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以两乡网点“小切口”写普惠金融“大文章”
人民网· 2025-11-17 13:32
战略背景与定位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对全局发展至关重要[1] - 保险被赋予为“三农”事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风险保障的重要使命[1] - 公司将乡村、乡镇地区作为独立业务平台发展,并于2023年正式启动“两乡振兴”战略规划[1] 核心战略举措 - 2024年公司在原有“12345”规划基础上,以“两乡星级生产单元体系”与“两乡振兴样板间建设”为“双轮驱动”[2] - 两乡星级生产单元体系构建覆盖所有两乡基层网点的分级分类评价和建设体系,通过年度星级评定实现精准政策支持和资源投放[2] - 两乡振兴样板间建设方案重点扶持发展意愿、指标达成、综合质态和模式创新突出的标杆网点,通过专项政策资金投入打造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前沿阵地[2] 硬件升级与服务优化 - 公司围绕网点面积配置、设备配套和空间规划推出支持举措,规划专属资金建设配备便民设施的“爱心驿站”[4] - 硬件升级使老旧网点焕发新生,崭新的便民设施和亲切服务让网点恢复热闹景象[3] - 实体网点升级使服务延伸“一公里”,成为获得老百姓认可和信任的基石[7] 综合化服务与政企联动 - 网点与当地医保局合作设立便民服务点,实现医保政策宣讲、保费代缴等“一站式”服务,如山东菏泽鄄城支公司旧城网点的“金健康”服务点[5] - 部分网点成为央行挂牌的“反洗钱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定期活动普及金融知识,如山东潍坊寿光支公司西城网点[5] - 基层网点主动承接社会与群众服务工作,构建便民利民的“综合化服务窗口”[5] 多元化销售与模式创新 - 公司依靠集团优势与本地财险公司合作,开辟成熟的产寿融合发展路径,使网点成为“多元化销售窗口”[6] - 湖南邵阳武冈支公司龙江网点和福建福清江阴网点通过共同建设、联合培训和综合服务,实现高效服务[6] - 四川雅安汉源支公司九襄网点通过组建理赔勘察员协办小组,专项协助处理偏远乡村财险理赔案件[6] 战略成果与影响 - 公司以“硬件升级、模式创新、政企联动”为核心抓手,建设“品牌化宣传、多元化销售、综合化服务”的“三化”窗口[6] - 战略实践实现了民生价值与企业发展效益的高度融合、协同提升[6] - 通过两乡网点的“小切口”,公司交出了一份让百姓满意的“普惠答卷”,成为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7]
2025年前三季度财险公司盈利能力排行榜:净利润同比增53.5%,承保利润率升1.04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升0.78个百分点!
13个精算师· 2025-11-07 19:0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财险行业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3.5%,达到778.3亿元,创历史新高[11] - 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得益于承保端和投资端的共同发力,承保利润率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至2.59%,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高0.78个百分点至3.23%[1][13] - 研究通过“双轮驱动”模型对86家财险公司进行画像,其中36家公司实现承保与投资双盈利,为行业主导力量[8][26] 行业整体盈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财险公司净利润合计77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5%[11] - 行业承保利润率为2.59%,较去年同期提升1.04个百分点[1][13] - 行业总投资收益率为3.23%,较去年同期提升0.78个百分点[1][13] - 净利润增长由承保端和投资端共同驱动[3][14] 投资收益率分析 - 总投资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为3.23%,简单平均值为3.02%,中位数为2.56%[3][16] - 投资收益率分布呈现左侧厚尾的负偏态分布特征[3][17] - 总投资收益率超过4.0%的公司有14家,富邦财产总投资收益率最高,达22.77%[3][17][19] 承保利润率分析 - 承保利润率的加权平均值为2.59%,中位数为-0.01%,反映规模较大公司承保利润率较高[5][22] - 承保利润率分布呈现正态分布特征[5][21] - 86家财险公司中,承保端盈利的企业数量为35家,占比约41%[5][21] 公司盈利能力排名 - 净利润排名前十的公司包括:人保财险(336.3亿元)、平安产险(155.5亿元)、太保财险(87.7亿元)、国寿财产(34.9亿元)、众安财产(18.6亿元)等[23][27] - ROE排名前十的公司中,富邦财险ROE最高,达52.2%,其次为太保财险(13.4%)、众惠相互(13.3%)等[24][30] 双轮驱动模型分析 - 第1组(承保盈利且投资盈利)有36家公司,包括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财险等,为行业标杆[8][26][36] - 第2组(一盈一亏但盈利能弥补亏损)有42家公司,包括泰康在线、国任财险、中银保险等[8][26] - 第3组(一盈一亏但盈利无法弥补亏损)有8家公司,包括日本兴亚、长江财产、东吴财险等[8][26] - 第4组(承保亏损且投资亏损)无公司入列[8][26]
华西证券:险企利润高基数下再创新高 总投资收益显著提升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14:35
