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FREE

搜索文档
被迫7.23亿卖身?知名央企严正声明
南方都市报· 2025-08-02 20:49
核心观点 - 东风汽车澄清网传"7亿抄底日产百亿工厂"为不实信息,指出7.23亿元仅为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而非工厂整体资产价值 [1][4] - 公司谴责部分自媒体恶意曲解交易性质,称其损害品牌形象并扰乱市场秩序,保留法律追责权利 [4] - 交易涉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17M1工业用地(面积120.35万平方米),该地块原为东风日产云峰工厂所在地 [4][5] 交易细节 - 土地受让方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转让方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交易金额7.23亿元 [4] - 云峰工厂总投资额达98亿元,2022年5月启用,具备燃油车、混动及纯电车型柔性生产能力,初期年产能15万辆(可扩至30万辆) [5] - 工厂采用3D数字化设计,物联网采集率超85%,焊装自动化率超90% [5] 产能调整 - 云峰工厂原生产东风日产艾睿雅等车型,因销量问题产能利用率低,2023年6月起代工岚图纯电SUV岚图知音 [5] - 该工厂当前生产节拍达118秒/台新能源汽车,未来或承接更多岚图车型(原在黄金口工厂生产的FREE、梦想家、追光等) [5]
岚图CEO卢放:并不是谁和华为合作都能打造爆款
虎嗅APP· 2025-07-23 23:12
核心观点 - 岚图汽车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实现逆势增长,4月达成20万辆整车交付,第一个十万辆耗时3年,第二个十万辆仅用1年[1] - 公司认为与华为合作是销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强调自身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论[1] - 公司坚持制造业逻辑和用户导向战略,认为这是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7][39]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汽车行业正经历"内卷式"竞争,价格战持续但监管力度加大,预计下半年市场将逐步回归正常[4] - 公司认为无序竞争会导致垄断,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支持行业监管[5][6] - 作为国有企业,公司强调自身市场化运作属性,同时承担扶持产业链的社会责任[10][12] 销量表现与增长因素 - 交付量呈现加速增长:2021年首年交付1万多辆,第二年3万多辆,第三年5万多辆[15] - 与华为合作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岚图梦想家成为行业现象级爆款[18][19] - 承认部分产品表现未达预期,如追光因上市时机和营销问题导致销量不佳[20][21] 产品战略与智能化布局 - 反思早期在智能化投入不足,内部对技术路线存在分歧[22][23] - 目前采用双线策略:既与华为、百度合作,也自研鲲鹏智驾和逍遥座舱系统[24] - 产品开发转向用户需求导向,增加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舒适性配置[31] 用户运营与营销策略 - 建立用户运营委员会和直连渠道,通过APP、社交媒体等多渠道收集用户反馈[32] - 批评部分竞争对手通过营销营造稀缺感的做法,认为不可持续[35][36] - 坚持制造业逻辑,注重产品体验和服务体验的长期积累[27][39] 内部管理与转型 - 正在导入华为IPD、IPMS等管理体系,优化产品开发流程[18] - 推动全公司向to C转型,包括商企流程、研发流程、质量管控等多方面变革[15] - 承认转型过程中面临内外部压力,包括价格战质疑等[41][42]
新能源浪潮迭起,岚图为何坚持做用户型科技企业?
