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产业

搜索文档
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头部影视公司寻求生态扩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2 00:34
暑期档票房表现 - 7月下旬《长安的荔枝》与《罗小黑战记2》分别以单日票房第一和第二位上映,豆瓣评分分别为7.7分和8.6分,后者为今年国产动画电影最高分及暑期档国产电影最高分 [1] - 高口碑未显著拉动票房增长,《罗小黑战记2》灯塔预测最高票房3.24亿元,《长安的荔枝》预测7.21亿元,增速较往年同档期头部影片缓慢 [1] - 暑期档时间过去近三分之二时总票房仅40亿元,远低于往年百亿元规模 [2] 影视公司中期业绩 - 8家A股影视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预告,5家亏损,3家盈利(万达电影、横店影视、金逸影视),盈利公司均依托院线业务并从春节档获益 [2] - 万达电影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5亿元至5.6亿元,同比增幅340.96%至393.87%,主因春节档头部影片带动及卖品毛利率优化 [2] - 横店影视预计净利润同比增103.55%至160.09%,受益于影片供给改善及观影需求增长 [2] - 金逸影视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2800万至3600万元),但第二季度亏损超7000万元,反映春节档后市场疲软 [2] 行业转型与战略布局 - 上海电影加速构建"生态经济",2025年深化"3+1+X"产业矩阵,整合AI、VR/AR等技术,强化宣发、院线、IP运营三大业务 [4] - 上海电影开设全国首家动漫主题影院及"影元社HAPPY MALL",引入XR虚拟影院及IP周边商店,并推出沉浸式儿童益智乐园 [4] - 万达电影推出"1+2+5"战略,包括超级娱乐空间、国内外两大市场及院线/影视剧集/潮玩等五大业务板块 [5] 行业发展机遇 - 人工智能与虚拟制作技术可降本增效,提升创作水平 [6] - 政策支持电影消费、制作及"出海",行业享有红利 [6] - 非票房收入(如IP开发、演唱会电影)为蓝海市场 [6]
游戏ETF大涨5.24%,影视ETF大涨4.68%点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19:16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0.35% 深成指涨0.41% 创业板指涨0.66% 全市场成交额1.21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603亿元 [1] - 游戏ETF(516010)收涨5.24% 影视ETF(516620)收涨4.68% [2] - 光线传媒股价上涨20% 作为游戏ETF(权重8.93%)与影视ETF(权重11.12%)的核心成分股 单只个股对两只ETF涨幅贡献均超过三分之一 [4] 上涨驱动因素 - IP热度持续发酵 《哪吒》系列衍生品正版销售额或已达数百亿元 未来有望突破千亿元 [4] - 618电商大促中 潮玩行业超2400家商家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 游戏电竞衍生品销售同比增长超过80% 国谷IP在成交额和增速上全面领先日谷 [4] - 浙江省1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 从税收、融资、平台推广等维度助力国产游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5] - 5月中国33家厂商跻身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TOP100 合计收入20.2亿美元 占全球总收入的36.6% [5] - 暑期档临近 已有超60部中外影片定档 动画电影在IP转化和衍生品开发方面表现亮眼 一季度票房达2024年全年票房的57% 2025暑期档猫眼想看指数超8000的影片28部 [5] 行业趋势与结构升级 - 中国IP产业正从"内容爆款"向"商业闭环"跃迁 2023年中国IP授权商品零售额137.7亿美元 仅为美国的21.6%、日本的不到40% IP衍生品销售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10% 远低于美日市场70%的水平 [7] - Z世代情绪消费崛起 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超5亿人 95%以上为Z世代女性用户 谷子产品在经济弱周期中表现出超预期增长 [7] - 游戏行业竞争格局改善 产品力成为核心分化逻辑 iOS畅销榜前列产品集中度提升 头部游戏对用户时长与流水占比持续扩大 国产厂商在TOP100手游发行商中占比超三分之一 [8] - AI技术重塑行业格局 实现AI内容生成、语音合成、动态交互落地的公司获得更强用户留存与商业化效率 [8] 后市展望 - 内容产业链进入重估周期 AI赋能、产业格局优化与后链路商业化潜力广阔 [6] - 内容消费热度提升叠加技术赋能进程加快 为游戏与影视板块行情提供支撑 市场对IP价值链关注持续升温 AI技术在内容创作与运营中应用深化 政策支持与出海加速打开新增长通道 [9]
