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5名民营企业家代表与中外记者交流—— “持之以恒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6 05:59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 -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1] - 国家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出台好政策,企业因国家的发展而发展、因国家的强大而强大 [2] - 当前政策给力,国家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的力度是空前的 [3] 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主要做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目前很多技术指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1] - 公司去年发布G1人形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今年出货量相对去年有明显增长 [1] - 整个机器人行业今年上半年的增长速度都非常快 [1] 电解铝行业 -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从山东转移200多万吨电解铝产能至云南,利用云南水电资源实现绿色转型 [2] - 这一举措大大提高能源绿色占比,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总量 [2] - 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实现社会、企业和百姓共同发展 [2] 商业航天行业 - 北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是一家往太空"送快递"的公司,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从几百公斤到几十吨不等 [2] - 未来火箭可以重复使用,大幅降低成本 [2] - 已完成19次火箭发射任务,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 [2] 企业家精神 - 要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中,将社会责任内化到企业文化基因中 [4] - 为党和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员工负责,持之以恒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4] - 敢于打破传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 - 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 [4]
往太空“送快递” 业内人士称商业航天未来大有可为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22:38
商业航天行业发展前景 - 商业航天未来大有可为 低轨卫星和互联网市场将驱动需求 未来10年可能有几万颗卫星进入太空 [1]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 2014年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航天科研生产 当前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 - 民营企业正成为商业航天重要力量 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2] 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定位为太空"快递"服务商 通过自研火箭为客户提供卫星发射服务 收取发射服务费及运费 [1] - 产品线覆盖多型号运载火箭 运载能力从几百公斤到几十吨 未来将实现可重复使用以降低成本 [1] - 已完成19次火箭发射任务 成功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 是国内发射次数最多且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 [1] 市场需求与战略布局 - 低轨卫星互联网市场催生巨大太空运输需求 公司针对性布局多系列火箭型号 [1] - 采用差异化运载工具策略 类比地面交通工具形成"小汽车+大巴车"产品矩阵 [1]
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卫星发射次数、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研判: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商业发射次数高速增长,产业链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35
商业航天行业核心观点 - 商业航天是以市场化方式提供航天产品和服务的产业,涵盖火箭发射、卫星应用、太空旅游等领域,强调私营企业参与和成本效益 [1][2] -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7133.2亿元,其中导航与位置服务占5815亿元,卫星遥感产业170.3亿元,卫星通信888.5亿元 [6] - 2024年我国火箭发射68次,入轨成功率97%,预计2025年发射次数和市场规模(7810.4亿元)将再创新高 [4][6] - 商业遥感卫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航天大国竞争主阵地 [1][6]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民营航天企业加速涌现,成立1-3年的企业占比36%,1年内新成立企业占22.9% [13] - 长征八号甲、朱雀三号、力箭二号等新型火箭将于2025年首飞,可回收复用技术成为发展重点 [4] - 导航与位置服务占据商业航天81.5%的市场份额,卫星通信和遥感合计占比14.8% [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火箭/卫星研制、特种材料、集成电路等硬件及AVIDM等软件系统,已积累大量自主知识产权 [8] - 中游:商业发射服务(2024年规模199.7亿元)、卫星测控、地面设备服务等 [6][8] - 下游:应用于林业、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卫星数据服务 [8] 政策环境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商业航天安全健康发展",明确产业地位 [12] - 北京计划2028年前实现可回收火箭复飞,上海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年产能100发火箭 [12] - 广东省提出2026年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12] 竞争格局 - 国家队: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卫星)、航天科工集团(战略导弹/无人系统)主导 [15][16] - 民营代表: - 中天火箭2024年小型固体火箭营收9.25亿元,净利润1956.62万元 [20] - 航天科技航天应用产品营收7.84亿元(占总营收11.37%) [18] - 蓝箭航天成为全国首家实现液体火箭入轨的民营企业 [16] 未来趋势 - 技术方向:可重复火箭、模块化卫星、AI+空天信息融合加速产业化 [22] - 发展阶段:预计"十五五"末至"十六五"(2030-2035年)进入成熟期 [1][22] - 五大关键词:安全、创新、产能、成本、效率将主导行业发展 [22]
是美国卡中国的脖子,还是中国卡美国的脖子?
