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追光
icon
搜索文档
雅迪控股系列一-半年报点评: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润较快恢复,盈利能力提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7 12:46
核心观点 - 2025H1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行业增长 公司收入及利润实现较快恢复 [2][3][10]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91.9亿元 同比增长33.0% 净利润16.5亿元 同比增长59.5% [3][11] - 2025H1毛利率19.6% 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净利率8.6%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均创历史新高 [5][13] - 综合费用率10.4%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其中研发费用率3.3%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5][16] 产品战略 - 2025年2月推出摩登系列三款新车(光芒/追光/莱茵) 定价区间2999-4299元 针对女性用户群体 [7][19] - 2025年5月发布冠能S系列旗舰车型白鲨 搭载TTFAR增程系统 首发日销量超5万台 [24] - 产品线形成冠能(长续航)、飞越(高端)、摩登(女性)三大系列矩阵 [19] 渠道布局 - 2023年拥有4000家分销商及40000家销售点 较2016年实现大幅扩张 [7][27] - 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下持续拓展终端渠道覆盖 [7][27] 海外扩张 - 越南生产基地2019年投产 年产能20万台 规划提升至50万台 [9][28][29] - 印尼新工厂2025年建设 总投资1.5亿美元 规划年产能300万台 [9][28][29] - 东南亚市场为核心战略重点 替代油摩市场潜力巨大 [9][28]
雅迪控股(01585):2025年上半年收入及利润较快恢复,盈利能力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9-03 22:53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2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1.9亿元,同比增长33.0% [1][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59.5% [1][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9.6%,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创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 [1][1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8.6%,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13] - 2025年上半年综合费用率10.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15] - 2024年营业收入282.4亿元,同比下降18.9%,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51.8% [7] 业务运营与战略 - 2025年2月发布摩登系列新车(光芒、追光、莱茵),面向女性用户,价格区间2999-4299元 [2][17][18] - 2025年5月发布冠能S系列旗舰车型白鲨,配备TTFAR增程系统及智能化功能,首发日销量超5万台 [22] - 终端渠道持续扩张,2023年拥有4000家分销商及40000家销售点 [2][25] - 积极布局东南亚市场:越南基地年产能计划提升至50万台,印尼新工厂建成后年产能达300万台 [2][27][2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9.39/33.85/39.39亿元(原27.02/31.02/36.93亿元) [3][29] - 对应每股收益0.94/1.09/1.27元(原0.87/1.00/1.19元) [3][29] - 当前市盈率(PE)为13/12/10倍 [3][29]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75.54/439.38/505.29亿元,同比增长33.0%/17.0%/15.0% [4][29]
东风落子“破局棋” 解码岚图独立上市的“谋与略”
中国经营报· 2025-08-27 17:00
交易方案核心设计 - 东风集团股份通过"介绍上市+私有化"组合模式实现岚图汽车分拆上市与母公司退市[1][2] - 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互为前提的同步操作 将岚图汽车79.67%股权按比例分派给全体股东[2] - 岚图汽车以介绍方式登陆港股 不发行新股不融资 避免行业估值低谷期低价发行损失[2] - 私有化收购价格每股10.85港元 含6.68港元现金对价和4.17港元岚图股权对价[3] - 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吸并主体 向控股股东支付股权对价 向小股东支付现金对价[3] 资本市场监管反应 - 港股复牌后东风集团股份高开近70% 市场信心与参与热情显著提升[1] - 私有化前公司股价仅4.74港元 市净率0.25倍 市值显著低于净资产规模[2] - 介绍上市使岚图汽车快速获得上市平台 同时规避低价发行风险[2] 岚图汽车业务表现 - 2024年交付85,697辆 同比增长约70%[7] - 2025年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辆 7月交付量突破12,000辆[7] - 梦想家车型自2023年起稳居新能源MPV销量TOP2[7] - 