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竹叶青酒
icon
搜索文档
论道露酒T6!竹叶青酒如何“二次创业”?
搜狐财经· 2025-06-25 02:09
大健康产业与露酒市场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2030年目标达16万亿元 [1] - 露酒作为健康产业新风口进入高速高质发展期,2022年底超5000家酒企涉足露酒领域 [1] - 露酒2022年销售收入262.31亿元同比增长5.17%,晋升中国第三大酒种 [13] - 露酒当前市场容量约300亿元,预计2030年规模达2000亿元 [14] 露酒行业困境 - 品类认知模糊,消费者常将露酒与"药酒"混淆 [1] - 消费场景受限,传统滋补养生定位制约社交场合渗透 [1] - 行业过度依赖白酒企业,独立发展能力不足 [1] 露酒标准化与创新 - 中国酒业协会提出露酒标准体系三大方向:清晰化、系统化、科普化 [3] - 汾酒集团提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通过非遗保护与科学论证提升价值 [6] - 竹叶青酒实施"露酒白酒化、功能化、时尚化"战略,聚焦"悦己、好喝、低度、文创、国风"五要素 [7] 竹叶青酒案例 - 采用三年陈酿65度汾酒为基酒,融合淡竹叶、当归等药材,21天浸提工艺形成独特风味 [9] - 历史荣誉包括1949年国宴用酒、1963年露酒唯一金奖、1998年唯一中国保健名酒、2024年中华老字号 [11] - 当前覆盖全球60多国,通过国际广告投放与展会参与推动全球化 [14] 行业活动与趋势 - 第四届中国露酒T6峰会聚集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头部企业探讨发展方向 [1] - 消费升级推动露酒增长,海外市场成为重要增量空间 [14]
汾酒高层放话:竹叶青酒升格“重点培育对象”……
搜狐财经· 2025-06-20 17:51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山西汾酒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 [1] - 公司有序推进年度营销规划,保持稳健增长 [1] - 2025年是汾酒复兴纲领第二阶段的第一年,重点推进全国化2.0、国际化1.0和年轻化1.0战略 [2] - 优化"一体两翼"品牌战略,明确青花汾酒系列高端化、竹叶青酒抢占银发市场、杏花村酒全国布局等营销策略 [2] - 杏花村酒与竹叶青酒是公司重点培育对象 [2] 竹叶青酒发展规划 - 竹叶青酒按照"露酒白酒化、功能化、时尚化"三条道路及"悦己、好喝、低度、文创、国风"五要素进行市场规划 [2] - 竹叶青酒曾3次荣获"中国名酒"称号、5次问鼎国际金奖,2024年被商务部正式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6] - 竹叶青酒要努力成为市场上的露酒第一品牌,制定全球化品牌战略 [9] - 通过国际广告投放、参与国际酒类展会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9] - "竹叶青酒·东方青宴"系列活动在全国二十余个城市开展,传递文化和酿造工艺 [9] 露酒行业现状与前景 - 2022年新国标将露酒列为独立酒种,与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并列 [4] - 2023年露酒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为190亿元,实现利润为16亿元,已超越黄酒和葡萄酒 [4] - 近年来露酒保持了20%以上的利润增长,中国酒业协会预计到2030年露酒市场规模可达2000亿元 [6] - 全国有超过8000家酒企涉足"露酒",汾酒、劲牌、五粮液、泸州老窖、海南椰岛等头部酒企持续加码 [6] - 到203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规模预计达到29.1万亿元 [2]
汾酒业绩说明会:省外市场占比超61.8%,杏花村、竹叶青打造第二曲线,稳健将是发展的主旋律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3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 [5] - 公司有序推进年度营销规划,保持了稳健的增长 [6] 产品策略 - 推进"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的产品策略 [6] - 青花26定位600-800元价格带,与青花30(800-1000元)形成产品组合,采取省内深耕加省外重点突破的布局策略 [7] - 杏花村酒定位"中国诗酒第一品牌",竹叶青酒按照"露酒白酒化、功能化、时尚化"三条道路及"悦己、好喝、低度、文创、国风"五要素进行市场规划 [7] 发展战略 - 启动复兴纲领第二阶段(2025-2030年),提出全国化2.0,年轻化1.0,国际化1.0三大重点方向 [6] - 全国化2.0目标:以长三角大湾区为领头羊的长江以南市场增长速度要远高于全部市场平均水平 [11] - 国际化1.0元年,将国际化正式上升到战略层面,旨在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10]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呈现消费向品质集中、产能向产区集中、份额向名酒集中的特征 [6] - "稳市场、稳渠道、稳价格"成为行业共识,稳健将是汾酒发展的主旋律 [12]
