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轮式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光伏“老兵”押注AI+机器人,能辉科技营收大增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光伏储能、AI赋能和机器人三大布局在新能源行业竞争中开辟独特成长路径 实现从传统光伏企业向综合能源科技服务商的转型 [5][18] 业务布局与战略转型 - 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和投资运营 同时拓展新型储能、智能微电网及商用车充换电等新兴业务 [7] - 与蚂蚁数科合作开发能源AI智能体应用 从投资端、运营管理端和资产退出端重构能源管理范式 [6][8] - 投资端通过AI自动生成设计方案并完成技术经济分析 运营端基于时序大模型开展电力交易和智能巡检 资产端推进分布式光伏电站上链提升流动性价值 [8][9][11]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自主研发无轨智能充换电机器人(AGV2.31) 应用AI视觉识别、SLAM激光定位等技术 实现3分钟内更换3吨重卡电池 [13][14] - 电动重卡换电技术服务已贡献营收 已签及在谈合同量约4000万元 四季度末及明年订单乐观 [15] - 延伸开发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及机器狗 应用于运维、巡检及清洗等能源场景 [16] 主营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光伏电站系统集成收入占比96.43% 其中户用分布式业务占比超50% 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17] - 光伏电站系统集成营收增长44.80% 电力工程设计营收增长超100% 电站运营增长76.66% 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加179.26% [18] - 海外储能项目拓展顺利 欧洲和中东项目已落地 荷兰公司完成注册 英国及波兰项目有序推进 [18] 组织管理与协同效应 - 通过组织变革实施垂直化管理 以财务+业务结合模式考核营收、利润及应收款 [18] - 储能业务与光伏形成协同效应 提升户用与工商业业务附加值 [18]
制造业,拒绝双足机器人
第一财经· 2025-09-27 21:12
双足与轮式机器人在工厂应用的技术对比 - 双足机器人能耗过高 移动速度仅每秒1.3米 而轮式机器人可达每秒2.5米 是人类步速的两倍 [8] - 双足机器人满负荷续航仅2-3小时 轮式机器人可达4-5小时 且轮式自动充电技术更成熟 [9] - 双足机器人40%能量被双腿消耗 60%算力用于双腿运动 对工厂未产生实际价值 [11] 成本与商业化进展 - 普智机器人双足型号出货价50-60万元 轮式仅40-45万元 因双足需更多传感器且开发成本显著更高 [4] - 普智机器人已出货200台 其中60%为轮式(工业场景) 40%为双足(展厅用途) 预计2026年出货量提升至1000台 [4][5] - 新时达计划2024年底完成量产机器人工业认证 目前向海尔重庆工厂派驻轮式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与技术升级 [3] 工厂实际应用案例与需求 - 富临精工引入近百台远征A2-W型机器人 料箱搬运为零失误切入点 但需改造工厂环境对接物流系统数据 [6] - 当前机器人负载能力覆盖60%-70%需求(单臂10公斤/整体20公斤) 但30%-40%场景需要30公斤负载能力 [7] - 海尔全球160多座工厂中 重庆冰箱工厂自动化水平居中 生产线复杂度适合机器人测试 [3] 技术发展分歧与未来展望 - 轮式机器人被批评控制精度仅厘米级 难以满足工业毫米/亚毫米级需求 且缺乏稳固基准面 [12] - 国家创新中心专家认为双足机器人未来采用直线关节可大幅降低能耗 并呼吁大模型厂商优化机器人专用算法 [12] - 行业预计双足机器人需3-10年才可能实现全场景工厂应用 当前仍以轮式为主力搭配双足完成轻便搬运 [8][13]
制造业,拒绝双足机器人 | 海斌访谈
第一财经· 2025-09-27 21:01
行业观点分歧 - 部分行业专家认为双足人形机器人不适合工厂应用 主要由于能耗过高 移动速度仅每秒1.3米 远低于轮式机器人的每秒2.5米 且40%能量和60%算力被双腿消耗却未产生实际价值[1][8][10] - 另有专家认为轮式机器人仅是过渡方案 其控制精度仅达厘米级 难以满足工业场景毫米级要求 且双足机器人在通过技术改进后可能实现替代[12] - 双足机器人当前满负荷续航仅2-3小时 轮式机器人可达4-5小时 且轮式自动充电技术更为成熟[8][9] 企业实践案例 - 新时达向海尔重庆冰箱工厂派驻轮式机器人 计划年底完成量产工业认证 海尔全球160多座工厂为合作提供场景基础[4] - 普智机器人已出货200台机器人 其中60%轮式应用于工业场景 40%双足用于展厅讲解 双足单价50-60万元 轮式单价40-45万元[4][5] - 富临精工引入近百台智元远征A2-W型机器人 主要用于料箱搬运 当前负载能力覆盖60%-70%需求(单臂10公斤/整体20公斤) 但需提升至30公斤以满足剩余需求[6] 技术挑战与突破 - 双足机器人开发成本显著高于轮式 因需要更多自由度和传感器 训练数据量也更大 而轮式底盘技术已成熟[5] - 双足机器人需解决环境适应性问题 需与工厂物流仓储系统及生产数据对接 目前需通过环境改造实现[6] - 技术突破方向包括采用直线关节降低能耗 以及优化大脑(大语言模型针对机器人优化)和小脑(嵌入式芯片支持0.5B/0.1B模型)[12][13] 市场发展预期 - 普智机器人预计2026年出货量将提升至1000台[5] - 行业认为双足机器人进入工厂全场景应用需3-10年技术积累 目前传统工业机器人已在精度要求高的场景大规模应用[13] - 轮式机器人因投入成本更低且能耗仅占整体不足10% 更受工业企业欢迎[9]
直击2025工博会:看机器人“特种部队”高效完成任务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17:58
