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
搜索文档
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凸显强军战略和航天强国重要意义
中泰证券· 2025-10-26 20: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增持(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并强调2035年实现国防实力大幅跃升[9][19] - “十五五”规划将以“十四五”成果为基础,聚焦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支撑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9][19] -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将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具体体现在陆域、海域、空域、空天四大领域的装备与技术突破[10][19] - 航天强国建设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需突破运载火箭、卫星平台等关键技术,深化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推动卫星应用等产业规模化发展[11][20] 本周市场回顾 - 本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上涨2.8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2,上证综指上涨2.88%,创业板指上涨8.05%,沪深300指数上涨3.24%[8][35] - 截至周五收盘,申万国防军工板块PE为74.6倍,各子板块中航空装备为73.9倍,航天装备为182.2倍,地面兵装为88.7倍,军工电子为78.3倍,航海装备为54.5倍[8][41] - 板块过去五年PE分位数为97.0%,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地面兵装、军工电子、航海装备分位数分别为94.2%、99.8%、94.6%、96.6%、7.8%[8][41] - 本周五板块总成交量约为24.78亿股,总成交金额约为638.23亿元[40] 重点赛道动态 - **可控核聚变**:新奥集团在IAEA第30届聚变能大会上展示“玄龙-50U”装置,实现突破百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和秒量级1.2T强磁场,并计划2027年建成“和龙-2”装置开展氢硼燃烧实验[12][26] - **低空经济**:第七届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展示多型低空飞行器,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航空工业集团eVTOL机型获193架意向及确认订单[13][29] - **航发&燃机**:上海电气助力300兆瓦级F级重型工业燃气轮机样机总装下线并成功点火,东方电气集团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14][34] - **卫星互联网**: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日择机发射[15][31][32] 建议关注标的 - **导弹及军工电子**:包括振华科技、鸿远电子、火炬电子等军工电子元器件公司,以及天秦装备、智明达、盟升电子等导弹产业链公司[16][23] - **航空发动机**:整机关注航发动力,配套关注航发控制、航发科技、航材股份等[16][23] - **军贸**:整机关注中航成飞、中航沈飞、中航西飞等,系统关注国睿科技、航天南湖[16][21] - **新域新质建设**:商业航天关注航天智装、航天电子、天银机电等,低空经济(无人机)关注航天彩虹、中无人机、纵横股份等[16][23] 个股表现与估值 - 本周板块内138家公司中108家上涨,万方发展、奥维通信、菲利华涨幅居前,科思科技、司南导航、捷强装备跌幅居前[53][54] - 截至10月24日,板块个股PE历史百分位偏低的有中航光电(8%)、亚星锚链(11%)、中简科技(14%)等[55][56] - 三季报数据显示,部分公司如智明达营收同比增长145.16%,振华科技营收同比增长4.98%,海兰信营收同比增长128.52%[58][59]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小鹏汽车双足机器人新专利获授权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10-25 11:07
中国航天发射活动 -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 [2] -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2次飞行 [2] 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展 - 杭州市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暨应用推广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的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2] - 五八智能与长源东谷等机器人产业链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国新基金等举行融资签约仪式 [2] - 智元机器人推出首个0代码、0门槛的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平台”,深度融合AI动作捕捉、云端模仿学习与多模态编排能力 [2] - 智元机器人计划下个月上线机器人个性化性格定义平台“灵心” [2] - 小鹏汽车科技公司的“双足机器人的控制方法”专利获授权,该方法通过控制机身移动来改善双足机器人的控制效果 [2]
历史首次,未来5年重磅主线出现
