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雷妥尤单抗
icon
搜索文档
“药王”更替加速 今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登顶
新京报· 2025-08-26 13:26
2025年上半年全球畅销药TOP10榜单 - 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以166.83亿美元销售额位居榜首[1][3] - 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以151.61亿美元位列第二[3] - 礼来的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排名第三[1][3] - 前三名销售额均突破140亿美元[1][7] - BMS/辉瑞的阿哌沙班以111.71亿美元保持第四位[3][7] 司美格鲁肽产品表现分析 - 降糖版Ozempic销售额9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 口服版Rybelsus销售额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5%)[5] - 减重版Wegovy销售额54.58亿美元(同比增长78%)[5] - Wegovy新增脂肪肝适应症 成为全球首个GLP-1药物获批该适应症[6] 替尔泊肽市场竞争态势 - 双靶点GLP-1激动剂 为司美格鲁肽主要竞争对手[7] - 降糖版Mounjaro和减重版Zepbound分别于2022年5月、2023年11月获批[7] - 第二季度销售额85.8亿美元超越司美格鲁肽的84.31亿美元[7] - 被业内视为2025年"药王"潜在竞争者[7] 生物类似药冲击案例 - 强生乌司奴单抗因专利到期退出TOP10[8]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32.78亿美元(同比下滑38.6%)[8] - 华东医药推出首款国产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8] 其他明星产品表现 - 强生达雷妥尤单抗销售额67.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9] - 2024年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达116.7亿美元[9] - 自免领域两款药物进入TOP10:度普利尤单抗80.15亿美元(第5位)、利生奇珠单抗78.48亿美元(第6位)[10]
“药王”更替加速,今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登顶
新京报· 2025-08-25 18:11
全球畅销药TOP10排名 - 2025年上半年全球畅销药TOP10排名中,司美格鲁肽以166.83亿美元销售额位居第一,帕博利珠单抗以151.61亿美元排名第二,替尔泊肽以147.34亿美元排名第三 [1][3] - 排名第四至第十的药品分别为阿哌沙班(111.71亿美元)、度普利尤单抗(80.15亿美元)、利生奇珠单抗(78.48亿美元)、达雷妥尤单抗(67.76亿美元)、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66.79亿美元)、恩格列净(64.36亿美元)、艾乐卡夫特+替沙卡夫特+伊伐卡夫特(50.87亿美元) [3] 药王竞争格局 - 司美格鲁肽2025年上半年以166.83亿美元销售额稳居药王宝座,其包含三款产品:降糖版Ozempic(9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口服片Rybelsus(16.79亿美元,同比增长5%)、减重版Wegovy(54.58亿美元,同比增长78%) [1][5] - 帕博利珠单抗(K药)曾于2023年以250.11亿美元销售额成为药王,但2025年上半年以151.61亿美元降至第二位 [3][4] - 替尔泊肽作为双靶点GLP-1激动剂,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47.34亿美元排名第三,其第二季度销售额85.8亿美元超过司美格鲁肽的84.31亿美元,成为潜在药王竞争者 [1][3][7] 重点产品表现 - 减重版司美格鲁肽Wegovy同比增长78%,且近期在美国新增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适应症,预计销售额将持续攀升 [5][6] - 替尔泊肽放量速度创历史记录,其降糖版Mounjaro从2022年4.8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115.4亿美元 [7] - 阿哌沙班销售额111.71亿美元排名第四,是TOP10中另一款超百亿美元产品 [3][7] - 达雷妥尤单抗销售额67.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7%,排名从2024年第9位跃升至第7位 [9] - 乌司奴单抗因专利到期及生物类似药冲击,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仅32.78亿美元同比下滑38.6%,退出TOP10榜单 [8] 行业趋势 - 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主导畅销药榜单,减重适应症成为核心增长驱动 [5][6][7] - 自身免疫疾病领域有两款药物进入TOP10:度普利尤单抗(80.15亿美元)和利生奇珠单抗(78.48亿美元) [3][10] - 专利到期导致原研药销售额大幅下滑,如修美乐2023年销售额144.04亿美元同比下滑32.2%,乌司奴单抗2024年销售额103.61亿美元 [4][8]
