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碳砖
搜索文档
国亮新材北交所IPO过会:东兴证券保荐,业绩真实性被问询
搜狐财经· 2025-11-10 15:57
瑞财经 赵盼盼11月7日,据北交所官网,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亮新材)IPO过 会,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 在审议会议上,关于业绩真实性,北交所要求国亮新材说明2024年下半年利润增速、毛利率变动趋势与 行业龙头企业及行业整体情况存在差异的原因。说明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及最近一期应收账款占营 收比例大幅增长的原因,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是否合理,计提金额是否充分。 同时,关于盈利预测。北交所要求国亮新材结合报告期内客户变化情况、公司2025年1-10月主要经营数 据、环评批复产能限额、在手订单、行业最新趋势等,说明2025年度盈利预测的可实现性。 国亮新材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温工业用耐火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客户提 供耐火材料整体承包服务及耐火材料产品。 此次IPO,国亮新材计划募集资金1.75亿元,主要用于滑板水口产线技术改造、年产5万吨镁碳砖智能制 造、年产15万吨耐材用再生料生产线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37亿元、9.84亿元、 9.05亿元和5.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036. ...
国亮新材过会:今年IPO过关第72家 东兴证券过3单
中国经济网· 2025-11-08 17:07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8日讯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30次审议会议于昨日上午召开,审议结 果显示,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亮新材")首发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 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72家企业(其中,上交所和深交所一共过会43家,北交所过会29家)。 国亮新材的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字保荐代表人孟利明、彭丹。这是东兴证券今年保荐 成功的第3单IPO项目。此前,3月14日,东兴证券保荐的海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4月23日,东兴 证券保荐的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过会。 国亮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温工业用耐火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客户提供耐火材料整体 承包服务及耐火材料产品。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董国亮直接持有国亮新材股份41,419,206股,占国亮新材股本总额的比例为 63.15%,赵素兰直接持有国亮新材股份5,799,330股,占国亮新材股本总额的比例为8.84%,二人合计直 接持有国亮新材71.99%的股份,董国亮、赵素兰系夫妻关系,能够对国亮新材股东会决议产生重大影 响,为国亮新材控股股东。 董国亮通过唐山市开平区国亮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国亮新材IPO:区域依赖与业绩波动的双重困局
搜狐财经· 2025-11-07 10:45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冲刺北交所上市,但其业务高度依赖单一区域和单一行业,面临区域集中、业绩波动、财务风险及激进扩产等多重挑战,IPO前景存在不确定性 [1][8] 区域市场依赖 - 公司来自河北省内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7.35%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81.35%,超过五分之四的收入维系在单一省份,抗风险能力脆弱 [2] - 河北省粗钢产量从2020年的2.12亿吨降至2024年的1.99亿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11亿吨,区域政策调整导致下游产业规模收缩 [2] - 公司河北省外收入从2023年的2.28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95亿元,两年间缩水近六成,省外市场拓展乏力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7亿元、9.84亿元、9.05亿元和5.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036.80万元、8379.83万元、7096.49万元和4149.72万元,呈现波动 [3]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67.09万元,降幅8.09%,净利润同比下降1283.34万元,降幅15.31% [3]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增长21.18%,盈利5335.32万元,同比增长4.41%,但利润增长远低于营收增长 [3] 盈利能力分析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7.38%、24.15%、21.21%和20.33%,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3] - 2024年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度下滑2.94个百分点,主要受下游客户下调结算价格等因素影响 [3] 