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服务

搜索文档
兴业控股(00132.HK)7月11日收盘上涨21.15%,成交4289港元
金融界· 2025-07-11 16:25
市场表现 - 7月11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上涨0 46%报24139 57点 兴业控股(00132 HK)股价上涨21 15%至0 315港元/股 成交量1 4万股 成交额4289港元 振幅37 69% [1] - 最近一个月兴业控股累计下跌1 52% 年内累计跌幅26 14%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9 78%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7 4亿元 同比减少2 73% 归母净利润5622 64万元 同比增长125 46% [1] - 毛利率42 98% 资产负债率75 45% [1] 行业估值 - 综合企业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3 58倍 行业中值-0 37倍 兴业控股市盈率7 33倍 行业排名第6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金山能源(00663 HK)1 33倍 天津发展(00882 HK)4 7倍 中信股份(00267 HK)5 13倍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HK)5 38倍 祈福生活服务(03686 HK)5 4倍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物业发展及投资 酒店经营及投资控股 已终止板材业务 全面转向商业地产 酒店地产 产业载体 旅游地产和健康休闲养老地产 [2] - 战略方向为强化酒店管理业务 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拓展房地产物业管理及健康休闲养老服务业 [2]
持续扩张、三度递表,同仁堂医养欲通过IPO还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9:49
公司概况 - 同仁堂医养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二级集团,成立于2015年,2024年6月完成股份制改制并更名,若上市将成为同仁堂集团第四家上市公司[1] - 按2024年总门诊及住院人次计,公司是中国非公立中医院医疗服务行业最大中医院集团,市场份额1.7%;按医疗服务总收入计排名第二,市场份额0.2%,占中医医疗服务行业总规模的46.5%[1] - 公司拥有12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均为营利性)、1家互联网医院及10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均为非营利性),业务覆盖线上线下多渠道[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9.11亿元、11.53亿元、11.75亿元,年内利润从-923.3万元扭亏为4263.4万元、4619.7万元[3] - 2022-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15.7%、18.9%、18.9%,净利率分别为-1.0%、3.7%、3.9%,盈利能力有待提升[6] - 2024年资产净值7.07亿元,商誉达2.63亿元占净资产37%,超出市场普遍认为30%的安全范围[7] 收购驱动增长 - 2022年收购三溪堂保健院及国药馆各65%股权后扭亏为盈,2022-2024年两家公司贡献收入占比21.9%、31.2%、31.8%,毛利占比44.8%、44.6%、41.3%[4] - 2024年收购上海承志堂(70%股权)和上海中和堂(60%股权),推动2025年前4个月医疗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4] - 总就诊人次从2022年130万增至2024年300万,复合增长率51.9%;会员人数从2022年底43.6万增至2024年底74.0万,复合增长率30.2%[4] 负债与融资 - 负债率从2021年不足10%攀升至2024年45.2%,2022-2024年维持在40%左右[7] - 将收购企业股权质押给银行,截至2024年4月30日未偿还银行借款结余1.42亿元[7] - 计划通过IPO募资用于扩充医疗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8] 行业竞争 - 中国非公立中医院数量从2019年2525家增至2024年3614家,市场竞争加剧[9] - 公司依托"同仁堂"品牌优势,2024年推广费占比0.2%显著低于行业0.5%-2.0%平均水平[9] - 计划2029年底前收购5家营利性医疗机构,重点布局北京、长三角、华中、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区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