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雷巴替尼

搜索文档
亚盛医药(06855.HK):商业有拐点+管线有厚度 APG-2575引领BCL-2抑制剂变革-亚盛医药更新报告
格隆汇· 2025-09-16 04:12
奥雷巴替尼销售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奥雷巴替尼收入同比增长93%至2.17亿元 得益于高效医院准入和慢病化管理的累积效应 [1] - 2025H1奥雷巴替尼进院数量同比增长47% 同时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持续时间(DoT)不断延长 [1] - 奥雷巴替尼新适应症通过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谈判药品简易续约程序纳入医保 可享受医保报销的人群大幅扩充 根据研究 伊马替尼 尼洛替尼 达沙替尼耐药的CML患者中T315I突变检测出的例次分别为12.3% 27.3% 34.1% [1] APG-2575产品优势 - APG-2575作为潜在全球第二款上市bcl-2抑制剂 具有临床数据支持的便捷给药方案 独特的每日剂量递增设计仅需5天即可达到目标治疗剂量 且联合治疗时联合药物从C1D8直接引入 实现快速缓解 [1] - APG-2575联合阿扎胞苷治疗MDS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 在实现与venetoclax联合阿扎胞苷相当有效性(CR率相近)的同时 安全性大幅改善 SAE AE导致治疗中断 AE导致减量的发生率大幅降低 [1] - 2025年8月APG-2575获FDA及EMA批准治疗1线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 MDS)患者 而abbvie的venetoclax联合阿扎胞苷治疗HR-MDS的全球III期VERONA试验未达到总生存期(OS)的主要终点 [1] 后续研发管线 - APG-2449(ALK/FAK/ROS1)正在进行针对ALK阳性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 作为FAK抑制剂可与化疗药物或靶向药物联合用药解决耐药问题 [2] - 公司推进MDM2-p53抑制剂APG-115 Bcl-2/Bcl-xL抑制剂APG-1252针对多个肿瘤适应症的早期研究 同时在临床前储备了P53-MDM2降解剂 Bcl-xL降解剂 [3] - APG-5918(EED抑制剂)治疗贫血相关适应症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 EED相关在研药物少竞争尚不充分 [4] 中短期里程碑事件 - 2025年完成HQP1351的POLARIS-2入组(获美国FDA许可的治疗伴有或不伴有T315I突变的经治CML-CP成年患者的注册III期临床研究) 核心管线出海指日可待 [5] - 2025年完成APG-2575的GLORA-2入组(评估APG-2575联合阿可替尼对比免疫化疗治疗初治CLL/SLL患者的注册III期临床试验) [5] - 2026年完成APG-2575的三项注册III期研究入组 包括治疗经治CLL/SLL患者的GLORA研究 治疗新诊断老年或体弱AML的GLORA-3研究 治疗新诊断MDS患者的GLORA-4研究 [5]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89亿元 15.09亿元 14.49亿元 同比增长-40% 156% -4% [6]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1亿元 1.96亿元 1.56亿元 公司正从Biotech成功迈向Biopharma [6] - 公司价值核心正从首个商业化产品奥雷巴替尼向更具全球市场潜力的重磅产品APG-2575切换 [6]
亚盛医药-B(06855):更新报告:商业有拐点+管线有厚度,APG2575引领BCL-2抑制剂变革
中泰证券· 2025-09-15 20: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亚盛医药正从Biotech成功迈向Biopharma 价值核心从首个商业化产品奥雷巴替尼向更具全球市场潜力的重磅产品APG-2575切换 [4] - APG-2575凭借潜在"Best-in-Class"临床数据 有望在MDS、MM市场中实现对维奈克拉的部分替代和超越 [4] - 公司商业化逐渐成熟 奥雷巴替尼销售高增且持续性可预期 [2][7] - 后继管线颇有厚度 打开公司发展天花板 [3][15] 奥雷巴替尼商业化进展 - 2025年上半年奥雷巴替尼收入同比增长93%至2.17亿元 [2][7] - 进院数量同比增长47% 患者治疗持续时间(DoT)不断延长 [2][7] - 新适应症通过2024年医保目录简易续约程序纳入医保 可享受医保报销人群大幅扩充(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耐药患者T315I突变检出率分别为12.3%、27.3%、34.1%) [2][11] - 