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会员
搜索文档
节目延播、内容缩水 《再见爱人5》引退费风波
北京商报· 2025-10-26 23:50
节目内容调整与消费者争议 - 《再见爱人5》第二期调整播出计划推迟上线,随后嘉宾路行因个人原因退出节目 [1] - 节目第二期重新上线后,总时长仅为137分钟22秒,相比第一期的309分钟50秒,减少超过一半以上 [2] - 内容缩水、延播及嘉宾退出引发会员不满及退费要求,但平台客服回应称已充值到账的会员服务暂不支持退费,仅可协助取消续订 [1][2] 会员收费体系与消费者体验 - 平台会员体系复杂,观看不同正片需要不同会员等级(如VIP、SVIP),使用不同终端(如手机、电视)也需要开通不同会员 [2] - 芒果TV会员包年价格为248元,全屏会员包年价格为388元(原价488元) [2] - 消费者投诉平台存在层层付费模式,例如《再见爱人4》曾推出正片、沉浸版等5个版本及相应付费模式,被指为变相加价 [3] 历史停播与投诉问题 - 平台此前已有节目停播引发争议,如2022年《星星的约定》开播一周后意外停播,以及今年《姐姐妹妹抓娃娃》断档停播 [4] - 消费者为观看特定节目开通会员后,因节目停播无法享受服务,要求对未使用部分退费但与客服交涉未果 [4] - 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与芒果TV相关的投诉词条达36636条,基本集中在会员收费问题上 [5] 会员业务财务表现 - 去年末芒果TV会员规模达7331万,全年会员业务收入达51.48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 [5] - 会员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达19.3%,占互联网视频业务收入比重超过50%,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5] - 会员增长得益于优质内容供给(如《歌手2024》、《再见爱人4》)及创新的会员权益体系,旨在提高用户付费意愿和ARPPU值 [6] 法律视角下的服务协议争议 - 法律人士指出,平台以“会员已充值到账”为由拒绝退款属于单方面解释,若服务内容发生实质性变更(如节目删减),消费者有权要求部分退款或补偿 [1][7] - 平台《会员服务协议》中的条款,如“不对用户和任何第三人承担任何责任”及“视情况决定是否退费”,被法律专家指为可能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或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8] - 律师认为“视情况”条款是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的工具,消费者有权质疑其公平性与合法性,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8]
“SVIP白买了!”《再见爱人5》节目延播、内容缩水,想退费却投诉无果?律师发声…
北京商报· 2025-10-26 14:17
节目内容变更 - 《再见爱人5》第二期总时长为137分钟22秒 较第一期的309分钟50秒减少超过一半 [1][3] - 节目出现延播和嘉宾退出情况 导致内容缩水 [2][3] - 会员认为节目删减导致付费权益受损 要求平台退费 [4] 会员收费体系 - 平台设置不同等级会员 VIP可同步观看正片 SVIP可一次性追平进度并需解锁礼包 [4] - 会员收费分为多个档次 手机/Pad/电脑会员包年248元 包季78元 包月30元 全屏会员包年388元 包季118元 包月50元 [4] - 平台被指采用层层付费模式 《再见爱人4》曾推出5个版本内容并设置相应付费 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变相加价 [5] 会员业务表现 - 2024年末芒果TV会员规模达7331万 会员业务收入51.48亿元 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 [7] - 会员收入同比增长19.3% 占互联网视频业务收入比重超过50% 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因素 [7] - 会员增长得益于优质内容供给如《歌手2024》《再见爱人4》等爆款综艺 以及会员权益体系创新 [8] 消费者投诉情况 - 黑猫投诉平台涉及芒果TV的词条达36636条 主要集中在会员收费问题 [7] - 有消费者投诉为观看特定综艺开通会员后节目断档停播 要求对未使用部分退费但与客服交涉未果 [7] - 平台客服回应称会员已充值到账不支持退费 仅可协助取消续订 [2][9] 法律条款分析 - 平台《会员服务协议》规定服务中止或终止时不对用户承担任何责任 并视情况决定是否退费 [10] - 法律人士指出相关条款属于格式条款 若不合理免除平台责任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11] - 律师认为"视情况"条款是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消费者有权质疑其公平性与合法性 [11]