多形态机器人协同作业平台 - 越疆机器人展示"超级工厂"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 实现全球首次四种形态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 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机器狗和协作机械臂[2] - 平台实现从抓取、检测到搬运、组装的全流程统一调度协同作业 机器人像高度默契的特种部队一样各展所长[2] - 双足人形机器人具备直膝行走和一机多能特性 可完成毫米级分拣、检测、装配及高效搬运任务 还能执行贴手机膜、制作爆米花等商业家庭复杂任务[2] 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应用 -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泛化应用 在人机动作映射与多模态感知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3] - 多足机器狗专门负责非结构化跨区域转运 轮式人形机器人担任敏捷物流先锋 协作机械臂坚守高精度智能柔性生产工作[2] - 机器人在"超级大脑"调度下实现从分拣、检测到搬运的全流程无缝闭环 使协同作业从概念变为常态[3] 数据驱动优化系统 - 超级工厂具备数据反哺能力 基于越疆全球部署近十万台协作机器人的海量真实作业数据持续优化系统[3] - 数据反哺使超级工厂系统越用越聪明 通过实际作业数据不断提升平台性能[3]
2025CIIF:越疆率先开启多形态机器人“具身工业”时代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21:17
公司技术展示 - 公司在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超级工厂"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 包含双足人形机器人精准分拣 轮式机器人灵活穿梭 多足机器狗复杂环境巡检 协作机械臂高精度装配 所有机器人在统一调度下协同完成全流程任务 [1] - 公司依托协作机器人领域技术积累 将能力延伸至人形 多足机器人等新形态 通过"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实现跨形态 跨场景协同作业 [1] - 公司双足人形机器人DOBOTATOM是全国首例实现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的双足人形机器人 半年内完成2次迭代 突破人机动作高效映射技术 可实现拟人化操作与群体协同工艺任务 [3] 技术架构创新 - 超级工厂采用"集中式讨论+分布式执行"架构 顶层"工厂智能枢纽"作为超级大脑 借助多模态感知设备建立环境模型 依靠工业大模型进行任务规划与调度 [2] - 执行层四类机器人分工明确:轮式人形机器人负责产线间物料转运 双足人形机器人完成精细化操作 多足机器狗适配非结构化环境巡检 协作机械臂专注高精度工位作业 [2] - 该架构依托时空动作分块ACT预测控制大模型技术 实现长时序任务生成与低延迟控制 首次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常态化协同作业 覆盖工厂核心流程 [2] 核心技术创新 - 公司坚持技术自研+场景落地双轮驱动 全链条自研伺服驱动 电机等部件 为机器人提供精准控制的肌肉与小脑 [2] - 视觉感知 力控交互等AI领域突破赋予机器大脑级决策能力 通过产品化与工程化能力实现从实验室原型到工业级装备的跨越 [2] - 双足人形机器人融合远程存在(Telexistence)技术 成功完成1800公里远程煎牛排操作 验证毫米级精度与超低延时操控能力 [3] 商业化应用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服务汽车 3C等多行业 与超80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 沉淀深厚工艺解码能力与行业认知 [3] - 企业无需大规模改造现有产线 通过参数配置与任务调度即可实现多形态机器人快速接入与协同作业 系统通过数据反馈优化智能体表现 形成越用越聪明的进化闭环 [4] - 公司联合全球制造企业与专家发起"协同聚力 落地为王"联合行动 推动机器人技术与制造现场深度融合 构建可快速部署 易扩展的智能制造新体系 [3]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自动化进入柔性生产下半场 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高精度协作 多场景适配等方面局限凸显 [1] - 毕马威报告指出智能体技术是工业工具演进的下一站 公司以具身工业为核心构建融合机械臂 人形 轮式 多足机器人的协同智能系统 [1] - 推动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智能体伙伴升级 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智能制造升级的重要力量 [1][4]
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越疆重新定义新质工业生产力
机器人圈· 2025-09-23 21:01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的越疆机器人展区,仿佛一座来自未来的"智能工厂缩影": 展示的 双足人 形机器人 兼具移动和 精细化 操作能力 , 轮式机器人在设备间灵活穿梭以执行搬运任务,多足机器狗可在复杂环 境中开展稳定巡检,协作机械臂则在高精度工位完成柔性装配 ——这些形态各异的机器人并非 独立 作业, 而是 在统一调度机制下,协同完成从抓取、检测到搬运、组装的全流程任务。 越疆将这套系统命名为 "超级工厂"多形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从展区反馈来看,该平台 是 工博会上的重要技 术关注点之一, 更彰显 出 越疆 作为 中国机器人领军企业的战略视野与执行能力。 越疆凭借其 在协作机器人领 域积累的技术 底蕴 与市场经验,正逐步将业务范围延伸至人形机器人、多足机器人等新形态产品,并尝试通过 "具身智能超级工厂"模式,实现跨形态、跨场景的机器人协同作业。 越疆"超级工厂"架构,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 全球首次多形态通用具身机器人协同常态化作业 越疆之所以能实现这一跨越,源于其近十年扎实的行业积累。从协作机械臂起步,到如今成为多形态具身智能平 台的先行者,越疆始终坚持 "自研技术+场景落地"双轮驱动的发展 ...
