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吉利星座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 卫星物联网商用时代开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6 10:21
中国商业航天里程碑事件 - 吉利星座第六轨道面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 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 - 2022年至2025年通过6次发射实现64颗在轨卫星 完成一期组网部署[1] - 成为中国首个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 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实时通信覆盖[1] 星座技术性能与全球地位 - 在南北纬60°区域实现1至2重实时覆盖 系统具备每天3.4亿次通信能力[2] - 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 单条通信能力达1900Byte 支持文字/语音/图片传输[2] - 具备50dB超强抗干扰能力 通信可用性及可靠性远超国际同类系统[2] - 在轨卫星数量位列全球商业卫星物联网星座第二 仅次于铱星二代(66星)[3] 与Starlink的差异化定位 - SpaceX星链聚焦高速上网场景 面向家庭用户和远程企业市场[3] - 吉利星座专注低功耗轻量级通信 覆盖车载/机载/船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3] - 核心解决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不稳定区域的连接痛点 强调物联网数据回传场景[3] 规模化应用场景 - 智能汽车:实现无人区远程数据传输和自动驾驶辅助[5] - 低空经济:为人机物流和低空巡检提供连续通信保障[6] - 远洋渔业:实现渔船作业数据实时上传 提升监管效率与安全[7] - 应急管理:在地面网络瘫痪时充当生命线通信[8] - 能源基础设施:支持油气管道/远程电网/边远水利设施智能化运维[9] 集团内部协同与商业化进展 - 吉利银河星耀8/E8 领克900 极氪001FR/009光辉版等车型均搭载卫星通信技术[10] - 曹操出行Robotaxi车队通过星座实现实时物联通信 确保远程监控与调度[10] - 在产业数字化转型 全球应急通信 跨境智慧物流 绿色能源管理等领域释放价值[10] 全球化市场拓展 - 重点布局中东 东南亚 中亚 非洲 拉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与阿曼Azyan Telecom合作推进中东及非洲渔业通信服务 年底覆盖数万渔船[11] - 在马来西亚成立合资公司ADISB 推动数字城市/智慧农业/能源领域应用[11] - 契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跨越式通信升级方案[11][12] 工业化制造能力 - 台州卫星超级工厂实现卫星工业化量产 引入汽车行业自动化制造模式[13] - 单颗卫星生产周期缩短至28天以内 年产能达500颗[13] - 建成4年完成近80颗卫星量产 大幅提升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13]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为低轨卫星物联通信产业提供工程化 系统化建设样本[14] - 助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航天创新体系[14] - 推动我国卫星物联 天地一体融合通信等前沿领域实践探索[14]
时空道宇“一箭12星”发射完成低轨首期星座组网,国家队20亿元战融背后的募资猜想
华夏时报· 2025-09-26 02:56
公司动态 -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时空道宇公司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12颗卫星 完成吉利星座一期组网部署[2] - 时空道宇获得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20亿元战略融资 用于全球总部项目建设及星座业务发展[2] - 公司已与20多个国家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 重点布局中东、非洲、东南亚、中亚和拉美市场[6] 技术进展 - 吉利星座在轨卫星数量达64颗 加上规划的8颗备份星 总规模将达72颗[4] - 星座可实现全球覆盖区域内3至4重卫星通信实时覆盖 通信容量与服务可靠性增强[4] - 已完成卫星通信芯片、模组及终端的研发与量产 测试成功率接近100%[5] - 在阿曼完成首次海外商用部署测试 通信成功率99.15% 网络可用性超过99.97%[6] 商业应用 - 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出行、交通物流和海洋渔业等场景提供实时卫星物联通信服务[4] - 已赋能吉利旗下银河、领克、极氪等车型实现卫星直连功能 在无公网区域提供补盲连接[5] - 与曹操出行合作探索Robotaxi运营中接入卫星物联通信服务[5] 行业前景 - 全球卫星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预计从2024年750万以26%年复合增长率攀升 2030年市场规模超47亿美元[7] - 低轨卫星市场2023年规模55亿美元 预计2030年扩大至171亿美元[7] - 民营卫星星座建设加快 逐步构建自主可控的低轨网络能力[9]