第一财经· 2025-07-17 19:36
行业趋势 - 汽车行业进入智能化新阶段 消费者选择更加多元化 车企转向用户型科技企业模式 [1] - 行业普遍强调"以用户为中心" 但多数停留在口号层面 央国企阵营中坚持用户导向的车企稀缺 [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5年始终定位"用户型科技企业" 将用户需求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 重构用户共创体系 [6][10] - 首创"直营+生态代理"渠道模式 直接触达目标受众 带动用户回购率 [15] - 遵循三条用户导向法则:真诚沟通 近距离倾听用户 持续进化升级 [17] 产品开发与升级 - 岚图FREE+投入5亿升级资金 历时4年开发 实现1366项功能升级 含82项同级领先配置 [10] - 产品开发基于3000余次用户调研 底盘调校和安全配置达到"百万级豪车"水平 [12]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4和鸿蒙座舱5 将高端智能化下放至25万元价格带 [12] 用户运营成果 - 2025用户之夜吸引5000名用户参与 用户自主创作品牌主题曲《热爱》 [1] - 用户情感从产品功能满意升华为品牌价值认同 实现"满意→热爱"的情感跃迁 [20] - 建立NPS 60+服务体系 高管亲自参与门店销售 落实"听劝文化"细节 [17] 产品矩阵规划 - 当前形成SUV+MPV多元化产品矩阵 2024年销量目标20万辆 [13] - 8月底将推出华为系首款家用纯电SUV岚图知音 搭载最新华为智能系统 [13]
岚图FREE+预售价22.99万起,剑指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前三
和讯网· 2025-06-24 21:37
岚图FREE+产品发布 - 岚图FREE+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格22.99万起,提供价值21000元预售权益包括2000元抵5000元定金膨胀和价值18000元配置升级礼 [1] - 作为岚图品牌开山之作FREE的升级版,FREE+深度融合华为智能生态,定位中大型新能源大五座SUV,展现传统车企转型智能电动赛道的实力 [1] - 公司目标进军细分市场前三甲,FREE+是四年技术积淀后的全面跃升产品 [1] 用户共创模式 - 岚图定位为"用户型科技企业",将用户视为"产品合伙人",从FREE到FREE+均由用户共创参与 [3] - FREE+基于1366项用户反馈升级改进,四年来系统拆解近10万条用户反馈形成产品优化方向 [5] - 通过500份天窗透光率问卷、20种座椅面料盲选测试、15轮座椅舒适度共创访谈等实证研究驱动产品迭代 [6] 技术平权战略 - 公司提出"技术平权"战略,将百万级豪车配置下沉至30万级市场,例如将空气悬挂成本控制在8000元以内并全系标配 [9] - 联合国内供应商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端配置革命性成本下探,重构产业链价值分配 [9] - FREE+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4和鸿蒙座舱5,打破高阶智驾技术壁垒,使其成为30万级SUV标配 [12] 产品技术亮点 - FREE+安全升级达381项,行业首搭2000MPa车门防撞梁,车身高强钢占比75%,获C-NCAP五星认证 [12] - 坚持"不做减配/选配"原则,实现智能/驾控/舒适三大领域的高阶技术平权 [10] - 华为智能生态深度整合使FREE+成为"高阶智驾必需品"而非顶配奢侈品 [12] 市场表现与战略定位 - 岚图梦想家斩获6月第三周MPV销量冠军,FREE+有望冲击中大型新能源SUV市场TOP3 [15] - 作为东风集团高端新能源转型战略载体,FREE+承载品牌向上突破使命 [14] - 6年用户共创实践持续为品牌价值加码,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14]
阿尔特进军机器人产业 扩张智能科技版图
证券时报· 2025-06-09 02:40
公司战略布局 - 阿尔特宣布正式进军机器人产业,联合云视科技、上海乙蜂投资成立北京阿尔瑞特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开辟机器人新赛道[2] - 新公司主要业务为机器人一体化设计研发平台,基于汽车工程技术提供定制化机器人解决方案,涵盖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品类[2] - 已启动轮式机器人、水下机器人、钻井机器人、宠物洗澡机器人等多个项目的研发工作[2] 技术合作与支持 - 阿尔瑞特将建设由NVIDIA Isaac技术加持的一体化仿真训练平台,提供从仿真、测试到优化的全周期技术支持[3] - 