引入具备血液瘤产品商业化经验的司志超博士担任商业化负责人 团队逐渐完善 [2][11] APG-2575竞争优势 - 全球第二款上市BCL-2抑制剂 首款venetoclax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8.4%) [3][13] - 独特每日剂量递增设计 仅需5天达到目标治疗剂量 联合治疗时药物从C1D8直接引入实现快速缓解 [3][13] - 2025年8月获FDA及EMA批准治疗1线中高危MDS患者 [3][13] - 相比venetoclax安全性大幅改善(SAE、AE导致治疗中断、减量发生率大幅降低) CR率相近 [3][13] - 2025年完成GLORA-2入组(联合阿可替尼治疗初治CLL/SLL的III期临床) [4][20] - 2026年完成三项注册III期研究入组(经治CLL/SLL、新诊断老年/体弱AML、新诊断MDS) [4][20] 后继研发管线 - APG-2449(ALK/FAK/ROS1):针对ALK阳性NSCLC的III期临床进行中 作为FAK抑制剂可与化疗或靶向药物联合解决耐药问题 [3][15] - 细胞凋亡通路抑制剂:推进APG-115(MDM2-p53抑制剂)、APG-1252(Bcl-2/Bcl-xL抑制剂)早期研究 [3][18] - 降解剂平台:临床前储备P53-MDM2降解剂、Bcl-xL降解剂 具备组织选择性优势 [3][18] - APG-5918(EED抑制剂):治疗贫血相关适应症I期临床进行中 竞争尚不充分 [4][20] 里程碑事件展望 - HQP1351:2025年完成POLARIS-2入组(美国FDA许可的经治CML-CPIII期临床) 完成POLARIS-1国内入组并获得美国III期许可 [4][20] - Abbvie于2025年7月向FDA递交Venclexta联合阿可替尼治疗初治CLL的sNDA申请 若获批将对APG-2575销售形成积极映射 [4][2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9亿元、15.09亿元、14.49亿元(同比增长-40%、156%、-4%) [1][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1亿元、1.96亿元、1.56亿元 [1][4] - 2025年每股收益-1.83元 2026年转正为0.53元 [1][4]
亚盛医药-B(06855):奥雷巴替尼持续放量,Lisaftoclax国内获批成为新增量
国投证券· 2025-08-27 21:3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4][6] - 6个月目标价为93.12港元,当前股价为83.50港元,潜在上涨空间为11.5% [4][6] - 总市值为310.50亿港元,流通市值与总股本均为371.85百万股 [6]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91亿元 [2] - 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为5.2亿元,净利润为-10.4亿元;2026年收入为27.8亿元,净利润为7.0亿元;2027年收入为15.7亿元,净利润为-5.2亿元 [4][8] - 毛利率预计维持在90%,但净利润率波动较大,2025E为-200.21%,2026E转为正25.05% [8][14] 核心产品进展 - 奥雷巴替尼2025年上半年中国销售收入为2.17亿元,同比增长93% [2] - 奥雷巴替尼多项注册III期临床研究顺利推进,包括POLARIS-3(SDH缺陷型GIST)、POLARIS-2(CML-CP)、POLARIS-1(Ph+ ALL),并计划争取FDA批准新诊断Ph+ ALL的III期研究 [2] - Lisaftoclax于2025年7月10日获NMPA批准用于CLL/SLL治疗,成为新收入增量 [3] - Lisaftoclax多项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推进中,包括GLORA-4(MDS一线)、GLORA-3(AML一线)、GLORA-2(CLL/SLL联合治疗)、GLORA(BTK抑制剂经治CLL/SLL) [3] 估值与现金流预测 - 基于DCF模型,预测期自由现金流2025E为-11.1亿元,2026E转为正8.9亿元,终值现值为250亿元,总市值估值为318亿元(346亿港元) [10] - WACC假设为8.5%,永续增长率假设为3.0% [10] - 每股估值对应93.12港元,基于总股本3.72亿股 [10] 股价表现 - 过去12个月绝对收益为157.7%,相对收益为125.8%,表现显著领先市场 [7] - 近期1个月绝对收益为12.6%,3个月为72.7% [7]
亚盛医药-B(06855.HK):药品商业化符合预期 临床推进潜力倍增
