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系统

搜索文档
男子喝4两白酒后凌晨开“智驾”上高速,2小时行驶约200公里,被警方现场查获!“具有立功、坦白情节”,该男子被判缓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8:38
每经编辑|段炼 10月14日,南京溧水法院公布了一起"醉酒后使用驾驶辅助功能驾驶机动车"的案例,详情如下: 2024年2月1日晚21时40分许,被告人王某某与他人聚餐期间饮用约4两白酒。次日凌晨4时许,王某某驾驶小型普通客车从浙江省湖州市出发前往江苏省南 京市,驾驶途中,王某某启动车辆驾驶辅助系统操控车辆行驶。2月2日凌晨6时许,王某某驾车沿S87南京支线由南向北行驶至5公里20米处时,被执勤民 警现场查获。经鉴定,王某某血液酒精含量为151.2毫克/100毫升。王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实。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某在醉酒状态下利用驾驶辅助系统操控机动车,自浙江省湖州市行驶至江苏省南京市,驾驶时间约两小时、距离约两百公 里,血液酒精含量达151.2毫克/100毫升,其行为给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已构成危险驾驶罪。结合被告人王某某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具有 立功、坦白情节,溧水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某拘役一个月十五日,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图片来源:临平检察 2025年7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强调,目前国内市场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 ...
某新势力智驾一号位的离职始末......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0-11 07:32
以下文章来源于红色星际 ,作者红色星际科技 红色星际 . 让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动驾驶行业! 作者 | 红色星际科技 来源 | 红色星际 原文链接: 某新势力智驾一号位的last day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30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自动驾驶前沿信息获取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最近的智驾系统OTA事故成了某新势力智驾一号位离职的催化剂。 所以,最近这次OTA事故发生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来担责? 智驾一号位今年在内部的处境本来就不好,势头被空降的世界模型负责人逐渐超过。核心算法像VLA、世界模型的研发都在世界模型负责人手里,而 且绕开了智驾一号位直接向该新势力BOSS汇报。 这次OTA事故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就在昨天该新势力内部召开的高管会议上,智驾一号位并没有参会,last day成了事实。 在智驾一号位上的换帅,一方面说明该新势力BOSS生杀果断;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智驾竞争上该新势力需要迫在眉睫的改变。 几年前该新势力在智驾上还是和华为"二人转",领先于业界。而这几年势头不在,属于即没有再领先也没有掉队 ...
“合作网”密集落地 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欧洲时刻
经济观察报· 2025-10-02 00:37
中国汽车企业欧洲本土化战略加速 - 欧洲高关税倒逼中国车企欧洲本土化在今年全面加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各种形式合作快速达成 [2] - 中国车企正合作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包括与麦格纳、博世等全球一级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开发,以及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合作,以快速在欧洲组建中国汽车品牌生态链条 [2] - 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入欧洲五国市场,地平线募资58亿元首要用途是扩大海外市场业务,小米官宣在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 [2] 轻资产生产模式成为重要入欧路径 - 考虑到高成本和合规性风险,本土化生产成为必然选择,但并非每家车企都选择自建工厂,“借腹生子”的轻资产模式被采用 [3] - 零跑借助合作伙伴斯特兰蒂斯集团的西班牙工厂生产,计划2026年投产零跑电动车型 [3] - 小鹏与麦格纳合作利用其奥地利工厂生产电动车,今年就将投产G6和G9,广汽也正在寻求由麦格纳代工的可能性 [3] 借助成熟经销商网络快速打开市场 - 小鹏汽车通过与Hedin集团合作进入瑞士市场,并通过与AutoWallis集团和Salvador