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话密信

搜索文档
中国电信(00728) - 海外监管公告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14 17:22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3%,服务收入2491亿元,同比增长1.2%[33][3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5.5%,基本每股收益0.25元[35] - 2025年上半年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3%;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0.2%[33][36] - 2025年上半年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AIDC收入同比增长7.4%[36] - 2025年上半年天翼云收入573亿元;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安全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8.2%[36] 用户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移动用户4.33亿户,宽带用户1.99亿户,移动用户ARPU为46元,宽带综合ARPU为48.3元[36] - 公司量子通信用户规模突破600万,服务超3000家行业客户[41] 未来展望 - 2025年上半年推进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累计推出80余个行业大模型、30余个行业智能体[32] - 新型融合网关累计发展近50万套[32] - 打造160余个AI应用,智能客服占比达87.5%,故障工单量压降9.8%,工单处理时长压降13%[40][41] - 以第一科技“息壤”为核心,在多领域建成80多个行业大模型,服务超2万家客户[58] - 围绕云网运营等领域,打造形成160余个AI应用[5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内收购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对经营和业绩产生重大影响[79] 其他新策略 - 选拔新增24名首席专家,形成科技人才雁阵格局[47] - 建立风险分类标签体系,覆盖超百亿token[59] 财务相关 - 2025年中期净利润230.2亿元,按72%分配股息,合计165.8亿元,每股0.1812元(含税)[8]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70.3亿元,同比下降19.4%[63] - 本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598.7亿元,同比上升23.2%[6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成本1867.5亿元,同比增长1.5%[62]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259.2亿元,同比下降6.0%[62] - 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689.88亿元,较上年增长74.00%[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联营和合营公司权益账面金额443.89亿元,较年初增长0.5%[71] - 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资本开支342亿元,移动网投资121亿元,产业数字化投资116亿元[72] - 2025年上半年其他类金融资产累计购买555.00亿元,累计出售351.30亿元[74] - 共持有4支上市股票,初始成本39374万元,期末公允价值97941万元[75] 运营设施 - 自有及接入算力总规模达77EFLOPS,大模型语料数据超10万亿token,行业数据集14个,总量超350TB[38] - 自有智能算力达到43EFLOPS,数据中心机架超58万架,八大枢纽节点占比达85%,千兆光网10G PON端口超988万个,城镇千兆住宅覆盖率超96%,5G中高频基站总规模达149万站,低频基站达88万站,已在超300个城市规模部署5G - A载波聚合10万站和Redcap 60万站[43] - AI节能覆盖超596万基站扇区和3400个机房,年化节电约11亿度,绿电应用超14亿度[44][45] - 云堤抗D清洗能力超18Tbps,云堤安全托管服务累计接入客户总数超过7000家[46] - 国际传输骨干带宽超160T[58] 社会责任 - 爱心翼站普惠服务加载8万家城乡营业厅,组织关爱活动超8万场,服务惠及超860万人次[50] - 2025年上半年直接购买与帮扶销售农副产品44277万元,组织开展各类人才培训61081人次,服务村民超1亿人[94] 公司荣誉 - 连续4年获中央企业改革重点任务考核A级[52] - 连续六年荣获“亚洲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大奖[51] - 荣获“投资者关系管理股东回报奖”[51] - 入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获2025年华证指数ESG综合评级A级[51] 股东相关 - 控股股东持有的57377053317股首发限售股于2025年2月20日上市流通[97]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22,841户[123]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58,476,519,174股,占比63.90%[125] 关联交易 - 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多项关联交易金额占比达100%[100][101] - 中国电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贷款相关情况[107] - 与中国电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存款、中间业务情况[108][111]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贷款情况[109] 担保情况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1396.08万元,期末担保余额7173.49万元,担保总额占比0.0151%[113] - 2024 - 2025年度下属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担保额度及有效期[114][115] - 2025年二季度财务公司为中电信数智科技及下属分公司提供担保情况[116]
国盾量子上半年收入增超七成:同比减亏,量子计算收入激增284%