云视科技作为合资方,将在视觉识别领域为机器人开发提供重要支撑[3] - 阿尔特作为NVIDIA合作伙伴,获得NVIDIA支持,并将AI大模型和数字化研发工具应用于造型、工程、仿真建模等环节[3] 产业生态与区位优势 - 新公司选址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域自2023年起重点布局机器人产业,已聚集大量机器人及上下游企业[3] - 亦庄开发区机器人马拉松等产业活动成为业界亮点,形成良好产业生态[3] 海外业务与订单进展 - 公司通过研发设计、产线设计、技术授权等多种模式实现海外业务落地[3] - 近期与某全球知名企业(客户Z)签署技术开发合同,研究开发费用不含税金额约为2.14亿元[4] - 合作将助力客户Z向汽车领域延伸,同时提升公司海外新能源整车研发设计市场份额[4] 现有业务基础 - 阿尔特已为国内外80余家客户开发近500款车型,包括理想ONE、一汽红旗H5、猛士917等[4]
东风长安重组暂缓之下 岚图汽车将引领央企新能源进入“百花齐放”时代
经济观察报· 2025-06-07 23:15
央企重组中止 - 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历时116天的重组计划正式中止,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将兵装集团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 [1] - 业界曾期待重组后形成年销超500万辆的"超级航母",但现实表明新能源竞争进入智能化、用户体验和技术迭代深水区,简单规模叠加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2] - 2024年东风集团与长安汽车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但新能源转型仍需突破,国资委选择业务分立而非强行整合,显示国家对汽车产业竞争逻辑的重新认知 [2] 岚图汽车发展模式 - 岚图汽车采用独立运营公司制架构,拥有全新战略、组织机制、商业模式和团队,在研发决策、用户运营、品牌建设上高度自主 [4] - 岚图FREE+四年投入5亿元进行1366项产品升级,其中安全相关优化达381项,根据女性用户反馈重塑"城市光影美学"设计语言 [4] - 2025年2月宣布全系产品搭载华为乾崑ADS,将百万级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引入主流市场,形成"华为智能大脑+岚图驾控基因"组合 [5][6]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岚图FREE+引入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至30万区间,实现技术平权 [7] - 五感精享哲学涵盖触感(95%软包覆盖)、听感(Voyah Sound剧院级音响)、嗅感(CN95空调滤芯)、视感(256色氛围灯)和体感(女王副驾163°舒躺设计) [7] - 岚图梦想家在新能源MPV中夺得2025年第一季度质量排行榜首,岚图追光在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中位列第二 [6] 市场表现与全球化 - 2025年5月岚图汽车交付10022辆,同比暴涨122%;1-5月累计46075辆,同比增长85% [8] - 岚图梦想家连续多月蝉联新能源MPV销冠,售价35万元以上MPV中市占率达1/3,用户净推荐值NPS高达84.2% [8] - 2025年5月进军中东市场,在阿联酋、卡塔尔首发,4天连拓中东2地,此前已登陆欧洲40国 [8] 用户运营创新 - 行业首创"用户共创委员会"机制,用户拥有产品改进与服务优化投票权 [11] - CEO等高管通过"VOYAH Night用户之夜"活动与用户面对面沟通,授予活跃用户"岚图合伙人"勋章 [11] - 岚图FREE+座椅开发进行15轮深度用户共创,邀请上百名体验者参与测试 [6]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下半年重点推动岚图FREE+放量,支撑月销2万目标,实现华为智能辅助驾驶全系上车 [12] - 深化中东与欧洲双线全球化布局,巩固央国企新能源第一品牌市场地位 [12] - 行业竞争焦点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岚图汽车成为央企转型最具标杆意义的"新实力"样本 [13]
电厂 | 强力降本,汽车公司逃离亏损泥潭的另外一种方式
新浪财经· 2025-06-06 18:50
