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器件
搜索文档
安世半导体“失控”,闻泰科技“保卫战”如何打?
经济观察网· 2025-10-14 00:26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荷兰子公司安世半导体遭遇重大经营变故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于9月30日对安世下达“部长令” 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一年内不得调整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和人员 [2] - 10月1日 安世半导体三名外籍高管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 要求对公司启动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 [2][4] - 10月7日 企业法庭裁决暂停闻泰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的董事职务 指派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 并将闻泰持有的安世股权(除一股外)悉数托管给第三方 [2][5] - 10月13日 闻泰科技股价跌停 收报41.83元/股 总市值520.63亿元 [3] 公司回应与立场 - 闻泰科技发布严正声明 坚决反对将商业问题政治化 谴责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的指令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 [3] - 公司将内部法律行动定性为“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的行为” 认为其与荷兰政府指令高度联动 旨在剥夺股东权利 [3][6] - 公司已启动法律与外交途径进行反击 包括就行政令提起行政复议和诉讼 就法庭裁决上诉至荷兰最高法院 并计划启用《中国—荷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要求国际仲裁 [7][8] 事件影响与公司控制权 - 外部政府“冻结令”与内部高管“发难”的组合拳 导致闻泰科技暂时失去了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 [6] - 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于2020年以超过330亿元人民币代价100%收购的核心资产 此次收购在资产负债表上形成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商誉 其稳定运营对财报至关重要 [6][10][11] 公司业务转型背景 - 闻泰科技近期进行重大业务调整 已向立讯精密出售其年收入超过580亿元(占总营收79%)的手机ODM业务 该业务2024年毛利率仅为2.49% [9] - 公司战略重心将聚焦于半导体业务(即安世半导体) 该业务2024年收入约147亿元(占总营收不到20%) 但毛利率高达37.52% [9][10] - 此次事件发生在公司出售“过去”(手机业务)、全力押注“未来”(半导体业务)的关键转型期 [9] 管理层应对与公司财务状况 - 管理层策略优先确保业务稳定 特别是中国区业务 安世半导体80%终端产品产能位于中国大陆 中国区营收占比在2025年上半年已达48% [12] - 针对市场对超过80亿元可转换债券将于不到两年内到期的担忧 公司CFO表示出售ODM业务后账面有近20亿元现金 安世半导体账上有4亿美元现金 合计约50亿元 并预计至2027年7月债券到期前还能产生近百亿现金流 [13] - 事件发生前三个月公司管理层刚完成新旧交替 90后董事长杨沐于2025年8月1日正式上任 并在事件发生后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 [13][14]
闻泰科技突遭“黑天鹅”,半导体资产控制权暂时受限,知情人士:此前经营团队稳定
36氪· 2025-10-13 20:54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被荷兰政府下达部长令和法院裁决"冻结"一年 [1] - 公司实控人兼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被暂停CEO职务和董事职务,安世半导体管理权被托管给独立第三方 [1] - 公司复牌后股价"一字板"跌停,收盘报41.83元/股,总市值跌至约521亿元 [2]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公告称事件走向和潜在影响尚难具体量化,正在积极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团队沟通法律救济方案 [1] - 公司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支持,并发布声明指出事件的不正当性,后经历删除与重新发布 [1] - 公司积极与供应商、客户保持沟通,全力维系运营基本稳定,缓解外部冲击 [7] 安世半导体背景与收购历程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总部位于荷兰 [3] - 闻泰科技通过耗时3年、分三轮收购,最终以总计约380.6亿元的交易对价获得安世半导体100%股权 [3][4] - 收购完成后安世半导体经营质量显著提升,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毛利率从2020年的25%提升至2022年的42.4%,并于2024年10月实现"零负债"运行 [4] 法律专家观点 - 法律专家指出,此次事件属于首次将"事后重新审查"推进到实质剥夺股东治理权的深度,如被司法确认将构成前所未有的先例 [5] - 在荷兰法院撤销临时托管前,闻泰科技将无法对安世半导体行使治理权,整个案件的法律周期可能较长 [6] 公司战略转型与潜在风险 - 收购安世半导体后,公司开始全面转型,剥离ODM业务,聚焦半导体核心资产 [8] - 公司近期以43.89亿元对价出售消费电子代工核心资产,该方案仍在推进中 [9] - 公司因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而面临业务碰壁,促使公司剥离ODM业务 [10] - 收购安世半导体形成的213.97亿元商誉至今未进行减值处理,若控制权长期无法恢复,公司可能需计提大额商誉减值 [10]
闻泰科技突遭“黑天鹅”,核心半导体子公司控制权被暂时架空
国际金融报· 2025-10-12 21:45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旗下核心半导体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及其控股公司遭遇荷兰官方机构与法院的双重管控,导致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被暂时架空 [1] 荷兰官方与法院措施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向安世全球30个主体下达部长令,要求一年内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 [1] -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裁定实施紧急措施,包括暂停闻泰科技实控人张学政在安世相关公司的董事职务及CEO职权,并将裕成控股所持股份的管理权委托给独立第三方托管 [1] - 企业法庭经开庭审理后作出终裁,正式暂停张学政在安世的所有董事职务,任命一名由法院指派的独立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并赋予决定性投票权,并将安世半导体几乎所有股份(除保留一股外)交由指定人员实施管理托管 [2] 对闻泰科技的影响 - 相关措施导致闻泰科技通过裕成控股暂时失去了对安世半导体控股的股东投票权、治理权等核心权利,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已暂时受限,但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不受影响 [4][5] - 安世的日常经营仍在持续,但受部长令和法院裁决影响,其短期内的决策链条将被迫变更或延长,资源配置灵活性下降,可能对运营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4] 公司回应与立场 - 闻泰科技坚决反对此种不公正待遇,将运用一切合法合规手段维护自身股东权利和公司利益 [5] - 公司呼吁各方尊重商业规律和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共生关系,停止将企业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棋子 [5] 安世半导体背景与业绩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荷兰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件业务事业部,拥有60多年半导体行业专业经验,是全球领先的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功率MOSFET器件制造商 [2] - 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电信通讯、消费电子等领域,客户覆盖博世、华为、苹果、三星等全球知名制造商 [2] - 闻泰科技于2020年9月间接持有安世半导体100%股权,完成收购后,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从2019年的全球第11名逐步上升到全球第3名 [3] - 安世半导体的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毛利率从2020年的25%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42.4% [6] - 近五年来安世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的企业所得税,至2024年10月,安世已还清所有前期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行 [6] 闻泰科技的战略转型 - 此次事件发生在闻泰科技全面聚焦半导体战略的关键时期,公司已公告拟以43.89亿元向立讯精密及其关联方转让资产包,将彻底退出产品集成业务,全面向半导体领域战略转型 [3] - 今年7月,公司完成ODM业务剥离,董事会迎来重大改组,新晋高管团队均具备安世半导体背景,旨在为半导体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战略指引 [4]