财务状况风险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42亿元、4.81亿元、4.81亿元和4.84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在40%至45%之间 [4] - 公司坏账计提比例仅2%~3%,显著低于同行5%~8%的区间 [4]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2.33亿元、2.23亿元、2.74亿元和2.60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超过20% [4] - 2024年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仅4.2%,低于可比公司6%~10%的平均水平 [4] 产能与扩张策略 - 公司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93.55%持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76.90% [5]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新增年产5万吨镁碳砖及15万吨耐材再生料产能,但募投项目尚未取得环评批复 [5] - 2025年1-9月公司镁碳砖车间已超产6.31%,反映出原有产能尚未充分利用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耐火材料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为13家,超过50亿元的企业为3家 [6] - 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仅为4.69%-4.83%,在其他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均低于1% [6] 公司治理结构 - 董国亮、赵素兰夫妇及其子董金峰合计控制公司80.22%的表决权,形成家族绝对控股的治理结构 [7] - 交易所问询函关注对赌协议是否彻底解除、实控人之子持股未认定为实控人的合理性等问题 [7]
国亮新材IPO临考:隐藏2.4亿债务,超产踩环保红线
中国能源网· 2025-11-06 17:23
IPO审核与募资计划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7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审核,IPO进程已历时16个月 [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1.75亿元,用于滑板水口产线技术改造、年产5万吨镁碳砖智能制造、年产15万吨耐材用再生料生产线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7亿元、9.84亿元和9.05亿元,同比变动5.00%和-8.09%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036.80万元、8379.83万元和7096.49万元,同比变动107.59%和-15.31% [3] - 2024年全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011万元,同比下滑超过20% [3] - 业绩波动与下游钢铁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 [3] 债务与应收账款状况 - 公司债务总额从2022年的2.15亿元变化至2025年上半年的2.30亿元,债务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短期债务从1.33亿元降至1.13亿元,长期债务从8184.33万元增至1.16亿元 [4]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5.25%、52.12%、52.24%和49.79%,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4.10%、43.77%、43.66%和44.20%) [4]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持续高企,报告期各期末分别为44,228.52万元、48,098.00万元、48,101.54万元和48,435.99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均在40%以上 [4] 市场与区域集中风险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高度依赖河北省内市场,报告期内占比分别为77.35%、76.83%、79.96%和81.35%,且呈增长趋势 [5] - 2024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同比下滑5.1%,比全国均值多跌1.3个百分点 [7] - 公司在华东地区等省外市场毛利率长期处于低位甚至为负 [7] - 公司面临北京利尔、濮耐股份等上市公司在河北市场的竞争挤压 [3][7] 产能与行业矛盾 - 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3.55%、86.81%、86.77%和96.41%,呈波动趋势 [7]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新增5万吨镁碳砖及15万吨耐材用再生料产能,但与行业趋势存在矛盾:2024年全国粗钢产量已由2020年的10.65亿吨降至10.05亿吨,钢企通过提升炉龄压缩耐材更换频次 [7] 环保与生产合规 - 2025年1-9月,公司镁碳砖车间实际产量8.5万吨,超过环评批复核定产能8万吨/年,超产比例6.31% [8] - 公司存在2025年度实际产量超过环评批复核定产能30%的风险 [8] - 公司于2025年10月31日修订《生产管理办法》,规定若全年累计产量超过环评核定产能的29%立即停产 [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实控人董国亮、赵素兰夫妇直接加间接控制公司80.22%的表决权 [9] - 实控人之子董金峰持有公司3.79%的股份且为一致行动人,但未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北交所对此提出问询 [9] - 公司存在亲属任职情况,董事兼总经理及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均为实控人亲属 [9]
国亮新材IPO: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对手强大,未来发展出路在哪里?