中国银河证券:创新靶向疗法驱动 血液瘤慢病化趋势显现
智通财经· 2025-08-21 14:11
血液肿瘤市场概况 - 血液肿瘤分类复杂,多种细分亚型治疗领域存在较多投资机会 [1] - 靶向、免疫及细胞治疗等新兴手段推动血液瘤治疗呈现慢病管理趋势,长生存周期带来大量存量患者 [1] - 2022年全球血液肿瘤五年及以上存量患者约400万,是新发患者数量的三倍 [1] - 创新药定价高且用药周期长,促使血液瘤领域频繁出现重磅产品,如达雷妥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超百亿美元,伊布替尼、来那度胺销售均超50亿美元 [1] 创新疗法与技术进展 - CAR-T、TCE等前沿技术显现优异疗效,大幅提升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1] - 泽布替尼、维奈克拉等多款产品进入全球畅销药物榜单TOP100,市场潜力巨大 [1] - AML、ALL等急性白血病采用化疗或靶向联合化疗模式,通过靶向治疗和多药联合提升生存率 [2] - CML主要采用BCR-ABLTKI治疗,技术迭代及新靶点探索旨在克服耐药 [2] - CLL治疗包括BTK、BCL-2、CD20等药物,正探索BTK+BCL-2固定疗程给药及开发非共价BTK、双靶BTK等 [2] 治疗方向与竞争格局 - 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优化给药是血液瘤治疗未来发展方向 [2] - 淋巴瘤中DLBCL和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概率高,CAR-T疗法为后线患者提供高缓解率选择 [2] - 血液瘤靶向药竞争进入新阶段,泽布替尼"头对头"击败伊布替尼成为BIC产品,逐步替代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 [3] - BCL-2领域利沙托克拉通过剂量优化和差异化设计取得进度领先,索托克拉利用泽布替尼赋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优势 [3] - BCR-ABLTKI领域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疗效优于普纳替尼和阿思尼布,在耐药患者中仍显示获益 [3]
中国银河给予医药行业推荐评级:创新靶向疗法驱动,血液瘤慢病化趋势显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0:58
行业评级与市场前景 - 中国银河给予医药行业推荐评级 [1] - 全球血液肿瘤五年及以上存量患者数量约400万 是新发患者数量的三倍 [1] - 达雷妥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超过百亿美元 伊布替尼和来那度胺全球销售均超过50亿美元 [1] 治疗技术进展 - CAR-T和TCE等前沿技术显现优异疗效 大幅提升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1] - 急性白血病采用化疗或靶向联合化疗模式 慢性白血病主要采用BCR-ABL TKI治疗 [2] - 淋巴瘤多采用利妥昔联合化疗 多发性骨髓瘤以CD38单抗治疗为核心 [2] 创新疗法发展方向 - 探索BTK+BCL-2固定疗程给药及开发非共价BTK、双靶BTK等方案应对耐药问题 [2] - CAR-T疗法为复发难治型DLBCL和多发性骨髓瘤提供高缓解率治疗选择 [2] - 技术迭代和新靶点探索成为行业趋势 重点优化疗效、减少复发和给药方式 [2][3] 竞争格局与产品优势 - 泽布替尼头对头击败伊布替尼成为BIC产品 正逐步替代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 [3] - 奥雷巴替尼疗效优于普纳替尼和阿思尼布 在耐药患者中仍显示获益 [3] - BCL-2领域通过剂量爬坡和差异化设计实现进度领先 如利沙托克拉1.5线设计 [3] 重点企业布局 - 百济神州通过BTK+BCL-2+BTK CDAC矩阵实现CLL/SLL适应症全线覆盖 [4] - 诺诚健华构建以奥布替尼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组合 [4] - 亚盛医药布局奥雷巴替尼和利沙托克拉打造差异化优势 [4] - 迪哲医药采用全球首创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和LYN/BTK双靶抑制剂突破治疗瓶颈 [4]
血液瘤药物行业深度报告:创新靶向疗法驱动,血液瘤慢病化趋势显现