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五家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达4,260.39亿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33.5% [1] - 第三季度单季五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2,478.47亿元,同比增长68.3% [1] - 各险企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从高到低分别为国寿增长60.5%、新华增长58.9%、人保增长28.9%、太保增长19.3%、平安增长11.5% [1]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五家险企归母净资产合计23,110亿元,较年初和年中分别增长10.3%和9.1% [1] 寿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各险企新业务价值同比高增,可比口径增速分别为人保寿险增长76.6%、新华保险增长50.8%(非可比口径)、中国平安增长46.2%、中国人寿增长41.8%、中国太保增长31.2% [2] - 新业务价值增长主要受新单保费增长和价值率提升驱动 [2] - 银保渠道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太保和新华的银保新单保费分别同比增长52.4%和66.7% [2] - 个险渠道表现分化,前三季度太保个险新单保费同比下降1.9%,新华个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48.5% [2] 财险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保费整体正增长,人保、平安、太保产险原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5%、7.1%、0.1% [2] - 保费增长主要受益于车险保费的稳健增长 [2] - 综合成本率普遍改善,前三季度各财险公司COR分别为人保财险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平安产险97.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太保财险9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2] - 综合成本率改善带动承保利润均实现大幅提升 [2] 投资表现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五家A股上市险企投资资产合计达20.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4% [1][3] - 受益于权益市场上行,前三季度各险企总投资收益均同比高增,国寿增长40.7%、新华增长40.3%、人保增长36.6%、太保增长26.8%、平安增长19.5% [3] - 净投资收益率整体下滑,主要系低利率时期险企固定收益类资产新增及再配置承压 [1][3] - 总/综合投资收益率整体提升则受益于股市走强 [1][3]
中国平安(601318):利润数据大幅增长,寿险NBV持续高增
华源证券· 2025-11-03 17:29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良好,利润数据大幅增长,寿险新业务价值持续高增 [4][5] - 集团单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2%和45.4%至385亿元和648亿元 [5] - 2025年前三季度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速由中报的39.8%提升至46.2% [5]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当前股价对应估值有吸引力 [8] 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单季度归母净资产增加425亿元,主要因长端利率上行后保险合同负债准备金转回1184亿元,但被债券OCI浮亏部分抵消 [5] - 截至9月末,集团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加6.2% [5]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归母营运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7.2%和11.5% [5] 分部业务表现 - 寿险、财险、银行板块的2025年三季度单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6%、26.2%和-2.8%,占集团比重分别为68.3%、13.1%和20.3% [5] - 资产管理业务2025年三季度单季度小幅亏损0.7亿元,较去年同期36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5] - 财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0.8个百分点至97% [5] 寿险业务分析 - 寿险新业务价值高增长主要由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驱动,前三季度增速分别达23.3%和170.9% [6] - 增长驱动力包括8月末预定利率切换带来的停售效应,以及公司继续扩大深化银保网点展业 [6] - 公司在"产品+(医疗养老)服务"策略及有竞争力的分红险账户体系驱动下,预计2026年代理人渠道能继续实现较好增长 [6] 投资情况 - 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个百分点至5.4%(非年化) [7] - 权益资产规模显著增加,从2024年上半年末的6164亿元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9421亿元,并可能在2025年三季度加配新质生产力个股 [7] - 平安寿险2025年三季度末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下降32.5个百分点至135%,主要因最低资本占用由二季度末的4697亿元大幅增加至三季度末的5700亿元,预计与加配权益规模有关 [7][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4亿元、1785亿元、20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0%、19.5%、13.0% [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87.6元、94.2元、101.7元 [8]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估值分别为0.66倍、0.61倍、0.57倍 [8]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11321亿元,同比增长10.03% [9]
中国人保(601319):COR和NBV增速均向好