节目延播、内容缩水 会员喊话《再见爱人5》退费:权益损失为何要由消费者买单
北京商报· 2025-10-26 14:05
节目内容变更与消费者争议 - 芒果TV综艺节目《再见爱人5》第二期调整播出计划推迟上线,随后嘉宾路行因个人原因退出节目 [1] - 节目第二期上、中、下总时长为137分钟22秒,与第一期的309分钟50秒相比,时长减少超过一半 [2] - 内容缩水、延播及嘉宾退出引发会员不满,出现退费要求,但平台客服回应称“会员已充值到账”不支持退费,仅可协助取消续订 [1][2][7] - 法律人士指出,以“会员已充值到账”为由拒绝退款属于单方面解释,若服务内容发生实质性变更(如节目删减),消费者有权要求部分退款或补偿 [1][8] 会员收费体系与模式 - 平台会员体系复杂,观看《再见爱人5》正片需至少成为VIP会员,一次性追平进度需成为超级会员(SVIP)并解锁礼包 [2] - 会员收费根据终端设备不同而差异,手机/Pad/电脑会员包年248元,全屏会员(含电视/盒子)包年388元 [2] - 平台存在分层付费模式历史,《再见爱人4》曾推出正片、沉浸版等5个版本及相应付费,被指为变相加价 [4] - 平台通过构建IP定制节目、单点直播等四大增收矩阵,创新会员互动产品以提高用户付费意愿 [6] 消费者投诉与平台责任 - 黑猫投诉平台上与“芒果TV”相关的投诉词条达36,636条,基本集中在会员收费问题 [5] - 平台《会员服务协议》中存在“不对用户和任何第三人承担任何责任”及“视情况决定是否退费”等条款 [8] - 法律专家认为上述条款属于典型格式条款,若不合理地免除平台责任,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9] - “视情况”条款被指为责任规避工具,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保留企业单方面解释权 [9] 会员业务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4年末芒果TV会员规模达7,331万,全年会员业务收入为51.48亿元,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3% [6] - 会员业务收入占互联网视频业务收入比重超过50%,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因素 [6] - 业务增长得益于优质内容供给(如《歌手2024》、《再见爱人4》)以及不断创新的会员权益体系 [6]
从免费到「套娃式」收费,互联网会员为何越买越贵?
36氪· 2025-10-20 11:56
行业商业模式演变 - 互联网行业商业模式从过去的“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转变为全面付费模式 [1][2] - 视频网站等平台通过分级会员、挖掘付费意愿来扩大收入规模,VIP分级和会员权益下降成为常态 [3] - 会员收入已成为多家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驱动平台极力提高会员门槛并进行权益分级 [24][27] 视频网站会员现状与用户困境 - 用户不购买会员则绝大部分影视资源无法完整观看,且需忍受超长广告(例如:腾讯视频《许我耀眼》前100秒广告,优酷《甄嬛传》前120秒广告)[3][4] - 为满足多样化观看需求,用户常需购买多家视频网站会员,但即便如此仍无法实现无死角全覆盖 [6][7][8] - 平台加大对独家内容投入(如爱奇艺主打自制剧和综艺,腾讯视频覆盖影视、美剧、体育)以保持竞争力,加剧了用户的多平台付费压力 [6] 会员权益与价值变化 - 即便开通会员,也无法观看平台所有内容,并受到同时登录设备数限制(例如腾讯视频VIP累计播放设备限3台,SVIP限8台)[14][16] - 会员“免广告”权益名存实亡,基础会员仍需观看贴片广告,高级会员(如爱奇艺白金/星钻VIP)仅能减免部分广告时长 [17] - “套娃式”会员盛行,例如腾讯音乐会员需额外付费才能收听主题音乐系列等特定内容,会员含金量集体下降 [21][23] 会员收入贡献与财务表现 - 爱奇艺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66.3亿元,会员收入40.9亿元,占比达61.7% [24] - 芒果超媒2025年上半年会员收入24.96亿元,占总营收59.64亿元的约41.9% [25] - B站2025年第二季度增值服务收入28.4亿元,占总营收73.4亿元的约39% [26] - 但会员收入增速普遍下滑,爱奇艺2024年会员收入177.6亿元,同比降低13%;腾讯视频2025年第二季度付费会员数1.114亿,同比环比均减少300万 [34][35] 平台应对策略与新增长探索 - 平台通过联合品牌(如腾讯视频与麦当劳、京东等推出联合会员)扩大会员销售,并将会员作为撬动生意的工具 [28] - 电商平台如淘宝88VIP通过权益升级(打通盒马、饿了么、飞猪等权益)扩大高端消费群体,其会员数超5300万,人均年消费额为普通用户6-8倍,贡献平台35%的GMV [29][31][32][33] - 长视频网站加速布局短剧(如爱奇艺推出“微剧场”、腾讯推出独立短剧产品)和扩展海外市场(爱奇艺海外业务保持增长,芒果TV国际APP下载量达2.61亿次,收入提升至1.41亿元)以对抗行业下行压力 [38][39] 行业整体趋势与挑战 - 视频行业月活用户数大幅萎缩,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月活从2018年的5.3亿、5.65亿、4.7亿降至2025年6月的3.63亿、3.56亿、2.01亿 [36] - 会员数量触达天花板,过度开采会员收入可能使公司陷入增长危机,行业面临整体下行压力 [3][34][40] - 留住用户并促使其持续付费的核心动力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41]
蜂助手:云端协同技术与机器人领域的结合未来应用前景请以公司官方公告或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证券日报· 2025-09-11 19:44
数字商品综合运营业务 - 公司向运营商采购流量及话费并提供数字商品+技术+运营一体化服务 [2] - WPS会员、汽水音乐和埋堆堆会员为中国移动渠道独家代理 [2] - 芒果TV和优酷等会员存在相关产品合作 [2] 物联网流量运营及解决方案业务 - 公司通过运营商渠道拓展物联网客户并销售5G盒子等产品 [2] - 联合拓展的室内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已在医院等场景成熟应用 [2] - 室内导航技术提供精准技术支撑 [2] 云终端技术和算力运营业务 - 公司与相关企业联合打造云手机产品并服务中国移动 [2] - 云端协同技术与机器人领域结合的应用前景需以官方公告为准 [2]
视频平台VIP涨价传闻引热议,网友:“再上调就不看了”
猿大侠· 2025-08-14 12:12
腾讯视频VIP涨价传闻 - 网传腾讯视频连续包月VIP价格将从25元上调至38元 自2025年9月3日起生效[1] - 社交平台用户对52%的涨幅表示难以接受[3][6] - 公司客服回应称未收到调价通知 苹果后台也确认无相关数据[7][8] 历史调价记录 - 2021年4月首次调价:连续包月从15元(+33%)至20元 包年从178元(+22%)至218元[4] - 2022年4月二次调价:连续包月从20元(+25%)至25元 包年从218元(+9%)至238元[5] - 2024年12月变相缩减权益:新用户设备登录数从5台降至3台 同时播放设备数减半[5] 行业现状分析 - 长视频平台用户流量趋稳 腾讯视频与爱奇艺付费会员均破亿[10] - 行业面临会员滞涨与收入增长放缓 头部平台ARPU提升成为必然选择[10] - 爱奇艺2020年率先开启提价周期 四大平台随后跟进[10] 涨价逻辑与用户反馈 - 涨价理论上可改善平台亏损 反哺优质内容生产[11] - 实际存在内容供给不足与权益缩减矛盾:投屏限制 设备数量下调 额外付费内容[12] - 用户付费意愿降低 盗版需求回升 平台需平衡盈利与用户体验[13] 当前价格体系 - 截至2025年8月:VIP连续包月25元/月 包年238元/年 SVIP连续包月35元/月[8] - 官方渠道显示价格未变动 网传38元消息存误导性[10]
芒果TV三会员在手投屏无门,用户斥“连环收费”吃相难看
犀牛财经· 2025-07-30 21:59
会员权益争议 - 用户同时持有普通会员218元/年 全屏会员248元/年及SVIP会员268元/年三项权益 仍无法通过投屏观看SVIP专属内容《密室大逃脱》最新集[2] - 平台客服回应SVIP节目暂不支持投屏 全屏会员不包含SVIP权益 需等待剧集向普通VIP开放后才可投屏[2] - 普通会员与SVIP仅限手机 平板及电脑端使用 全屏会员支持电视端但排除SVIP抢先观看权益 用户需叠加购买多项会员仍受终端限制[2] 行业收费模式问题 - 视频平台常以"小字标注"隐藏条款 如SVIP权益页面注明不含电视端 消费者购买时极易忽略[2] - 热门影视剧及综艺常需单独付费解锁单集 用户质疑存在"套娃收费"及"收割韭菜"现象[2] - 部分用户因权益复杂及收费分层转向盗版网站作为替代选择[2] 平台业绩表现 - 芒果超媒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2.76%至29亿元 净利润下降19.8%至3.79亿元[3] - 业绩下滑归因于传统电视购物业务收缩及内容投入加大 但会员收入保持良性增长[3] 行业盈利压力 - 长视频平台普遍面临盈利压力 采用"套娃式"会员设计及模糊权益边界[3] - 增长依赖层层加码付费机制而非用户体验优化 可持续性面临挑战[3] - 滞后的客服响应与复杂收费机制正在透支用户信任[3]