直击山西汾酒年度股东大会:以实力穿越行业发展周期
证券日报· 2025-05-29 23:47
股东大会及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杏花村镇汾酒会议中心召开,参会人数超过200人,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及券商分析师 [1] - 股东大会审议议案全部通过,董事会选举武跃飞为新任副董事长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 [2] - 酒类产销量双增长:生产量24.05万千升(同比+7.25%),销售量22.06万千升(同比+7.20%) [2] - 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36元,合计43.92亿元,年度累计现金分红73.9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60.39% [2]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青花系列高端产品营收265.32亿元(同比+14.35%),毛利率84.45%(同比+0.36个百分点) [2] - 省外市场营收223.74亿元(同比+13.81%),毛利率75.30%(同比+0.88个百分点) [2] - 省外经销商数量增加598个至3718个 [2] 发展战略与营销布局 - 推进"1357+10"全国化布局,重点开发长江以南市场 [3] - 国内营销采取"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路线,运用"五码合一"技术优化渠道 [3] - 竹叶青酒实施招商育商扶商工程,杏花村酒强化定位并开发电商专属产品 [3] - 国际化战略取得成效,2024年创汇同比增长50% [3] 行业趋势与公司应对 - 白酒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市场份额向优势产区、名优酒企集中 [4] - 行业从"追速"转向"求质",结构化、精细化发展成为主流 [4] - 年轻消费者成为市场新生力量,名优白酒凭借品牌文化优势更易获得认可 [4] 市场评价与展望 - 投资者认为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和多样化布局取得良好业绩 [3] - 独立董事评价公司发展健康、增长良性、财务稳健、回报可靠 [5] - 投资者看好全国化发展空间及国际化突破,预期名酒热、清香热将持续 [5]
在意大利米兰,中国品牌有个“浪漫邂逅”
环球网· 2025-05-27 20:29
中国品牌出海战略 - 2025中国品牌出海·环球行活动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主题为"新质引领品牌扬帆",旨在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1][3] - 中国品牌出海呈现"分量更重、能力更强、新意更足、结构更优"的局面,展示出中国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方面的实力[5] -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强大原生动力,在自主核心技术与文化底蕴加持下,高附加值中国产品逐步走向海外市场[3] 中意经贸合作 - 中意建交55周年,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艺术方面交流历史悠久,美食佳酿是重要"使者"[7] - 米兰市议会前副议长表示意大利在时尚、科技和食品等行业拥有众多全球知名品牌,能为中国品牌国际化提供经验[11] - 活动将深化中意产业链价值链协同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方向发展[5] 企业代表发言 - 汾酒国际总经理表示竹叶青酒已在米兰销售40余年,希望通过活动加强品牌文化输出,重塑高端白酒国际竞争格局[7] - 中兴西欧区总裁分享中国品牌全球化经验,指出需巩固技术创新、推进模式创新、强化合作创新、坚守可持续发展路线[17] - 工行米兰分行行长指出中资金融机构施行"跟随战略",在人民币国际化等推动下,中国品牌出海正从"单点突破"走向"体系化扩张"[15] 活动成果与展望 - 活动举行"中国品牌出海·环球行"启动仪式,宣布系列活动正式启动[13] - 举办两场圆桌论坛,围绕"中国品牌出海经验"和"中资企业在意发展"分享实践经验及前瞻观点[19][21][23] - 通州、南阳等中国城市进行品牌及文旅产业视频推介,搭建城市与海外市场对接桥梁[25][27]
2025中国品牌出海·环球行丨汾酒亮相意大利米兰 东方酒韵“破圈”时刻到来
环球网· 2025-05-27 17:38