银河证券· 2025-08-21 10:42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3] 核心观点 - 创新靶向疗法推动血液瘤市场持续扩容,CAR-T、TCE等前沿技术显现优异疗效,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大幅提升 [5] - 血液瘤患者生存周期延长促使存量患者增加,2022年全球血液肿瘤五年及以上存量患者约400万,是新发患者数量的三倍 [5] - 血液瘤领域重磅产品频出,2024年达雷妥尤单抗全球销售116.7亿美元,伊布替尼、来那度胺全球销售均超50亿美元 [5][18] - 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优化给药是血液瘤治疗未来发展方向,技术迭代和新靶点探索成为趋势 [5] - 血液瘤治疗呈现慢病管理趋势,长生存周期带来大量存量患者且药物治疗费用高,潜在市场机会巨大 [5] 血液瘤市场概况 - 全球血液肿瘤新发患者数量从2015年113.3万增长至2021年130.5万,预计2025年达141.0万,2030年154.6万 [8] - 中国血液肿瘤新发患者数量从2015年19.3万增长至2021年23.7万,预计2025年达26.7万,2030年30万 [8] - 血液瘤新发患者占全部肿瘤新发患者数量不到10% [8] - 美国血液肿瘤五年生存率超60%,白血病68%、非霍奇金淋巴瘤74%、骨髓瘤62%,显著高于实体瘤 [13] - 血液肿瘤患者初治年治疗费用15.6万美元,急性白血病患者46.3万美元,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1.4万美元 [13] 血液瘤临床诊疗 白血病诊疗 - AML治疗主要采用化疗或靶向联合化疗模式,靶向药物包括FLT3抑制剂、IDH1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 [25] - CML治疗主要采用BCR-ABL抑制剂,一线使用一/二代TKI,耐药后切换其他TKI,T315I突变选用三代TKI [32] - ALL治疗针对Ph染色体阳性患者优先推荐BCR-ABL抑制剂,阴性患者采用多药联合化疗方案 [37] - CLL/SLL一线治疗推荐BTK抑制剂±CD20单抗、BCL-2抑制剂+CD20单抗或BTK+BCL-2抑制剂三种方案 [42] 淋巴瘤诊疗 - DLBCL约占NHL的30-40%,一线标准方案R-CHOP治疗后60-70%患者可达治愈,30%出现复发 [52] - MCL约占NHL的3-6%,初治方案推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复发/难治推荐BTK抑制剂 [57] - MZL约占NHL的5-10%,无症状患者可观察随访,有症状患者推荐利妥昔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 [62] - FL约占NHL的20-25%,一线治疗推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复发后可切换其他联合方案 [67] 多发性骨髓瘤诊疗 - MM约占恶性血液肿瘤的10%,主要采用诱导治疗后造血干细胞移植,诱导治疗常用VRD方案 [71] - 复发/难治MM可尝试CD38单抗、BCMA CAR-T、GPRC5D CAR-T等新型治疗手段 [72] - 强生的达雷妥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百亿美元,成为全球前十畅销药品 [74] 热门靶点及疗法 - BTK领域:泽布替尼"头对头"击败伊布替尼成为BIC产品,逐步完成对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的替代 [5] - BCL-2领域:利沙托克拉通过优化剂量爬坡及1.5线差异化设计取得进度领先 [5] - BCR-ABL TKI领域: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疗效数据优于普纳替尼和阿思尼布 [5] - CAR-T疗法:为血液瘤提供"临床治愈"可能的新疗法,缓解率较高 [5] 重点公司分析 - 百济神州:通过BTK+BCL-2+BTK CDAC产品矩阵实现对CLL/SLL适应症全线覆盖 [5] - 诺诚健华:构建以奥布替尼为核心多元化产品组合 [5] - 亚盛医药:布局第三代BCR-ABL抑制剂奥雷巴替尼和BCL-2抑制剂利沙托克拉 [5] - 迪哲医药:以全球首创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和LYN/BTK双靶抑制剂突破治疗瓶颈 [5]
跨国药企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9:4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跨国药企营收排名前三为强生(456.36亿美元)、罗氏、默沙东 礼来凭借替尔泊肽增长41%跃升至第六位 [1] - 行业面临专利悬崖压力 未来几年将有近200种药物失去专利保护 包括69种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重磅药物 预计累计损失超3000亿美元 [2] - 营收前十企业竞争激烈 第四至第八名营收接近 具体排名为强生、罗氏、默沙东、艾伯维、辉瑞、礼来、阿斯利康、诺华、拜耳、诺和诺德、BMS [2] 强生表现 - 上半年营收456.36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创新药板块收入290.75亿美元(增长3.6%) 医疗科技板块165.61亿美元(增长5%) [3] - 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927-931亿美元 预计增长4.5%-5% 肿瘤业务表现突出 收入119.9亿美元(增长21.1%) 主要来自达雷妥尤单抗(67.76亿美元)、阿帕他胺(16.79亿美元)和伊布替尼(14.44亿美元) [3] 默沙东表现 - 上半年总营收313.35亿美元同比下降2% 制药业务收入276.88亿美元(下降3%) 中国区收入下滑70%至10.75亿美元 [4] - 核心产品K药销售额151.61亿美元(增长7%) HPV疫苗销售额24.53亿美元(下降48%) 启动优化计划预计每年节省30亿美元成本 [4] - 未来五年多款重磅产品面临专利悬崖 已投入338亿美元布局ADC领域 [4] 礼来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2.8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中国市场收入9.17亿美元(增长20%) [5] - 替尔泊肽系列产品表现亮眼 降糖版Mounjaro收入90.407亿美元(增长85%) 减肥版Zepbound收入56.933亿美元(增长223%) 两款产品合计147.34亿美元 接近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的166.83亿美元 [5][6] 阿斯利康表现 - 上半年营收280.