“塑料茅台”拉布布,凭什么造就河南首富 | 新京报专栏
新京报· 2025-06-10 22:53
如今,潮玩拉布布是泡泡玛特的顶流。图/IC photo 谁能想到,潮玩拉布布(LABUBU)不仅成了银行揽储的"扛把子",还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推上了河 南首富的位子。 LABUBU,是泡泡玛特独家IP"the Monsters"系列中的一个角色。丑萌丑萌的形象设计令其深受欢迎。 原价99元到599元的玩偶,如今一"娃"难求,在二手市场被炒到成千上万元,被冠以"塑料茅台"。据新 京报贝壳财经报道,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平安银行存款5万元即赠LABUBU"的帖子热度飙升,引发 众多网友"围观"。 能成为银行的营销利器,足见LABUBU的市场号召力。而且,LABUBU还成功打破了"次元壁垒",中 外明星、海外网红公开携带、展示自家的拉布布,让这个二次元的潮玩明星角色融入了主流时尚文化。 6月9日,泡泡玛特港股市场的盘中股价一度达到253港元,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这家创立于2010年的企 业,经历了15年的成长,已经成为一家市值超3000亿元的巨无霸企业。要知道,全球第二大股市的A股 市场5300余家上市企业中,市值超过3000亿元的不过三四十家。 再看行业细分,重资产的汽车产业巨头林立,但市值超过3000亿的车企只 ...
新消费牛股被调入港股通,股价飙升!分析师:未来将面临解禁引发的潜在抛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9 15:44
港股通调入新消费概念股 - 布鲁可(00325 HK)、古茗(01364 HK)、蜜雪集团(02097 HK)被调入港股通名单,自6月9日起生效 [1] - 调入后首日早盘布鲁可涨18.35%至187港元/股(市值466.10亿港元),蜜雪集团涨6.80%至573港元/股(市值2175.20亿港元),古茗涨2.64%至27.20港元/股(市值646.87亿港元) [1] - 三家公司均为2024年港股上市新股,布鲁可累计涨幅超200%,蜜雪集团涨超180%,古茗涨超170% [1] - 调入港股通用时:布鲁可99个交易日,古茗79个交易日,蜜雪集团仅66个交易日 [1] 新消费行业特征 - 新消费具有高增长、高现金流、赛道广阔的特点,是中国消费行业少有高成长逻辑的品类 [3] - IP商品因价格亲民且创造情感社交连结,成为2024年表现最佳消费品类之一,领先IP公司预计未来三年销售与盈利CAGR达35%以上 [6] - 与传统消费品(个位数销售增长)相比,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等新消费公司呈现逆势增长 [3] 机构观点分歧 看多观点 - 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机构建议逢低布局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标的 [3][6] - 国信证券给予蜜雪集团"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603.3-635港元,预计2030年收入/净利润达645亿/119亿元 [5] - 摩根大通看好中国IP产业,将泡泡玛特与老铺黄金列为"增持"首选 [5] 看空观点 - 仁桥资产认为新消费整体过热,股价存在明显泡沫 [5] - 瑞银将蜜雪冰城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477.13港元较现价有下跌空间,担忧估值过高及海外业务负增长 [5] 市场流动性影响 - 2025年6-9月港股将迎解禁高峰期,解禁市值分别为1295亿、703亿、642亿、756亿港元,科技和新消费领域新股可能承压 [3][6] - 分析师建议区分真成长与主题炒作,解禁带来的调整或是买入优质科技股和新消费良机 [6]
行业周报:AI社交应用不断推新,IP产业资本化、多元化加快-20250525
开源证券· 2025-05-25 23: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模型厂商加强合作,语音/视觉多模态模型、Agent不断迭代推新,助力内容创作、商业活动等领域AI应用渗透率提升和商业化加速,拉动推理算力需求,建议继续布局AI [4] - 新游或驱动相关研发、发行商业绩增长,头部IP潮玩公司多元化布局及加快资本化,助力IP新消费延续高景气,建议继续布局IP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数据综述 - 《英勇之地》获内地iOS免费榜第一,《王者荣耀》获内地iOS畅销榜第一;《无畏契约:源能行动》为安卓和iOS预约榜第一;电影《水饺皇后》获得周票房冠军 [12] - 重点公司游戏产品iOS游戏畅销榜排名中,《王者荣耀》本周最高排名维持第1名 [17] - 抖音卡牌爆款榜前10名中《数学速算训练卡牌》本周销量领先 [31] 行业新闻综述 AIGC - 火山引擎推出豆包·语音播客模型,实现从文本创作到双人对话式播客的秒级转化,带来“低成本、高时效、强互动”体验 [33] - 中文在线AI漫剧业务增长显著,预计2024年生产300部,出海表现积极,未来将深化全球化布局 [35] - Anthropic推出Claude 4系列大模型,为代码生成、高级推理和AI智能体树立新标准 [35] - 腾讯云上线全新智能体开发平台,实现零代码配置多智能体协同构建,对整个体系全面升级 [36] - 盛天网络旗下给麦APP上线“AI虚拟人播客”功能,打破传统播客创作与消费壁垒 [36] - 豆包上线打视频电话功能 [37] 游戏 - 鹰角网络《泡姆泡姆》定档6月2日上线,融合多种机制,支持联机 [37] - 腾讯天美工作室《元梦之星》推进PC端上线,或扩大用户体量 [38] - 紫龙游戏《龙魂旅人》定档6月6日全平台公测,曾登顶中国香港iOS畅销榜 [38] - 5月130款国产和14款进口游戏获批版号,包括完美世界《异环》等 [39] 影视/IP - 《星际宝贝史迪奇》海外开画即爆,5月23日登陆内地院线获单日票房冠军,为中国市场做足准备 [39] - 52TOYS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40] 公告总结 - 华策影视以1,874,945,101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13元(含税) [41] - 河北广电无线传媒以总股本400,01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0元(含税) [42] - 焦点科技拟授出1,532.40万份期权,激励1,153人,2025 - 2027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分别为20%、40%、60% [43] 板块行情综述 - A股传媒板块2025年第21周下跌0.16%,表现强于上证综指、沪深300、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游戏板块表现最好(+2.53%),互联网板块表现最差(-3.20%) [44] - A股传媒互联网相关个股中,游族网络周涨幅最大(+16.24%),每日互动周跌幅最大(-11.04%) [44] - 美股传媒互联网相关个股中,迅雷周涨幅最大(+19.87%),微美全息周跌幅最大(-23.72%) [44] - 港股传媒互联网相关个股中,阿里影业周涨幅最大(+55.56%),天鸽互动周跌幅最大(-4.84%) [44]
进军IP产业!养殖行业第一梯队的京基智农,拟打造全球顶级时尚艺术品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5 22:44
公司新业务布局 - 京基智农宣布向IP产业探索,拓展新业务版图,以开辟公司盈利第二增长曲线 [1] - 公司于3月底投资设立IP运营公司应允之地,持股51%,主要从事潮玩IP产品开发、运营与销售及会务、演艺与展览等业务 [1] - 公司计划通过应允之地积极探索布局精神消费领域,基于对民生需求的深刻洞察 [3] IP行业市场前景 - IP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规模已达万亿元级别 [2] - 2023年全球IP授权商品和服务市场规模达3565亿美元,中国IP授权市场规模于2024年跨越1689亿元,同比增长40% [3] - 情绪消费崛起叠加国产IP崛起和终端零售渠道供需双向拉动,IP衍生品经济迎来繁荣,是消费中优选赛道 [2]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应允之地的长期愿景是成为"全球顶级的时尚艺术品牌",将深耕潮流时尚艺术领域,业务场景覆盖面广 [4] - 公司将加快推进新业务,根据发展规模和节奏合理规划资金投入,并逐渐打造核心IP产品及终端运营门店 [4] - 公司聚焦IP后链路运营,通过联合运营模式深度绑定IP方,提供衍生品开发、线下活动策划、用户精细化运营等全链条服务 [6]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应允之地创新选择聚焦IP后链路运营,包括存量用户精准触达、增量用户宣发、用户分层与精细化运营等 [6] - 公司着力打造独家稀缺的IP内容及活动体验,通过专属渠道实现价值最大化 [6] - 已与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儿力力等达成战略合作,与头部游戏IP达成电竞嘉年华合作意向,成为腾讯乘车码皮肤合作伙伴 [6] 资源与技术支持 - 应允之地将依托控股股东积累的强大商业地产资源支持 [7] - 在AI版权合法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AI为IP赋能,IP让AI活化,以及打造AI共创型IP [7] - 公司正在筹备的演艺活动年度将达8~10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6]
IP玩具企业52TOYS递表港交所 潮玩品牌已成资本市场稀缺标的?
