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
icon
搜索文档
500亿玻尿酸龙头,净利润骤降近三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20: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下滑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降幅达29.57%,为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4] - 2021-2023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04.13%、33.91%、47.99%,归母净利润增幅117.81%、31.90%、47.08%,但2024年增速骤降至个位数(营收+5.45%,净利润+5.33%)[8] - 主力产品线显著下滑:溶液类注射产品营收7.44亿元(-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营收4.93亿元(-23.99%)[8] 市场竞争格局 - 溶液类产品"嗨体"面临华熙生物竞品"润致·格格"冲击,后者2024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9] - 凝胶类产品"濡白天使"遭遇七款"童颜针"同质化竞争,包括四环医药、乐普医疗等新入局者 [10] - 行业从玻尿酸主导转向再生类/胶原类产品阶段,玻尿酸赛道价格战加剧 [13] 战略调整举措 - 以1.9亿美元收购韩国REGEN Biotech 85%股权,获取再生类产品AestheFill(34国获批)和PowerFill(24国获批)[10] - 陷入AestheFill中国大陆代理权纠纷,潜在索赔金额达16亿元 [11] - 拓展新赛道:A型肉毒毒素、第二代埋植线、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 [1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2017-2021年CAGR达17.5%,但2024年后增速放缓 [13] - 重组胶原蛋白企业锦波生物2025H1营收8.59亿元(+42.43%),核心产品"薇旖美"覆盖超4000家机构 [14] - 行业预计将进入价格回归期,再生类产品可能出现断崖式降价 [14] 资本市场反应 - 股价较2021年峰值累计跌幅超60%,当前市值549亿元(2021年超1500亿元)[5] - 2025H1关键财务指标:毛利率93.44%(2023年95.09%),净利率60.90%(2023年64.65%)[6]
医疗器械增速放缓、功能性护肤爆发 锦波生物“高价”胶原蛋白产品能否持续领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20:5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59亿元,同比增长42.43%,净利润3.92亿元,同比增长26.65% [1][2] - 毛利率为90.68%,较上年同期(91.58%)略有下降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01%,较上年同期28.51%有所下降 [2] - 基本每股收益3.41元,同比增长26.77% [2] 业务板块分析 - 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占比超八成,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3.41%,增速较2024年同期91.84%明显放缓 [5] - 功能性护肤业务收入同比大增152.39%(上年同期增长53.94%),成为业绩新引擎 [4][5] - 功能性护肤业务中复合成分类产品营收占比约84%,毛利率66.73%,单一成分产品毛利率高达92.57% [5] 产品与定价策略 - 自有品牌ProtYouth胶原蛋白产品单支售价近200元,30支装售价5789元 [4][5] - 同类产品如巨子生物"可复美"胶原棒、华熙生物"润百颜"胶原元气弹单支价格多在10元左右 [7] - 高价策略基于技术研发壁垒及高浓度原料应用 [7] 研发投入与核心技术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5.43%,主要系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7] - 公司拥有我国仅有的三张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9] - 核心产品"薇旖美"销量已突破200万支 [9]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达2193.8亿元 [8] - 巨子生物、华熙生物、创健医疗、敷尔佳等企业已申请重组胶原蛋白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10] - 巨子生物计划2024-2025年获得三类器械注册证 [10] 资本运作 - 前首富钟睒睒通过旗下公司投资34亿元入股锦波生物 [9]
杨霞与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的新玩家