新浪财经· 2025-05-11 11:23
科技战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影响 - 美国对中国的科技限制反而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芯片制造 设备和材料领域 [1] - 中国芯片产业链在几年内实现高速增长 从基本空白发展到门类齐全 芯片出口达万亿规模 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 [1] - 芯片相关企业数量增长至少10倍 芯片设计 生产制造能力迅速提升 [1] 中国在原材料领域的反制措施 - 中国限制镓和锗等原材料出口 这些材料对军事工业 航天发展和电子信息制造至关重要 [3] - 美国虽拥有相关技术 但缺乏大规模冶金工业支撑 短期内难以重建完整的冶炼体系 [3] - 原材料短缺导致美国隐身飞机产量下降 先进雷达和高超音速导弹研发受阻 [4]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高科技产业在科技战后实现配套完善和生产制造能力提升 而美国高科技产业竞争力逐渐减弱 [5] - 美国军事力量可能因材料短缺而衰落 现有武器维护和新武器研发均面临挑战 [6] - 全球技术壁垒已从知识保密转向生产制造能力 这种能力需要数十年积累 [4]
一季度增速14.6%,成都如何激活民间投资“一池春水”?
搜狐财经· 2025-05-09 11:14
公司动态 - 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0倍,正在建设投资22.5亿元的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将建成全国首个民营企业自主研制的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 [1] - 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基地总投资30亿元,预计今年完成基建和封顶,未来有望在成都打造低空经济新标杆 [8] - 星际荣耀航天科技宣布在成都建设总投资33亿元的火箭生产基地,为国内首个成功完成运载火箭入轨发射任务的民营公司 [14] - 远大医药核药全球研发及生产基地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计划今年投入运营,将是全球首个零辐射核药研发生产基地 [14] - 赛德特生物科技产业园一期工程完成主体施工和全部幕墙安装,项目建成后将提供从临床前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一站式定制服务 [14] 行业趋势 - 成都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达14.6%,高于全国、全省分别为14.2和1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对民间投资的贡献度增强,一季度民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5.2%,汽车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59% [1][5] - 成都民营经济贡献全市50%左右的经济总量、60%以上的税收、90%以上的科技创新、城镇就业和经营主体 [3] - 成都发布《成都市基础设施项目机会清单》和《成都市产业化项目机会清单》,共汇集重大项目617个,总投资规模3630.8亿元,每条供需信息均涵盖项目详细信息方便精准对接 [3] 政策支持 - 成都淮州机场完成全场景低空空域试飞工作并发布使用规则,标志着国内首个阶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入使用,飞行高度提升至三倍并容纳6种空域 [9] - 成都通过"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走访覆盖企业超10万户,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为民营企业搭平台、拓市场、聚资源 [12] - 成都通过空域分级开放、商业化试飞等规则创新将管制资源转化为市场化要素,吸引头部企业研发中心落地形成技术外溢与配套协同的良性循环 [11] 专家观点 - 成都民间投资逆势上扬是制度创新与产业演进深度耦合的结果,政策精准度与市场敏感度共振的产物 [7] - 成都通过一揽子政策推动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盘活和促进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系列举措体现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5] -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构建清晰的规则框架,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企业家精神才是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能 [14]
专家访谈汇总:中船系,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9 22:13
中船系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由CSIC与CSIC重组形成,资产庞大,涵盖船舶制造、海洋防务、修理等领域 [2] - 海洋经济推动船舶需求增长,中船系作为全球最大造船集团之一将受益 [2] - 零部件领域中国动力是海军舰船动力及传动装备主要供应商 [2] - 黄埔文冲在海上风电领域布局浮式平台及系泊系统 [2] 军工信息化 - 军工信息化通过信息技术提升作战效率,增强战场感知能力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军队信息化装备需求超2500亿元 [3]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罗克韦尔·柯林斯、洛克希德·马丁,国内有中国电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3] 商业航天 - 商业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其安全健康发展 [4] - SpaceX引领全球商业航天浪潮,国内企业探索新模式抢占科技革命先机 [4] -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技术推动低空经济、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 [4] - 卫星制造向批量化、低成本转型,需标准化、模块化提升竞争力 [4] - 产业链涵盖卫星/火箭制造(上游)、商业发射/运营(中游)、通信/导航应用(下游) [4] 军民融合 - 军民融合打破国防与经济壁垒,实现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 [5] - SpaceX"星链"卫星和大疆无人机体现"军转民"与"民参军"双向赋能 [5] - 美国通过《国防技术转轨法》推动军用技术民用化,DARPA技术转化至商业领域 [5] - 日本"产官学协同"机制激发民间技术军事潜力,以色列退役军官创办企业融合军事与民用技术 [8] 航天军工行情 - 2025年4月A股航天军工板块逆势大涨,中航沈飞、航天电器等龙头股表现突出 [9] - 2025年国防预算同比增7.2%至1.66万亿元,珠海航展签约额超2800亿元 [9] - 歼-35、红旗-19等高端装备受国际买家青睐,军贸成增长引擎 [9] - 低空经济政策破冰,eVTOL商业化催生千亿市场,蓝箭航天抢占运力赛道 [9] - 中航高科垄断航空碳纤维预浸料,光启技术超材料应用于歼-20隐身涂层 [9][10] - 内蒙一机无人作战系统、北方导航制导技术领先全球,2025年营收预计爆发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