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战现状 -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持续近两年半后出现叫停趋势 因降价行为已脱离规模化降本正常路径 [1]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 6万辆 占新车销量41% 接近50%水平 但行业利润率降至4 1% 显著低于工业企业5 4%的平均水平 [1] - 全球仅四家新能源车企实现盈利(比亚迪 特斯拉 理想 赛力斯) 多数企业仍陷亏损 甚至有车企连续亏损10年 [1] 车企亏损案例深度分析 - 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2023-2024年累计亏损77 11亿元(36 93亿+40 18亿) 深蓝同期亏损45 7亿元(30亿+15 7亿) [4] - 阿维塔车型降价显著:阿维塔12起售价从30万+降至26 58万元 阿维塔11从34 99万降至25万 但2024年交付量仅7 36万辆 未达规模效应临界点 [6] - 岚图汽车主力车型降价明显:岚图FREE从31 36万降至22 89万 但2022-2024年累计销量仅15 57万辆(1 94万+5 06万+8 57万) 累计亏损超35亿元 [7] 成功盈利模式研究 - 理想汽车通过平台化研发实现成本优化:L7/8/9三款车零部件通用率65% 四款车达40% 2023年交付37 6万辆 毛利增幅212 8%超营收增速 [8][9][10] - 小米SU7单车型2024年交付13 5万辆(超目标35%) 毛利率从15 4%提升至20 4% 预计2024年Q3-Q4实现盈利 新车型YU7零部件共享率将达70% [12] - 零跑汽车2024年Q4实现8000万净利润 单车售价仅10 95万元 但通过85%零部件共享率及65%自研率 单车毛利从555元提升至9000元 [14][16] 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蔚来推行CBU机制:2025年500个项目仅50%通过ROI审核 研发费用Q2环比增15% 但全年增速控制在6-7% 目标月销5万辆实现17-18%毛利率 [18][20] - 长安汽车通过海外市场溢价策略实现局部盈利:阿维塔11泰国售价比国内高20万元 [4] - 行业共识转向"销量增速>成本增速"模式 零跑经营费用率从27 3%压缩至19 2% 接近理想16 4%水平 [16]
车企智驾宣传迅速降温 强监管下车市“价格战”或趋缓
中国经营报· 2025-05-23 11:45
智驾宣传监管 - 工信部4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规范》,禁用"自动驾驶""零接管"等误导性术语,统一使用"辅助驾驶"表述并强制标注功能限制[1] - 多个品牌销售顾问强调当前智驾系统仅为辅助功能,需驾驶员保持控制,手离方向盘会触发提示[1][2] - 车企研发人士表示监管仅限制宣传话术,功能未改变,避免销售人员过度承诺"脱手驾驶"等场景[2] 车企应对与市场现状 - 岚图FREE因新款即将发布提供限时优惠至5月底,阿维塔12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智驾系统且无需额外付费[2] - 极氪智驾功能涵盖端到端导航、城市领航和自动泊车,但仍需驾驶员操作[2] - 吉利汽车销售总经理范峻毅指出并非所有用户都需要智驾功能,全系标配可能增加不必要成本[3] 行业技术发展与竞争 - 2024年国内新车L2及以上ADAS装配量达1098.2万辆,渗透率47.9%,新能源车渗透率更高达56.9%[5] - 零跑汽车一季度研发投入8亿元同比增53.8%,极氪研发投入29.1亿元同比增25%[5] - 上游零部件企业反映主机厂需求倒逼研发周期缩短至6个月,需快速响应技术迭代[5] 价格战与政策调控 - 传统燃油车通过"一口价"提升透明度,新能源车以产品迭代和旧款促销平衡销量与溢价[6] - 国家发改委表态将整治"内卷式"竞争,优化产业布局并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6] - 行业协会3月倡议车企规范数据发布和宣传,但行业人士认为反内卷效果尚不明显[8] 车企战略与监管影响 - 吉利表示监管政策与其技术标准一致,下半年将推出符合国标的智驾车型[8] - 惠誉评级杨菁指出监管促使车企重新评估智驾设计逻辑,需以安全为核心优化宣传角度[6] - 智驾渗透率提升依赖规模效应,车企仍需通过宣传增强产品竞争力以推动技术发展[2][6]
【专家报告】岚图汽车热冲压技术应用及展望
材料汇· 2025-05-22 23:26