安世半导体外籍高管们发难,要求闻泰科技让出控股权,闻泰科技最新声明→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2 20:56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遭遇荷兰政府为期一年的全球运营冻结令,并被外籍高管提起法律诉讼,导致公司控制权受限 [1][10][12] - 荷兰政府指令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全球30个主体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 [10] - 荷兰企业法庭暂停了闻泰科技委派的安世半导体CEO张学政的职务,并指派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非执行董事 [12] 荷兰政府与法律行动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于2025年9月30日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运营,有效期一年 [10][13] - 荷兰政府指令的理由是"保障供应链安全",但闻泰科技认为这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 [1][13] - 2025年10月1日,安世半导体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在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支持下,向企业法庭提交调查与临时措施请求 [12] - 企业法庭裁决于2025年10月7日生效,作为临时紧急救济,直至案件调查完成 [12][13] - 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份甚至控股权 [8][13] 公司回应与影响 - 闻泰科技谴责荷兰政府指令和外籍管理层行为,认为这是借政治压力剥夺股东权利、颠覆合法治理结构 [1][13] - 安世半导体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决策链条面临临时变更或延长,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 [14] - 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暂不受影响,公司正在积极沟通法律救济方案并争取政府支持 [14][15] 安世半导体业务背景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闻泰科技在2018至2020年期间以总价超200亿元完成收购 [16] - 安世半导体是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 [16] - 2024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47.15亿元,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 [17] - 安世半导体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近五年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企业所得税,至2024年10月实现"零负债"运行 [17] - 闻泰科技完成收购后,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排名从2019年第11名升至第3名,并多年位居中国第1名 [17] 地缘政治与行业背景 -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2025年9月29日美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持股超50%的子公司追加制裁 [13] - 中国商务部表示坚决反对美方做法,认为其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 [13] - 2024年闻泰科技全球收入736亿元,其中海外收入达529亿元,已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 [18]
荷兰冻结闻泰科技半导体资产,控股子公司安世外籍高管们要求转让控股权
第一财经· 2025-10-12 19:59
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2025年9月30日对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一年[4] - 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于2025年10月1日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请求,要求启动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5] - 荷兰企业法庭于10月7日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安世CEO张学政的职务,并指派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非执行董事[5] - 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的股份甚至控股权[2][6] 公司控制权与经营状况 - 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但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暂不受影响[11] - 安世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短期内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或延长[11] - 公司正在积极沟通法律救济方案,并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支持[12] - 至2024年10月,安世已还清所有前期债务,实现“零负债”运行[15] 安世半导体业务地位 - 安世半导体是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14] - 2024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47.15亿元,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15] - 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从2019年的第11名上升至第3名,并多年位居中国功率分立器件公司第1名[16] - 安世的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近五年来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企业所得税[15] 地缘政治背景 -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7] -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制裁[8] - 荷兰部长令的核心理由被指为“保障供应链安全”,但闻泰方面认为其范围之广、限制之严已远超常规风险管控[6] - 2024年闻泰科技全球收入736亿元,其中海外收入达529亿元,已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16]
独家 | 荷兰冻结闻泰半导体资产,安世外籍高管们要求转让控股权
第一财经· 2025-10-12 19:48
