拓展 - 上半年新增门店32家,其中一线城市开店14家占新开门店总数43.7% [3] - 北京中交和美汇、上海满天星等新店开业期间翻台率分别达到8.4翻、7.1翻 [3] - "凤还巢"合伙人计划已开设5家内部合伙店,门店利润率超30%,单店营业额突破35万元 [5] 战略发展 - 集团秉持重"质"不重"量"的发展策略,注重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 [2] - 合伙人机制未来将从内部员工逐步向全行业优秀人才开放,预计2026年底合伙门店达100家 [5][6] - 通过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会员经济运营实现经营收益增长与利润空间提升 [2][4]
呷哺呷哺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19.4亿元 外卖订单量涨幅超55%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10:1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达19.4亿元人民币 [1][3] - 净亏损从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至0.8亿元 同比降幅71% [3] - 呷哺呷哺品牌利润从406万元增长至2973万元 实现大幅提升 [3] - 可用资金合计8.6亿元 现金流状况稳健 [6] 业务板块表现 - 外卖业务订单量增长超55% 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1][5] - 单店月外卖销售额从3.53万元增至4.27万元 增幅20.9% [5] - 调味品业务收入4716万元 同比增长4.8% [3] - 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约5% [6] 战略转型成效 - "凤还巢"合伙人项目单店营业额超35万元 餐厅利润率超30% [1][4] - 合伙人门店翻台率保持3次以上 投资回收期4-10个月 [4] - 付费会员消费频次达5.4次 较普通会员1.2次提升4.4倍 [1][6] - 礼品卡业务4-7月累计销售66万张 贡献收入2.52亿元 [6] 运营效率提升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 租赁费用减少24.7% [3] - 通过数字化采购平台实现供应链成本优化 [4] - 新开门店32家 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3.7% [5] - 建立集中采购体系优化全链路成本 [5] 未来发展策略 - 坚持"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 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1] - 深化会员经济 推动私域流量运营创新 [7] - 拓展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场景 [7] - 通过年轻消费品牌联名提升品牌活力 [1]
亏损收窄71%,呷哺呷哺暂时顶住了压力
虎嗅APP· 2025-08-29 08: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下降18.9%但亏损大幅收窄71.6% 通过成本控制和门店优化实现运营效率提升 [6][7][11] - 公司通过合伙人机制和会员经济探索新增长模式 短期门店运营效率和用户黏性显著提升 [12][13][15] - 行业在消费降级与激烈竞争下艰难转型 餐饮企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益运营和深度组织变革 [7][16] 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19.42亿元 同比下降18.9% 其中主力品牌呷哺呷哺销售额下降13.5% 湊湊销售额下降25.8% 调料业务收入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6] - 税前亏损7572万元同比减少71.6% 净亏损8083万元同比减少70.5% [6] - 原材料成本下降22.5% 员工成本下降18.1%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下降24.7% 资产减值损失减少64.1%至7300万元 [6]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 租赁费用减少24.7% [9] 门店运营 - 全球运营937家餐厅 中国大陆918家 港澳台及其他市场19家 上半年新开32家但关闭52家 净减少135家门店 [9] - 呷哺呷哺一线城市门店占比从39.7%提升至42.6% 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从22.6%降至16.0% 湊湊品牌同样提高一二线城市集中度 [9] - 呷哺呷哺人均消费从59.6元降至53.7元降幅9.9% 翻座率从2.3倍提升至2.6倍增幅13.0% 同店销售下降15.6% [10] - 湊湊人均消费从137.8元提升至143.8元增幅4.3% 翻座率从1.6倍下滑至1.4倍降幅12.5% 同店销售下降14.0% [10]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增幅20.9% 订单量增长超过55% 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10] 新业务模式 - 合伙人计划已落地5家门店 餐厅利润率均在30%以上 单店月营业额超35万元 翻台率保持在3次以上 投资回收期最短4个月最长10个月 [15] - 礼品卡业务售卡金额超1.6亿元 售卡数量超43万张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金额达449元 消费频次达到5.4次 [15] - 公司联合动漫IP哆啦A梦开展合作 湊湊品牌推出四款新口味锅底并与IP Mifty合作 [15]
