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
搜索文档
科博达(603786):收购智能科技,预计智驾域控将成为新增长点
东方证券· 2025-11-15 21:39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对科博达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6] - 基于37倍2025年市盈率,设定目标价为87.32元,较当前73.64元股价有约18.6%的上涨空间 [3][6] 核心观点与盈利预测 - 公司完成对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的收购,交易价格3.45亿元,预计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2][11]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2.36元、2.85元、3.49元,较此前预测有所调整 [3]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将实现持续增长,分别为76.79亿元、92.67亿元、109.5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7%、20.7%、18.2%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9.55亿元、11.51亿元、14.0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7%、20.5%、22.4% [5] 业务运营与增长动力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照明控制、电机控制、能源管理、车载电器与电子系统销售额分别为7.76亿元、2.66亿元、1.43亿元、2.47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5%、+14.2%、-43.0%、+15.0% [11] - 收购智能科技后,2025年前三季度中央计算平台和智驾域控产品实现收入4.25亿元,该公司已获得4家主流品牌车企定点,项目生命周期收入预计超200亿元 [11]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4.91亿元可转债,用于产能扩建项目,以缓解照明控制、电机控制及智能化新产品的产能瓶颈 [11] - 公司以942.56万欧元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旨在提升海外市场拓展和全球化生产配套能力 [1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33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为2.18亿元,同比微降0.1% [1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5.7和3.7个百分点,主要受智能科技并表影响,预计随其产能利用率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将回升 [11] - 根据财务预测,公司毛利率预计将从2025年的27.4%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28.5%,净资产收益率(ROE)预计将从2025年的17.0%提升至2027年的19.3%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31.1倍,低于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37倍的市盈率水平 [3][12]
科博达(603786):2025Q3智能科技并表驱动成长,全球化与域控布局开启新篇:——科博达(603786):公司动态研究
国海证券· 2025-11-03 14:0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博达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科博达2025年第三季度智能科技业务并表驱动公司成长 全球化与域控制器布局开启新篇章 [1] -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全球化与智能化双轮驱动 中央计算平台和智驾域控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极 [2] - 公司全球化定点逐步实现量产 并向新产品 新客户拓展 单车配套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7.33亿元 同比增长11.76% 归母净利润约2.18亿元 同比微降0.12% 扣非归母净利润约2.08亿元 同比下降11.26% [2]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约49.97亿元 同比增长16.46% 归母净利润约6.46亿元 同比增长14.21% 扣非归母净利润约6.52亿元 同比增长12.05%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2.93% 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 [2] 业务分项表现 - 全球化拓展成效显著 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营收达17.53亿元 同比增长21.69% 增速高于国内市场 [2] - 2025年前三季度 照明控制业务营收23.20亿元 同比增长8.65% 电机控制业务营收7.68亿元 同比增长14.37% 车载电子业务营收6.95亿元 同比增长10.34% 能源管理业务营收5.26亿元 同比下降7.63% [2] - 中央计算平台和智驾域控业务受益于子公司并表 实现营收4.2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003.76% [2]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完成对科博达智能科技的收购 持股比例由20%提升至80%并纳入合并报表 该公司主营智能中央计算平台及相关智驾域控制器研发 [2] - 科博达智能科技在手定点项目生命周期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并实现国内多家主流品牌车型的量产配套 [2] - 公司拟发行可转债不超过14.9亿元 募集资金将投向智能科技汽车中央计算平台与智驾域控产能扩建 安徽及浙江电子产品产能扩建 总部研发及信息化建设等项目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2.54亿元 同比增长22% 2026年实现89.98亿元 同比增长24% 2027年实现110.53亿元 同比增长23% [3] - 预计公司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25亿元 同比增长20% 2026年实现12.05亿元 同比增长30% 2027年实现14.43亿元 同比增长20% [3] - 对应当前股价 预计2025年市盈率为34倍 2026年为26倍 2027年为22倍 [3]