搜狐财经· 2025-11-05 18:18
公司基本情况与上市进展 - 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亮新材)将于2025年11月7日接受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 [1] - 公司成立于2002年,于2024年5月20日进入全国股转系统创新层,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温工业用耐火材料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1]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近年业绩存在较大幅度波动,2022年至2025年6月,营业收入分别为93,747.24万元、98,436.02万元、90,468.93万元和51,149.5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036.80万元、8,379.83万元、7,096.49万元和4,149.72万元 [3] - 2024年度,受下游钢铁行业市场低迷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7,967.09万元,降幅为8.09%,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1,283.34万元,降幅为15.31% [3] - 公司综合毛利率呈现下滑趋势,2022年至2025年6月分别为17.38%、24.15%、21.21%和20.33%,2024年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度下滑2.94个百分点 [14] 业务模式与客户结构 - 公司持续强化整体承包业务模式,该模式收入占比接近九成,2025年1-6月占比达93.75% [7][15] - 客户集中度较高,2025年1-6月、2024年度、2023年度及2022年度,前五名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8.85%、52.39%、50.67%和48.67% [7] - 公司业务高度集中于河北省内,2022年至2025年6月,主营业务收入中来自河北省内的比例分别为77.35%、76.83%、79.96%和81.35% [16] 产能与生产情况 - 公司镁碳砖车间存在超产情况,2025年1-9月实际产量为8.5万吨,环评批复核定产能为8万吨/年,超产比例为6.31% [4] - 历史数据显示超产问题持续存在,2023年度镁碳砖生产线超产比例高达94.03%,且存在超产30%以上未及时办理环评变更手续的情形 [5][6] - 此次募资计划用于滑板水口产线技术改造、年产5万吨镁碳砖智能制造及年产15万吨耐材用再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显著增加产能 [7] 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地位 - 耐火材料下游应用中,钢铁行业占比约65.00%,是核心应用领域 [3] - 行业市场分散,企业数量多达2,000家以上,2024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耐火材料企业为13家,其中超过50亿元的企业为3家 [12] - 公司在华北地区市场占有率相对稳定,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4.69%、4.62%和4.83%,但在其他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均低于1% [16][17] - 公司在业务规模、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等方面与北京利尔、濮耐股份等头部企业存在差距,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低 [13][14] 财务状况与运营风险 - 公司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处于高位,2022年至2025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4,228.52万元、48,098.00万元、48,101.54万元和48,435.99万元 [8] - 应收账款集中度较高,各期末前五名客户合计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比例分别为33.08%、48.66%、45.76%和43.11% [8][10] - 公司为开拓新客户如沧州中铁、东华钢铁等,以及与徐钢集团、津西钢铁重新建立合作,导致前期投入成本较高,造成部分区域出现负毛利率和低毛利率的情况 [18][19]
国亮新材11月7日北交所首发上会 拟募资3.01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1-01 09:15
上市审议安排 - 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5年11月7日上午9时召开2025年第30次审议会议,审议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申请 [1] 募投项目概况 - 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为30,068.16万元 [1] - 募集资金将用于五个项目:滑板水口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年产5万吨镁碳砖智能制造项目、年产15万吨耐材用再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1] 募投项目具体分配 - 滑板水口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与募集资金投入均为3,648.76万元 [3] - 年产5万吨镁碳砖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与募集资金投入均为8,442.39万元 [3] - 年产15万吨耐材用再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与募集资金投入均为2,411.05万元 [3]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与募集资金投入均为6,565.96万元 [3]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投入为9,000.00万元 [3] 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董国亮直接持有公司63.15%的股份,赵素兰直接持有公司8.84%的股份,二人为夫妻关系,合计直接持有公司71.99%的股份 [3] - 董国亮通过一致行动人国亮合伙间接控制公司4.44%的表决权,其子董金峰直接持有公司3.79%的股份 [4] - 董国亮、赵素兰夫妇合计控制公司80.22%的表决权,能够对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4]