36氪· 2025-10-24 20:2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沪指收涨0.71%报3950点并续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科创50指数涨4.35% [2] - 军工及航天板块表现强势,除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外是最强核心热点方向,航天智装斩获20CM涨幅,航天环宇、中国卫星等多股强势涨停 [4][5] - 航空航天ETF(159227)放量大涨2.59%,成交额较昨日激增2倍,盘中预估获超1.3亿资金净申购 [2] - 国防军工板块主力净流入超40亿元,航空航天ETF已连续5日获得资金净流入,年内份额大增7.74亿份,增长率高达183.45% [8] 政策驱动 - 四中全会公报正式发布,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首次新增“航天强国”目标,标志着航天产业进入国家战略优先级 [8] - 全会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8]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市场 [9] - 国家层面已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战略,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方政府也发布行动计划明确产业规模目标 [16] 行业前景与预测 - 申万宏源证券预计“十五五”期间航天产业年均增速有望突破20% [12] - 中航证券表示以导弹与智能弹药、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领域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12] - 2025年中国军贸总额有望达到450亿美元,同比增长30% [14] - 2025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美元,到2035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7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9% [18] - 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5-2.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 [18] 公司动态与订单情况 - 中航成飞下半年手握超800亿元订单,歼-20交付量预计环比增长30% [14] - 中航沈飞二季度营收、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50.8%、63.9% [14] - C919大飞机订单量突破1500架,本月马来西亚亚洲航空抛出100架订单意向 [16] - 航发动力长江-1000A发动机已完成C919适航取证,20250年装机量或达50台 [15] 产业链与重大项目 - 我国已启动多个千颗级巨型卫星星座项目,总规划总量超过6万颗,包括千帆星座约1.5万颗、GW星座约1.3万颗等 [17]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完成35次航天发射,同比增长16.7%,实现100%成功率,发射入轨卫星152颗,同比大增92.4% [17] - 到2030年和2035年中国低轨星座预计分别需发射4508颗和28313颗卫星,未来十年将出现持续密集发射窗口 [17] - 上游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中游商业发射、卫星测控,下游卫星导航、通信等应用场景将迎来高度景气发展契机 [19] 投资布局策略 - 航天军工板块景气周期与国家五年规划深度绑定,呈现“预期先行、落地强化、兑现分化”特征 [20] - 订单释放初期上游原材料和元器件股价弹性更大,订单落地后中下游企业业绩确定性更高 [20]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国防军工权重占比高达98.2%,前十大权重股包含光启技术、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 [21][23][24] - 国证航天指数近6个月累计上涨17.64%,航空航天ETF最新规模为13.4亿,年内日均成交额为1.18亿元 [24]
万亿商业航天爆发,10多股强势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0:07
政策信号与市场反应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并列表述,释放出航天产业战略地位被抬升的信号[1] - 政策信号引发市场积极反应,10月24日商业航天概念板块高开并全天活跃,板块指数达1853.81,上涨2.48%[1][2] - 多只成分股涨停,包括航天智装(最新价19.76元,涨幅19.98%)、西测测试(涨幅16.34%)、航天环宇(涨幅11.88%)和达华智能(涨幅10.12%)等十余只个股[2] 政策支持脉络 -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商业航天等新增长引擎”,到2025年进一步强调“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产业发展从探索期迈入成长期[4] - 地方政府积极布局,二十余个省市在“十四五”期间将航天/商业航天纳入中长期规划,例如上海提出到2025年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4] - 中航证券研报指出,伴随“航天强国”进入建设落地阶段,预计将出台更多支持政策并向航天产业倾斜更多资源,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应用成为重点领域[5] 市场规模与前景 - 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万亿级,参考SpaceX约2100亿美元估值及国内运营商星座组网计划[6] - 赛迪研究院报告认为,中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并有望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时期迎来成熟期[6] - 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十五五”规划临近,商业航天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重构[3] 产业化进展与发射动态 - 卫星发射密集,星座组网提速,2024年中国完成68次轨道发射,2025年上半年已完成35次火箭发射任务[8] - 具体发射案例包括: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部署,在轨卫星达64颗;千帆星座在轨卫星已达108颗;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成功发射,为6G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积累数据[8] - 呈现“星多箭少”的供需现状,运力与组网仍需扩容与提效[9] 技术突破与成本展望 - 多型可回收或部分可回收大推力液体火箭计划在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首飞或开展关键试验,包括朱雀三号、天龙三号等[9] - 朱雀三号已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后续目标为实现一子级回收与复用,以显著降低发射成本[9] - 蓝箭航天CEO预测,未来3年内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后,发射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10] 资本市场动态 - 一级市场融资保持热度,天兵科技、深蓝航天、星际荣耀、东方空间等完成新一轮融资,卫星企业垣信卫星启动50-60亿元新一轮融资[12] - IPO进程加速,目前共有8家商业航天企业进行IPO辅导备案,涵盖火箭领域的星际荣耀、蓝箭航天、天兵科技、星河动力等,以及卫星领域的微纳星空、屹信航天[13] - 企业密集启动上市辅导反映出产业发展进入从技术验证走向商业化运营的关键转折点[13]
