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鲜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10-23 10:4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额13.66万亿元,下降0.2% [1] - 9月单月进出口额4.04万亿元,增长8% [1] -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 [2] 区域与市场结构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 [2] - 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为11.8%,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 - 前7个月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3] 新兴增长动能 -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 [2]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2] - 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融入潮流元素,在海外广受欢迎 [2]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3] - 跨境电商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3] 行业主体与产品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到70万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3]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3] - 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主要为服饰鞋包、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3] - 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主要为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 [3] 政策与监管支持 - 海关深化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关企协同共治,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 [4] - 将海关监管要求嵌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以支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4]
前三季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超2万亿 广东成核心引擎
南方都市报· 2025-10-18 10:31
行业整体规模与增长 - 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1] - 其中出口额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额约4255.4亿元,增长5.9% [1] - 广东省作为全国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支撑,在货源供给和进口消费端扮演关键角色 [1] “产业带+跨境电商”模式发展 - 广东省公布首批1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试点产业带,涵盖照明灯饰、女鞋、玩具创意、陶瓷等特色领域 [2] - 阳江五金刀剪产业产值占全国75%,出口量占全球85% [2] - 出口商品以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为主,进口商品以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为主 [2] - 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及河南,进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2] 政策支持与监管创新 - 黄埔海关创新“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将通关时间由此前的4小时缩减至最快“读秒”级别 [4] - 探索“低空经济+跨境电商”新模式,实现无人机配送 [4] - 深圳市推动跨境电商“阳光化”进程,上半年阳光化进出口额突破200亿元 [4][5] - 深圳市超过400家出口企业申报跨境电商退税业务,累计申报金额同比增长超2.4倍 [4][5] 品牌出海与企业标杆 - 深圳市跨境电商上市企业已增至17家,大行科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6] - 深圳拥有超过1000家迷你PC相关商家,年增长率达20%以上 [6] - 深圳驰为通过速卖通海外仓托管模式在西班牙市场实现销售额翻倍增长,极摩客年销售额增长超10倍 [7] - 赛维时代孵化70余个千万级自有品牌,含4个十亿级领军品牌,在亚马逊细分品类中家居服、男装均居线上第一 [7] - 沃客非凡打造11个畅销海外市场的自主品牌,带动上游300多家供应链企业走出去 [7] - 广东省公布14个“跨境电商品牌出海优秀案例”,其中深圳企业占5席 [8] 未来发展规划 - 广东省计划三年内打造30个跨境电商助力产业振兴典型样板,培育300家重点企业 [3] - 通过龙头平台、专业服务商与千余家企业对接,实现“需求实时响应+高效生产”的协同效应 [3]
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10-16 08:0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19.9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7.1%,进口额13.66万亿元人民币,下降0.2% [1] - 9月单月进出口额4.0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8% [1] -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 [2] 区域与市场格局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 [2] - 前7个月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为11.8%,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 - 前7个月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3] 新兴增长动能 -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约2.0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4%,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人民币增长5.9% [3]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 [2]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2] - 融入当代潮流元素的非遗产品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 [2] 外贸主体与信心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数量首次达到70万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3]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3] 产品结构特点 - 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主要为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3] - 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主要为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 [3]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出口19.95万亿元 增长7.1%——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10-16 06:11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额13.66万亿元,下降0.2% [1] - 9月单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 [1] 外贸结构与区域贡献 - 出口、进口已连续4个月同比双增长 [2]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超八成 [2] - 前7个月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为11.8%,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 出口产品新动能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 [2]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2] - 非遗产品如龙舟、木雕、剪纸等加入潮流元素,在海外广受欢迎 [2] 外贸主体与市场多元化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70万家,超去年全年总量 [3]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3] - 前7个月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3] 跨境电商表现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3] - 跨境电商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3] - 出口商品主要为服饰鞋包、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家用办公电器,进口商品主要为美妆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及医药保健品 [3]
三个关键词, 看我国外贸何以量质齐升
每日商报· 2025-10-14 07:2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增速较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 [1] - 进出口增速逐季提升,一季度增长1.3%,二季度增长4.5%,三季度增长6%,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2] - 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创年内单月新高 [2] 出口表现与结构 - 前三季度出口19.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 [2] - 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三成 [3][7]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风电等绿色产品及“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均达两位数 [3][7] - 国潮花灯、盲盒公仔等国货潮品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7] 进口表现与内需 - 前三季度进口同比下降0.2%,但降幅相比前8个月收窄1个百分点,显示国内需求正在改善 [2] 贸易伙伴与市场多元化 - 前三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的51.7% [6] - 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 [6][7] - 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增长2% [6] - 今年前7个月,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6][7] 外贸主体与区域贡献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到70万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5] - 民营企业进出口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连续22个季度同比增长,占外贸总值比重达57% [7]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超八成 [2] 贸易新业态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4]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3% [4] - 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主要为服饰鞋包、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家用办公电器 [3] 国际地位与竞争力 - 今年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为11.8%,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
前三季度外贸“成绩单”发布: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