濮耐股份(002225):新业务放量+主业反转,持续重点推荐
天风证券· 2025-07-26 19: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业务放量与主业反转,公司业绩有望进入加速释放期 维持25 - 27年归母净利润3/4.2/5.7亿元预期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相关 - 7月25日晚 公司公告与格林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补充协议》 预计2028年底前格林美向公司采购50万吨红土镍矿冶炼用低成本核心沉淀剂产品 [1] - 该沉淀剂产品能降低格林美印尼镍资源项目冶炼成本10% - 15% 双方将继续探讨全球范围资本合作 [1] 产能情况 - 本月早前公司年产6万吨高效沉淀剂项目已投产 当前具备11万吨/年产能 明年继续扩产 [2] - 西藏卡玛多菱镁矿证载年开采量100万吨 对应氧化镁理论产量45万吨 极限30万吨活性氧化镁 [2] 市场前景 - 格林美当前镍冶炼总产能达15万吨镍/年 公司扩产产能或有足够余地开放给印尼其他客户 为提升产能奠定市场基础 [2] 主业情况 - 受下游钢铁行业降本减产影响 公司耐材主业持续承压 钢铁行业反内卷政策预期强化 格局有望改善 或传导至上游耐材行业 国内耐材主业盈利预期有望修复 [3] - 公司海外布局领先 美国和塞尔维亚工厂产能释放 耐材主业业绩稳定性有望增强 [3]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472.92|5,191.96|6,006.75|6,814.92|7,705.43| |增长率(%)|10.88|(5.13)|15.69|13.45|13.07| |EBITDA(百万元)|656.20|570.83|559.86|704.71|890.2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47.70|135.06|298.96|417.56|571.73| |增长率(%)|7.87|(45.48)|121.36|39.67|36.92| |EPS(元/股)|0.25|0.13|0.30|0.41|0.57| |市盈率(P/E)|28.47|52.22|23.59|16.89|12.34| |市净率(P/B)|2.07|2.07|1.91|1.77|1.60| |市销率(P/S)|1.29|1.36|1.17|1.03|0.92| |EV/EBITDA|7.16|10.70|13.91|11.47|8.45|[4]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010.44百万股 流通A股股本825.37百万股 A股总市值7,052.85百万元 流通A股市值5,761.11百万元 [6] - 每股净资产3.39元 资产负债率58.72% 一年内最高/最低7.06/3.07元 [6]
濮耐股份:海外业务向好,活性氧化镁开辟新增长点-20250515
中邮证券· 2025-05-15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耐火材料行业头部企业,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受国内下游需求低迷、行业竞争激烈、海外局势复杂、海运费上涨及外币汇率波动影响;海外布局成效初显,美国工厂顺利爬产,塞尔维亚工厂或受益俄乌重建;活性氧化镁市场广阔,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和资源优势开辟新增长点;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显著增长 [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5.52元,总股本10.10亿股,流通股本8.26亿股,总市值56亿元,流通市值46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6.33 / 3.08元,资产负债率57.4%,市盈率39.43,第一大股东为刘百宽 [4] 耐火材料行业龙头 - 公司是耐火材料行业头部企业,拥有全产业链布局和优质全球化客户网络;截至2024年底,钢铁事业部耐火材料制品设计产能71.179万吨,原材料事业部原料产品年设计产能47万吨,环保耐材事业部耐火材料制品设计产能27万吨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2亿元,同比-5.13%;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35/0.76亿元,同比-45.48%/-63.29%;2025年Q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3.40/0.55/0.46亿元,同比增长3.17%/-15.91%/-16.05% [5][13] 业绩下滑原因 - 国内下游行业需求低迷、行业竞争激烈、海外局势复杂及部分海运费大幅上涨,导致业务开展规模及销售价格下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外币汇率波动,报告期汇兑损失增加,财务费用增加 [5][13] 海外布局初见成效,或受益俄乌重建 - 2024年公司国外营收/毛利达14.55/4.17亿元,同比-1.24%/-3.56%,占比分别为28%/42.32%,较2023年提升1.11/2.66pct;国外地区毛利率28.67%,显著高于国内15.21% [6][15][17] - 美国工厂设计年产2万吨镁碳砖产能,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产品获美国客户好评,订单增加;塞尔维亚工厂一期设计镁碳砖产能3万吨,不定形产品产能1万吨,2024年市场开拓和销售步入正轨;美国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塞尔维亚工厂或受益俄乌重建 [6][18][19] 高活氧化镁市场广阔,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 活性氧化镁是湿法冶金沉淀剂,应用于湿法提钴和湿法提镍,较传统氢氧化钠沉淀剂有提升镍钴渣品位、降低含水率、提高过滤效率、尾水处理简单高效且成本低、大幅降低成本等优势 [20] - 活性氧化镁消耗量与金属钴或镍重量比为1:1,新能源金属产量增长使活性氧化镁需求提升;2023年全球钴矿产量23万金属吨,同比增长16.4%,全球镍矿产量356.6万金属吨,同比增长9.1% [20] - 公司自2024年拓展湿法冶金提镍提钴高效沉淀剂市场,24H2入围多家客户合格供应商,获格林美等认可,已实现批量供货 [20] - 公司目前高效沉淀剂产能5万吨/年,年产6万吨/年产线近期将投产,远期理论产量可达45万吨;活性氧化镁原料来自西藏卡玛多菱镁矿,该矿微晶结构利于获得高活性,且具有高纯、低硅、低铁、无氯特点 [7][21]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74/65.19/72.5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1.21%/12.90%/11.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5.35/8.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39%/66.90%/63.42%,对应EPS分别为0.32/0.53/0.87元;2025 - 2027年对应PE分别为17.59/10.54/6.45倍 [7]
中邮证券:首次覆盖濮耐股份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5-15 14:1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2亿元,同比-5.13%,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45.48%,扣非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63.29% [1] - 2025年Q1公司营收13.40亿元,同比+3.17%,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15.91%,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16.05% [1] - 业绩下滑主因国内下游需求低迷、行业竞争加剧及海外运费上涨导致业务规模与销售价格下降,叠加汇率波动增加汇兑损失 [1] 海外业务发展 - 2024年国外营收14.55亿元(占比28%),毛利4.17亿元(占比42.32%),毛利率28.67%显著高于国内15.21% [2] - 美国工厂年产2万吨镁碳砖产能,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72%,塞尔维亚工厂一期设计镁碳砖3万吨+不定形产品1万吨产能,销售已步入正轨 [2] - 海外布局有望持续受益美国市场渗透率提升及俄乌冲突缓解后的重建工程 [2] 活性氧化镁业务 - 活性氧化镁主要应用于湿法提钴/镍,较传统氢氧化钠沉淀剂优势显著,公司2024年下半年成功入围格林美等多家客户合格供应商 [3] - 当前高效沉淀剂产能5万吨/年,6万吨/年产线即将投产,远期理论产量可达45万吨/年 [3] - 该业务被视作潜在新增长点,市场空间广阔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74/65.19/72.52亿元,同比+11.21%/+12.90%/+11.24%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3.21/5.35/8.74亿元,同比+137.39%/+66.90%/+63.42%,对应EPS 0.32/0.53/0.87元 [3] - 以2025年5月14日收盘价计,2025-2027年PE分别为17.59/10.54/6.45倍 [3]
瞭望 “世界镁都”治乱记
新华网· 2025-05-14 10:3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镁产业实现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三个"第一",辽宁保障全国85%的镁供给,海城市菱镁资源保有储量超20亿吨,占全球五分之一 [2] - 海城菱镁矿开采企业"小、散、弱",40多家矿山企业平均证载开采量仅30余万吨,246家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下企业占比超40%,存在家庭作坊式生产 [2] - 行业长期陷入"初加工、赚快钱"循环,95%菱镁产品用于高耗能、产能过剩的传统耐火材料,缺乏全球定价话语权 [3][4] 整治措施与成效 - 2023年辽宁省出台《菱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海城成立专项整治专班,与周边产区联动执法 [3][6] - 实施智慧监管:41个计量站监控矿石运输,23家整合矿企安装AI卡口和电子隔离墙,查处违规运输73起,2024年开采量严格控制在1116.4万吨 [6][7] - 退出轻烧反射窑186座(产能194万吨),新建10万吨以上大型窑炉置换产能,首批10个置换项目集中开工 [7][8] - 1700多座加工窑炉安装在线监测,创建12家省级和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8][9] 转型升级与产业链发展 - 矿石价格止跌回升,每吨普涨300元,吸引奥镁集团寻求合作 [7] - 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大德广公司镁制建材出口欧美,附加值提高一倍;后英集团投资30亿元新建30万吨金属镁加工项目 [10][12] - 构建"一区四园"产业空间,出台政策杠杆(如开采指标从60万吨增至150万吨)激励企业延伸产业链 [11][12] 未来规划 - 全省联动执法,统一标准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 [12] - 海城明确从"原料输出"向"全产业链"跃升路径,重点发展高端镁建材、防核辐射/防弹建材等产品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