SVIP会员不能投屏电视观看抢先看剧集?芒果TV客服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8:16
会员权益争议 - 消费者投诉芒果TV SVIP抢先看剧集无法投屏至电视 电视端登录会员账号也无法观看抢先内容 [2][4] - 消费者拥有全屏会员(248元/年) 普通会员(218元/年)和SVIP(268元/年) 但SVIP权益明确标注"不含电视端" [12][13] - 客服回应SVIP节目不支持投屏和录播 需等待剧集转为普通VIP后方可投屏观看 [13][14] 会员体系结构 - 芒果TV会员分为普通会员 SVIP 超品俱乐部(999元/年)和全屏会员 全屏会员适用终端包含电视/盒子但不可观看SVIP剧场 [12][13] - SVIP会员支持3台设备同时使用(不含电视) 享有免费SVIP剧场和抢先看SVIP剧集权益 [13] - 全屏会员支持2台设备(含电视) 仅能抢先看VIP剧集 [13] 公司经营表现 - 芒果超媒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2.76%至29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滑19.8%至3.79亿元 [14] - 营收下滑主因传统电视购物业务收缩 净利润下降系内容投入增加 但芒果TV会员收入保持增长 [14] 消费者诉求 - 消费者质疑会员权益叠加后仍无法实现电视端观看SVIP内容 认为权益说明存在隐蔽性 [7][11] - 消费者表示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 但要求更透明的会员权益规则 [11]
你被自动续费“套路”过吗?警惕“7天免费”“首月1元”背后的隐形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6-05 23:37
自动续费行业现状 - 多家平台通过"0元开通""免费体验"等醒目优惠诱导用户开通会员 但自动续费条款以灰色小字隐藏[3][4] - 视频类App投诉集中 人民网平台显示136条自动续费投诉中优酷、哔哩哔哩、芒果TV占比较高[4] - 部分平台将自动续费设为享受优惠的必选项 且扣费前无提醒机制[4] 平台操作案例 - 京东Plus会员案例显示 五年间自动扣费金额在99-149元间波动 累计扣款595元 用户称未获价格变动提醒[3] - 爱奇艺会员页面突出"连续包月0元"优惠 但自动续费条款(每月25元)的提示字体与背景色相近[4] 监管政策进展 - 工信部要求自动续费前5日需以显著方式提醒用户 并提供便捷退订途径[5] - 2024年7月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经营者需在服务前和续费前进行显著提示[5] 用户操作指南 - 支付宝取消路径:我的-设置-支付设置-自动续费/免密支付-关闭服务[6] - 微信取消路径: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自动续费-关闭扣费服务[6] - 视频/音乐类App通常可在"我的会员"或"账户设置"中找到取消选项[6]
乐划锁屏创新节日玩法,丰富活动嗨翻用户
金投网· 2025-04-27 12:46
乐划锁屏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提供4K超清图片与视频内容满足用户对锁屏功能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1] - 平台采用节日主题活动形式持续突破传统锁屏功能边界,增强用户互动体验[1][10] - 当前全球日活跃用户规模达1.6亿,体现平台在锁屏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10] 节日运营策略 - 中秋节期间联动创作者推出主题壁纸与插画,通过亮屏推荐和专题合集实现沉浸式氛围营造[5] - 2024年中秋活动期间(9月15-17日)用户有效触达数环比提升5%,消费PV环比增长18%[5] - 春节集卡活动(1月26日-2月5日)设计左滑屏幕随机获卡机制,每日集满5张可抽奖,连续参与增加额外机会[6] 用户互动数据 - 春节活动卡片曝光量超百万级别,参与人数突破50万,累计抽奖次数达7万+次[6] - 活动奖品设置包括OPPO FIND X8手机、OPPO Pad Air平板等硬件及芒果TV会员服务[6] - 界面实时显示集卡进度(如4/5)与互动数据(如♡6779点赞量),强化用户参与感[7][8] 内容创新方向 - 采用"随机掉落卡片"机制结合点赞行为收集,驱动用户高频互动[3][7] - 专题化运营如下拉空间大卡设计,深化节日主题场景渗透[5] - 通过抽奖资格和连续参与奖励形成长效激励机制[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