航天强国开启新征程:商业航天迎来黄金时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8:08
政策信号与战略定位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并列表述,释放出航天产业战略地位被抬升的信号 [1] - 相比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新增"航天强国"表述,市场反应积极,10月24日商业航天概念股高开,通易航天、航天智装等十余只个股涨停,航天环宇、中天火箭等涨幅超15% [1] - 2024年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商业航天,将其定位为新增长引擎,并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意味着航天产业发展从探索期迈入成长期 [2] 市场前景与产业规模 - 市场普遍预计,随着"十五五"规划临近,商业航天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重构 [2] - 参考SpaceX估值约2100亿美元,并结合主要运营商的星座组网计划,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 [3] - 赛迪研究院报告认为,中国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将快速发展,并有望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时期迎来成熟期 [3] - 上海提出到2025年实现空间信息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形成"箭星网端"格局 [2] 技术进展与发射动态 - 2024年中国完成68次轨道发射,2025年上半年完成35次火箭发射任务,下半年卫星组网频率进一步加快 [4] - 9月24日,吉利星座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在轨卫星达64颗,完成一期组网部署,成为我国首个完成组网并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 [4] - 10月11日,引力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4] - 10月17日,长征六号甲成功发射千帆极轨18组卫星,千帆星座在轨卫星已达108颗 [4] - 10月23日,长征五号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今年以来该系列卫星已成功发射六批次,为6G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积累数据 [5] 火箭技术突破与成本降低 - 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多型可回收或部分可回收大推力液体火箭有望陆续首飞,包括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双曲线三号等 [5] - 10月18日至20日,朱雀三号遥一火箭顺利完成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后续将开展垂直状态操作演练,为正式入轨发射及一子级回收做准备 [5] - 蓝箭航天CEO预测,未来3年内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发射成本有望降至每公斤3万元以下 [6] 资本市场与融资活动 - 今年以来天兵科技、深蓝航天、星际荣耀、东方空间等完成新一轮融资,卫星企业垣信卫星启动50-60亿元新一轮融资,微纳星空启动IPO辅导 [7] - 10月17日,天兵科技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10月23日,星河动力完成IPO辅导备案 [7] - 目前共有8家商业航天企业进行IPO辅导备案,涵盖火箭领域的星际荣耀、蓝箭航天等6家企业,以及卫星领域的微纳星空、屹信航天2家企业 [7]
卫星板块集体上攻,卫星ETF(159206)高开高走涨近4%
新浪财经· 2025-10-24 10:20
消息面上,10月23日,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增"航天强国"表述,继"新增长引擎"后 商业航天地位再度提升。中金公司认为,航天产业是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核心前沿产业,十五五以卫星互 联网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近期卫星密集发射,10月23日晚,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 二十号发射升空,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今年以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已成 功发射六批次,为6G融合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架构积累数据。 此外,中国星网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千帆星座成功发射第六批组网卫星。 专家表示,今年八月初是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拐点。从政策层面看,工信部等部委持续完善卫星互联 网应用的相关政策,包括向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颁发卫星通信运营牌照,并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修 订工作。产业层面,自七月底八月初起,国内卫星互联网组网发射进入高密度、高频次的新阶段。资本市场 方面,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在七月份得到修订,明确将商业航天列为重点支持领域。 卫星ETF(159206)是全市场首支且同类规模最大的卫星ETF,其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