华泰证券· 2025-10-31 16:47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人保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2.92亿元,同比大幅提升48.7% [1] - 保险服务业绩和投资业绩均有强劲表现,3Q25保险服务业绩95.32亿元(同比+24.6%),投资业绩269.16亿元(同比+64.7%) [1] - 财险业务承保表现向好,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NBV)加速增长,投资业绩显著增加,是维持买入评级的主要依据 [1] 财产险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COR)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96.1%,其中车险COR为94.8%(同比-2.0pcts),非车险COR为98.0%(同比-2.5pcts) [2] - 承保利润同比大幅提升130.7%至148.65亿元 [2] - 3Q25总保费同比增长3.1%至1,199亿元,车险保费760.54亿元(同比+2.7%),非车险保费438.46亿元(同比+3.7%),其中意健险增速较快达11.5% [2] - 预计2025年财险COR为96.7% [2] 人身险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人保寿险可比口径NBV同比增长76.6%,增速快于1H25的71.7%和新单保费增速24%,显示NBV利润率显著提升 [3] - 3Q25人身险新单保费同比增长43.5%至198.39亿元,总保费同比增长43.9%至363.99亿元 [3] - 3Q25人身险业务实现盈利101.99亿元,同比增长30.8% [3] - 预计2025年人身险(寿险+健康险)NBV增速有望达到65.9% [3] 投资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总投资收益862.50亿元,同比增长35.3% [4] - 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4] - 总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8,256.47亿元,较年初增长11.2% [4] - 投资策略包括把握利率反弹机会加大长久期债券配置,以及优化行业结构稳步扩大权益规模持仓,1H25末债券和权益投资占比分别为50%和15% [4] - 预计2025年ROE为18.6%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2025/2026/2027年EPS预测至1.22/1.30/1.42元,调整幅度分别为+18.7%/+13.6%/+14.2% [5] - 基于DCF估值法,上调A股目标价至10.4元,H股目标价至9.0港元 [5] - 截至10月30日,A股收盘价8.70元,H股收盘价7.41港元 [8]
国泰海通:维持中国财险(02328)“增持”评级 目标价22.82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5:20
投资评级与估值 - 维持中国财险“增持”评级,给予2025年P/B为1.6倍,目标价22.82港元 [1]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为2.14元、2.40元、2.55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0.5%,得益于承保盈利及投资服务业绩共同改善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承保利润为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 [1] - 2025年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为359.00亿元,同比增长33.0% [1] - 截至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2.3% [1] 保费收入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5% [2] - 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受益于汽车保有量稳健增长及车均保费企稳回升 [2] - 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8%,主要受益于意健险增长驱动 [2] 承保业务质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COR)同比改善2.1个百分点至96.1%,得益于巨灾赔付减少及强化费用管控 [2] - 25年第三季度单季COR为99.1% [2] - 车险COR为94.8%,同比改善2.0个百分点 [2] - 非车险COR为98.0%,同比改善2.5个百分点 [2] - 公司目标为实现2025年车险COR在96%以内,非车险COR在99%以内 [2] 投资表现与资产配置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4%,同比提振0.8个百分点 [2] - 投资业绩受益于资本市场上涨及公司配置结构优化,适度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 [2] - 权益市场超预期回暖及费用率显著改善被视为股价催化剂 [2]
中国人保(601319):COR边际大幅改善 人身险业务维持高增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30
核心业绩表现 - 9M25归母净利润4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9%;3Q25单季归母净利润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7% [1] - 净利润增长提速主要得益于巨灾减弱(去年同期经历摩羯台风等巨灾,今年Q3巨灾水平较低)以及权益市场上涨 [1] - 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1、570、589亿元人民币,增速分别为+26.2%、+5.4%、+3.4% [3] 财产保险业务 - 9M25财险业务保费收入4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承保利润148.