搜狐财经· 2025-07-16 08:38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杨霞1974年出生于山西晋城沁水县,1997年从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并留校任教,研究方向为肝移植器官保存技术[4] - 2000-2007年教学实践中发现肝移植器官保存液需添加胶原蛋白,但当时全球仅美国默克西格玛公司掌握人体胎盘提取技术,1毫克售价超万元[4] - 2008年3月与丈夫共同出资50万元成立太原锦波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研发商",采用产学研双轨并行模式推进项目[5] - 2014年成功研制出第一款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首次实现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上市[6] - 2018年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出Ⅲ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获中国发明专利[6] - 2019年建成全球首条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生产线[6] - 2021年6月核心产品"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获国家药监局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 - 2023年7月20日登陆北交所,发行价49元/股,募资2.45亿元,上市首日市值达120亿元[7] - 2025年4月第三款注射类产品获批,包揽国内仅有的3张重组胶原蛋白注射三类医疗器械证书[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收14.43亿元(3年翻6倍),同比增长84.9%,归母净利润7.32亿元,同比增长144.3%,毛利率92.02%[7] - 核心产品"薇旖美"2024年贡献营收12.54亿元,占比86.89%,终端覆盖超4000家国内医疗机构[7] - 2025年5月22日股价从上市49元涨至577.50元,较发行价涨超11倍,总市值超511亿元[7] - 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杨霞以11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女首富[7] - 2024年销售费用2.59亿元,同比增加56.73%,研发费用7121.32万元,占营收4.9%[11] 技术与产品 -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是中国首个获批的注射级重组胶原蛋白产品[6] - 产品通过完全人源化序列设计彻底消除动物源胶原的免疫排斥风险,应用于创面修复及医美填充[6] - 2025年完成AI生产体系升级,建成集成AlphaFold2的智能车间,蛋白结构预测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7天[9] - 正在推进胶原蛋白在口腔、骨科、妇科等医疗场景的应用[11]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2025年6月向养生堂有限公司(钟睒睒控股)定向增发募资20亿元,用于胶原蛋白数据库开发及产能扩建[9] - 杨霞以243.84元/股向钟睒睒关联方转让5%股份,套现14亿元[9] - 交易后钟睒睒持股10.58%成为第二大股东,计划整合农夫山泉300万终端渠道[9] - 2025年4月与四川大学联合主导的国际标准提案获ISO立项[10] - 已获越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与欧莱雅合作推出"铂研"胶原针[10] 创始人理念与公司定位 - 公司定位为"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研发商",使命是"再造人体青春蛋白"[4] - 强调重组胶原蛋白是人体生命材料,必须通过严格临床验证[11] - 明确区分医美与严肃医疗,认为医美只是其中一个应用方向[13] - 提出"原始创新才能定义新赛道"的理念[12]
“锦波不是医美企业”,山西女首富计划减持14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1:48
核心观点 - 锦波生物与钟睒睒旗下养生堂达成两项深度合作,涉及34亿元资金,将重构胶原蛋白产业权力格局 [2] - 公司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具有技术垄断地位,三类医疗器械市场占有率100% [2] - 创始人杨霞团队攻克了全球科研界尚未解决的三重世界级难题,实现A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 [3][7] - 公司产品薇旖美上市后驱动业绩三级跳,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82.8% [8] - 公司定位严肃医疗领域,已构建涵盖冻干纤维、溶液及凝胶三种剂型的全品类产品体系 [10][11] 资本合作 - 养生堂全额认购锦波生物不超20亿元定增募资,旗下杭州久视以14.03亿元受让公司5%股份 [2] -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间接控制锦波生物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3] - 公告次日公司股价单日涨幅达8.67% [3] 技术突破 - 杨霞团队成功研制出第一款重组Ⅲ型胶原蛋白产品,解决全球生物合成界胶原蛋白免疫原性问题 [5][7] - 2018年首次发现并解析人Ⅲ型胶原蛋白核心功能区,实现164.88°三螺旋结构的A型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 [7] - 2021年获批全球首个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三类医疗器械薇旖美 [7] - 2025年注射用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获批,构建全品类产品体系 [10] 商业化进展 - 2023年锦波合成生物产业园一期投产,成为全球唯一实现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化的企业 [8] - 薇旖美2023年销量57.6万瓶,上市1000天时产销量突破100万支 [8] - 营收从2021年2.33亿元增至2024年14.