格隆汇· 2025-08-23 19: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业营业收入2.34亿元 同比减少71.6% 主要因2024年同期计入与武田合作产生的6.78亿元授权收入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91% 核心产品奥雷巴替尼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92.4%至2.17亿元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3.7%至1.38亿元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9%至5.29亿元 [1] - 现金储备方面2025年上半年达到16.61亿元 截至2025年7月在港股完成约15亿元配售后 总计超30亿元的现金储备 [3] 奥雷巴替尼进展 - 奥雷巴替尼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3% 年底有望同比去年做到翻倍销售额 [1] - 2025年上半年入院数量同比增加47% 所有已获批适应症均已进入医保 [1] - 奥雷巴替尼在推进多个全球注册临床 包括针对CML的单药疗法、针对Ph+ALL的联合化疗疗法和针对SDH缺乏症的GIST患者 [1] - 预计2026年6月武田所拥有的普纳替尼专利到期并行权 奥雷巴替尼的海外临床将会更快推进 [1] 利沙托克拉进展 - 2025年7月10日利沙托克拉获CDE附条件批准上市 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 [2] - 从2024年11月申请上市到获批仅用时约7个月 目前已经开出第一份处方 [2] - 该管线还有多项全球临床推进中 包括1L和2L的CLL/SLL注册临床、联合AZA治疗AML [2] - 2025年8月18日公布其MDS全球注册临床获得FDA和EMA批准 利沙托克拉的主要竞争对手维奈克拉此前在该适应症上失败 [2] 商业化能力 - 在奥雷巴替尼销售中采取了和信达生物合作开发的模式 借此搭建了国内商业化运营团队 截至2025年7月31日超过140人 [2] - 利沙托克拉的商业化工作全部由公司自行开展 预计到2025年底或将超过200人 [2] - 2025年7月公司任命Veet Misra博士为首席财务官 并任命黄智先生为全球企业发展&财务高级副总裁 二人都具备丰富的国际商业化经验 [3]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收入将快速增长 提高2025-2027年的收入预测至5.86亿元/32.66亿元/21.21亿元 原值5.19亿元/32.15亿元/20.95亿元 [3] - 公司未来收入增长较快 确定性高 海外市场潜力较大 [3]
亚盛医药-B(06855):公司产品销售增长强劲,研发进展推进顺利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2 16:0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90.70港元 [2][2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产品销售增长强劲,奥雷巴替尼销售额达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销售盒数增长114% [3][6] - 研发进展顺利,BCL-2抑制剂利生妥®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 [4][16] - 利生妥®联合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GLORA-4)获FDA和EMA批准,正在多国同步推进 [4][16] - 公司运营效率提升,产品销售费用率降至64.7%(同比下降7.1个百分点) [3][6] - 现金储备充裕,截至2025年7月现金余额约31.5亿元人民币 [3][15]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2.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71.6%,主要因去年同期武田知识产权收益6.78亿元的一次性影响) [3][15] - 产品销售收入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5%) [3][15] - 毛利率90.7%(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 [3][15] - 研发开支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3][6] - 调整后FY25-27营收预测分别为7.3亿/31.6亿/30.2亿元人民币 [9][21] 研发进展与临床数据 - 利生妥®在MDS/CMML患者中显示显著疗效:新诊断患者ORR达80%(CR率40%),复发难治患者ORR达50%(CR率27.3%) [8][20] - APG-2575是目前全球唯一推进中高危MDS注册III期临床的Bcl-2抑制剂 [4][16] - 关键研发催化剂包括:HQP1351的Ph+ ALL适应症潜在FDA批准、APG2575的多发性骨髓瘤适应症潜在批准,以及POLARIS-2研究数据读出(预计2026年下半年) [11][23] 市场与商业化 - 奥雷巴替尼所有获批适应症均纳入医保,医院准入数量同比增长47%至295家,DTP渠道持续扩张 [6][17] - 中高危MDS领域存在未满足临床需求,患者5年生存率仅16-24%,现有治疗方案响应有限(ORR 30-40%,CR率10-17%) [7][19] 估值方法 - 采用风险调整DCF估值模型,WACC 10.0%,永续增长率3.5%,目标价基于现金流预测(2026-2033财年) [9][12]
