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挺膺担当拓新局 ——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以实干笃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经济日报· 2025-10-27 06:20
航天与高端制造行业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为我国现役推力最大的火箭,成功执行空间站三舱发射和嫦娥六号等任务 [2]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将聚焦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等前沿领域进行研发 [2] - 川藏铁路作为标志性工程正在建设中,旨在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 [11] 能源行业 - 中国华电装机容量突破2.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50.6%,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3] - 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是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 [6] - 国家电投集团将加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7] 金融行业 - 中国建设银行"十四五"期间制造业贷款新增超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超过50% [5] - 中国建设银行未来三年制造业融资规模力争突破5万亿元 [6] - 中国银行在海南自贸港推出多个"首笔""首单"业务,助力金融开放 [8] - 中国农业银行将发挥普惠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 [8] - 中国人寿积极服务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8] 通信与科技行业 - 中国移动建成6G开放试验装置,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打造"九天"系列大模型 [6] - 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研究投入,聚焦6G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算力网络等关键领域 [6] 农业与政策金融行业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十四五"时期聚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长江大保护等 [3]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努力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3]
挺膺担当拓新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27 06:19
航天与高端制造行业 -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将空间站三舱精准送入太空并成功发射嫦娥六号,成为航天领域新成就的生动注脚 [2]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团队将聚焦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等前沿领域 [2] - 川藏铁路作为标志性工程,其多个路段建设正酣,将打造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0] 能源行业 - 中国华电装机容量突破2.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50.6%,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3] - 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6] - 国家电投集团将加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7] 金融行业 - 中国建设银行"十四五"时期制造业贷款新增超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超过50% [5] - 中国建设银行未来3年制造业融资规模力争突破5万亿元 [6] - 中国银行推出多个"首笔""首单"业务助力海南自贸港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将继续在跨境资金池、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业务上实现创新突破 [8] - 中国农业银行将发挥普惠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8] 信息通信与技术行业 - 中国移动建成行业领先的6G开放试验装置、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打造"九天"系列大模型 [6] - 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研究投入,聚焦6G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算力网络等关键领域突破 [6] 农业与政策性金融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十四五"时期聚焦主责主业,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统揽工作全局 [3]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努力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3] 保险行业 -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积极服务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8]
挺膺担当拓新局——中管企业、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高校干部职工以实干笃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新华社· 2025-10-26 23:21
