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露营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冷门小岛变身露营热地 浙江舟山东岠岛做对了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5-11-04 22:09
冷门小岛变身露营热地 浙江舟山东岠岛做对了什么? 中新网舟山11月4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南部,有一座山海相映、风光秀丽的悬水 小岛——东岠岛。这座总面积3.42平方公里的小岛,常住人口不足90人。 2022年,在舟山市"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背景下,中共舟山市委统战部启动"主委进小岛"活动,组织 各民主党派与12个小岛结对并开展帮扶工作。在民进舟山市委会的助力下,东岠岛以"露营岛"为发展定 位,逐渐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探访,这座昔日的"冷门小岛"逐渐变得热闹。 漫步在东岠岛上,随处可见悠闲观光的游客。在当地小坑岗顶的露营基地里,游客李惠英与老同学们相 聚于此,唱歌、赏景,共度美好时光。李惠英说:"我来过好几次,觉得这里很美,让人心情很放松, 而且每一次来都有新变化。" 这片露营基地的经营者名叫应舟辉,是舟山定海人,也是民进会员。2021年,他初次登上东岠岛,便被 这座山海环抱、夜景优美的小岛吸引,当即决定在岛上打造露营基地。2022年,"主委进小岛"活动启 动,东岠岛成为结对帮扶对象之一。对此,应舟辉感到很惊喜:"'主委进小岛'后,关于小岛的宣传越 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地游客。" ...
上海发文明确:鼓励有条件的景区、乡村振兴示范村、郊野公园等提供露营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20:22
政策核心内容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帐篷露营地管理办法》[1] - 管理办法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并提供露营服务[1] 鼓励发展的区域类型 - 鼓励区域包括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1] - 鼓励区域包括乡村振兴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1] - 鼓励区域包括乡村旅游重点村、郊野公园及存量建设用地[1] - 鼓励区域包括环城生态公园带、主题公园和开放休闲林地[1] 政策实施前提 - 划出露营休闲功能区及提供露营服务需符合相关规定[1]
望西山、观湿地、看日落、品美食,永定河畔添滨水活力新空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07 13:25
项目规划与建设 - 首钢北区潮玩悦享水岸(永定河集)引入咖啡、手作、露营等多家特色潮流首店品牌,打造滨水休闲商业空间[4] - 石景山改造提升项目新增西南侧步道及向河入口,修缮1400平方米文物古建并打造石景山书院[8] -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绿道启动1.6公里示范段建设,未来连接园博园等全市绿道网络[10] - 火车餐厅改造自多节车厢,主打地中海与西班牙菜系[10] 品牌与业态创新 - 户外露营品牌"一帐之地"构建城市向自然过渡的场景化体验[6] - 深圳品牌山池咖啡在京首店以"上山入池"理念呼应永定河生态主题[6] - 服贸会期间举办主题市集、非遗体验、文艺演出等文商旅体展融合活动[8] 战略发展规模 - 石景山区纳入市级清单项目44个,总投资约440亿元[11] - 规划建设近2平方公里"会展小镇",集成办展、游玩、购物、住宿多功能[12] - 通过"两园一河"协同联动推动文商旅体展深度融合与新消费业态培育[12] 区位价值定位 - 项目位于首都西部转型升级核心承载区,定位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11][12] - 形成连接首钢园与永定河的滨水活力空间,实现工业遗存与现代商业生态融合[4][10][12]
猎神村“竹山变金山”
金融时报· 2025-08-26 10:45