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82.8% [8] - 净利润从5739万元跃升至7.32亿元,累计增幅超500% [9] - 毛利率从82.29%攀升至92.02%,超越贵州茅台 [9] 市场地位 - 公司持有国内仅有的3张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三类证 [11] - 2023年进入欧莱雅等一线大品牌供应链,技术溢价获国际认证 [9] - 创始人杨霞持股市值超200亿元,问鼎山西女首富 [11] 未来规划 - 继续深耕基础研究,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技术升级为人体生命材料 [12] - 围绕医疗和生活护理等大健康领域,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12] - 研发管线覆盖口腔、骨科、妇科等多科室,构建人体组织修复方案 [11]
北交所规模最大定增预案出炉:钟睒睒34亿豪赌“胶原蛋白印钞机”
新浪证券· 2025-07-04 16:27
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养生堂定向发行股票募资20亿元 同时实控人杨霞向养生堂关联方杭州久视转让价值14.03亿元股份 交易完成后钟睒睒将间接控制10.58%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 [1] - 钟睒睒通过"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双轨模式合计投资34亿元入股公司 该交易使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关注度提升 [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2024年营收从2.33亿元增长至14.43亿元 净利润从5739万元增长至7.32亿元 年均复合增速超100% [1] - 核心产品薇旖美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占公司总收入比例超70% [1][2] 产品与技术 - 薇旖美是国内首个重组胶原蛋白植入剂 也是唯一获批的含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三类医疗器械 主要用于面部除皱 [1] - 定增资金中11.50亿元将用于建设人源化胶原蛋白FAST数据库与AI开发平台 8.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 战略合作 - 引入钟睒睒旨在借助养生堂在品牌、渠道、资金等优势突破发展瓶颈 养生堂旗下拥有农夫山泉和万泰生物等成功企业 [1][2] -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可与养生堂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有望拓展化妆品、食品、药品等新应用领域 [2] 行业竞争 - 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竞争激烈 存在技术迭代快、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监管政策不确定等风险 [2] - 公司品牌知名度不及华熙生物、爱美客等同行 主要依赖医美机构渠道 缺乏直接C端营销能力 [3]
测不到胶原?医美龙头被质疑造假风波发酵,今日股价一度重挫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2:31
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旗下明星产品可复美被质疑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不达标,引发品牌信誉和技术真实性危机 [1][7][9] - 行业缺乏统一检测标准导致争议持续发酵,可能冲击公司业绩和行业透明度 [12][15][17] -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但面临技术和商业化挑战 [19][20][22] 胶原蛋白检测争议 - 第三方检测显示可复美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0.1%的法规备案下限,且未检出标志性氨基酸甘氨酸 [9] - 巨子生物回应称多批次检测含量均超0.1%,质疑检测方法不符合行业标准 [11] - 争议核心在于国内缺乏统一的成品检测标准,不同方法结果差异显著 [12] 市场影响 - 巨子生物股价5月26日下跌4.04%,市值788.19亿港元,相关企业股价均受波及 [4] - 可复美1.0版本产品已从主要电商平台下架,2.0版本上线后销售超10万单 [16] - 争议可能影响"618"大促销售,引发退货潮和渠道商观望情绪 [15] 公司业绩 - 2022-2024年巨子生物营收从23.75亿元增至55.39亿元,净利润从10亿元增至20.62亿元 [16] - 可复美2023-2024年销售收入分别为27.88亿元和45.42亿元,占总营收79%和82% [16] - 被质疑的"胶原棒"产品3年销售超5.15亿支,服务111.25万消费者 [16] 行业现状 - 2022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192.4亿元,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2193.8亿元 [20] - 锦波生物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84.92%),净利润7.32亿元(同比+144.27%),毛利率92.02% [20] - 丸美生物2024年营收29.7亿元(同比+33.44%),净利润3.42亿元(同比+31.69%),胶原蛋白产品GMV增长96% [21][22] 技术发展 - 巨子生物2006年实现重组胶原蛋白吨级生产突破,目前拥有IV型胶原蛋白专利 [19][17] - 锦波生物实现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 [20] - 丸美生物进入重组胶原蛋白2.0时代,实现纤维结构和羧基化程度与人体相同 [21]
