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标志物
icon
搜索文档
应收账款阴霾持续:金域医学上市后首次半年度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09:0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唯珂 广州报道 金域医学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IVD行业集体面临的挑战。 2025年7月14日,A股医学检验龙头企业金域医学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为-9500万元至-6500万元。这是该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业绩亏损。 对于亏损原因,金域医学解释称,报告期内受经济周期及行业宏观政策环境影响,短期业务发展承压; 同时公司主动优化客户结构,导致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应收账款阴霾持续 金域医学的亏损并非突如其来。 早在2024年,公司就已出现上市后的首次年度亏损,净利润区间为-3.5亿元至-4.5亿元,当时应收账款 问题已初露端倪。2025年半年报预告进一步显示,公司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2.6亿至2.9亿元,这一数 字远超同期预计亏损额,意味着若剔除这部分损失,企业本可实现正向利润。 从财务数据看,金域医学当前应收账款高达43.96亿元。在IVD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超过270天已成 常态,这相当于企业全年销售额的70%以上被占用。 对于金域医学而言,巨额资金的长期沉淀直接影响了现金流健康,不仅限制了研发投入与业务扩张,更 在行业调整期放大了经营风险。公 ...
人福医药: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关于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41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91.98亿元,同比增加13.36%,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速[1] - 本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25亿元,同比增长72%[1] - 对湖北稳春医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8,103.62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7,928.15万元,计提比例97.83%[1] - 应收账款前十名客户中,国药集团、上药控股、重庆医药三家合计增加8.05亿元,占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应收账款增加额的86.5%[4] - 应收账款前十名客户与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3] 固定资产减值 - 2024年对人福国际健康城物业资产计提减值8,919.61万元,其中第20栋减值537.21万元,第21栋减值1,867.60万元,人才公寓减值6,514.80万元[6][7][13] - 减值测试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种方法[7][13] - 减值原因包括武汉商业地产市场下行、高端二手房需求下降、政策导向变化等[6][7] - 2022年和2023年末未发现该物业资产减值迹象[19][21]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 对武汉新创、杭州观苏、北京玛诺、未来桩园四家被投资单位计提减值,合计约6,262.41万元[23][26][29][30] - 武汉新创减值33.60万元,因其投资的基金经营期限到期[23][24] - 杭州观苏减值2,707.33万元,因项目海外转让搁置[26] - 北京玛诺减值3,505.15万元,因公司终止挂牌且持续经营存在不确定性[29] - 未来桩园减值17.35万元,因处于初创阶段[30] - 其余10家合营联营企业未计提减值,因经营稳定或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31][32][33][34][35][36][37] 商誉减值 - 对巴瑞医疗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3亿元[39] - 巴瑞医疗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0.94%,但净利润平均下降5.04%[39][40] - 减值原因包括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政策变革导致毛利率下降、肿瘤标志物产品面临集采降价压力[42][44][45] - 减值测试采用收益法(DCF模型),预测期收入增长率和毛利率呈下降趋势[42][44]
人福医药: 人福医药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5 00:28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35亿元,同比增长3.7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91.98亿元,同比增加13.36%,应收账款增速显著高于营业收入增速 [2] - 本期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25亿元,相较上年度增长72%,其中对湖北稳春医药有限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8,103.62万元,计提比例97.83% [6][8] - 应收账款前十名客户均为医药流通企业及医疗机构,包括国药集团药业股份、上药控股、重庆医药等,经核查均非关联方 [2][3][4] - 应收账款增速高于营业收入主要系子公司宜昌人福药业主要客户回款放缓,前三名客户应收账款合计增加80,490.90万元,但该款项已于期后收回 [6] 固定资产减值 - 本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8,919.61万元,主要为人福国际健康城物业资产减值,包括办公用物业资产减值2,404.81万元和人才公寓减值6,514.80万元 [9][10] - 减值测试采用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种方法,选取周边可比案例进行估值,办公物业公允价值单价11,460元/平方米,人才公寓32,120元/平方米 [10][14][15] - 减值原因包括武汉市商业地产市场需求疲软、政策导向向住宅倾斜、高端二手房需求下降及市场竞争加剧 [9][10][12]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 本期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6,263.43万元,涉及武汉新创、杭州观苏、北京玛诺、未来桩园4家企业 [24][25][26][28] - 对杭州观苏计提减值2,707.33万元,因其RJV001项目临床工作停滞;对北京玛诺全额计提减值3,505.15万元,因其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26][27] - 其余联营企业如乐福思、中煤金租等因经营稳定或持续盈利未计提减值,乐福思2024年实现净利润35,628.78万元 [31][32] 商誉减值 - 本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07亿元,同比增长近8倍,其中对巴瑞医疗计提2.03亿元 [36] - 巴瑞医疗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0.94%,但净利润平均下降5.04%,主要因体外诊断试剂行业政策变革导致核心产品毛利率下降 [36][38] - 减值测试显示巴瑞医疗预测期收入增长率降至2.2%-7.9%,毛利率从2022年的25.9%降至2024年的21.6%,主要受医保控费和集采价格下降影响 [37][38]
透景生命(300642):业绩承压 自研+并购丰富产品管线
新浪财经· 2025-05-19 08:42
财务表现 - 24年全年营收4.37亿元同比下降19.53% 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下降61.37% 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59.24% [1] - 24年第四季度营收1.16亿元同比下降18.19% 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78.19% 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67.73% [1] - 25年第一季度营收0.75亿元同比下降19.53% 归母净利润4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万元仍亏损 [1] 业绩承压原因 - 集采政策导致HPV检测产品收入同比下降31.38% 肿瘤标志物检测产品出库量下降 收入降幅高于出库量降幅 [2] - 第三方检测客户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1.17%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76%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70% 医院客户受影响较小 [2] - 25Q1业绩持续承压 主要受集采政策影响试剂收入 价格敏感客户HPV用量同比减少 [3] 研发与战略布局 - 24年研发费用率达15.05% 投入流式荧光 化学发光 PCR 质谱等70余个项目 完成宫颈癌筛查临床研究并提交变更注册申请 [3] - 通过并购进入真菌检测领域 参与干眼症和AI领域投资 拓展创新领域布局 [3] - 25Q1继续保持15%研发费用率 通过成本管控措施维持毛利率稳定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 0.5 0.6亿元 同比增长5.7% 27.2% 32.9% 对应PE分别为62 49 37倍 [3] - 根据DCF模型测算公司合理市值为26亿元 对应目标价16元 [3]
透景生命(300642):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承压,自研+并购丰富产品管线
华创证券· 2025-05-18 2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为 16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业绩承压,受市场环境变化和集采政策推行等因素影响,收入 4.37 亿元,同比下降 19.53%;2025 年 Q1 业绩仍承压,主要受行业政策影响,集采影响试剂收入,价格敏感的 ICL 客户对 HPV 用量同比减少 [8]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开展投资并购丰富管线,2024 年研发费用率为 15.05%,通过并购进入真菌检测领域,还参与了干眼症和 AI 领域的投资 [8]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0.4、0.5、0.6 亿元,同比增长 5.7%、27.2%和 32.9%,对应 PE 分别为 62、49 和 37 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37 亿、4.39 亿、5.06 亿、5.8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9.5%、0.4%、15.4%、16.1%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34 亿、0.36 亿、0.46 亿、0.6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1.4%、5.7%、27.2%、32.9%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0.21、0.22、0.28、0.38 元,市盈率分别为 66、62、49、37 倍,市净率均为 1.5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16302.19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13770.70 万股,总市值 22.73 亿元,流通市值 19.20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10.33%,每股净资产 9.24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8.53/10.74 