生态治理成效 - 关闭5座石膏矿并舍弃近20年矿山经济 实现绿色转型 [1] - 划定生态保护区 整治矿区塌陷滑坡 实施复绿工程 [1][2] - 恢复群山叠翠自然面貌 保障公益林6900余亩 改造竹林6500余亩 栽种树木超30000株 [2] 生态修复技术 - 创新采用"小微湿地+"治理模式 修复65个采矿"天坑" [2] - 建成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群 梦溪湉园入选重庆市首批25个市级小微湿地名录 [3] - 水质达Ⅱ类标准 湿地植物从19种增至110种 水生无脊椎动物从13种增至52种 发现鸟类30余种 [3] 旅游产业发展 - 形成百里竹海民宿群 拥有乡村酒店及民宿50余家 客房700间 床位近1000个 餐位约4500个 [3] - 2024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6000万元 [4] - 解决就业300余人 村集体经济增收248万元 分红60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3.6万元 [4] 产业融合模式 - 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涌现民宿/康养/露营等新业态 [4] - 引入重庆怡幽谷农林开发公司/亿联集团等民营资本共建民宿项目 [4] - 打造"矿咖"等网红打卡点 利用废弃矿洞改造保留原始风貌 [4]
上半年,苏州新开100+首店
36氪· 2025-08-12 10:40
首店经济总体表现 - 苏州重点商业载体累计新开各类品牌首店102家 较去年同期76家增长超34% 创历史新高 [1] - 首店层级显著提升 包括全国首店5家 华东首店2家 江苏首店21家 苏州首店74家 [1] - 星聚会KTV 万代玩具等品牌将苏州作为创新升级重要节点 以独家形态填补市场空白 [1] 业态分布特征 - 餐饮与零售业态占据主导地位 餐饮首店43家占比42.16% 零售首店39家占比38.24% [2] - 儿童亲子业态8家 文体娱和生活服务业态各6家 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2] - 中式餐饮与休闲餐饮占比超6成 烘焙甜品店达7家 东北菜首超江浙菜粤菜成为地方菜开店最多品类 [4] - 零售首店涵盖轻奢到潮玩全维度 二次元潮玩呈爆发式增长 相关首店达12家 [4] 项目级首店引进表现 - 首店主要分布在26个高能级商业项目 头部商业体虹吸效应显著 [5] - 苏州中心商场引入27家首店品牌 包括Tagi american vintage LE LABO等 带动营业额和客流量同比提升均超10% [7] - 龙湖苏州相城天街B馆开业带来11家首店 包括O'SPACE元空间 蛋屋GACHA ROOM等个性化品牌 [9] - 苏州星悦汇贡献8家首店 包含3家全国首店和2家江苏首店 体量仅5.7万方但高能级首店招引表现亮眼 [9] - 商企集团化优势凸显 龙湖苏州各项目合计开出16家首店 天虹各项目引入13家首店 [10] 创新发展趋势 - 25家非标首店引领新风向 包括Céline江苏首家奥莱店 KAILAS磐石空间概念店等 通过场景创新重构消费体验 [4] - 形成二次元聚落效应 苏州星悦汇与苏州SUONE金地广场分别聚集5家和4家二次元首店 成为年轻群体打卡地标 [4] - 从单一开店向生态构建转变 城市成为探索未来消费趋势的试验场 提供可借鉴的商业发展样本 [10]
青山绿水间|茶海里的“金账本”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10:43
核心观点 - 蒋家坪村通过发展茶产业和茶旅融合模式 成功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型 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3][5][7] 产业发展与转型 - 早期茶产业面临资金不足和技术有限的困境 导致茶园面积缩减至不足千亩 茶农外出务工 [3] - 通过新建高效密植茶园和改造老茶园 茶产业得到振兴 生态环境同步改善 [5] - 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茶叶种植升级为“茶旅融合” 衍生出民宿、茶舍、露营地等业态 [7] 经济与社会效益 - 2024年蒋家坪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 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提升 [5] - 茶旅融合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 带动当地增收 茶山成为记录脱贫历程的载体 [7] 政策与领导影响 -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蒋家坪村茶园 指出“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为发展指明方向 [3]
露营经济催生四千亿蓝海,前四月露营企业注册量稳步增长
企查查· 2025-05-27 14:17
露营经济市场规模 - 露营经济正从"小众体验"转变为全民"微度假"生活方式,周边游和短途自驾成为短假期和周末出行首选[1] - 预计2030年国内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达4879.8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4.7%,带动市场规模将达23998.5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13%[1] 露营企业注册情况 - 截至5月下旬国内露营相关现存企业23.49万家,2024年注册量6.51万家,2024年前四月注册量2.18万家,同比增长4.13%[2][3] - 2024年新注册企业多分布在三线城市(20.25%)和新一线城市(20.06%),其次为二线和四线城市[4] 露营企业区域分布 - 现存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27.11%)、华南地区(17.13%)和西南地区(16.63%)[2][5] - 华东地区部分城市公园和露营地已出现帐篷和天幕密集现象[5]
