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青花30
icon
搜索文档
光瓶酒逆势预涨超10%
南方都市报· 2025-11-07 07:10
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光瓶酒细分市场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山西汾酒旗下玻汾为代表的 光瓶酒产品,在前三季度预计有超10%的销量增长,成为暗淡市场中的一抹亮色。这一反差不仅凸显了 当前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也预示着白酒消费正从"面子消费"向"里子消费"转变的重要趋 势。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光瓶酒市场规模已从2013年的3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超1500亿元,预计2025年 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这一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当下的行业调整期中显得尤为珍贵,也为酒企突破困局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分化加剧:光瓶酒赛道加速洗牌 尽管光瓶酒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不同品牌之间的分化正在加剧。与山西汾酒玻汾的亮眼表现形成 鲜明对比的是,以牛栏山为代表的传统光瓶酒品牌正面临严峻挑战。 逆势增长:玻汾成山西汾酒业绩亮点 在酒企今年三季报中,山西汾酒是唯二增长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显示,山西汾酒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 业收入329.24亿元,同比增长5%,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14.05亿元,同比微增0.48%。 这份逆势增长的三季报,有着光瓶酒产品玻汾的功劳。山西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明确表示,分产品来看, ...
预计逆势涨超10%!消费风向变了,光瓶酒成了“香饽饽”?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8:29
2025年10月底,白酒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行业整体表现堪忧。在已披露财报的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贵 州茅台(600519.SH)和山西汾酒(600809.SH)两家实现微增,其余18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 滑。 这一数据反映出在消费环境变化、渠道库存高企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然而,在整体 颓势中,光瓶酒细分市场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以山西汾酒旗下玻汾为代表的光瓶酒产品,在前三季度预计超10%的销量增长,成为暗淡市场中的一抹亮色。这 一反差不仅凸显了当前消费环境下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也预示着白酒消费正从"面子消费"向"里子消费"转变 的重要趋势。 据中国酒业协会数据,光瓶酒市场规模已从2013年的35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超15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000 亿元大关。这一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当下的行业调整期中显得尤为珍贵,也为酒企突破困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向。 逆势增长:玻汾成山西汾酒业绩亮点 在酒企今年三季报中,山西汾酒是唯二增长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显示,山西汾酒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29.24亿元,同比增长5%,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 ...
山西汾酒(600809):经营韧性凸显,Q3省外市场发力
山西证券· 2025-11-04 19:2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 [1][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山西汾酒基本面、经营及报表质量仍旧是白酒公司中相对较好的 [6] - 公司通过产品轮动和区域轮动,基本盘稳固逻辑持续演绎 [5] - 省内不再超额压货,省外茅五大商今年代理汾酒比较多,贡献增量 [6] - 全年预计收入同比低个位数增长,利润增速持平 [6] 事件描述与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9.6亿元,同比增长4.0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8.99亿元,同比下降1.3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38元/股,同比下降1.24% [2] - 2025年前三季度(25Q1-Q3)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0%/0.48% [4] - 2025年第三季度(25Q3)收入/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05%/下降1.38%,业绩符合预期 [4] 分产品表现 - 前三季度汾酒产品实现收入321.71亿元,同比增长5.54% [4] - 前三季度其他酒类实现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15.88% [4] - 预计前三季度青花系列同比增速为5%+,其中青花20实现双位数增长,青花30下滑较多 [4] - 腰部产品中,老白汾相对巴拿马表现较好 [4] - 玻汾同比增长10%+ [4] - 