证券日报· 2025-05-23 20:4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52TOYS于2024年按中国GMV计是中国第二大多品类IP玩具公司 [1]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16.7%,从4.63亿元增至6.30亿元 [1] - 2024年经调整利润3200万元,但同期净亏损1.22亿元 [1] - 公司是港股第五家潮玩上市企业,前四家为名创优品、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 [1] IP运营模式 - 采用"自有IP运营+顶级授权IP合作"模式,拥有35个自有IP和80个授权IP [2] - 2024年授权IP收入占比64.5%,自有IP收入占比24.5% [2] - 蜡笔小新IP产品2024年GMV超3.8亿元,猫和老鼠系列在中国同类IP产品中排名第一 [2] - 重点打造自有IP猛兽匣,已形成包含漫画、小说和动漫的内容生态 [5] 海外市场表现 - 2022-2024年海外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超100%,从3500万元跃升至1.47亿元 [3] - 已进入东南亚、日韩及北美市场,拥有16家海外授权品牌门店 [3] - 开辟亚马逊、Shopee、TikTok等跨境电商渠道 [3] 财务与运营效率 - 2024年毛利率39.9%,低于泡泡玛特(66.8%)、布鲁可(52.6%)和名创优品(44.9%) [4] - 经销商销售占比67%,毛利率仅36.9%;线下直营店毛利率55.4%但占比仅31% [4] - 线上直营店因平台折扣和物流成本导致毛利率42.4% [4] 产品与行业趋势 - 2024年推出"异形"系列横跨可动人偶、变形玩具等四大品类 [6] - 中国潮玩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突破1101亿元 [6] - 泡泡玛特市值近3000亿港元,布鲁可上市后股价上涨162% [6] - 潮玩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稀缺标的,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6]
集换式卡牌行业:高速发展,卡游再次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东兴证券· 2025-05-16 08: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集换式卡牌行业近年在我国快速兴起,凭借较强社交属性有望持续提升渗透率 [4][6] - IP 产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集换式卡牌作为 IP 衍生形式,覆盖青少年人群,已构建庞大用户群体 [6] - 卡游在行业内份额超 70%,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以奥特曼 IP 卡牌为基础拓展 IP 与品类矩阵,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集换式卡牌行业发展迅猛,卡游份额超 70% - 近年中国泛娱乐玩具行业增长迅猛,集换式卡牌是增长最快子品类,2019 - 2024 年市场规模从 28 亿元增至 263 亿元,复合增长率 56.6%,2024 年增速超 100% [13] - 集换式卡牌产业链包括上游 IP 创作运营、中游产品设计制作、下游产品流通,下游含二手交易市场 [18] - 中国集换式卡牌行业高度集中,2022 年及 2024 年卡游份额均超 70%,在泛娱乐玩具行业中份额第一,为 13.3% [20] - 2024 年中国集换式卡牌行业市场规模超美、日,但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约 1/6 和日本的 1/3,东南亚市场规模达 28 亿元且快速增长,国内玩家有望出海打开增量空间 [23] 卡游 2024 年业绩大幅增长,渠道布局广,积极拓品类 卡游业绩端有所波动,2024 年表现优秀 - 卡游销售品类以集换式卡牌为主,包括玩偶等,以盲盒形式售卖,设置阶梯级别和不同价位 [26] - 2024 年卡游收入同比增长 277.8%至 100.6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378.3%至 