线上引流、首创消费、设施提升——业态升级游客尽兴 百年梨园更聚人气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34
梨园经济发展模式 - 依托万亩古梨树资源发展梨园经济,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1] - 消费需求多样化推动梨园消费市场发展,形成新消费模式图谱 [1] - 从传统农家乐升级为夜场演绎、草坪婚礼等多元化业态 [5][9][16] 创新引流策略 - 邀请本土相声演员王海拍摄预告视频,利用名人IP为什景庄园引流 [3][5] - 线上营销成为主流策略,通过甘肃演艺集团演员自带流量造势 [7] - 打卡式消费趋势下,线上攻略成为吸引游客重要手段 [7] 首创消费模式 - 什景庄园推出"梨园草坪婚礼"服务,可容纳40桌宴席并允许燃放烟花 [9][11] - 望山下梨花园首创178元/人自助消费模式,节省人力成本提升消费品质 [14] - 趣野星辰梨园以露营风走红,提供60个帐篷和自扎帐篷区(30元/人) [18] 沉浸式体验升级 - 露营区转型为沉浸式剧场,提供篝火民谣、露天电影等夜间活动 [21] - 打造梨花长廊、梨木装饰墙等特色打卡点,增设观景平台和儿童游乐区 [21] - 消费者从观光转向深度参与,追求调动五感的沉浸式田园体验 [22][24] 业态创新特点 - 传统梨园经济向"引流-消费-留客"全链条转型 [22] - 精准把握露营热、婚庆市场等消费趋势实现业态创新 [16][9] - 将古梨树生态资源与现代文旅需求深度融合 [24]
“露营+”引爆消费热潮
文旅消费新业态 -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通过"露营+音乐节""露营+采摘"等复合业态带动文旅业实现消费收入突破千万元 [1] - "露营+"新业态正掀起度假新热潮,牛家坊玫瑰产业园的粉色木屋露营和家庭聚餐订单爆满 [1] - 古城镇新华桥的"树野"露营地日营业额达2万元左右,"夏拾光"露营地假期前3天帐篷全部满员,上座率较往常翻一番 [2] 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 - 板桥乡将特色农业与露营相结合,打造首批10顶露营帐篷区域,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2点都是满员状态 [3] - 板桥乡以"黄河食光 寻味板桥鲜果采摘体验行"为主题,吸引游客采摘"瓦大"西红柿跟香瓜,解锁农旅深度体验 [3] - 玫瑰产业园主理人表示,等玫瑰花盛开后可以制作手工玫瑰酱售卖,预计游客会更多 [1] 夜间经济与主题活动 - 牛家坊夜晚化身千人蹦迪现场,美食展区与演艺节目相映成趣 [1] - 新华桥村打造10项主题活动,包括搏击赛、演艺节目、露天电影、篝火晚会等,实现从"逛逛"到"玩整天"的转变 [2] - 板桥乡广场的民谣音乐聚集了更多人气,星空与篝火营造出十足假期氛围 [3] 消费行为变化 - 家庭聚会成为露营地的主要消费方式,游客提前一周预订露营座位 [2] - 游客倾向于白天露营、晚上参加音乐节等夜间活动,形成全天候消费链条 [1][3] - 从朋友圈分享到实际消费,露营场景有效"点燃"游客消费热情 [3]
市场呼唤安全文明“露营热”
经济日报· 2025-05-07 05:59
露营行业现状与问题 - 露营活动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不文明行为、管理混乱、生态破坏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凸显[1] - 安全隐患包括经营者忽视防火隔离和地质风险评估、露营者缺乏户外生存技能、低价帐篷使用易燃面料及燃气罐不达标等[1] - 不文明行为导致露营地垃圾堆积、植被破坏、声光污染及野生动物干扰,部分露营者甚至肆意改造地形地貌[1] 市场发展与机遇 - 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2139.7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483.2亿元[2] - 专业营地设计、智能装备研发、野外安全培训等新兴服务产业附加值高且增长潜力大[2] - 文旅产业探索"露营+"模式,与郊野观光、体育赛事、文化展演等业态形成联动效应[2] 行业规范与未来方向 - 需推动"痕迹最小化"行为准则,完善"信用惩戒+正向激励"管理机制[1] - 安全标准的完善将倒逼产业链提质增效,产业生态成熟将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2] - 规范化发展被视为带动资源融合与产业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