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7% [1] - 3Q25单季度承保利润31.66亿元人民币(3Q24为承保亏损) [1] - 9M25综合成本率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3Q25综合成本率97.7%,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 [1] - 综合成本率改善得益于公司坚持降本增效、费用精细化管理以及巨灾减弱 [1] 人寿保险业务 - 9M25寿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实现净利润140亿元人民币 [2] - 9M25新业务价值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6.6%(1H25同比增长71.7%) [2] - 价值增长提速预计因产品缴费结构调整(9M25长期首年期交保费3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以及报行合一持续推进 [2] 健康保险业务 - 9M25健康险业务保险服务收入2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实现净利润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 [2] - 健康险业务占集团总净利润12.4%,高于其保费占比8.3%近4.1个百分点 [2] - 保费结构中,期交首年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8%,显示业务高速、高质量增长趋势延续 [2] 投资表现 - 9M25末公司总投资资产规模1.83万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1.2% [2] - 9M25总投资收益率(未年化)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实现总投资收益8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 [2] - 公司适度加大长久期债券配置力度,加大具有长期成长潜力的投资标的布局,并稳步扩大权益持仓规模 [2] 未来展望 - 财险业务全年综合成本率有望保持在96%-97%左右,公司利润增速有望持续提升 [3] - 寿险业务价值率因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报行合一预计持续改善,人身险业务价值未来有望在健康险持续创新背景下维持增长 [3] - 公司投资风格稳健,随权益市场持续回暖,投资收益有望进一步增厚 [3]
重磅!刘强东悄悄布局保险行业,京东成功拿下香港6378亿港元市场牌照
搜狐财经· 2025-10-29 10:35
公司战略布局 - 京东通过获取香港保险经纪牌照并迅速更名,标志着其在香港构建的“零售-物流-金融”生态闭环趋于完整[3] - 从获牌到品牌更名仅间隔48小时,展现出极强的战略执行效率和对香港市场的重视[7] - 此次布局是公司对香港作为全球化支点战略价值的深度加注,国际化被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3][20] 牌照与业务范围 - 获发的牌照号码为GB1101,业务范围涵盖一般保险及长期保险(包括相连长期业务),有效期至2028年10月13日[5][6] - 牌照兼具“一般业务”与“长期业务”资质,可同时开展车险、财险等短期保险以及寿险、储蓄险等长期高价值业务[8] - 公司实体为“京东保险顾问(香港)有限公司”,由京东创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实控人为刘强东[5] 团队与本地化准备 - 京东在招聘平台密集放出香港保险团队岗位,如合规负责人、保险销售推动岗、运营总监等[5] - 招聘明确要求应聘者需持有香港保险牌照,熟悉本地市场与高净值客户服务,其中“合规负责人”一职要求具备8年以上香港保险经纪管理经验[9] - 岗位职责中提及“对接香港保监局及保险公司”,表明已启动与监管及同业机构的深度接轨[10] 市场背景与机遇 - 2024年香港保险市场毛保费总额达6378亿港元,新单保费2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创十年新高[13] - 内地访客贡献保费628亿港元,占比近三成,2025年首季长期业务新单保费同比激增43.1%[13] - 香港保险密度高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背靠内地广阔市场,成为巨头全球化布局的“桥头堡”[20] 同业对标与协同模式 - 招聘信息中强调需熟悉香港证监会1号牌(证券交易)与9号牌(资产管理)的运营管理,引发市场对“保险+资管”双赛道布局的遐想[11] - 对标云锋金融与万通保险的协同模式,阿里系通过云锋金融控股万通保险亚洲,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81%[11][14] - 腾讯联合英杰华、高瓴创立Blue,以数字化投保重塑用户体验,成为科技赋能保险的标杆[14] 内部资源与基础 - 自2018年参股京东安联财险至今,已形成“财险+经纪+代理”全牌照矩阵[15] - 依托电商场景推出退货运费险、碎屏险等创新产品,2024年京东安联保费突破百亿,互联网渠道占比超60%[15] - 海量用户行为数据为保险产品定制与风控提供底层支持[15] 香港业务发展历程 - 物流基建先行:2015年进入香港市场,2018年启动直邮仓与保税仓运营,至2023年香港与内地互寄单量增长130倍,日均揽收量增长超50倍[16] - 零售生态扩容:2023年港澳站免运费策略引爆跨境消费,2024年启动“买贵就赔”等本土化服务,今年8月收购佳宝超市90余家门店,9月签约打造京东MALL香港首店[16] - 金融闭环收官:保险经纪牌照落地,结合1/9号牌照筹备,正式构建“零售-物流-金融”三角生态[17] 生态协同优势 - 保险业务既可服务C端用户(如电商场景的履约险、消费险),亦可赋能B端供应链(如货运险、仓储险)[17] - 通过电商场景导流保险客户,降低获客成本,利用物流数据优化核保与理赔效率[23] - 结合线下零售网点提供保险咨询服务,实现O2O闭环[23]
太平洋证券:维持阳光保险(06963)“买入”评级 寿险提质价值回升 产险提效盈利向稳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4:17
核心观点 - 太平洋证券维持阳光保险“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及利润将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寿险新业务价值快速恢复、产险承保盈利改善以及投资端稳健 [1]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24.41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33.89亿元,同比增长7.8%,加权平均ROE为5.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 - 公司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长5.7%,集团内含价值达1284.9亿元,较期初增长11.0%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53.68亿元、1003.25亿元、1069.