呷哺呷哺集团上半年收入19.4亿元,共运营937间餐厅,外卖毛收入增长22.4%
财经网· 2025-08-29 06:07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收入减少18.9%至19.4亿元,净亏损从去年同期2.74亿元收窄71%至0.8亿元 [1] - 呷哺呷哺品牌收入下降13.5%至11.35亿元,但利润从406万元大幅增长至2973万元 [2] - 湊湊品牌收入降低25.8%至7.45亿元,调味品业务收入达4716万元,同比增长4.8% [2] 餐厅运营 - 全球运营937间餐厅,其中中国大陆918间,其他市场19间 [1] - 新开设32间呷哺呷哺餐厅,关闭29间呷哺呷哺餐厅及23间凑凑餐厅 [1] - 新店分布:一线城市14家(占比43.7%)、新一线城市6家、二线城市6家、三线及以下城市6家 [1] - 新店翻台率表现突出:北京中交和美汇店达8.4翻、上海满天星店达7.1翻、上海航头浦乐汇店达6.5翻 [1] 区域收入分布 - 一线城市收入529,207单位 [4] - 二线城市收入321,748单位 [4] - 三线及以下城市收入165,843单位 [4] - 其他市场收入12,065单位 [4] 运营效率提升 - 外卖业务单店月销售额从3.53万元增长至4.27万元,增幅20.9% [5] - 整体外卖订单量增长超过55%,带动外卖毛收入同比增长22.4% [5] - 折旧摊销费用降低20.5%,租赁费用减少24.7% [5] - 通过数字化采购平台优化供应链,与关键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并采用提前锁价策略 [5] 新业务发展 - 湊湊品牌于2025年6月推出商务午餐、午市一人食等新消费场景 [2] - 礼品卡业务4-7月销售张数分别为8万、19万、17万、22万张,累计收入2.52亿元 [5] -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消费金额449元,消费频次达5.4次,较普通会员1.2次提升4.4倍 [5]
大学生买游戏卡,银行卡即被冻结!引出17亿元大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23:11
礼品卡洗钱现象 - 礼品卡因其匿名性和流通便利性成为跨境洗钱的"隐形通道",国家反诈中心已发布相关警示[1] - 2024年9月上海警方破获全国首例利用礼品卡非法汇兑案,涉案20亿元[1] - 2025年2月连云港警方摧毁一涉案17亿元的礼品卡洗钱团伙[1][3] 洗钱运作模式 - 形成"外币-礼品卡-人民币"的非法汇兑通道,包含上游资金吸入、地下钱庄汇兑、吸粉引流卖卡、平台资金结算等完整链条[3] - 境外犯罪集团以黑市价收购外币,与境内卡商勾结将外汇转换为国际通用礼品卡,再以8-9折低价通过社交平台抛售[5] - 犯罪团伙采用"小额多笔、分散交易"策略,每笔控制在数千元以内,通过数百个账号形成资金网络[8] 典型案例分析 - 2024年9月上海案件涉案20亿元,获利1500余万元,犯罪团伙注册多家网络科技公司关联数个网店,三个月销售额超1亿元[7] - 2025年2月连云港案件中,大学生因优惠购买礼品卡导致银行卡被冻结,揭示出典型洗钱手法[3] 跨境电商平台漏洞 - 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外贸比重6%[8] - 平台身份验证机制存在漏洞,不法分子利用宽带猫池技术(可模拟160多个城市IP)、临时邮箱和深度伪造技术绕过验证[8] - 平台账户生命周期管理缺失,仅开户时验证身份,忽视后续信息更新和风险评估,导致"沉睡账户"被利用[8] 礼品卡应用场景扩展 - 礼品卡不仅用于游戏充值、海淘购物,还渗透到企业福利、会员积分等领域[9] - 犯罪团伙开发自动化系统批量生成虚假交易记录,将非法资金伪装成正常礼品卡销售款[9]
Costco 第三财季营收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大增 13.1%
经济观察网· 2025-06-01 16:4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63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45亿元),同比增长8%,略高于市场预期的631.9亿美元 [1] - 每股收益达4.28美元(约合人民币30.8元),同比增长13.2%,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24美元 [1] - 净利润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6亿元),同比增长13.1% [1] - 运营现金流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 [2] 会员与商业模式 - 会员费收入12.4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凸显付费会员制韧性 [1] - 全球会员数量超8000万,为稳定收入提供支撑 [1] 销售与品类表现 - 剔除油价和汇率因素后,同店销售增长8% [1] - 非食品类实现低两位数增长,珠宝、礼品卡和家居用品表现突出 [1] - 黄金销售强劲,带动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16% [1] - 国际市场(排除燃料与汇率)同店销售增长9.9% [2] 资本配置与股东回报 - 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向股东回馈24亿美元,是2023财年资本配置计划以来季度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