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作为我国现役推力最大的火箭,成功执行了包括空间站三舱发射和嫦娥六号任务在内的多项重大发射任务 [2]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计划聚焦重型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等前沿领域进行研发 [2] - 川藏铁路作为标志性工程正在建设中,旨在成为带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2] 能源行业 - 中国华电集团装机容量突破2.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50.6%,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 [3] - 国家电投集团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标志着在绿色氢基能源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7] - 国家电投集团计划加大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7] 金融行业 - 中国建设银行"十四五"期间制造业贷款新增超2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超过50% [6] - 中国建设银行计划未来三年使制造业融资规模突破5万亿元 [6]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十四五"时期聚焦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未来将努力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 [3] - 中国银行在海南自贸港推出多个"首笔""首单"业务,计划继续在跨境资金池、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业务上创新 [10] - 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计划积极服务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10] - 中国农业银行表示将继续发挥普惠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 [10] 科技与通信行业 - 中国移动建成6G开放试验装置,发射全球首颗6G架构验证星,打造"九天"系列大模型 [6] - 中国移动将持续加大研究投入,聚焦6G关键核心技术、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算力网络等关键领域突破 [6] 教育与文化领域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将发挥学科优势,在考古探源和历史研究中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并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8][9] -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强调把"党兴才能国强"的理念贯穿于立德树人工作全过程,为"十五五"战略目标提供人才保障 [11]
历史首次,未来5年重磅主线出现
36氪· 2025-10-24 20:2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高,沪指收涨0.71%报3950点并续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科创50指数涨4.35% [2] - 军工及航天板块表现强势,除芯片半导体产业链外是最强核心热点方向,航天智装斩获20CM涨幅,航天环宇、中国卫星等多股强势涨停 [4][5] - 航空航天ETF(159227)放量大涨2.59%,成交额较昨日激增2倍,盘中预估获超1.3亿资金净申购 [2] - 国防军工板块主力净流入超40亿元,航空航天ETF已连续5日获得资金净流入,年内份额大增7.74亿份,增长率高达183.45% [8] 政策驱动 - 四中全会公报正式发布,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首次新增“航天强国”目标,标志着航天产业进入国家战略优先级 [8] - 全会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 [8]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市场 [9] - 国家层面已将商业航天纳入国家战略,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方政府也发布行动计划明确产业规模目标 [16] 行业前景与预测 - 申万宏源证券预计“十五五”期间航天产业年均增速有望突破20% [12] - 中航证券表示以导弹与智能弹药、火箭与卫星为代表的领域有望成为“航天强国”下的重要发展领域 [12] - 2025年中国军贸总额有望达到450亿美元,同比增长30% [14] - 2025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00亿美元,到2035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将达到1.79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9% [18] - 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达2.3万亿元,2025年预计突破2.5-2.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0% [18] 公司动态与订单情况 - 中航成飞下半年手握超800亿元订单,歼-20交付量预计环比增长30% [14] - 中航沈飞二季度营收、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50.8%、63.9% [14] - C919大飞机订单量突破1500架,本月马来西亚亚洲航空抛出100架订单意向 [16] - 航发动力长江-1000A发动机已完成C919适航取证,20250年装机量或达50台 [15] 产业链与重大项目 - 我国已启动多个千颗级巨型卫星星座项目,总规划总量超过6万颗,包括千帆星座约1.5万颗、GW星座约1.3万颗等 [17] - 2025年上半年我国完成35次航天发射,同比增长16.7%,实现100%成功率,发射入轨卫星152颗,同比大增92.4% [17] - 到2030年和2035年中国低轨星座预计分别需发射4508颗和28313颗卫星,未来十年将出现持续密集发射窗口 [17] - 上游火箭制造、卫星制造,中游商业发射、卫星测控,下游卫星导航、通信等应用场景将迎来高度景气发展契机 [19] 投资布局策略 - 航天军工板块景气周期与国家五年规划深度绑定,呈现“预期先行、落地强化、兑现分化”特征 [20] - 订单释放初期上游原材料和元器件股价弹性更大,订单落地后中下游企业业绩确定性更高 [20] - 航空航天ETF(159227)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国防军工权重占比高达98.2%,前十大权重股包含光启技术、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 [21][23][24] - 国证航天指数近6个月累计上涨17.64%,航空航天ETF最新规模为13.4亿,年内日均成交额为1.18亿元 [24]
走进高校场馆,上一堂科学课
人民日报· 2025-10-11 10:43
高校科技博物馆与科研精神传承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内,北航宇航学院教授、航天员桂海潮为研学学生讲解航天服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1] - 高校博物馆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科技氛围,帮助学生接受精神洗礼并立下科学志向 [2] 科学家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 -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通过展品如归国邮轮票据和牛皮箱,展示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国贡献航天事业的经历,激励学生以所学回报国家 [3] - 湖南农业大学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展示馆以袁隆平的话语如“学农爱农,青春无悔”和“成功没有捷径”激励师生,学生从失败中重拾信心进行实验 [3][4] - 