品牌出海活动概况 - 2025中国品牌出海·环球行活动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由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指导、环球时报社主办、汾酒国际总协办 [1] - 活动主题为"新质引领 品牌扬帆",旨在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 [1] - 汾酒国际作为中国白酒文化出海先行者参与活动,总经理张维栋发表致辞,意大利业务负责人霍小丽分享品牌出海经验 [1] 汾酒国际化战略 - 公司提出两条出海路径:文化浸润路径(利用华侨华裔带动消费)和场景破局路径(切入当地酒吧市场) [7] - 采取"重点城市+核心渠道"策略,优先进入米兰、罗马等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 [12] - 与高端中餐厅、精品超市、鸡尾酒师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探索与年轻消费群体互动方式 [12] 国际化成果 - 目前产品已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7] - 拥有100多家海外经销商、9000多家终端店及180多家免税店 [7] - 2024年营业收入达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 [12] 文化传播策略 - 通过品鉴会、产品推广展示、国际烈酒展会等活动打破文化壁垒 [10] - 组织中意酒文化交流活动,以故事和体验传递中国礼仪与文化精髓 [10] - 与华人商会、当地高端餐厅和旅游文化节合作提升品牌曝光度 [10] 品质与标准建设 - 2015年率先提出与国际蒸馏酒食品安全标准接轨的内控标准 [13] - 2021年发布《青花汾酒企业标准》,实现与国际标准无缝对接 [13] - 检测和控制项目多于国际标准,推动中国白酒标准国际化进程 [13] 欧洲市场布局 - 欧盟高标准反向构建了公司品质认证反哺机制 [7] - 通过德国科隆汾酒体验店、新加坡汾酒体验中心等平台拓展国际市场 [13] - 2023年成为南非金砖会议官方指定用酒,亮相柏林国际酒吧和饮料贸易展 [13] 品牌发展历程 - 国际化始于1992年设立进出口公司 [13] - 2011年与国家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协作为国际标准做准备 [13] - 从产品出海到文化出海,实现从"中国名酒"到"世界名酒"的跨越 [17]
股价连跌4年,最高跌去80%,1季度外资大幅抄底中国25家核心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5-24 15:58
外资在A股的投资偏好 - 外资偏好大型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因其盈利稳定且抗风险能力强 [1] - 外资在行业选择上更青睐消费、医药和科技等行业 [1] - 外资注重长期投资,关注资产长期增值潜力,不受短期市场波动影响 [1] - 外资在行业见顶时卖出,行业见底时买入 [1] 外资加仓的核心资产 消费行业 - 贵州茅台:从高位回撤35%,一季度外资加仓228万股,白酒第一品牌,全球酒类品牌价值榜首 [1] - 青岛啤酒:从高位回撤40%,一季度外资加仓292万股,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品牌全球化表现突出 [1] - 山西汾酒:从高位回撤44%,一季度外资加仓1340万股,清香型白酒代表,拥有三大知名品牌 [4] - 泸州老窖:从高位回撤59%,一季度外资加仓155万股,国窖1573为国内三大高端白酒之一 [9] 医药行业 - 恒瑞医药:从高位回撤44%,一季度外资加仓308万股,国内化学制药实力第一,创新药物研发突出 [4] - 云南白药:从高位回撤47%,一季度外资加仓299万股,中药第一民族品牌,国产牙膏第一品牌 [5] - 药明康德:从高位回撤64%,一季度外资加仓238万股,全球领先的新药研发服务平台,覆盖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 [11] - 爱尔眼科:从高位回撤70%,一季度外资加仓2193万股,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连锁医疗机构 [14] 科技行业 - 科大讯飞:从高位回撤43%,一季度外资加仓347万股,世界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企业 [2] - 立讯精密:从高位回撤49%,一季度外资加仓269万股,国内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厂商 [6] - 韦尔股份:从高位回撤49%,一季度外资加仓1367万股,全球第二大汽车CIS供应商,车载CIS芯片市占率29% [7] - 先导智能:从高位回撤77%,一季度外资加仓7246万股,锂电设备领域市占率第一 [17] 新能源与材料行业 - 华友钴业:从高位回撤69%,一季度外资加仓1367万股,中国最大的钴化学品生产商之一 [13] - 亿纬锂能:从高位回撤70%,一季度外资加仓3245万股,行业领先的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供应商 [14] - 晶科能源:从高位回撤71%,一季度外资加仓4299万股,全球知名的太阳能科技企业,组件出货量行业第一 [14] - 隆基绿能:从高位回撤79%,一季度外资加仓8543万股,全球最大的单晶光伏产品制造企业 [17] - 天合光能:从高位回撤84%,一季度外资加仓3202万股,国内最早从事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的企业之一 [19] 金融与工业 - 广发证券:从高位回撤42%,一季度外资加仓1210万股,国内业务牌照齐全,综合金融服务能力领先 [2] - 兖矿能源:从高位回撤49%,一季度外资加仓410万股,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 [7] - 宝钢股份:从高位回撤60%,一季度外资加仓9989万股,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9] - 荣盛石化:从高位回撤72%,一季度外资加仓847万股,中国石油化工领域的民营龙头企业 [16] 其他行业 - 海康威视:从高位回撤58%,一季度外资加仓787万股,国内最大安防视频监控产品供应商 [8] - 海螺水泥:从高位回撤58%,一季度外资加仓1812万股,我国最大的水泥企业 [8] - 广汽集团:从高位回撤61%,一季度外资加仓1607万股,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的汽车集团之一 [11] - 用友网络:从高位回撤75%,一季度外资加仓2021万股,中国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占有率第一 [16]
逆境突围!解密汾酒 2024 年报背后的增长密码
经济观察网· 2025-05-02 20:41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面临结构性变革,消费疲软、价格倒挂、库存高压等问题突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个性化 [1] 公司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22亿元,同比增长7.72%,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 [1] - 公司业绩延续"汾酒速度",巩固行业前三地位 [1] 产品策略 - 采用"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策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2] - 玻汾连续多年稳居光瓶酒市场销量前列,年消费量超2亿瓶,90后消费占比超50% [2] - 老白汾作为腰部产品,具备清香品类大单品潜质,是第二阶段重要增长点 [3] - 青花汾系列2024年营收占比超50%,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3] - 推出青花汾酒26复兴新品,填补产品线空白,强化高端市场竞争力 [3] - 实施4个百亿单品策略,竹叶青酒瞄准银发市场和泛预调酒市场,杏花村系列计划2025-2026年全国化布局 [4] 市场布局 - 2024年经销商数量达4553家,亿元以上经销商增至51家,平均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 [5] - 山西市场销售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72%,省外市场销售额223.74亿元,同比增长13.81%,占比提升至62.1% [6] - 对16个国家级都市圈及重点市场统筹规划,实施"上山下乡"战略加速渗透 [6] - 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出口额同比增长35% [7] - 在"一带一路"市场设立文化体验中心,活动曝光超3000万次 [7] - 2015年颁布食品安全企业内控国际标准,国际化布局先行 [7] 品牌建设 - 举办"走进汾酒第一车间"、封藏大典等活动,强化品牌传播 [9] - 牵头成立中国酒业活态文化研究院,传承汾酒文化 [9] - 青花26延续"伏曲冬酿"传统工艺,增强产品竞争力 [9] - 2025年品牌价值增幅24.4%,位居白酒前列 [9] - 数字化赋能营销,推出"五码合一"和"汾享礼遇"等创新举措 [10] - 清香型白酒2023年销售收入900亿元,同比增长10%,市场份额15%,汾酒引领清香复兴浪潮 [10] 可持续发展 - 推进绿色酿造,优化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 [12] - 参与乡村振兴,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创造就业岗位 [12]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 [12] 未来战略 - 实施"全国化2.0、年轻化1.0、国际化1.0"三大营销重点 [13] - 全国化2.0以"上山下乡战略、商业共同体战略"为主体思路 [13] - 年轻化1.0围绕多个年轻化维度贴近年轻消费者 [13] - 国际化1.0通过七大国际化举措推动全球市场拓展 [13]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21:3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主要产品汾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竹叶青酒是著名的保健养生酒 [2] - 公司经营范围为汾酒、竹叶青酒、杏花村酒及系列酒的生产、销售 [2] - 汾酒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中国酒魂"等 [2] 经营模式 - 采用研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3] - 科研方面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需求分析确定研发方向,以项目方式推进产品开发 [3] - 原料采购方面拥有140余万亩原粮种植基地,确保酿酒原料绿色健康 [3] - 生产环节严格执行"地缸固态分离发酵、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 [4] - 销售环节实行以厂方为主导、厂商共建的营销模式,结合多种销售渠道 [4] 财务数据与分红 - 2024年度拟每10股派发36元现金股利,共计派发4,391,871,199.20元 [1]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总额7,392,983,185.32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0.39% [21] - 分配后未分配利润余额为17,730,506,904.26元 [1] 关联交易 - 2024年度日常关联交易实际发生金额18,668.40万元,低于预计金额 [29] - 2025年度日常关联交易计划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27] - 关联交易定价遵循市场价原则,不影响公司独立性 [33] 会计政策变更 - 根据财政部规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 [36] - 变更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37] 第一季度经营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数据已披露 [54] - 按产品、销售渠道和地区分类的经营数据已公布 [40][41] - 经销商数量变动情况已披露 [42]
从国宴到Z世代,山西汾酒2024年财报勾勒高质量发展路径
和讯· 2025-04-30 18: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11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122.43亿元,同比增长17.29%,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5.23亿元,同比增长7.72%,归母净利润66.48亿元,同比增长6.15%,显示超预期盈利韧性 [1] - 自2017年国企改革以来,通过产品优化、引入华润战略投资者、实施激励政策等措施,为全国化扩张储备战略势能 [1] 产品与品牌战略 - 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产品路线,各系列产品稳步增长 [2] - 青花系列品牌凭借品牌势能和清香型差异化优势,带动全国化及全球化推进 [1] - 竹叶青酒实施招商育商扶商工程,打造样板市场提升竞争力 [2] - 杏花村酒强化"诗酒第一品牌"定位,开展消费者培育活动 [2] 市场拓展 - 2024年省外销售收入占比达68.67%,销售151,480千升,同比增长13.81% [3] - 长三角、珠三角市场稳健增长,持续优化经销商机制和渠道精细化管理 [2] - 国际化营销坚持"差异化、试点化、场景化"策略,酒类创汇同比增长超50% [3] - 填补11个国家市场空白,组织700多场海外推广活动 [3] 年轻化与消费者 - 90后、00后消费者最爱的网红酒中,汾酒分别占据第一和第二名 [3] - 玻汾年销量2亿多瓶,其中1亿瓶被90后消费 [3] - 青花30复兴版在年轻白领群体复购率同比增长82% [3] - 线上渠道25-35岁消费者占比达47% [3]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清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制定者之一,在中高档清香领域几无竞争对手 [2] -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大奖章,1949年成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 [2] - 清香型酒体天然贴近国际烈酒消费习惯,低刺激性更易突破海外口感壁垒 [3] - 25-35岁群体在清香型消费占比达43%,显著高于其他香型 [4] 未来发展方向 - 建设与传播汾酒"活态文化",挖掘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4] - 提升三大品牌影响力,坚持差异化运营,培育第二增长曲线 [5] - 打造全国一流白酒产业集群,提升全球市场文化影响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