Caetano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进入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三国 [3] - 这些合作对象并非首次接触中国品牌,Hedin自2022年起就与比亚迪合作,AutoWallis已经是蔚来、比亚迪、MG等品牌的欧洲代理商 [4] - 奇瑞汽车通过与西班牙车企埃布罗公司合资,盘活日产在西班牙的工厂,成为最早在欧洲进行本土化生产的中国车企之一 [5] 供应链企业采取合作方式同步出海 - 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在欧洲共有三个生产基地,德国和匈牙利工厂为自投,西班牙工厂则是与斯特兰蒂斯集团合作投建 [5] - 智驾公司地平线采取“搭船出海”战略,通过与博世、大陆、电装等一级供应商合资合作,共同研发适配跨国车企的智驾系统 [5] - 地平线在慕尼黑车展期间组局邀请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企业与全球投资巨头、欧洲头部供应商共商合作 [6] 欧洲市场现状与用户挑战 - 欧洲新能源车普及率只有20%,政策红利不足、能源涨价、技术能力缺乏等因素拖慢了欧洲汽车业转型节奏 [10] - 欧洲用户对智能电动车观望情绪浓厚,部分用户因科技功能被吸引,但也有用户表示要支持欧洲本土汽车业而不会选购中国车 [9] - 欧洲用户对电动车存在较多顾虑,包括高速不限速下的续航能力、冬季抗低温能力,以及租赁模式流行下的残值和资产保值率 [11] 中国车企的产品与市场策略分化 - 大部分车企选择推出欧洲版车型,比亚迪、奇瑞等针对欧洲市场做了新车开发,奇瑞甚至在欧洲设立了全新品牌和标识 [10] - 为规避高关税及迎合用户喜好,中国车企开始大量输出插电混动车型和精品小车,同时用中高端智能化车型树立技术坐标 [10] - 小鹏汽车坚持“中国全球一致化”,从今年开始开发的车都是全球化的,不会另外开发“欧洲版”,在欧洲只卖4万至10万欧元的车 [11] 技术本地化定制与双向学习 - 宁德时代专为欧洲客户量身定制动力电池,重点提高安全性、低温充电效率、残值以及使用寿命等指标 [11] - 地平线认为中算力和低算力芯片最符合欧洲需要,因此初期合作开发的系统将聚焦智能辅助驾驶的基础功能 [10] - 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也是一场与欧洲企业的深层“切磋”,学习和吸收欧洲在底层造车理念和能力上的优势 [12]
李书福叹“相见恨晚”!千里科技携吉利、奔驰入场,AI智驾战“决赛圈”打响
搜狐财经· 2025-09-30 23:51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发布新品牌英文名称“AFARI”及标识,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出席发布会,表达对“AI+车”融合发展的期许 [1] - 公司前身为重庆力帆科技,于2025年2月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并明确“AI+”战略方向 [12] - 公司提出“千里计划”,旨在构建由大模型驱动的“One Brain”、整合跨设备的“One OS”,最终通过“One Agent”实现多场景无缝服务 [8] - 公司商业模式侧重“国际化商业联盟”,目标是通过与奔驰等国际企业合作,成为“世界级AI科技公司” [10] 智能驾驶业务 - 公司首次完整披露“千里智驾”业务,将“含模量”作为核心技术指标,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含模量达70%-80%的系统 [3] - 当前行业智驾系统含模量普遍在40%-50%,海外顶级企业可达70%-80% [3] - 公司采用“端到端模型架构”,减少对传统规则与高精地图依赖,其系统通过重庆“8D路况”实测验证 [4] - 智驾系统搭载6D多模态感知矩阵,包括11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个激光雷达,实现“无图城市NOA”与“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覆盖 [4] - 公司智驾产品规划清晰:1.0版本已落地,覆盖100-700TOPS算力;2.0版本(L3级)计划2025年底发布;3.0版本(L4级)预计2026年推出 [4] 智能座舱业务 - 公司推出智能座舱操作系统“Agent OS”,核心功能包括“超自然交互”、“融合记忆”、“全融合地图”与“第三生活空间” [4] - Agent OS基于多模态大模型与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开发,被定义为“超级智能体雏形” [5] - 公司认为2025年是AI Agent应用爆发之年,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将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 [5] 智能出行业务 - 公司提出智能出行“18个月计划”,旨在完成Robotaxi从技术、产品到服务的全链路布局 [6] - 初步测算显示,单城部署1000辆Robotaxi在良好运营下可实现盈亏平衡 [6] - 若目标达成,公司将成为全球第二个、中国首个具备主机厂级支持与专属硬件定制能力的Robotaxi服务商 [6] 合作伙伴与资源整合 - 吉利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汽车制造积淀、资金支持,并与公司组建“智能汽车算力联盟”,提供超23EFLOPS算力 [8] - 