“测不到胶原”风波发酵:巨子生物陷信任危机,重组胶原蛋白市场震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0:09
巨子生物舆论风波 - 巨子生物旗下明星产品可复美被检测报告质疑"重组胶原蛋白测不到胶原",引发品牌信誉和技术真实性争议 [1] - 检测报告指出可复美产品胶原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0.1%法规下限,且未检出标志性氨基酸甘氨酸 [3] - 公司声明产品通过药监备案,胶原蛋白含量超0.1%,质疑自媒体检测方法未纳入行业标准 [3][4] - 争议焦点在于行业缺乏统一检测标准,不同机构结果差异大,国家药监局已启动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5] 市场反应与业绩影响 - 舆论风波导致巨子生物股价下跌4.04%,总市值788.19亿港元,同行企业股价也普遍下跌 [2] - 可复美1.0版本产品已从主要电商平台下架,2.0版本上线后销售超10万单 [7] - 可复美产品3年销售超5.15亿支,2024年销售收入45.42亿元占总营收82% [6][7] - 2022-2024年公司营收从23.75亿元增至55.39亿元,净利润从10亿元增至20.62亿元 [7]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现状 - 2022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192.4亿元,预计2025年达585.7亿元,2030年达2193.8亿元 [10] - 行业头部企业包括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锦波生物2024年营收14.43亿元同比增长84.92% [10][11] - 多家企业布局重组胶原蛋白:锦波生物获批三类医疗器械,丸美生物进入2.0时代,福瑞达聚焦医美赛道 [10][11][12] - 行业面临技术争议、标准缺失和商业竞争等挑战,亟待建立科学检测体系和透明监管框架 [8][12] 企业技术布局 - 巨子生物2006年实现重组胶原蛋白吨级突破,可复美2.0版本新增专利重组IV型胶原蛋白 [9][7] - 锦波生物实现重组III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规模化生产,覆盖4000家医疗机构 [10][11] - 丸美生物开发出具备纤维结构和羧基化程度相同的2.0版重组胶原蛋白 [11] - 福瑞达通过技术创新和医美合作推动胶原蛋白产品增长,双11销售突破2000万元 [12]
财富飙至250亿,山西女首富杨霞扛起晋商大旗
搜狐财经· 2025-05-16 22:28
杨霞财富与锦波生物发展 - 杨霞以115亿元财富成为2025年山西女首富,持股58.89%对应市值250亿元[3][4][6] - 财富增长迅猛:从2024年85亿元增至2025年115亿元,随后股价上涨112.35%使持股市值突破250亿元[4][6] - 公司上市后累计分红3.68亿元,分红率30.68%,杨霞作为控股股东获得丰厚收益[7] 公司业务与技术突破 - 核心业务为A型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高端植入级医疗器械,应用于医美抗衰(主)、医疗修复(次)、护肤(少量)[12] - 2018年全球首次解析人源III型胶原蛋白原子结构,2021年获批国内首个注射级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薇旖美"[10] - 与复旦、清华等顶尖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创新平台[10] 财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营收与净利润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2023年营收7.8亿(+99.96%),2024年14.43亿(+84.92%);2025Q1营收3.66亿(+62.51%)[13] - 毛利率表现突出:2024年达92.02%超越茅台(91.93%),但2025Q1降至90.11%[15] - 销售费用高企:2024年2.59亿元(费率17.92%),研发投入占比下降至4.94%[15] 资本市场动态 - 股价较发行价49元上涨近10倍至479.9元/股,市值424.77亿元居北交所第一[6] - 市盈率53.13倍高于同行(爱美客27.78倍、巨子生物40.83倍)[17] - 股东减持明显:2025Q1四大股东合计减持128.58万股,机构持股数从650.9万股降至551.47万股[15][16] 创始人背景与战略规划 - 杨霞原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2008年创业攻克人工合成胶原蛋白技术[9] - 未来计划将重组胶原蛋白拓展至心血管修复、器官保存液、妇科治疗等领域[8] - 公司定位原始创新企业,强调科学态度而非财富标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