瑞媒:中国机器人重塑服务业
环球时报· 2025-09-23 13:54
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工业机器人有效促进"世界工厂"自动化 例如中信重工投资用于地震或矿山坍塌救援的机械臂机器人[1] - 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2/3 中国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机器人领域之一[1] - 日常生活中扫地机器人 送货机器人已普及 社交媒体常见机器人跑马拉松 拳击比赛视频 推动科技应用和心理接纳程度[1] 人形机器人与机器狗技术 - 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2050年达5万亿美元规模 超10亿台 中国将拥有最大份额[1] - 开发出比日美竞争对手价格更低廉的强力款式 宇树科技7月发布26关节人形机器人售价仅3.99万元[1] - 机器狗可实现跟随拍摄 消防水管运输 化工厂检测 负重50公斤货物 比利时百威英博中国分厂已投入使用[1] - 行业领跑企业包括宇树科技 云深处科技 众擎 智元等[1] 服务型机器人应用拓展 - 优理奇机器人公司针对银发经济推出轮式机器人 能执行备菜 擦厕所 倒垃圾 清理桌子 摆放餐具 演奏乐器等任务[2] - 已获得企业和酒店订单 计划年底前生产500台[2]
瑞士媒体:中国机器人重塑服务业
环球网· 2025-09-23 06:57
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工业机器人已遍布中国工厂 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技术正在兴起 中国主导的产业成为全球最具活力领域之一[1]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 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3[1] - 日常生活中常见扫地机器人和送货机器人 社交媒体传播机器人参与半程马拉松和拳击比赛 加深科技应用和心理接纳程度[1]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 - 工业机器人有效促进世界工厂自动化 例如中信重工投资用于地震或矿山坍塌紧急救援的机器人[1] - 救援机器人配备机械臂和无线遥控履带底盘 可掀起瓦砾打开通道[1] 人形机器人与机器狗技术 - 中国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价格比日美竞争对手便宜得多 例如宇树科技7月发布的人形机器人拥有26个关节 售价仅3.99万元[1] - 宇树科技机器狗可实现跟随拍摄主人 消防水管运输 化工厂地图绘制与有毒排放检测 负重50公斤货物等功能[1] - 机器狗已在比利时百威英博中国分厂上岗巡逻[1] 企业布局与市场前景 - 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领跑企业包括宇树科技 云深处科技 众擎 智元等[1] - 优理奇机器人公司推出轮式机器人 可执行备菜 擦厕所 倒垃圾 清理桌子 餐具清洗 乐器演奏等任务[2] - 优理奇机器人已获得企业和酒店订单 计划年底前生产500台[2] - 预计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万亿美元 超过10亿台 中国将拥有最大份额[1]
富临精工:公司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以行星电关节模组等系列产品集成了精密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用于四足机器狗等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17:13
公司产品布局 - 公司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产品线包括行星电关节模组和谐波电关节模组[1] - 产品集成精密减速器、电机、角度传感器及电控等关键零部件[1] - 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四足机器狗、双足人形机器人及轮式机器人[1]
普智未来机器人200台产品即将下线
新浪财经· 2025-08-27 16:29
产能规划 - 公司工厂将有2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下线 包括人形机器人和轮式机器人两种类型 [1] - 明年产能将扩展到2000台 较当前水平实现10倍增长 [1] 公司架构 - 普智未来机器人是均普人形机器人研究院与智元于今年4月成立的合资公司 [1] - 均胜集团副总裁周兴宥兼任均普机器人研究院董事长及普智未来机器人董事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