让万物互联:王洋与他的太空“路网”
第一财经· 2025-09-25 12:42
2025 年 9 月 24 日,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伴随着火光和轰鸣,火箭升空, 12 颗卫星成功入轨, 吉利星座一期迎来组网收官。至此,时空道宇共有 64 颗卫星在轨运行,这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已经 具备全球实时物联通信覆盖的能力。对 CEO 王洋来说,这一刻并不只是一次成功的发射,而像是行 业走到福特 T 型车下线的那一刻:卫星终于不再只是国家的专属项目,而是通过星座服务正在走向 普通人。 纵观技术史,每一次伟大变革都遵循着类似的轨迹: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但真正让汽车进入千家 万户的,是亨利·福特制造的 T 型车和汽车流水线;莱特兄弟让人类第一次飞上天空,而真正让航空 旅行成为人们日常的,则是波音 707 的规模化生产;蒂姆·伯纳斯 - 李发明了万维网,但让互联网 从学术界走入千家万户的,是 AOL 的拨号上网。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相机最初是笨重昂贵的实验 设备,柯达推出便携式相机和胶卷业务后,才让大众摄影时代成为可能 ...... 发明家点燃火种,企业 家才让火种照亮所有人。 在当下,卫星,也在经历这样的转折。 2018 年成立的时空道宇,如今已成为全球少数能独立建设和运营低轨星座的科技公司,也是国内首 ...
80后博士,一举融资20亿
投资界· 2025-09-25 03:51
完成中国民营星链组网。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古诗里的仰望和畅想,如今正在千年后的寰宇间得到回响。正如王洋所言,"航天是最浪漫的行业,它承 载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 80后博士带队 打造中国版铱星 海面之上,火焰冲天。 作者 I 刘博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9月24日,吉利星座第六轨卫星,以一箭十二星方式在山东日照海域成功发射,标志着星座一期组网全面完成,也意味着中国民营航天 在低轨通信领域实现了从"试验组网"到"完整星座"的跨越。至此,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在轨卫星数量达到64颗。 这一幕的缔造者——时空道宇,一周前宣布完成20亿元战略融资,将全球总部落户于杭州。身后CEO王洋,一位80后博士,他的职业 生涯起步于华为,曾供职于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一直将太空梦刻进骨子里。 为了航天梦,王洋默默耕耘了十几载。 时间回到2004年,彼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风头正盛,对于刚毕业的王洋而言,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出身的他,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工 作,无疑是最优选择。但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加入了当时境况不顺的华为。 华为期间,王洋作为一名3GRAN工程师,深入到市场一线,见证通信行业 ...
吉利星座一期完成组网,卫星物联赋能能源安全
中国能源报· 2025-09-25 03:34
2025年9月2 4日15时56分,山东日照附近海域,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以一箭12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入轨。这是时空道宇在两个月内连 续完成的第三次组网发射,实现64星组网。吉利星座是由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全栈自主设计研发、建设与运营的全球低轨卫 星物联网星座,星座一期组网完成,正式进入规模化商用阶段,成为中国商业航天迈向全球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在全球卫星通信产业蓬勃发展、物联网应用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卫星通信已成为推动能源、交通、农业等多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基础 设施。尤其对于地域分布广泛、环境复杂、传统通信覆盖困难的能源行业而言,卫星物联网所带来的全球实时通信能力,正在成为行业 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全球实时卫星物联通信覆盖 突破能源行业通信瓶颈 能源行业涵盖油气田、管道、电网、风电及光伏电站等广泛分布的设施,传统地面通信网络在偏远地区、海上平台、荒漠地带存在覆盖 盲区,难以满足实时监控、调度和应急通信的需求。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完成后,实现了除南北极外全球地表任一地点的实时通信覆盖, 网络可靠性和卫星在轨可靠性均达到100%,为能源行业提供了稳定、低延迟、广覆盖的通信保障。 区别于以语音与宽带服务为主 ...