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在原办公室展示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取得重大成果的事迹,学生受“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感召 [4] 重大科研项目历程与成果展示 -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百年器象”展厅展示“200号”基地,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内首座自主设计建造运行的屏蔽试验反应堆,由平均年龄23岁多的师生团队知难而进完成 [5][6] - 西北工业大学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展示运—20样机,总设计师唐长红讲述研制历程,校友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激励学生托举大国重器 [6] - 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展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应用学校科研成果,以及铬锆铜合金接触线助力高铁刷新时速纪录 [6] 科普教育与科学志向培养 -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通过科普活动和思政课如天文学课堂和北斗精神课,激发学生热情,讲解员自豪展示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深空探测应用成果 [7] - 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拥有1.4万余件标本,作为专业实验室和科普窗口,点燃新生学习地质的热情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包含5个专业展馆如昆虫博物馆和农业历史博物馆,学生通过参观理解农业责任并坚定林业发展志向 [8][9]
走进高校场馆,上一堂科学课(校馆弦歌)
人民日报· 2025-10-10 06:22
高校科技展馆的教育功能 -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内,宇航员桂海潮教授为研究生讲解航天服知识,吸引众多参观者[1] - 高校博物馆具有浓厚的科技氛围,是学生畅游科学海洋、接受精神洗礼和立下科学志向的重要场所[2] 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激励 -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通过展品如归国邮轮票据和牛皮箱,讲述钱学森冲破阻挠回国贡献航天事业的故事,激励学生坚定学习方向以回报国家[3] - 湖南农业大学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展示馆通过袁隆平的话语激励师生,有学生受其“失败不气馁”精神鼓舞而克服实验挫折[4] - 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在原办公室展示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取得重大成果的事迹,学生受其“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精神感召[4] 重大科研项目的历史与成果展示 -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200号”展区展示中国高教系统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由平均年龄23岁多的师生团队知难而进完成[5][6] - 西北工业大学户外展示运—20样机,其总设计师唐长红讲述研制历程,学校大批校友协同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应用于该飞机[6] - 大连理工大学校史馆展示其科研成果应用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模型,以及助力高铁刷新时速的铬锆铜合金接触线[6] 高校博物馆激发科研志向与科普教育 -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讲解员由受感染的学生担任,讲解其导师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在深空探测工程应用的成果[7] - 中南大学地质博物馆拥有1.4万余件标本,既是专业学生的标本实验室,也是向青少年科普地学知识的窗口[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包含5个专业展馆,其农业历史博物馆让学生更理解自身责任,植物博物馆内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坚定了学生的专业志向[8]
“无尽探索:中国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览在香港开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7-31 23:24
展览概况 - 展览名称"无尽探索:中国的航天、航空及航海"于7月31日在香港开幕 展期从8月1日至9月7日 由国家航天局与香港特区政府联合主办[1][3] - 这是国家航天局首次在境外举办涵盖航天 航空 航海三大领域的综合性展览[1] 展品亮点 - 多项展品首次在香港亮相 包括嫦娥五号月球正面样品与嫦娥六号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3] - 展出"20家族"飞机模型(歼-20 运-20 直-20)及造船业"三颗明珠"模型(山东舰航母 "爱达·魔都"号邮轮 LNG运输船)[3] - 设置8个互动体验项目包括"月球基地""航母style" 户外展区展示长征五号火箭模型和"奋斗者"号潜水器模型[6] 香港参与 - 香港专区展示本地在航天航海领域成果及与内地合作成就[3] - 香港科学家参与国家月球探测 火星探测 深海科考等重大科技工程[4] - 香港特区政府表示展览提供爱国主义教育机会 体现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3] 活动安排 - 展览期间将举办6场科普讲座 主讲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等航空发动机专家[6] - 同步开展实验班 工作坊和科学示范活动 向公众解析飞行与深海潜航科学原理[6]
火箭上的“小洞洞”是什么?专家为你解答
新华社· 2025-05-02 00:01
火箭排焰口设计 - 火箭级间段的"小洞洞"专业名称为排焰口,主要用于排出火箭发动机点火时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多出现在多级火箭的级间段 [1] - 排焰口在火箭热分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上面级发动机启动后产生的燃气流冲刷下面级,推动两级解锁分离,排焰口和导流锥结构用于应对高温高压燃气 [3] - 早期火箭如长征二号丙和长征三号甲系列采用杆系结构排焰设计,确保火焰顺畅排出 [3] 火箭排焰口技术演进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因载人需求对承载系数要求更高,改用栅格孔排焰设计 [3] - 新一代运载火箭如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采用冷分离方式,无需设置排焰口 [3] - 排焰口设计从杆系结构向更小甚至无孔方向变革,反映火箭技术进步 [3][4] 排焰口的功能意义 - 排焰口虽小但至关重要,是火箭热分离过程中保障结构安全的关键设计 [3] - 排焰口设计需兼顾火箭结构强度与发动机性能,技术方案随火箭发展持续优化 [3] - 排焰口的设计变化见证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迭代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