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95亿元、65.50亿元、71.52亿元 [1] 寿险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寿险新业务价值(NBV)为40.1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大幅增长47.3% [2] - 寿险内含价值(EV)为1062.0亿元,较期初增长13.8%,合同服务边际余额(CSM)为5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 [2] - 个险渠道总保费153.4亿元,同比增长12.1%,银保渠道总保费354.4亿元,同比增长4.2% [2] 产险业务表现 - 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2.7亿元,同比增长2.5%,非车险保费占比提升至50.6%,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 [2] - 家用车保费在车险中占比65.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承保综合成本率98.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2] - 实现承保利润2.9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费用率下降2.8个百分点带动盈利能力改善 [2] 投资端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投资资产规模达5918.6亿元,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107.0亿元 [3]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0%,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1%,净投资收益率为3.8% [3] - 固收类资产投资占比69.4%,其中债券投资占比53.3%,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21.8%,股票投资占比14.1% [3] 资本实力 - 集团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1%和233% [3] - 阳光人寿和阳光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55%和177%,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6%和247%,均较期初提升 [3] - 公司持有境内债券信用评级95.1%为AAA,政府债券投资比例提升3.1个百分点 [3]
太平洋证券:维持阳光保险“买入”评级 寿险提质价值回升 产险提效盈利向稳
智通财经· 2025-10-21 14:14
核心观点 - 太平洋证券维持阳光保险“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及利润将稳步增长,寿险业务价值快速恢复,产险承保盈利改善,投资端稳健且资本充足 [1]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24.41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33.89亿元,同比增长7.8%,加权平均ROE为5.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53.68亿元、1003.25亿元、1069.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95亿元、65.50亿元、71.52亿元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5.74元、6.11元、6.51元 [1] 寿险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寿险新业务价值(NBV)达40.1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大幅增长47.3% [2] - 寿险内含价值(EV)为1062.0亿元,较期初增长13.8%,合同服务边际余额(CSM)为5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3% [2] - 个险渠道总保费153.4亿元,同比增长12.1%,银保渠道总保费354.4亿元,同比增长4.2% [2] - 分红险与利率下调共同推动价值率提升 [1] 财产险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52.7亿元,同比增长2.5% [2] - 非车险保费占比提升至50.6%,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家用车保费在车险中占比65.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2] - 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8.8%,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2.9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费用率下降2.8个百分点带动承保利润恢复 [2] 投资表现与资产配置 - 截至2025年6月末,集团投资资产规模达5918.6亿元,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107.0亿元 [3] - 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4.0%,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5.1%,净投资收益率为3.8% [3] - 固收类金融资产投资占比69.4%,其中债券投资占比53.3%,权益类金融资产投资占比21.8%,其中股票投资占比14.1% [3] - 政府债券投资比例提升3.1个百分点,所持境内债券信用评级95.1%为AAA级 [3] 资本实力与偿付能力 - 集团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1%和233% [3] - 阳光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55%和216%,阳光财险分别为177%和247,均较期初有所提升 [3] - 集团内含价值1284.9亿元,较期初增长1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