44.7 亿元,2021 - 2024 年收入复合增长率 63.6%,经调整净利率复合增长率 77.7% [28] - 集换式卡牌是卡游核心品类,2022 - 2024 年收入占比均超 80%,2024 年其他玩具增速高,集换式卡牌毛利率约 70%,高于其他品类 [30] - 卡游以经销模式为主,2022 - 2024 年经销渠道收入占比均超 90%,近年拓展直营渠道,直营收入增长但比例仍低,经销渠道毛利率约 65%,直营接近 90% [33] - 2022 - 2024 年卡游毛利率稳定在 65%以上,2024 年销售和行政费用率显著回落,经调整净利率达 44.4% [37] 卡游以经销模式、线下渠道为主 - 经销线下是卡游核心销售渠道,2024 年收入占比近 90%,推测因消费者以未成年为主,线上渠道保持增长,直营线上增长快 [40] - 2024 年卡游有 217 个经销商,覆盖全国 31 个省,优化经销商网络,有零售 KA 合作伙伴及卡游中心模式,2024 年卡游中心有 351 家门店,高线城市自营旗舰店约 30 家,2024 年海外拓展 6 家,收入 262 万元 [43] 卡游积极拓展 IP 及品类 - 卡游产品以授权 IP 为主,主要有奥特曼等,2024 年合作 IP 达 70 个,前五大 IP 收入占比仍超 85%,核心 IP 合作稳定,2023 年推出自有 IP 卡游三国,截至 2024 年累计收入 2.9 亿元 [47] - 2022 - 2024 年卡游分别推出 190/236/363 个玩具系列,含 168/167/210 个集换式卡牌系列,还推出文具系列,拓展人偶等其他产品类别 [52] - 卡游推出英雄对决系列卡牌,构建完善规则,严格控制卡牌属性、产量保证游戏平衡,2025 年 4 月宣布推出小马宝莉 TCG 产品 [53] 其他相关上市公司情况 - 泡泡玛特是潮玩领军企业,2024 年 5 月推出首套收藏卡牌,渠道布局丰富,业务有发展空间 [56] - 华立科技主营商用游戏游艺设备,卡牌业务份额排名第 5,模式为配套街机设备 [59] - 奥飞娱乐与上海电影拥有大量知名动画 IP,积极拓展卡牌业务,具备发展潜力 [6] - 京华激光为卡游提供卡牌深加工服务,2024 年文创业务收入 1.84 亿元,同比增长 240.8%,收入占比 20.4%,有望受益行业发展 [59] 投资建议 - 持续关注卡游在港交所的上市进展 [6]
摇滚乐队主唱,也募了96亿
投中网· 2025-04-13 11:22
明星投资人效应 - 投资圈明星效应显著,明星投资人离职成立Solo VC后首支基金募资额可达5亿-10亿,碾压传统明星机构[3] - 2024年12月出现高峰,包括A16z、Two Sigma、红杉欧洲等多名合伙人宣布自立门户成立基金[3] - 明星投资人的人脉、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成为募资核心资源,尤其在市场信心不足背景下[3] - 近期出现非传统背景明星募资案例,如摇滚乐队主唱比约恩·乌尔瓦尔斯完成12亿欧元(约96亿人民币)募资[3] 北欧摇滚与金融跨界案例 - 北欧文化深度影响摇滚乐,孕育The Cardigans、HIM等现象级乐队,形成独特产业基础[5] - ABBA乐队成员比约恩·乌尔瓦尔斯打破艺术家刻板印象,40年来持续推动商业化: - 成立Littlestar Services公司运营音乐剧《妈妈咪呀!》,2023年收入增长66%至1280万英镑,税前利润250万英镑[6] - 投资1.4亿美元打造Abba Voyage音乐节,2023年巡演收入超1.3亿美元,吸引百万观众[6] - 2014年联合EQT创始人成立Pophouse Entertainment,2025年完成12亿欧元募资(含共同投资工具),30%资金已投向KISS乐队等IP项目[6] 音乐娱乐产业投资趋势 - 2024年欧洲音乐娱乐行业PE交易规模达41亿欧元(约330亿人民币),创2021年后新高,含两笔超10亿欧元重磅交易[8] - 该领域连续4年保持超30起PE交易案例,显示其作为高确定性赛道的吸引力[8] - IP产业天花板未现,案例包括前曼联球星萨哈创立的AxisStars估值达43亿英镑(约413亿人民币),其个人财富超C罗7倍[8] - 国内市场存在潜在联动效应,如StarVC投资的51WORLD拟赴港上市,或引发新一轮明星转型潮[9] 行业活动动态 - 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将于4月16-18日在北京举办,聚焦一级市场格局重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