新浪财经· 2025-08-13 07:45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74.54%,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三大板块业务收入均有增长 [2] - 归母净亏损2379万元,同比减亏 [2] - 研发投入5517.08万元,同比增长33.77%,占营业收入比为45.46% [2] 量子计算业务 - 量子计算业务板块收入5596.05万元,同比增长283.92% [2] - 为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提供2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超量融合系统及配套软硬件设施,已完成试运行 [2] - 为中电信量子集团提供一体化整机搭建服务,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完成验收 [2] - 将向海外交付一台2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 [2] - 参与中国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研究,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 [2] - 公司量子计算业务自2020年正式产生营业收入,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收入超过2.3亿元 [4] 量子通信业务 - 量子通信业务收入5173.77万元,同比增长28.1% [5] - 参与我国首次实现的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研究 [5] - 为成都、上海、深圳等地量子城域网建设提供设备及技术支持 [5] - 参与多项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应用建设 [5] - 中国电信推出的"量子密话密信"用户超过500万,具备承载超千万用户能力 [5] - 拟与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1400万元专项技术服务合同 [5] - 计划与中电信量子集团签订7654.18万元框架协议,提供量子密钥分发软硬件设备 [5] 量子测量业务 - 量子测量业务营收856.51万元,同比增长13.75% [7] - 冷原子重力仪产品实现2台销售,尚有3台在手订单未执行 [7] 行业动态 - 全球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推出量子信息领域发展战略规划或法案文件 [7] - 欧盟启动《量子欧洲战略》,芬兰、西班牙政府宣布《2025—2030年量子技术战略》 [7] - 美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通过追加投资加大对量子科学研究的投入与合作 [7] - 中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多次提到"量子科技" [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培育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7] - 量子信息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进入"产学研用管"协同推进新阶段 [7] 股价表现 - 截至8月12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277.6元/股,涨0.63% [8]
国盾量子上半年营收1.21亿元 量子计算业务表现亮眼
中证网· 2025-08-12 21:29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37.06万元,同比增长74.54% [1] - 归母净利润为-2379.00万元,同比减亏 [1] - 研发投入5517.08万元,同比增长33.77%,占营业收入45.46% [1] - 知识产权总量突破1000件 [1] 量子计算业务 - 量子计算业务营收5596.05万元,同比增长283.92% [2] - 量子计算业务累计营收突破2.3亿元 [3] - 参与"祖冲之三号"刷新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研究 [2] - 为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提供20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及配套系统 [2] - 为中电信量子集团提供一体化整机搭建服务 [2] - 推进千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稀释制冷机自研及交付 [2] - 在气象预测、金融分析等领域探索量子计算算法解决方案 [2] 量子通信业务 - 量子通信业务收入5173.77万元,同比增长28.10% [4] - 参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量子通信技术研究项目 [4] - 参与交通银行"两地三中心"量子保密通信项目 [4] - 为中国电信"量子密话密信"提供技术服务,平台承载超500万用户 [4] - 拟与中电信量子科技签订1400万元技术服务合同 [4] - 计划与中电信量子集团签订7654.18万元量子城域网设备框架协议 [4] 公司战略 - 完成向中电信量子集团定向增发及董事会调整,成为国资央企控股企业 [5] - 探索"国资央企+前沿院所+科创企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5] - 深化与中电信量子集团协同创新机制 [5] 业务发展历程 - 2015年新增量子计算业务 [3] - 2020年量子计算业务正式产生营收508.13万元 [3] - 2021年量子计算营收增至4117.72万元 [3] - 2022年量子计算及测量业务收入3418.92万元 [3] - 2023年量子计算收入4478.25万元 [3] - 2024年量子计算收入5658.87万元 [3]
安徽未来产业澎湃崛起
经济日报· 2025-07-07 05:38
未来产业在安徽的崛起 - 安徽依托科研院所和高校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1] - 安徽建立健全企业与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协同创新机制,强调"科学—技术—产业"良性循环 [1] - 安徽加快贯通"政产学研金服用",打造创新生态,形成政策引领、资本赋能、企业落地的"黄金闭环" [1] 量子信息科技发展 - 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推出量子密话密信等产品,用户规模近600万,服务单位超3000家 [2] - 企业视角与科学家不同,更关注应用和市场,大大压缩科技成果转化周期 [2]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已集聚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2] - 科大讯飞获近10年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 - 企业通过"AI+教育""AI+医疗"等强化应用场景创新 [2] 科研成果转化模式 - 聚变新能公司采用"沿途下蛋"模式,将大科学装置建设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二次开发应用到新领域 [3] - 智象未来公司自主研发的HiDream—I1模型开源24小时内登顶全球权威榜单,在图像质量、语义理解、艺术表现三大维度刷新行业纪录 [3] 未来产业布局策略 - 安徽省印发《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在"7+N"领域实行细分赛道"一业一策" [3] - 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公司从家用冰箱服务商转型为特种电磁线行业"单项冠军",新产品可用于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4] 产业发展成效 - 一大批未来产业相关企业扎根安徽,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1] - 安徽实现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