竹叶青等配制酒同比下滑16% [4] 分区域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省内市场收入同比减少7.52%,第三季度同比减少35.18% [4] - 省内市场表现主要因公司不再压货,主动降低渠道压力 [4] - 2025年前三季度省外市场收入同比增加12.72%,第三季度同比增加31.13% [4] - 省外市场实现高增长 [4]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为34.78%,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 [5]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76.10%,同比增加0.07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为32.66%,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4.63%,同比增加0.34个百分点 [5] - 2025年第三季度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6.57%/10.17%/3.86%,同比变化+1.95/-0.37/-0.57个百分点 [5] - 第三季度税金率上升更多被视为季度间扰动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02亿元、128.99亿元、136.47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08元、10.57元、11.19元 [6] - 对应当前股价,2025-2027年PE分别为18.9倍、18.0倍、17.0倍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4.40亿元、386.59亿元、402.86亿元,同比增长4.0%、3.3%、4.2% [8]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5%、4.9%、5.8% [8]
山西汾酒(600809):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稳健韧性尽显,省外市场表现亮眼
华鑫证券· 2025-11-03 22:4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山西汾酒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9]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山西汾酒在行业深度调整周期内业绩韧性显著优于同业 [5] - 公司全国化2.0战略持续深化,稳步推进南方空白市场经销网络搭建,成效显化 [7] - 随着全国化战略加速推进,公司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 [8]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329.24亿元,同比增长5%,归母净利润114.05亿元,同比增长0.5% [4] - 2025年第三季度总营收89.60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28.99亿元,同比减少1% [4]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74.63% [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减少0.4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至10.17%和3.86% [5]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同比减少1个百分点至32.66%,主要系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所致 [5]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回款同比减少3%至83.43亿元,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至57.81亿元 [5] 产品与渠道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汾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5%至87.81亿元,其他酒产品收入同比减少29%至1.63亿元 [6] - 公司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以青花30/26覆盖高端、青花20作增长引擎、老白汾主打百元价格带、波峰控量,四轮驱动业绩增长 [6] - 2025年第三季度代理渠道收入同比减少0.4%至82.57亿元,团购电商直销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25%至6.87亿元 [6] 区域市场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省内收入同比减少35%至22.73亿元,省外收入同比增长31%至66.71亿元 [7] - 2025年第三季度省内经销商数量较2025年上半年末净增34家至797家,省外经销商数量净增331家至3562家 [7] - 省外汾酒经销商净增259家至2872户,省外其他酒类经销商净增72家至690户 [7]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9.95元、10.57元、11.56元 [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倍、18倍、17倍 [8] - 预测2025-2027年主营收入分别为369.37亿元、389.54亿元、420.5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6%、5.5%、8.0% [1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43亿元、128.96亿元、141.0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0.8%、6.2%、9.4% [11]
山西汾酒(600809):保持相对优势,经营底牌充足