中国造车新实力 - 公司拥有54年造车积淀,位列世界500强,构建了完整的汽车制造生态系统 [3] 热冲压技术意义 - 促节能:通过降低车重实现油耗下降,数据显示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可降低油耗0.4L/100km [4] - 提升强度:采用高强度材料可减少料厚同时保证结构强度 [4] - 减排放:乘用车CO2排放量从2000年220g/km降至2020年约120g/km,实现显著下降 [5] - 易成形:相比冷冲压,热冲压能成形更复杂零件并减少回弹 [5] 热冲压技术认知 - 采用激光拼焊将不同厚度、强度的高强钢坯料焊接后整体热冲压,形成高性能结构件 [8] - 一体式热冲压相比传统方法可提升材料利用率、减少模具数量、降低零件重量 [9] 热冲压应用案例 - 岚图FREE车型热成型钢比例达31% [11] - 岚图梦想家车身材料中热成形钢占比23.59% [11] - 岚图追光车身热成形材料占比27.3%,采用2000MPa热成形钢门内防撞梁 [12][13] - A柱采用TRB+Patch复合热成形方案实现单车减重0.9kg [17] - B柱采用TRB热成形方案实现单车减重2.8kg [18] - 前排座椅后横梁采用TRB方案实现单车减重1.5kg [19] - 顶盖前横梁采用5段不等料厚热成型方案实现单车减重0.8kg [20] - 后纵梁采用4段不等厚度TRB方案实现单车减重3kg [21] 性能测试数据 - 一体式门环在C-IASI测评中创下130000N峰值载荷,为历年最高值 [30] - 材料性能测试显示屈服强度达到1049-1119MPa,抗拉强度1572-1581MPa [45] 热冲压技术展望 - 热浴成形工艺可解决液态金属脆裂问题,测试显示抗拉强度达1580MPa [36] - 预冷热冲压技术可解决纯Zn镀层钢开裂问题 [38][39] - 中锰钢热冲压可获得1420-1880MPa抗拉强度,但存在焊接困难等技术挑战 [42] - 管梁热冲压测试显示抗拉强度达1572-1581MPa [45] - 未来可应用于电池包框架、车门防撞杆、座椅骨架等零部件 [48]
【汽车人】岚图: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公务车采购新标杆
搜狐财经· 2025-05-21 10:47
政策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中国政府采购倾向于本土品牌,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以实现行政消费节支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双重目的[3] - 5月18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修订版发布,明确公务用车应选用国产汽车并优先新能源车型[3] - 政策导向强调"环保、智能、新技术"的行业示范效应,要求供应商代表中国新质生产力[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岚图汽车定位为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依托东风56年造车经验与央企资源,采用"成熟车企+新势力"运营模式[6] - 公司双重任务:打造高端新能源产品引领品牌向上,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形成自主品牌新实践[8] - CEO卢放明确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契合公务形象需求,呼应政策支持公务用车"换新"[5] 技术优势与供应链 - 全域800V高压平台与5C超充技术实现充电3分钟续航百公里,云母电池技术获中国电动汽车安全测评五星认证[9] - 岚海动力800V高压碳化硅电驱总成能效达92.9%,全球量产车电驱效率第一[9] - 武汉供应链"近地化率"超40%,关键零部件如电机、半导体实现自主可控,攻克空气悬架等"卡脖子"技术[8][9] 产品矩阵与场景适配 - 形成"MPV+轿车+SUV"全品类矩阵:梦想家(MPV)、追光(行政轿车)、FREE(SUV)覆盖多元公务场景[12] - 岚图追光支持个性化场景定制(如会议模式、接待模式),适配政务需求[12] - 2024年推出纯电SUV岚图知音及FREE+,后者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和鸿蒙座舱,瞄准30万级SUV市场[12] 生产与智能化能力 - 武汉智能制造基地采用5G全连接工厂与数字孪生技术,冲压/焊装自动化率100%,每118秒下线一台车[9] - 获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绿色制造企业"认证,实现质量零缺陷[9] - 建立能源管理平台追踪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契合政府绿色采购政策[14] 品牌影响力与国际化 - 产品服务达沃斯论坛、博鳌论坛、央视春晚等国家级活动,并成为多国驻华使馆用车[6] - 截至5月20日累计申请专利4617件(发明专利3938件),技术密度居新能源车企前列[11] - 计划以岚海动力系统、5C快充和AI智能座舱技术拓展海外市场,构建"车+服务+生态"解决方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