吉利以千里科技为核心推行“一个吉利”整合策略,极氪智驾团队约1300人及smart品牌部分员工划入公司,形成规模达3000人的研发集群 [9] - 梅赛德斯-奔驰以13.39亿元受让公司3%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双方将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2][13] 财务表现与行业前景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84亿元,同比增长4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17.08万元,同比增长19% [14]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13.15亿元,同比激增396.29% [14] -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L2+智驾装配率超80%,城市NOA向15万级市场下沉 [9] -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万亿美元,2032年增至6.7万亿美元 [9] - 未来三年被视为自动驾驶行业“决赛阶段”,公司优势在于“AI技术与汽车制造的深度融合” [9]
千里科技“混血”重生:智驾智舱智行三线发力,AI+战略转型再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9-30 21:5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开启AI+战略转型,从传统车企转变为科技公司,已完成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出行领域的全面业务布局 [2][3] - 公司品牌层面进行重塑,今年2月正式更名为千里科技,并发布了新的品牌英文名称“AFARI”及标识 [2] - 公司董事长印奇阐述“千里计划”,旨在构建由大模型驱动的AI大脑、统一操作系统和超级智能助手,实现跨终端、跨场景服务 [4] 业务进展与规划 - 智能驾驶领域,公司正基于AI技术重新定义智能辅助驾驶标杆,并加速L4级智驾方案研发 [3][4] - 智能座舱领域,公司打造的新一代Agent OS实现了超自然交互、融合记忆等功能 [3] - 智能出行领域,公司计划在未来18个月完成Robotaxi全链路产业布局,目标在全球10座城市实现规模化运营,单一城市部署超1000辆Robotaxi [3][4] - 公司正与吉利合作研发Robotaxi专用车型,并与国内外出行服务提供商合作打造运营平台 [4] - 公司预计明年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将形成规模化商业收入,座舱产品和Robotaxi也将有明确进展 [9] 财务与资本运作 - 公司对今年突破百亿产值有信心,但绝大部分收入仍来自制造业,新业务营收贡献有待提升 [2][7] - 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来自制造业的收入约占整体营收的96% [7] - 公司正在筹划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5] 股东与合作伙伴 - 公司转型底气源于吉利集团的背书,吉利集团在2020年通过间接持股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6] - 董事长印奇于2024年通过旗下公司以24.3亿元受让部分股份并出任董事长,其创立的旷视科技在计算机视觉和BEV算法模型方面有技术优势 [6] - 梅赛德斯-奔驰(上海)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协议转让获得公司3%股份,双方将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展开紧密战略合作 [7]
车企高层为何陆续拜会任正非?任总关于安全的这句话,震动全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9-27 15:04
合作动态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等高层会谈,双方围绕强化战略互信、深化战略合作、推进企业治理与运营机制创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1] - 东风汽车表示正积极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将持续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协同,共同面对产业变革与市场挑战 [1] - 除东风汽车外,小鹏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车企高层也陆续拜会任正非,寻求加强与华为的合作 [5][7] 华为的战略与优势 - 华为明确“不造车,帮车企造好车”的战略定位,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为车企赋能,避免了与车企的直接竞争 [9] - 华为在智驾系统、通信技术、鸿蒙系统、芯片、算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智驾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7] - 华为每年投入一两千亿人民币进行研发,构建了深厚的护城河和竞争壁垒 [9] - 华为的营销、渠道和市场能力也是车企看重的重要合作资源 [7] 行业共识与趋势 - 汽车行业正经历巨大变革,汽车成为流动的“第三空间”,行业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3][7] - 数据成为推动AI发展的“新燃料”,汽车的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国内智驾的浪潮在某种意义上由华为引发 [5][7] - 传统车企在AI领域面临落后,与华为合作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被视为明智之举,大众等国际车企也到中国寻找合作伙伴 [7][9] 核心发展理念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强调,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最高级别是安全,直指行业问题的根源 [1][3] - 华为将安全作为智驾系统的最大追求之一,致力于避免事故发生 [3] - 华为的成功基于其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企业的根本是产品,需要持续打磨以提供更好体验 [3]
左手合作Momenta,右手投资千里科技,奔驰智驾加速本土化落地
新浪财经· 2025-09-26 11:33
智能驾驶技术合作与系统发布 - 与Momenta联合发布新一代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采用飞轮大模型和一段式端到端技术架构 实现感知决策控制深度整合 变灯识别响应仅需100毫秒 通行效率接近人工驾驶水平[1][3] - 系统100%采用本土训练数据 包含资深驾驶者操作素材 精准应对非机动车混行 无保护左转 施工路段等特殊场景[3] - 历经全国高流量路段百余台实车测试 并通过仿真平台完成7×24小时不间断 亿公里级别极端场景模拟 涵盖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3] 纯电车型产品与技术配置 - 国产全新纯电CLA开启预售 价格区间25.9万-29.9万元 基于MMA纯电平台打造[3] - 搭载800V高压架构 支持320kW直流快充 充电10分钟可补充370km续航 配备89kWh三元锂电池组 CLTC工况续航达866km 百公里电耗10.9kWh[4] - 后驱版本采用200kW电机与两挡变速器组合 最高车速200km/h 海外四驱版本配备260kW动力总成 可断开式前桥电机降低90%空载能耗[4] 智能化系统与数字技术 - 配备自研MBOS操作系统 采用域控制架构 覆盖智能座舱 自动驾驶 车身舒适 行车与充电四大功能域 以太网通信速度达10Gbps[4] -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8295主芯片 CPU算力较前代提高72% GPU提高91% 配合三联屏与HUD抬头显示构建交互体系[4] - 通过与字节跳动战略合作搭载豆包大模型升级MBUX虚拟助理 具备情感识别与精准语义理解能力[4] 资本布局与产业链投资 - 奔驰数字技术以13.39亿元受让千里科技3%股份 约1.36亿股 每股价格9.87元 承诺12个月内不减持[1][6] - 奔驰数字技术为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成立于2023年6月 是全球海外最大数字化研发中心 业务覆盖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汽车零部件研发[6] - 千里科技为吉利旗下智能驾驶企业 已发布L2+级智驾方案 规划6个月内推出L3级方案 2026年落地L4级Robotaxi技术[7] 生产规划与市场竞争力 - 全新纯电CLA在北京亦庄工厂投产 计划今年上市[8] - 智驾系统本土化技术协同落地将快速提升在华智能电动市场竞争力[8]
乘用车企拐点将至,关注汽零强势赛道&客户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5 09:55
板块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至8月申万汽车板块涨跌幅+22.10%,跑赢沪深300指数7.83个百分点 [1][2] - 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板块取得超额收益 [1][2] - 商用车板块估值修复主要系客车及重卡销量同比表现转好 [1][2] - 汽车零部件板块走势受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影响,多家公司布局相关业务 [1][2] - 在特斯拉等头部厂商的量产指引、新品发布预期催化下,汽车零部件板块第三季度走势较强 [2] 乘用车板块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乘用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0.4%,高于并表销量端的同比增速9.0% [3] - 营收增速高于销量端主要系自主车企高端车型上市拉动单车均价同比提升0.20万元/辆 [3] - 2025年第二季度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88.4亿元,同比下降19.6% [3]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第二季度价格战激烈,车型降价影响车企毛利率 [3] - 新势力车企单车盈利能力实现同比大幅改善,传统车企单车盈利能力普遍同比承压 [3] - 赛力斯在问界M8&M9等高端车型拉动下,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0.53万元/辆至1.68万元/辆 [3] - 展望下半年,价格战缓和及多款重磅车型上市放量,乘用车企盈利空间有望上修,处于强新品周期的车企盈利有望迎来拐点 [3] 汽车零部件板块业绩 - 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零部件板块营收3572.9亿元,同比增长7.6% [3] - 2025年第二季度汽车零部件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198.4亿元,同比增长7.2% [3] - 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收主要系毛利率受年降影响及研发费用率维持高位 [3] - 多数重点汽零公司业绩同比增长原因包括布局优势赛道、下游高增长客户拉动、提升运营效率及汇兑收益增加 [3][4] - 展望下半年,乘用车市场重磅新品发布上量有望拉动对应供应商增长,智驾平权为2025年主线,智能化产业链标的业绩增速有望超越市场平均值 [4] 商用车板块业绩 - 客车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客车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3%,高于并表销量端的同比下滑4.4% [5] - 客车营收增长主要系单车收入同比提升9.1%至63.1万元/辆 [5] - 2025年第二季度客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22.2%,主要系期间费用率下降 [5] - 重卡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重卡板块营收1034.1亿元,同比增长1.0%,但重卡售价下行 [5] - 2025年第二季度重卡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下降16.0%,主要因市场竞争激烈 [5] - 展望下半年,旅游消费复苏及公交车更新补贴有望支撑国内客车市场景气度,海外新能源客车替换需求维持高位 [5] - 重卡内需在政策支持下有望企稳回升,新能源重卡或在政策及经济性优势下维持高景气 [5] 投资建议与关注标的 - 整车端,乘用车市场价格战缓和,盈利空间有望修复;商用车市场在政策发力下有望持续上行 [6] - 零部件端,下半年强势新品密集,有望拉动供应商业绩,智驾系统渗透率有望快速上行 [6] - 建议关注处于强势新品周期的车企,如长城汽车、赛力斯、上汽集团和小鹏汽车-W等 [6] - 建议关注强势主机厂供应链及人形机器人/智驾等强势赛道标的,如隆盛科技、均胜电子、德赛西威等 [6] - 商用车建议关注集中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复苏的龙头,如潍柴动力、宇通客车等 [6]
简讯:奇瑞启动重磅IPO 有望成今年最大车企上市案
BambooWorks· 2025-09-18 17:50
IPO基本信息 - 奇瑞汽车启动香港IPO 计划筹资10亿美元以上 有望成为2025年最大汽车企业IPO[2] - 公司拟发售2.97亿股 每股定价区间27.75至30.75港元[2] - 以定价区间上限计算 募资总额达91.4亿港元(11.8亿美元)[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达2,690亿元(378亿美元) 同比增长65.4%[2] - 2024年净利润143亿元 同比增长37.2%[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82亿元 较去年同期549亿元增长24%[2] - 新能源汽车销售收入同比激增约四倍至187亿元 占营收总额四分之一以上[2] 业务优势与发展战略 - 自2003年起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2] - 正加速在全品牌线部署智驾系统 提供多级自动驾驶功能[2]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组合 升级新能源动力系统及平台架构[2] - 将投入大规模研发以强化核心技术能力[2]
哪吒汽车破产后,它留下了哪些天坑?
36氪· 2025-09-16 21:35
核心观点 - 电动汽车行业已进入智能化下半场 车企倒闭将导致车主权益严重受损 包括车机系统停止更新 智驾技术停滞及网络服务中断[5][7][9][11][15] - 哪吒汽车破产重整暴露巨大债务危机 确认债权51亿元 但现金仅1500万元 应收账款93亿元回收困难 并拖欠5000多名员工工资4.6亿元[13] - 海外市场2.5万车主权益无法保障 主要集中在泰国和印尼地区[15] 车主权益影响 - 智能化服务全面停滞 46万车主仅获得车壳 车机系统和智驾技术停止更新[7][11] - 车机流量需车主自费续约 否则三大运营商将断网 导致车载导航 远程控车及空调控制功能失效[11] - 海外2.5万辆出口车辆无法提供后续服务 海外车主需自行承担风险[15] 债务与财务危机 - 1631家债权人申报260亿元债务总额 其中51亿元为确认债权[13] - 公司现金储备仅1500万元 应收账款达93亿元但回收难度极高[13] - 拖欠5000余名员工工资共计4.6亿元 对员工家庭造成重大影响[13] 行业技术趋势 - 电动汽车核心差异在于智能化而非动力系统 头部车企均布局智驾大模型(如华为系 理想VLA 比亚迪天神之眼 吉利千里浩瀚)[9] - 车机系统向AI化发展 例如宝马引入阿里AI 蔚来Nomi机器人强化情感交互能力[9] - 智能化技术需持续迭代 车企倒闭将导致技术断层[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