民营低轨卫星星座一期组网完成 上海团队承担卫星设计研发
解放日报· 2025-09-25 01:53
公司技术进展 -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利星座第六轨12颗卫星 实现一期组网完成 具备除南北极外全球地表实时通信覆盖能力 [1] - 星座系统通信能力达每天3.4亿次 可为全球2000万用户提供卫星物联网服务 [1] - 单条通信能力为1900字节 支持文字消息 语音消息与图片传输 配备50dB超强抗干扰能力保障信息安全 [2] - 在轨卫星总数增至64颗 卫星设计研发由上海团队承担 量产制造在台州卫星超级工厂完成 [1][2] 产业链布局 - 上海研究院聚集200多人团队 覆盖星座系统设计验证 载荷平台自研 测运控和国际业务 并承担卫星通信芯片与多型模组终端研发 [2] - 形成长三角区域完整配套生态 涵盖材料 电子元器件 精密制造等环节 [2] - 依托上海信息通信 芯片设计和互联网产业基础 推动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体系深度融合 [2] 行业应用价值 - 卫星物联网成为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在海洋 山区 沙漠等地基网络难以覆盖区域具有独特优势 [1] - 国际低轨星座如铱星二代已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 智慧农业 能源管理等领域 [1] - 民营低轨星座正构建全球通信网络 推动我国在卫星物联通信领域实现突破 [1]
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在轨卫星达到64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53
发射任务与组网进展 - 吉利星座第六轨道面以1箭12星方式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成功发射 12颗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 - 自2022年通过6次连续发射 在轨卫星达64颗 完成一期组网部署 成为我国首个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1] - 历次发射呈现海上发射常态化和快节奏特点 2025年以来在日照海域完成04 05 06组三次任务 其中05组与06组发射间隔仅15天[2] 技术能力与性能指标 - 在南北纬60°区域实现1至2重卫星通信实时覆盖 具备每天3.4亿次通信能力 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1] - 单条通信能力达1900 Byte 支持文字 语音与图片传输 具备50dB抗干扰能力 信号抗截获能力强[1] - 规划8颗备份星实现72颗卫星在轨运行 未来将在全球覆盖区域实现3至4重实时覆盖[1]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为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出行 交通物流等场景提供实时卫星物联通信服务[2] - 银河星耀8 银河E8等车型已搭载卫星通信技术 在无公网区域提供补盲连接 支持远程信息同步和车辆数据上传[3] - 曹操出行将探索在Robotaxi运营中接入卫星物联通信[3] 全球化合作与测试数据 - 与中东 东南亚 中亚 非洲及拉美等20余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完成多地商用通信测试[3] - 测试数据显示通信成功率达99.15% 网络可用性超过99.97%[3] 运载火箭特性 - 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第8次发射) 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和"三平一垂"热发射方式[2] - 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500公斤[2]
时空道宇: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完成,在轨卫星增至64颗
新浪财经· 2025-09-24 13:39
公司业务进展 - 时空道宇全栈自主设计研发、建设和运营全球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吉利星座[1] - 公司自2022年至2025年通过连续6次成功发射完成星座一期组网部署[1] - 截至9月24日公司在轨卫星数量增至64颗包括前序轨道面级部署的试验星[1]
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实现全球实时通信覆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4 13:26
公司业务进展 - 吉利星座第六轨道面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 在轨卫星数量增至64颗 顺利完成一期组网计划 [1] - 星座组网后对车载卫星通信赋能再度提升 已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地表任一地点实时通信覆盖 [1] - 通信系统具备每天3.4亿次通信能力 可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 单条通信能力达1900 Byte [1] - 支持文字消息 语音消息与图片等业务传输类型 拥有50dB超强抗干扰能力 [1] 商业合作拓展 - 已在国内外完成多领域商业验证测试 与中东 非洲 东南亚 中亚和拉美地区20多个国家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 [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成功 吉利星座完成一期组网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1:51
发射任务概况 - 北京时间9月24日15时56分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利星座06组卫星和北大时空星01试验星[1] -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1] - 本次发射是捷龙三号火箭第8次飞行 距上次任务仅半个月[1] 火箭技术特性 - 捷龙三号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和"三平一垂"热发射方式[1] - 火箭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500公斤[1] - 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航天器[1] 星座建设进展 - 本次发射标志着吉利星座一期组网收官 在轨卫星总数达64颗[2] - 完成除南北极外全球地表任一地点实时通信覆盖能力[2] - 具备为用户提供卫星物联网通信的全球服务能力[2] 应用场景与试验 - 星座聚焦智能网联 海洋渔业 工程机械等10余个应用场景[2] - 开展卫星物联网试验 星间通信试验及对地遥感观测[2] - 特别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遥感观测业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