新车型岚图FREE+上市15分钟大定锁单11,583辆[7] - 已完成"三年三品类 四年四款车"战略布局 推出FREE、梦想家、追光与知音四款产品[6] 战略转型意义 - 实现资源向新能源核心赛道集中 加速向科技型创新企业转型[4] - 岚图上市标志着新能源业务进入"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新阶段[4] - 通过技术外溢和供应链协同带动旗下其他品牌电动化进程[8] - 形成"高端引领 全谱系发展"的品牌格局[8] - 解决上市公司同业竞争和管理效率问题 促进集团资源优化[11] 行业示范价值 - 为传统业务估值低迷但孵化新增长引擎的国企提供价值重塑范例[10] - 创新性解决"新兴业务被低估"的行业共性困境[10] - 提供可复制的国有资产配置优化路径 具备极强行业示范效应[11] -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转型加速与股东利益保障的多赢局面[11] 岚图汽车竞争优势 - 兼具新势力创新与传统车企规模化优势[6] - 获得东风汽车全栈技术支撑 包括底盘调校、安全技术及供应链体系[6]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融入互联网科技基因 推动智能技术快速迭代[6] - 独立上市后将强化全球竞争定位 加速核心技术研发与海外布局[8]
岚图CEO卢放:并不是谁和华为合作都能打造爆款
虎嗅APP· 2025-07-23 23:12
核心观点 - 岚图汽车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逆势增长,4月达成20万辆整车交付,第一个十万辆耗时3年,第二个十万辆仅用1年[1] - 公司认为与华为合作是销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强调自身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1] - 公司坚持制造业逻辑和用户导向战略,认为这是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7][39]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正经历"内卷式"竞争,价格战持续但监管力度加大,预计下半年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4] - 公司认为无序竞争会导致垄断,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支持行业监管[5][6] - 作为国有企业,公司强调自身市场化运作属性,同时承担扶持产业链的社会责任[10][12] 销量表现与增长因素 - 交付量呈现加速增长:2021年首年交付1万多辆,第二年3万多辆,第三年5万多辆[15] - 与华为合作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岚图梦想家成为行业现象级爆款[18][19] - 承认部分产品表现未达预期,如追光因上市时机和营销问题导致销量不佳[20][21] 产品战略与智能化布局 - 反思早期在智能化投入不足,内部对技术路线存在分歧[22][23] - 目前采用双线策略:既与华为、百度合作,也自研鲲鹏智驾和逍遥座舱系统[24] - 产品开发转向用户需求导向,增加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舒适性配置[31] 用户运营与营销策略 - 建立用户运营委员会和直连渠道,通过APP、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收集用户反馈[32] - 批评部分竞争对手通过营销营造稀缺感的做法,认为不可持续[35][36] - 坚持制造业逻辑,注重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的长期积累[27][39] 内部管理与转型 - 正在导入华为IPD、IPMS等管理体系,优化产品开发流程[18] - 推动全公司向to C转型,包括商企流程、研发流程、质量管控等多方面变革[15] - 承认转型过程中面临内外部压力,包括价格战质疑等[41][42]
岚图CEO卢放:并不是谁和华为合作都能打造爆款
虎嗅· 2025-07-23 14:50
行业竞争态势 - 汽车市场处于竞争持续升级的洗牌时期 竞争难度不断加大[1] - 行业存在内卷式竞争 价格战持续但监管介入后趋于规范[3][4] - 市场无序竞争可能导致垄断 最终伤害用户利益[5] -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 国家已开始整治[34] 公司经营表现 - 岚图实现20万辆整车交付 第一个十万辆用3年 第二个十万辆仅用1年[1][13] - 2021年首年交付1万多辆 第二年交付3万多辆 第三年交付5万多辆[13] - 与华为合作后产品销量提升 但部分产品市场表现未达预期[15][17] - 追光车型因上市时机特殊(2022年特殊时期)及软件问题未达推广效果[18] 技术合作与研发 - 华为智能解决方案是岚图增长的重要因素[1][15] - 导入华为IPD、IPMS系统学习软件硬件结合开发流程[15] - 自研鲲鹏智驾和逍遥座舱 智能化体验达行业领先水平[22] - 2018-2019年已布局智能化 但初期投入不足且技术路线存在摇摆[20][21] 用户战略转型 - 推动to C转型 建立用户运营委员会定期走访市场并召开座谈会[25][30] - 通过APP直连用户 按照用户需求改进产品研发和服务[25][26][27] - 用户关注点从传统性能转向智能化及舒适性配置(如冰箱、彩电、大沙发)[29] - 将用户基盘视为存量市场竞争中的核心护城河[25] 国企身份与经营理念 - 国企身份要求规范经营 严格执行60天账期[8][9] - 国有企业承担扶持产业链的底层作用 维持产业链运转[11] - 坚持制造业逻辑 注重产业链健康与可持续发展[27][37] - 拒绝亏本销售和价格战 强调正毛利和造血能力[39][40] 产品与营销策略 - 岚图梦想家是华为合作车型中行业现象级爆款 Free+有望成为新爆款[16] - 营销传播存在不足 部分产品热度消退后难以重建[19] - 反对通过营销营造稀缺感的打法 强调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转化[32] - 制造业逻辑需要长期用户口碑积累 周期可能长达三五年[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