亚盛医药-B(06855):药品商业化符合预期,临床推进潜力倍增
东吴证券· 2025-08-22 09:2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H1营业收入2.34亿元同比减少71.6%(主要因24年同期含武田合作授权收入6.78亿元)[7] - 核心产品奥雷巴替尼销售收入同比大增92.4%至2.17亿元毛利率91%[7] - 2025E营业总收入预测5.86亿元(原预测5.19亿元)2026E大幅提升至32.66亿元[7] - 归母净利润2025E预计亏损8.74亿元2026E扭亏为盈10.59亿元[1] - 现金储备25H1达16.61亿元7月港股配售后超30亿元[7] 产品管线进展 - 奥雷巴替尼: - 25H1销售额同比增93%入院数量增47%所有适应症进入医保[7] - 推进CML单药、Ph+ALL联合化疗等全球注册临床2026年6月普纳替尼专利到期后海外临床加速[7] - 利沙托克拉: - 25年7月10日获CDE批准用于CLL/SLL从申请到获批仅7个月[7] - MDS全球注册临床获FDA/EMA批准主要竞品维奈克拉此前在该适应症失败[7] 商业化能力 - 奥雷巴替尼采用与信达生物合作模式商业化团队超140人[7] - 利沙托克拉自主商业化25年底团队预计超200人[7] - 新任CFO Veet Misra和全球发展高管黄智强化国际商业化领导力[7]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90.2港元市净率43.13倍港股流通市值300亿港元[5] - 一年股价区间27.65-95.35港元[5] - 25年EPS预测-2.35元2026E回升至2.85元[1]
中国银河证券:创新靶向疗法驱动 血液瘤慢病化趋势显现
智通财经· 2025-08-21 14:11
血液肿瘤市场概况 - 血液肿瘤分类复杂,多种细分亚型治疗领域存在较多投资机会 [1] - 靶向、免疫及细胞治疗等新兴手段推动血液瘤治疗呈现慢病管理趋势,长生存周期带来大量存量患者 [1] - 2022年全球血液肿瘤五年及以上存量患者约400万,是新发患者数量的三倍 [1] - 创新药定价高且用药周期长,促使血液瘤领域频繁出现重磅产品,如达雷妥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超百亿美元,伊布替尼、来那度胺销售均超50亿美元 [1] 创新疗法与技术进展 - CAR-T、TCE等前沿技术显现优异疗效,大幅提升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1] - 泽布替尼、维奈克拉等多款产品进入全球畅销药物榜单TOP100,市场潜力巨大 [1] - AML、ALL等急性白血病采用化疗或靶向联合化疗模式,通过靶向治疗和多药联合提升生存率 [2] - CML主要采用BCR-ABLTKI治疗,技术迭代及新靶点探索旨在克服耐药 [2] - CLL治疗包括BTK、BCL-2、CD20等药物,正探索BTK+BCL-2固定疗程给药及开发非共价BTK、双靶BTK等 [2] 治疗方向与竞争格局 - 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优化给药是血液瘤治疗未来发展方向 [2] - 淋巴瘤中DLBCL和多发性骨髓瘤复发概率高,CAR-T疗法为后线患者提供高缓解率选择 [2] - 血液瘤靶向药竞争进入新阶段,泽布替尼"头对头"击败伊布替尼成为BIC产品,逐步替代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 [3] - BCL-2领域利沙托克拉通过剂量优化和差异化设计取得进度领先,索托克拉利用泽布替尼赋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优势 [3] - BCR-ABLTKI领域第三代TKI奥雷巴替尼疗效优于普纳替尼和阿思尼布,在耐药患者中仍显示获益 [3]