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 中国区收入35.15亿美元(增长5%) 成为MNC中国区营收第一 [7] - 完成4笔BD交易居中国区榜首 上半年行业共达成52项出海交易 其中18项超10亿美元 总金额超647亿美元 [7] 中国市场动态 - MNC中国区表现分化 罗氏增长9% 诺华8% 赛诺菲仅0.1% 礼来以19%增速领涨 [8] - 行业加速与中国创新药企合作 成熟产品战略性撤退 如默沙东HPV疫苗和赛诺菲波立达退出中国市场 [8]
阿斯利康(AZN.US)罕见病药物试验未达预期,股价小幅下跌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20:59
核心观点 - 阿斯利康在研药物安塞拉米单抗针对AL淀粉样变性的Ⅲ期临床试验未能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期或减少心脏相关住院次数的主要终点 [1] - 尽管整体试验未达预期 但部分患者群体显示出积极治疗反应 其作为首个在AL淀粉样变性中展现临床获益的原纤维耗竭剂 作用机制具有创新性 [1] - 受试验结果影响 阿斯利康股价在盘前交易阶段下跌0.61% 报收69.89美元 总市值2180亿美元 [2] AL淀粉样变性疾病背景 - 美国发病率约为12例/百万人年 中国肾活检资料显示占继发性肾脏病患者的4% [1] - 患者确诊时平均年龄63岁 男性占比略高 [1] 当前治疗方案 - 主要依赖达雷妥尤单抗等CD38单抗 Ⅲ期研究显示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化疗方案(D-VCd)可使患者完全缓解率提升至59.5% 心脏和肾脏缓解率分别达53%和58% [2] - 现有疗法存在局限性 仅约20%患者符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晚期患者效果有限 烷化剂和免疫调节剂存在安全性问题 [2] 行业研发竞争格局 - CAEL-101在Ⅱ期试验中显示出清除器官淀粉样沉积潜力 联合化疗1年总生存率达93% 但心脏缓解率仅27%(6/22例) [3] - 抗体偶联药物Belantamab mafodotin在早期试验中使70%患者达到≥PR [3] - NEOD001等原纤维靶向药物因疗效未达预期而终止开发 凸显领域高风险高回报的研发特征 [3] 公司后续计划 - 持续深入分析试验细节以挖掘潜在价值 推进安塞拉米单抗的数据分析 [1][3] - 探索药物在更精准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 特别是针对现有疗法响应不佳的晚期患者群体 [2][3] - 随着对疾病机制深入理解 原纤维耗竭剂有望与现有疗法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3]
中国研究闪耀EHA,BCMA-ADC突破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困局
江南时报· 2025-06-17 17:19
中国研究闪耀 EHA,BCMA-ADC 突破多发性骨髓瘤复发困局 最近一年,中国创新药最火赛道,非 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莫属。去年国内与 ADC 相关交易达 22 起,总规模超 200 亿美元。今年以来,ADC 交易仍在不断发生。 ADC 药物也不负众望,凭借独特作用机制,屡屡在全球新药研发浪潮中崭露头角,攻下一个又一个肿 瘤治疗高地。在 HER2、EGFR、Trop2、CLDN18.2、Nectin-4 等特定靶点肿瘤中,ADC 均展现疗效, 为乳腺癌、胃癌、肺癌等肿瘤病人带来生存获益。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 ADC 也在 BCMA 靶点上开始书写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篇。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血液科副主任傅琤琤教授分享:" 在刚刚召开的欧洲血液学会年会(EHA)上,靶向 BCMA 的 ADC 玛贝兰妥单抗的全球 III 期临床研究中国亚组研究成果公布。这一创新疗法的出现,有望帮助中国患者 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带来更多获益。" BCMA 靶向 ADC ,复发 / 难治骨髓瘤新希望 多发性骨髓瘤是源于骨髓浆细胞的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浆细胞一旦发生癌变,细胞增殖失去控制, 就会分泌大量结构异常的单克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