国盛证券· 2025-10-31 15:0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保持相对优势,经营底牌充足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和合同负债表现平稳,但现金流承压 [1] - 公司2025-2027年摊薄EPS预测分别为9.85/10.14/10.69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1/18.5/17.6倍 [2]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89.6亿元,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同比下降1.4%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329.2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0.5% [1]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加合同负债变动额同比增长4.8%,略高于收入增幅;期末合同负债为57.8亿元,同比增加3亿元,环比下降2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回款同比下降2.5%,经营净现金流同比下降14.3%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74.6%,同比微增0.3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预计得益于费控模式优化 [1] - 税金及附加率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所得税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1] - 综合影响下,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至32.7% [1] 分产品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汾酒/其他酒类收入分别为8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和下降28.6% [2] - 2025年前三季度汾酒/其他酒类收入累计同比分别增长5.5%和下降15.9% [2]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玻汾和青花20保持增长,青花26贡献纯增量,青花30继续承压,老白汾等腰部产品理性放量 [2] 分地区业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省内/省外收入分别为23/6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2%和增长31.1% [2] - 2025年前三季度省内/省外收入累计同比分别下降7.5%和增长12.7% [2] - 2025年第三季度省内注重库存去化,省外增长预计主要得益于玻汾等中低端产品贡献增量,高端产品增长放缓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5.07/383.47/405.06亿元,同比增长1.4%/5.0%/5.6% [3][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20/123.71/130.38亿元,同比增长-1.8%/2.9%/5.4% [3][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19.1/18.5/17.6倍,PB分别为5.8/5.2/4.6倍 [3][8]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0.4%/27.8%/26.3% [3][8]
从“狂飙”到“稳健”,从“慢热”到“长红”,大清香重新定义品类增长逻辑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43
行业整体态势 - 白酒行业在2025年面临消费习惯变迁、渠道结构重构、资本市场观望和政策环境复杂的“三期叠加”逆风[1] - 清香型白酒在过去3年中保持稳定收入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13%-15%,行业利润年均增长率约为15%-20%[2] - 2025年清香白酒行业总收入预计将达到1200亿元,行业总利润将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约14%[7] - 行业竞争逻辑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核心是理性觉醒、结构升级与渠道重构[1] 龙头企业表现 - 山西汾酒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9.64亿元,同比增长5.35%,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1][3] - 汾酒净利润率从2020年的约25%提升至2024年的接近40%[2] - 公司超过六成收入来自山西省外,江苏、广东等重点区域已跻身10亿级市场[3] - 汾酒在安徽、湖北市场销售规模约为8亿元,内蒙古市场达15亿元,广东市场销售规模超10亿元[3] 产品与市场策略 - 汾酒建立“四轮驱动”良性产品结构,并深入推进全国化2.0战略[3] - 公司创新性构建“1+4+1”推广模式,并通过“汾享礼遇”建立终端激励体系与费用管控机制[4] - 针对中秋国庆双节,对五码合一产品加大开瓶奖励,将费用投向C端以解决动销问题[4][5] - 青花汾酒在市场中表现优秀,价格坚挺,库存良好,利润优质[4] 价格带与消费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各价格带表现分化:100元以下增长5%,100-300元增长20%-30%,300-500元下滑30%以上[6] - 光瓶酒成为重要增长极,主流消费价格明显提升,城市消费从20多元提升到35-58元[7] - 行业转型从“政务驱动”向“大众消费驱动”,清香品类的大众价格带迎来逆势增长[6] - 消费需求跃迁至追求品质消费、个性消费,清香型白酒因高质性价比优势迎来机遇[12] 二三线企业动态 - 二线清香酒企存在资源投入保守、产品矩阵分散、渠道布局滞后和组织能力薄弱四大短板[8] - 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策略,如庞泉酒业在60元左右价格带主推3年陈酿,卡位300元价位强化商务场景[9] - 太原酒厂秉持“一高一低,一新一特”产品策略,针对不同价格带和消费需求布局品牌[9] - 汾阳王以“1+5+2+N”战略加速全国化,晋善晋美依托“4+1”运营模式深化渠道建设[10] 创新与增长路径 - 商超定制成为新增长点,胖东来与宝丰合作产品年销售约6亿,“将军汾”在山姆和开市客销售额预计近10亿[12] - 盒马与汾阳王合作的“清香壹号”光瓶酒同比增长近80%,半年突破2000万元销售额[12][13] - 低度酒领域创新活跃,古井贡酒、五粮液推出26-29度新品,汾阳王推出39度及29.8度产品[13] - 以清香为基酒的果酒、露酒品类受关注,如汾酒的桂花风味酒、竹叶青等,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14] 品类发展前景 - 清香品类处于蓄势阶段,难以复制酱酒品类崛起路径,需经历头部品牌带动、泛头部品牌共赢和品类普涨三阶段[2] - 品类竞争从模仿跟随转向大胆创新、合理定位、质价比突围,以撕掉“低价”标签重塑价值[11] - 复兴涉及价值体系、产品形态、渠道结构和文化表达的全方位变革,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14]