中国经营报· 2025-10-14 00:48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13.66万亿元,下降0.2% [2] - 9月当月进出口总值4.04万亿元,增长8% [2] - 出口、进口已连续4个月同比实现双增长 [4] - 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地位,前7个月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的11.8% [4] 高技术产品出口 - 工业机器人出口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出口增长54.9% [1]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1] - 高技术产品出海跑出加速度,彰显货物贸易蓬勃活力 [1] 国货潮品与文化产品出口 - 国货潮品成为全球爆款,前三季度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和动物造型玩具总额超过500亿元,销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盲盒公仔、模型手办等融合文化内涵与品牌价值的中国原创IP潮玩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 [3] - 玩具企业借助3D打印技术将新品开发周期从15天压缩至3天,实现从规模领先到实力领先 [3] 外贸主体与市场多元化 - 前三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70万家,同比增加5.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61.3万家,进出口19.16万亿元,增长7.8% [3] - 外商投资企业8万家,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3.1% [3] - 中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前7个月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比去年同期增加14个 [3] - 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75万亿元,同比增长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区域外贸表现 - 外贸大省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前三季度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超过八成 [4] - 前往浙江义乌采购、创业的上合国家客商超过10万人次,同比增加逾1万人次 [1] 跨境电商发展 - 跨境电商进出口持续增长,前三季度约2.06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5]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3% [5] - 跨境电商出口以服饰鞋包、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家电及办公设备为主,进口以美妆洗护、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械为主 [5] - 海关推广先查验后装运试点,完善跨关区退货流程,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 [5]
出口增长6.6%,跨境电商2.06万亿
36氪· 2025-10-13 20:5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1] - 其中出口表现尤为抢眼,金额约1.63万亿元,增速达6.6% [1][2] - 上半年进出口额为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3%,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2] 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域分布 - 出口商品主要类别为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2] - 进口商品以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为主 [2] - 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及河南,进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3] 产业带动与集群发展 - “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成效显著,郑州航空港区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完成1.66亿单,货值258.5亿元,同比增长55.6% [3] - 该港区出口业务货值138.3亿元,首次超过进口,同比增长99.7%,占进出口总额的53.5% [3] - 行业活动如广州白云区跨境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和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推动产业融合与全产业链升级 [6] 政策支持与海关便利 - 海关开展“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简化出口申报手续 [4] - 优化税款支付模式,推出税款电子支付,提升通关便利性 [4] - 海关深化与企业的协同共治,将监管要求嵌入企业经营流程,实现“顺势监管” [5] 企业物流与竞争壁垒 - 拓威天海在2024年承运的中国大陆至美国货物票数位居美线物流第2位 [7] - 公司以国内外自营仓集群为核心,搭配欧美本土化尾程配送,形成“仓储+履约一体化服务模式” [7] - 通过定制化运输方案,服务跨境电商物流的定制化、分段采购需求 [7] 未来展望与政策赋能 - 海关将继续优化监管模式,加强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提升通关便利性和规范性 [8] - 各地政府积极推出支持政策,如郑州航空港区政策升级,企业最高可获奖励500万元 [9] - 国内产业集群优势与数字贸易深度融合,正重塑中国外贸竞争格局 [9]
前三季度进出口何以逆势增长?海关总署答每经: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创新,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5:43
总体外贸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为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额为13.66万亿元,下降0.2% [1] - 9月单月进出口总值4.04万亿元,增长8% [1] -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 [2] - 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总值中占比11.8%,保持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2] 区域与主体贡献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 [2]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数量首次达到70万家,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3]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3] 新兴与传统产业出口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 [1][2]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1][2] - 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融入潮流元素,在海外市场广受欢迎 [2] 贸易伙伴关系 - 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3] 跨境电商发展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6] - 其中,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6]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增长10.3%,占进出口总值6.3% [6] - 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以服饰鞋包、数码产品、家用办公电器为主,进口以美妆洗护、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为主 [6] - 出口货源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及河南,进口目的地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6] 政策与监管支持 - 海关开展“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简化出口申报手续 [7] - 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以提升效率、节约成本 [7] - 优化税款支付模式,推出税款电子支付,实现线上缴税 [7] - 通过关企协同共治和信息共享,将监管要求嵌入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实现“顺势监管” [7]
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成效明显,进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山东等五省市
齐鲁晚报网· 2025-10-13 15:22
跨境电商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 [1] - 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6.3%,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初步测算约为2.0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4% [3] - 前三季度出口额约1.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6%;进口额约4255.4亿元人民币,增长5.9% [3] 跨境电商进出口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为1.0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1.6% [1] - 2025年上半年进口额为2811.8亿元人民币,增长5.5% [1] - 出口主要商品品类为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3] - 进口主要商品品类为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 [3] 产业带与区域分布 - 出口货物主要来源地为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及河南 [3] - 进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3] - 行业发展模式上,"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成效明显 [3] 政策支持与监管创新 - 海关开展"先查验后装运"试点并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 [4] - 简化企业出口申报手续,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 [4] - 优化税款支付模式,推出税款电子支付,企业可通过新一代系统在线缴税 [4] - 深化关企协同共治,强化信息共享,将监管要求嵌入企业经营流程,实现"顺势监管" [4] - 下一步将加强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优化监管模式,提升通关便利性和规范性 [4]
跨境电商前三季度增6.4%,广东成货源供给和进口消费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10-13 13:5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约2.0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1] - 出口额约1.63万亿元,增长6.6% [1] - 进口额约4255.4亿元,增长5.9% [1] 主要商品品类 - 出口主要商品为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1] - 进口主要商品为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 [1] 区域分布 - 出口货物主要来自广东、浙江、福建、江苏及河南 [1] - 进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和山东 [1] - 广东等地在货源供给和进口消费端扮演关键角色 [1] 政策支持与创新 - 海关开展“先查验后装运”试点,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 [2] - 简化企业出口申报手续,支持“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物流模式创新 [2] - 优化税款支付模式,推出税款电子支付,企业可在线完成缴税 [2] - 深化关企协同共治,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实现“顺势监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