元 [5]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营收 4.37 亿元,同比下降 19.53%,归母净利润 0.35 亿元,同比下降 61.37%,扣非归母净利润 0.26 亿元,同比下降 59.24% [2] - 单 Q4 营收 1.16 亿元,同比下降 18.19%,归母净利润 0.10 亿元,同比下降 78.19%,扣非归母净利润 0.12 亿元,同比下降 67.73% [2] - 单 2025Q1 营收 0.75 亿元,同比下降 19.53%,归母净利润 47 万元,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 -221 万元 [2] 集采影响 - 公司的 HPV 产品全面实施集采价格,也参与肿瘤标志物等产品集采,申报产品全部入选,集采降价后,肿瘤标志物检测产品和 HPV 检测产品出库量有所下降,但收入降幅明显高于出库量降幅,HPV 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31.38% [8] - 第三方和体检客户受集采影响较大,价格敏感的第三方检测客户对 HPV 采购价格大幅下调,导致公司在第三方检测客户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51.17%;直销模式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1.76%,经销模式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3.70%,医院客户受集采影响程度低于第三方检测和体检客户 [8] 研发与投资 - 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 15.05%,用于多个技术平台的 70 余个项目研发,宫颈癌筛查临床研究以及拓展甲基化检测样本类型研究已完成全部临床研究工作并提交变更注册申请 [8] - 2024 年通过并购进入真菌检测领域,还参与干眼症和 AI 领域投资,为创新领域布局奠定基础 [8]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对 2024 - 2027 年进行预测,如 2024 - 2027 年货币资金分别为 3.09 亿、4.15 亿、3.73 亿、3.52 亿元等 [9] - 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预测,如 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9.5%、0.4%、15.4%、16.1%等 [9]
美年健康(002044):深耕主业数智赋能驱动盈利提升 ALL IN AI拥抱智能健康管理新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4-26 12:4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作为专业体检行业龙头企业,受益于健康中国战略和银发经济红利,全国化网络、AI技术和数据资产构筑核心竞争壁垒,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4] 行业情况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和政策红利释放,体检行业迎来发展新周期 [1] - 2012 - 2022年行业规模CAGR达15.06%,预计2030年将突破5200亿元 [1] 公司竞争优势 - 依托“参转控”模式实现区域资源高效整合,在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下有显著竞争优势 [1] - 深度布局296座城市、576家实体服务网点网络,承接中小机构退出市场的份额转移,形成规模化发展优势 [1] - 独具累计过亿人次的影像数据及超2亿人次的结构化健康数据,构建国内最大的结构化健康数据库 [2] 公司业务架构 - 聚焦老龄化市场需求,布局脑睿佳、心脑血管早筛、肿瘤标志物检测等银发刚需项目,构建“预防筛查 - 健康管理 - 医疗转介”全链条服务体系 [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累计完成2512万人次体检服务,客单价同比提升8.25%至672元 [1] - 2024年个检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17%提升至24.1% [2] - 2024年AI相关收入超2.15亿元,技术渗透率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2.3个百分点 [3] 公司渠道拓展 - 坚持“保质、增收、提效、降本”主线,以医疗导向和服务品质为核心,多渠道营销拓展线上线下客户 [2] - 线下实施“核心城市加密 + 空白区域覆盖”策略,线上通过“团检裂变个检 + 电商平台导流”机制 [2] - 团检端锚定政企大客战略,个检端强化私域生态建设,构建“公域导流 - 私域留存 - 检后干预”全链路闭环 [2] 公司数据资产 - 依托美年臻选平台,整合专项筛查、健康管理等场景化产品矩阵,形成从流量获取到服务增值的生态协同 [2] - 通过AI大模型训练形成“数据 - 算法 - 产品”闭环 [2] 公司技术体系 - 完成从“All in数字化”向“All in AI”的战略升级,构建覆盖检前智能预约、检中AI辅助诊断、检后健康干预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3] - 开发脑睿佳、肺结宁等AI专病筛查产品,提升脑健康评估和肺结节识别的准确性 [3] - 通过动态健康监测系统整合可穿戴设备数据,构建“三师共管”体系,实现慢性病个性化干预 [3] 公司生态协同 - 与华为联合开发“健康小美”数智健管师,年服务能力覆盖数百万用户,打通体检报告解读、健康咨询和保险核保全流程 [3] 公司商业化路径 - 通过技术授权、数据服务及健康管理订阅制产品(如“糖豆管家”),形成多元变现模式 [3] 公司转型方向 - 从体检服务商转型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平台 [3] 公司未来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1.42/140.19/163.20亿元,同比增长13.46%/15.46%/16.41% [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10.09/12.68亿元,同比增长114.47%/66.80%/25.63%,对应PE分别为34/20/16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