基金到期清算减持 华创鑫睿仍是山西汾酒二股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21:46
股东减持计划 - 华创鑫睿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16,200,599股山西汾酒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未披露 减持计划自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实施 [2] - 减持原因为华润创业旗下联和基金面临到期退出安排 需减持其间接持有的全部公司股份 华润创业通过华创鑫睿继续持有公司股份 不改变二股东地位 [2][4] - 华创鑫睿当前持有山西汾酒10.5%股权 为第二大股东 控股股东山西汾酒集团持股56.65% [4] 股东历史持股变动 - 2018年华创鑫睿以51.6亿元受让山西汾酒11.45%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3] - 2021年华创鑫睿大幅增持3966万股 其时公司营收首次接近200亿元 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3%和72% [3] - 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 华创鑫睿每年小幅减持数百万股 持股比例从11.16%降至10.5% [4] 公司经营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4亿元 同比增长5% 净利润85亿元 同比增长1% 是少数营收和净利润均正增长的白酒上市公司 [5] - 2023年公司营收超越泸州老窖 2024年以360亿元营收跃居白酒上市公司第三 盈利能力先后超越洋河股份和泸州老窖 [5] - 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 股价在每股200元上下波动 [5] 战略合作与协同 - 华润啤酒帮助山西汾酒接入全国快消品网络 2019年玻汾酒导入雪花啤酒经销商渠道 2020年青花30进入华润旗下超市 [6] - 省外营收从2018年40亿元增长至2021年117亿元 全国化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6] - 华润向山西汾酒派驻高管 包括副董事长简易和陈鹰 董事侯孝海 [6] - 2023年与华润创业及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署深化战略协议 2024年5月明确在营销、科研、投资及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领域加强合作 [6]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7500万元 同比增长近40% [6] 国企改革背景 - 2017年汾酒集团与山西省国资委签订目标责任书 启动三年国企改革 [3] - 2018年华润集团通过华创鑫睿入股 成为国企改革红利分享者 [3] - 2021年汾酒集团签订第二轮经营业绩考核目标责任书 提出"十四五"末重回白酒第一阵营目标 [3]
禁酒令下,白酒惨烈
虎嗅APP· 2025-09-08 07:52
白酒行业整体表现 - 白酒产量连续八年下降 2025年上半年再降近6% [5] - 行业总利润同比下降10% 主力消费价格带从300-500元下移至100-300元 [6] - 53度飞天茅台价格近一年下跌近1/3 近两年接近腰斩 [6] - 行业出清加速 又有100多家酒企关门大吉 [6] - 机构投资者第二季度减仓25% 白酒股指数表现远逊于大盘 [6] 禁酒令影响分析 - 禁酒令直接影响全国10%以上就业人口 关联消费估计达千亿级别 [10] - 河南地区6-7月高端白酒动销直接腰斩 8月跌幅收窄至20%-30% [9] - 禁酒令从参与者层面规范白酒消费 改变了行业底层逻辑 [10] - 中高端白酒受影响更大 政府接待和商务宴请占高端酒销量60%以上 现在基本归零 [34] - 河南安徽等中西部市场受影响最大 部分酒商连续20天未能卖出一瓶酒 [34] 企业财务表现 - 20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6家维持营收利润正增长 [14] - 贵州茅台第二季度营收396.5亿元 同比增长7.26% 净利185.55亿元 增长5.25% [17] - 五粮液第二季度净利下降7.58% 山西汾酒净利下降13.5% [15] - 泸州老窖营收净利同比双下滑 古井贡酒净利下降10%以上 [15] - 洋河股份第二季度净利同比下滑62.66% 顺鑫农业净利下滑291% 金种子酒下滑408% [15][18] 产品结构变化 - 茅台第二季度茅台酒收入同比增长10.99% 系列酒同比下滑6.53% [20] - 五粮液上半年销量增长12.7% 但均价下降7.2% 系列酒销量上涨58.8% 均价下降35.3% [25] - 古井贡酒高端年份原浆销量增长10.8% 但营收减少27.04% [31] - 低度酒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74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5% [38] - 光瓶酒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 传统名酒企业纷纷下场布局 [40] 渠道变革与营销策略 - 白酒经销商平均净利从8%降至3%-5% 名酒大单品经销商普遍面临利润腰斩甚至亏损 [43] - 五粮液第二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上涨9% 但投放转化效率显著下降 [26] - 酒企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 