亚盛医药20250730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生物医药(血液瘤领域) - 公司:亚盛医药(纳斯达克上市) ---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奥雷巴替尼(BCR-ABL抑制剂)** - 2024年销售额2.41亿元,预计2025年翻倍增长[3] - 针对T315I耐药患者,安全性优于帕纳替尼(心血管毒性更低)[11][13][15] - 国内销售峰值预计20亿人民币,海外峰值20-30亿美元(武田分成双位数)[4][18] - **利沙托克拉(2,575,BCL-2抑制剂)** - 2025年7月国内上市,已提交CLL适应症申请,计划拓展MDS、MM等竞争较少适应症[2][6] - 全球第二款BCL-2抑制剂,安全性优于维奈克拉(爬坡更快、血液学毒性更低)[2][19][24] - 预计销售峰值30-40亿美元[19] --- **研发与临床进展** - **2,575适应症拓展** - AML患者ORR达83.3%,难治/复发性AML ORR 43%[2][23] - 维奈克拉耐药AML患者ORR 31%[23] - MDS适应症潜力大(维奈克拉临床试验失败,2,575安全性优势显著)[10][24] - **临床试验策略** - 2,575采用后线切入策略(对比化疗),缩短上市周期[4][22] - 索托卡拉(百济神州)选择头对头试验,进度滞后[20][22] --- **合作与资本运作** - **武田制药合作** - 2024年达成13亿美元授权协议(含1亿美元选择权付款)[2][5] - 预计2026年6月支付3亿美元行权费用[5] - **资本市场** - 2025年1月登陆纳斯达克,便利国际融资与BD合作[9] --- **竞争格局** - **TKI药物市场** - 奥雷巴替尼在T315I耐药市场替代帕纳替尼(安全性优势)[11][13][15] - 一代TKI(伊马替尼)受仿制药冲击,二代TKI(达沙替尼、尼洛替尼)占据部分市场[11] - **BCL-2抑制剂竞争** - 维奈克拉2023年销售额20多亿美元,2,575凭借安全性差异化竞争[19][24] - 潜在竞争者:索托卡拉(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类似药物(进度滞后)[20][21] --- **其他重要信息** - **管理团队** - 杨大俊博士领导,核心团队包括翟一帆博士等资深研发人员[7] - **基因突变与用药** - 血液瘤患者需关注BCR-ABL突变(50%-65%耐药患者存在突变)[12] - **海外市场规划** - 推进ALL伴随费城染色体阳性适应症,扩大国际影响力[14] --- **数据与预期总结** | 指标 | 数据/预期 | 来源 | |---------------------|-----------------------------------|------------| | 奥雷巴替尼2024销售额 | 2.41亿元 | [3] | | 奥雷巴替尼海外销售峰值 | 20-30亿美元 | [18] | | 2,575 AML患者ORR | 83.3%(初治),43%(难治/复发) | [2][23] | | 维奈克拉2023销售额 | 20多亿美元 | [19] | | 武田合作总金额 | 13亿美元(含3亿美元行权费) | [2][5] |
亚盛医药-B(06855):APG-2575国内获批,首款国产Bcl-2上市
东吴证券· 2025-07-11 21: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随着奥雷巴替尼销售放量和武田选择权付款,预计公司收入将快速增长,维持25 - 27年的收入预测5.19/32.15/20.95亿元,公司未来收入增长较快,确定性高,海外市场潜力较大,维持“买入”评级[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5.09|980.65|519.00|3,215.00|2,095.00| |同比(%)|6.24|335.68|(47.08)|519.46|(34.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25.64)|(405.43)|(726.53)|1,097.79|(841.66)| |同比(%)|(4.84)|56.20|(79.20)|251.10|(176.67)| |EPS - 最新摊薄(元/股)|(2.66)|(1.16)|(2.08)|3.15|(2.42)| |P/E(现价&最新摊薄)|(24.20)|(55.24)|(30.83)|20.40|(26.61)|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港元):80.45 - 一年最低/最高价:26.05/86.70 - 市净率(倍):87.40 - 港股流通市值(百万港元):25,027.55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元):0.84 - 资产负债率(%):89.53 - 总股本(百万股):349.00 - 流通股本(百万股):341.67 [6] 相关研究 - 2025年7月10日,亚盛医药自研的新型Bcl - 2选择性抑制剂APG - 2575利生妥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这是公司继奥雷巴替尼后成功上市商业化的第二款药品,也是全球范围内的第二款Bcl - 2抑制剂,为国内的CLL/SLL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选择[7] - APG - 2575是国内第一款用于二线全人群的Bcl - 2抑制剂,基于一项治疗复发或难治性CLL/SLL的关键注册II期临床研究结果,对于BTK抑制剂和/或免疫化疗治疗失败的病人,展现出优异疗效,同时安全性表现突出,研究中未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副作用,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且程度可控,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且多为1 - 2级[7] - APG - 2575相比维奈克拉在国内CLL/SLL适应症中更优,适用患者人群更广泛,为BTK治疗失败的广大患者群体提供了新的方案,不仅在安全性上优于维奈克拉,对于维奈克拉治疗后患者同样有效,未来有望在CLL/SLL适应症上取得明显的商业化优势[7] - APG - 2575更多III期注册临床稳步推进中,截至2025年7月,共有4项全球注册III期临床正在开展,涉及CLL/SLL、AML、MDS几大适应症,同时针对r/rMM的III期临床设计在于FDA沟通中,未来MDS和MM这两大让维奈克拉折戟的适应症有望助力APG - 2575全球放量,其在国内的获批有望助力期未来的潜在对外授权落地,全球销售分成将为公司贡献更多收入,潜力值得期待[7] 三大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1,474.16|856.47|2,084.21|2,196.28| |非流动资产|1,143.65|1,050.08|965.87|890.09| |资产总计|2,617.81|1,906.55|3,050.08|3,086.36| |流动负债|1,166.61|1,168.20|1,200.27|2,064.54| |非流动负债|1,177.04|1,177.04|1,177.04|1,177.04| |负债合计|2,343.65|2,345.24|2,377.30|3,241.57| |股本|0.21|0.21|0.21|0.21| |少数股东权益|9.97|9.97|9.97|9.97|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264.19|(448.65)|662.81|(165.18)| |负债和股东权益|2,617.81|1,906.55|3,050.08|3,086.36|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980.65|519.00|3,215.00|2,095.00| |营业成本|29.09|56.82|91.86|141.56| |销售费用|196.00|129.75|410.00|733.25| |管理费用|187.13|176.46|307.50|523.75| |研发费用|947.25|830.40|1,230.00|1,466.50| |其他费用|9.08|13.75|20.74|42.92| |经营利润|(387.88)|(688.18)|1,154.90|(812.98)| |利息收入|0.00|15.63|2.47|21.76| |利息支出|64.46|57.56|57.56|57.56| |其他收益|57.08|3.59|5.28|7.12| |利润总额|(395.26)|(726.53)|1,105.08|(841.66)| |所得税|10.43|0.00|7.29|0.00| |净利润|(405.68)|(726.53)|1,097.79|(841.66)| |少数股东损益|(0.25)|0.00|0.00|0.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5.43)|(726.53)|1,097.79|(841.66)| |EBIT|(330.80)|(684.59)|1,160.17|(805.86)| |EBITDA|(237.63)|(591.03)|1,244.38|(730.07)| |Non - GAAP|(330.80)|(684.59)|1,160.17|(805.86)|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111.36)|(711.73)|1,141.07|(670.07)| |投资活动现金流|(362.04)|3.59|5.28|7.12| |筹资活动现金流|314.77|(57.56)|(57.56)|(57.56)| |现金净增加额|(144.95)|(752.03)|1,102.46|(706.83)| |折旧和摊销|93.17|93.56|84.21|75.79| |资本开支|(24.29)|0.00|0.00|0.00| |营运资本变动|110.97|(132.75)|(93.21)|45.36| [8]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收益(元)|(1.16)|(2.08)|3.15|(2.42)| |每股净资产(元)|0.84|(1.29)|1.90|(0.47)| |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348.48|