科博达推3.45亿并购溢价6.5倍 经营稳健净利4.51亿连续三年半增长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17
收购交易 - 公司拟以3.45亿元现金收购科博达智能科技60%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提升至80% [2][3] - 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值5.75亿元 评估增值率高达653.25% [2][3] - 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公司2025年8-12月及2026-2030年度累计净利润不低于6.3亿元 [2][5] 标的公司业务状况 - 标的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中央算力平台及相关域控制器产品 已获得4家主流品牌车企定点 生命周期销售额预计超200亿元 [4] - 标的公司2024年亏损4189.58万元 2025年1-7月亏损3518.55万元 主要因研发费用率高企达43.62%及固定资产投入前置 [4][5] - 标的公司2025年1-7月营业收入2.99亿元 较2024年全年1.78亿元增长68.03% 研发费用率优化22.83个百分点至20.79%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7亿元 同比增长11.10% 归母净利润4.51亿元 同比增长21.34% [2][6] - 主营业务收入29.48亿元 其中国内销售18.01亿元占比61.08% 国外销售11.48亿元占比38.92%同比增长23.19% [7] - 照明控制系统收入15.44亿元增12.03% 电机控制系统5.02亿元增14.47% 能源管理系统3.83亿元增20.18% 车载电器与电子4.48亿元增7.95% [6] 战略布局 - 通过收购切入汽车智能化核心产品赛道 推动产品矩阵升级 开辟新业务增长点 [3][4] - 2025年5月收购捷克IMI公司100%股权 实现境外设厂目标 降低供应链不确定性影响 [5] - 2025年上半年新获定点项目预计生命周期销售额超70亿元 获得国际知名整车厂中央域控产品定点 [7] 研发投入 - 2023-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约11.07亿元 其中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07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6.81% [8] - 标的公司2024年度研发费用率达43.62% 处于行业高位 [5]
发挥软硬件优势 家电企业加码智慧楼宇业务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5:07
家电企业多元化业务转型 - 头部家电企业如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TCL等纷纷进军机器人、医疗、光伏、机床等领域,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1] - 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等以中央空调等产品为基础,加码智慧楼宇业务,发挥软硬件优势实现绿色低碳效果 [1] - 家电企业与智慧楼宇深度关联,硬件部分如暖通、照明、中央空调等是传统品类,软件部分与全屋智能技术高度契合 [3] 智慧楼宇业务发展 - 美的集团2021年将中央空调业务更名为美的楼宇科技,成为六大业务板块之一,聚焦暖通空调、数智电梯、楼宇自控、能源管理 [2] - 美的楼宇科技提供数智建筑综合解决方案,包含设计咨询、机电设备供应、工程安装、质量监控、后期运维等服务 [2] - 海尔构建智慧楼宇生态系统,提供全空间、全场景、全周期的解决方案 [2] - 智能建筑技术可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租金溢价、重构楼宇价值,是智慧城市核心支柱 [2] 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 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占比较高,智慧楼宇企业重点发展绿色低碳技术 [4] - 美的楼宇科技通过暖通空调、电梯、楼宇控制、能源管理四大业务提升建筑能效 [4] - 美的全球创新园区应用智能温控、照明、电梯系统,提升舒适性同时减少碳排放 [4] - 上海花旗集团大厦改造后制冷系统能效从1.0W/W提升至5.5W/W,年节省能源支出超300万元,减少碳排放2600吨 [5] - 海尔在比亚迪长沙工业园项目中实现机房能效5.0以上,大幅节能 [5] 企业多元化布局 - TCL布局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三大核心产业,转型为智能科技产业集团 [7] - 格力电器2013年起进军智能装备、通信设备、模具等领域,通过收购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 [7] - 美的集团通过内部孵化和收并购涉足机器人、智能建筑、储能、医疗等领域,形成ToC与ToB并重结构 [7] - 美的集团计划推动ToB转型,重点发展新能源、工业技术、机器人、智能建筑、健康医疗、智慧物流等业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