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遭遇荷兰政府行政干预及内部管理层法律挑战,公司控制权暂时受限 [1][3][6]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主体对其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一年 [3] - 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请求,导致闻泰科技委派的CEO张学政职务被暂停,法院指派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并拥有决定性投票权 [1][3] 管理层与控制权变动 - 荷兰企业法庭裁决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职务,使其无法履行CEO职责 [3] - 法院将安世半导体所有股份(减去一股)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指定人员 [3] - 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的股份甚至控股权 [1][4] - 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但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暂不受影响 [6]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安世半导体是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 [9] - 闻泰科技在2018至2020年期间支付总价超200亿元完成对安世的收购 [10] - 2024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47.15亿元,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 [10] - 安世半导体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近五年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企业所得税,至2024年10月实现零负债运行 [10] -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从2019年第11名升至第3名,并多年位居中国第1名 [11] 地缘政治与行业背景 - 美东时间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对被列入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制裁 [4] -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 [4] - 2024年闻泰科技全球收入736亿元,其中海外收入达529亿元,已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 [11] - 事件考验国际商业规则韧性,地缘政治风险向商业领域外溢 [11]
独家 | 荷兰冻结闻泰半导体资产,安世高管们要求转让控股权
第一财经· 2025-10-12 19:47
公司控制权与治理危机 - 荷兰政府于2025年9月30日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进行调整,有效期一年[3] - 安世半导体三名外籍高管(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于2025年10月1日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请求,要求启动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3] - 荷兰企业法庭于10月7日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安世CEO张学政的职务,并指派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1][3] - 外籍高管提出的要求包括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的股份甚至控股权[1][5] - 法院裁决作为临时紧急救济立即生效,直至案件调查完成最终判决[4] - 目前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但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暂不受影响,安世日常经营持续运转[8] 地缘政治风险与外部压力 - 2024年12月,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5] -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新规,对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6] - 荷兰部长令的核心理由被指是“保障供应链安全”,但闻泰科技认为其范围之广、限制之严已远超常规风险管控[5] 安世半导体的业务与财务表现 - 安世半导体是领先的半导体标准器件供应商,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等领域,前身为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11] - 闻泰科技在2018年至2020年间支付总价超200亿元完成对安世的收购[12] - 2024年,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营业收入147.15亿元,毛利率37.47%,净利润22.97亿元,该业务基本构建在安世基础上[12] - 安世半导体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近五年为荷兰贡献了1.3亿欧元企业所得税,至2024年10月已实现“零负债”运行[12] - 完成收购后,安世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中的排名从2019年的第11名升至第3名,并多年位居中国第1名[13] 公司应对措施与整体影响 - 闻泰科技正在积极沟通法律救济方案,并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争取支持[9] - 事件短期内将使安世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或延长,但具体影响尚难量化[8] - 2024年,闻泰科技全球收入736亿元,其中海外收入达529亿元,已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13]
美国半导体,太强了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31 10:21
行业概览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从2001年的1390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630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8%,预计2025年将达6972亿美元,2026年增至7386亿美元 [11] - 美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50.4%,在微处理器和先进芯片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13] - 美国半导体企业销售额从2001年的711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31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7% [16] - 2024年美国半导体出口额达570亿美元,位列美国出口产品第六 [21] 全球市场 - 亚太地区是最大区域半导体市场,2024年销售额达3334亿美元,中国占亚太市场46%、全球市场24% [28] - 逻辑器件、存储器、模拟器件和微处理器占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近80% [26] 资本支出与研发投资 - 2024年美国半导体企业在研发与资本支出上总投资达1195亿美元,2001-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6.4% [31] - 行业需维持约销售额30%的投资水平以保持技术领先 [33] - 2024年人均资本与研发投资增长至23.5万美元,2001-2024年年均增长3.5% [35] - 2024年资本支出495亿美元,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5.2% [37] - 2024年研发总投入700亿美元,2001-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7.5% [40] - 美国半导体行业研发支出占销售额比例长期超过15%,居全美制造业前列 [42][45] 美国就业与生产力 - 美国半导体产业直接提供34.5万个工作岗位,间接带动近200万个就业岗位 [49] - 2001-2024年劳动生产率提升两倍以上,2024年人均销售收入超74.4万美元 [51] 政策建议 - 需通过芯片制造激励、研发投资、税收政策优化、人才引进、供应链韧性建设等措施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1][2][3][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