348.48|348.48|348.48| |ROIC(%)|(17.83)|(43.16)|64.55|(41.81)| |ROE(%)|(153.46)|161.93|165.63|509.55| |毛利率(%)|97.03|89.05|91.04|93.24| |销售净利率(%)|(41.34)|(139.99)|107.10|(40.17)| |资产负债率(%)|89.53|123.01|77.94|105.03| |收入增长率(%)|335.68|(47.08)|519.46|(34.84)| |净利润增长率(%)|56.20|(79.20)|251.10|(176.67)| |P/E|(55.24)|(30.83)|20.40|(26.61)| |P/B|76.69|(49.92)|33.79|(135.60)| |EV/EBITDA|(58.42)|(40.48)|18.34|(32.23)| [8]
诺诚健华(09969) - 2024 FY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7-02 14:33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1年至2023年第三季度期间累计收入达到3.1亿美元[14] - 公司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的现金储备为12亿美元[14] - 公司在2015年至2023年期间共筹集资金达13.4亿美元[11] 用户数据 - 公司在中国覆盖超过1000家血液学中心,受益患者超过3万人[26] - 全球有超过5亿患者受到自身免疫疾病影响,其中中国有超过4000万患者[5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在2023年共进行了30多项临床试验,拥有13个临床产品在管道中[13] - Orelabrutinib在中国的r/r MZL患者中,整体反应率(ORR)为91.0%[34] - Orelabrutinib在r/r MCL患者中的ORR为83.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7.4个月[34] - Orelabrutinib是全球首个在NMOSD中显示积极结果的BTK抑制剂,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2024年底将公布中期结果[58] - ICP-332在AD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EASI 50和EASI 7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8%和72%[75] - ICP-332在4周内的EASI评分变化为-78.2%,与安慰剂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01)[75] - ICP-332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相似,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4%至41.7%[85] - Orelabrutinib在MS治疗中实现了92.3%的新病灶控制率,80mg QD剂量显示出最佳疗效[62] - ICP-332在临床试验中未出现与Upadacitinib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87] - ICP-332的主要疗效分析显示出显著改善,基线EASI评分的变化为-80%[7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提交Orelabrutinib的NDA申请,针对中国的1L CLL/SLL[102] - Tafasitamab在中国的NDA申请将于2024年上半年提交,针对r/r DLBCL[102]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提交Orelabrutinib针对美国r/r MCL的NDA申请[102] - ICP-723的注册试验患者招募将于2024年完成,并计划在中国提交NDA申请[107] - 公司在2024年将进行ICP-488针对银屑病的II期临床试验[102] - Orelabrutinib在中国的1L CLL/SLL、MCL和DLBCL的市场扩展将持续推进[100] - 公司在中国的ICP-192针对胆管癌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100] - 公司在2024年将进行ICP-332针对特应性皮炎的II期临床试验[102] - 公司在2024年将进行ICP-B02的I期数据读取[102]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业务发展、合作和创新推动中长期扩展[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