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指数
搜索文档
建信基金2025秋季投资策略会:“星火科创”破局科技新时代,多元配置赋能投资获得感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7:04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国有大行基金公司,核心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与践行普惠金融 [1] - 公司通过投研重塑、深耕科创、践行普惠等路径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 [1] - 公司已形成覆盖货币、中短债、纯债、"固收+"、权益、商品、FOF、公募REITs的多资产正金字塔型产品体系 [6] - 公司秉持"持有人利益至上"理念,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财富管理专家和行业领跑者 [6] 宏观与资产配置展望 - 短期市场受资金面与海外政策影响,中期"反内卷"政策有望改善名义经济增速预期,长期"十五五"布局与"人工智能+"将推动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 [2] - 弱美元趋势和海外经济不确定性预期下,黄金相对其他资产具有配置优势,全球央行购金连续3年超千吨是推动金价的重要因素 [4] - 债券票息收益下行、债市波动放大,投资者需从宏观角度出发,通过资产配置和产品组合降低波动,并使用衍生品控制下行风险 [5][6] 权益投资与科技创新领域 - 截至8月底,科创板有58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逾10万亿元,形成科创50、科创100等多层次指数工具 [2] - 受益于周期复苏和国产化进程加速,科技板块有望延续高景气,科创板指数化投资迎来战略配置窗口 [2] - 中国创新药产业中长期表现可期,主要增长空间在肿瘤治疗、减肥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 [3] 固定收益与多元资产策略 - 利率债方面,地产和出口存在下行风险,消费需关注补贴力度可持续性;信用债方面,中短久期品种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具票息与骑乘收益优势 [5] - 股票上涨核心动因是企业价值创造,投资应聚焦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优质企业优势,多元资产团队采用主动与量化结合方法,基于纪律进行风格研判 [4] 港股与海外资金流向 - 港股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消费等板块多元共振,南向资金港股通持股比例从2022年的10%升至目前的21% [3] - 海外基金对中国资产仍处低配,中国经济预期向好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望推动海外资金加仓 [3]
科创板指数达32条 约200万投资者参与配置
第一财经· 2025-08-11 22:00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51% 领先沪深300等宽基指数 [1] - 科创AI指数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累计涨幅109.25% 科创芯片指数涨幅95.98% [1] - 科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75.19% 是上证生物医药指数的3倍多 [1] 科技细分领域景气度 - 国产大模型DeepSeek突破带动AI资本支出显著增长 [1] - 国产算力芯片 光芯片 软件应用等细分领域呈现高景气度 [1] - 创新药企研发管线储备扎实 技术突破和出海授权交易验证临床竞争力 [1] 科创板制度改革 - 科创板"1+6"改革举措出台 设置科创成长层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2] - 科创成长层32家企业7月日均换手率均值较2024年提升54% [2] - 科创板指数达32条 构建宽基 行业主题 策略多层次产品矩阵 [2] 科创板投资生态 - 科创板ETF总数超80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2] - 科创板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吸引约200万投资者 [2] -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新增57只ETF 数量增加近两倍 规模涨幅超60% [3] 中长期资金配置 - 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配置规模超400亿元 [3] - 保险和企业年金持仓占比增长迅速 [3] - 对科创50指数ETF配置意愿强 持仓市值和户数连续五年正增长 [3]
科创板指数达32条,约200万投资者参与配置
第一财经· 2025-08-11 20:34
科创板指数表现 - 科创综指2025年年内涨幅达22.51% 领先沪深300、上证50及创业板指数等宽基指数 [2] - 科创AI指数自去年9月24日以来累计涨幅109.25% 科创芯片指数同期涨幅95.98% [2] - 科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75.19% 为上证生物医药指数涨幅的3倍多 [2] 科技行业景气度 - AI领域因国产大模型DeepSeek突破带动资本支出增长 国产算力芯片、光芯片及软件应用呈现高景气度 [2] - 科创板创新药企凭借研发管线储备、技术突破及出海授权交易验证临床竞争力 [2] - 科创板定位"硬科技"企业 行业高成长潜力支撑科技股上扬行情 [2] 市场改革与指数发展 - 科创板"1+6"改革设置科创成长层 支持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 [3] - 科创成长层32家企业7月日均换手率均值较2024年提升54% [3] - 科创板指数达32条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及策略 构建多层次产品矩阵 [3] 投资产品与资金配置 - 科创板ETF总数超80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3] - 自"科创板八条"政策发布后新增57只ETF 数量增近两倍 规模涨幅超60% [4] - 中长期投资者对科创板ETF配置规模超400亿元 保险与企业年金持仓占比增长迅速 [4]
科创板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双突破 有效引导金融“活水”浇灌“硬科技”
证券日报· 2025-06-18 00:13
科创板指数与ETF发展 -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新材料ETF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为市场提供精准锚定新材料领域的投资工具 [1] - "科创板八条"政策推动下 科创板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双突破 新增57只ETF 总数达88只 总规模超2500亿元 较政策前增长近60% [1][4] - 科创板指数体系加速扩容 新增13条指数 总数达29条 形成宽基、行业主题、区域主题、策略指数等多元化结构 [2][3] 产品生态与市场参与 - 科创板宽基ETF规模超2000亿元 覆盖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科创综指 形成完整产品链 [5] - 行业主题ETF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芯片设计等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 基金公司参与主体达27家 较政策前增加13家 [4][5] - 人工智能ETF规模较发行时增长超3倍 为相关企业研发和产能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6] 政策与制度优化 - 上交所制定《指数业务三年行动方案》 修订科创板100和200指数编制规则 将新股纳入时间延长至上市超12个月 [3] - 推动科创板ETF纳入基金通平台 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和盘后交易机制 引导资金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7] - 专家建议优化指数编制规则 推动ETF互联互通 加强投资者教育 构建券商、基金与指数机构协同生态 [7] 市场影响与未来方向 - 形成"指数扩容—资金流入—企业发展—指数优化"的良性循环 赋能新质生产力领域企业成长 [6] - 上交所将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体系 提供多样化配置工具 引导创新资本向科技产业集聚 [5][7] - 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 全方位多层次产品生态初步形成 [4][5]
“硬科技”成色更突出 并购重组活力迸发 产品持续“上新” 三大趋势折射科创板改革新气象
中国证券报· 2025-06-17 04:20
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旨在深化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突出科创板"硬科技"定位[1] - 政策实施一年来,配套措施逐步见效,科创板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产品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1] - 改革持续释放信号,未来将一体推进发行承销、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深化,增强包容性和适应性[1][7] "硬科技"企业支持 - 科创板已接纳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及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实现首次盈利并"摘U"[2] - 第五套上市标准设计体现科创板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有望解决优质科创企业融资难题[2] - 政策明确优先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提升科创板包容性[2] 发行承销制度创新 - 科创板试点统一执行3%的最高报价剔除比例,减少高价报价冲动,规范新股定价秩序[3] 并购重组活力 - 政策支持提高估值包容性、收购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及主业吸收合并,涌现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思瑞浦并购创芯微等标志性案例[4] - 科创板首单"A控H"、"H控A"、全面要约收购等案例频出,推动产业链纵向整合[4] - 政策红利为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提供灵活资金支持、包容制度环境和清晰市场预期[5] 产品体系创新 - 科创板指数增至29条,包括国新科创国企、科创综指等13条新指数[6] - "硬科技"主题ETF持续扩容,成为引导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的重要工具[6] - ETF产品体系完善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后续将研究优化做市商机制及盘后交易机制[6] 改革深化方向 - 上交所表示将扎实推进"科创板八条"落地,深化发行承销、股债融资等制度改革,系统性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质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