618期间京东平台茅台酒销售额同比增长44.97% [44] - 即时零售等新渠道模式开始试水 [43] 地方经济依赖度 - 白酒地理呈现西强东弱格局 与传统经济格局相反 [47] - 贵州茅台2024年交税817.4亿元 净赚862.28亿元 分红646.72亿元 [49] - 茅台2024年给贵州省创造明面收益超千亿 [50] - 四川省公务人员每发10元中有8元来自酒产业链 [47] - 2024年21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合计分红1190亿元 创历史新高 [55] 政策环境与行业定位 - 白酒被列为A股"红灯"行业 2016年后无新增上市公司 [57] - 31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87次提到"人工智能" 仅7个省份提及"酒"产业 [57] - 国家政策目的是保持白酒行业供需平衡 但引导资源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57] - 白酒业重要性在于稳定当下和局部支撑 不在星辰大海 [59] 投资价值评估 - 白酒板块平均市盈率20倍左右 处于A股行业中下游水平 [61] - 品牌力产品架构渠道力管理力产业政策地方经济依赖度和估值七大因素构成投资价值公式 [62] - 贵州茅台得分0.929 五粮液0.914 泸州老窖0.907 山西汾酒0.893 [65] - 区域酒企如古井贡酒今世缘得分0.857 洋河股份0.85 [65] - 尾部企业如皇台酒业得分仅0.621 [65]
山西汾酒上半年控速提质:分价位段调节增量额度,加强线上兑付注重终端获得感
财经网· 2025-08-30 12:5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39.6亿元,同比增长5.35%,归属净利润85.05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Q2单季营收74.41亿元,同比增长0.45%,其中汾酒产品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0.6% [2] - 汾酒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233.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他酒类收入4.84亿元 [2][3] 产品策略 - 按玻汾、老白汾、青花20、青花25以上产品采用1:3:3:3比例配置资源 [4] - 青花系列在600元以上高端价格带实现15%以上增速,打破"清香无高端"认知 [4] - 老白汾及巴拿马等次高端产品实现20%左右增长,老白汾未来两到三年有望过百亿规模 [4][5] - 青花26占据500-600元价格带,青花30占据800-1000元价格带,形成进攻组合 [4] - 玻汾预计同比增长10%以上,青花20与青花25同比增长个位数 [3][4] 区域发展 - 省外收入151.4亿元,同比增长6.1%,占比提升至63% [6] - 省内收入87.3亿元,同比增长4% [6] - Q2单季度省外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4% [6] - 省外汾酒经销商增加229户,其他酒类经销商增加220户 [6][7] 渠道管理 - 优化经销商结构,省外新增229家汾酒经销商同时减少471家违规或合作差经销商 [8] - 汾享礼遇平台活跃终端超28.9万家,加强线上兑付管理提升终端获得感 [1][8] - 建立费用三级授权体系,将费用区分为区域性基础费用、专项内容费用等四大类 [9] - 销售费率11.5%,管理费率4.3%,同比持平,合同负债环比增加1.6亿元 [9] 战略方向 - 全国化2.0阶段靠品类驱动,重点发展西安、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8] - 通过价格管控、利润保障和终端动销三位一体实现可持续扩张 [8] - 聚焦四大单品系列,对存量、增量额度进行差异化调节投放 [1][9] - 不再纠结表观数字竞赛,转向渠道数字化管理和品类矩阵均衡发展 [10]
山西汾酒(600809):降速纾压,经营良性
华创证券· 2025-08-29 14:15
投资评级 - 山西汾酒投资评级为"强推"(维持),目标价285元 [2][6]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39.6亿元,同比增长5.4%,归母净利润85.1亿元,同比增长1.1% [2] - 单Q2营收74.4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下降13.5% [2] - 公司经营质量保持相对优势,若需求好转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汾酒产品同比增长5.8%,青花20+25预计增长个位数,青30受需求冲击下滑较多,青26贡献增量,老白汾招商铺货进展较好,玻汾预计增长10%以上,竹叶青、杏花村等其他酒类同比下滑10.6% [6] - 分区域看,省内上半年同比增长4.0%,单Q2同比下降5.29%,省外上半年同比增长6.2%,单Q2同比增长4.0% [6] - 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净利率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单Q2毛利率71.9%,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6] - Q2末合同负债59.8亿元,环比Q1末增加1.6亿元 [2] 经营策略 - 公司主动优化渠道结构,Q2经销商数量环比Q1末减少467家,其中省内减少54家,省外减少413家 [6] - 公司未大幅向市场压库存,价盘体系保持较好,渠道利润具备保障 [6] - 产品结构灵活调整,6月控量老白汾,适当放量玻汾和青花 [6]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9.62元、9.37元、10.28元(原预测值为10.79元、11.83元、13.20元)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63.75亿元、364.70亿元、385.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0.3%、5.6%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34亿元、114.34亿元、125.4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2.6%、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