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
搜索文档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实现7.9万亿元 同比增长5.6%
央广网· 2025-11-04 09:29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海洋船舶工业 - 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6.7%,海船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25.7% [1]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1]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1] - 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在8.2万吨散货船上完成试航 [1] 海工装备制造业 - 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继续位居世界第一 [1] 海洋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额同比增长23.9% [1] - 船舶出口额同比增长22.4% [1]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7:39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行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为国民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6.7%和25.7% [2]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2]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2]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2] - 邮轮旅游热度高,进出港邮轮艘次和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 [2] 海洋新兴产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3]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3]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60.0%、50.8%和61.9% [3] - 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包括超深水海洋装备交付和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投入应用 [3] 涉海企业经营与对外贸易 - 问卷显示55.6%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2%的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0.1%的企业用工人数同比增长 [4] - 24.3%的企业预计四季度营业利润比三季度增长,51.3%的企业预计持平 [4] - 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4]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3.9%和22.4% [4]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7.9万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11-04 04:11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 [1] - 行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为国民经济提供坚实支撑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6.7%和25.7% [2]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2] - 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 [2]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 [2] - 邮轮旅游热度高,进出港邮轮艘次和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 [2] 海洋新兴产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 [3]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3]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60.0%、50.8%和61.9% [3] - 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如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交付 [3] 涉海企业经营与对外贸易 - 55.6%、54.2%、80.1%的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利润、用工人数实现同比增长 [4] - 24.3%和51.3%的企业预计四季度营业利润比三季度增长及持平 [4] - 前三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4]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船舶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23.9%和22.4% [4]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5.6%,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双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2:22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国内生产总值0.4个百分点 [1] 海洋资源供给与能源保障 - 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面积26.2万公顷,同比增长19.2%,涉及项目投资额超6419亿元 [1] - 海洋油气勘探实现重大突破,南海北部湾海域钻遇211米油气层,渤海湾盆地钻获高产油气井 [1] - 多个油气开发项目建成投产,前三季度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和17.7% [1] - 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3.7%,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42.1%,项目向深远海、大容量发展 [2]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海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6.7%和25.7% [2] - 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世界市场份额分别为63.5%、47.3%和58.6% [2] - 海洋交通运输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7%和6.2%,海运进出口总额增长1.7% [2]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邮轮旅游热度升高,进出港邮轮艘次和旅客总数同比分别增长17%和28% [2] 海洋新兴产业与对外贸易 - 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60.0%、50.8%和61.9% [3] - 海工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6%和7.0% [3] - 海洋药物研发取得进展,1类海洋小分子药物LY104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 [3] - 海运贸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船舶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3.9%和22.4% [3]
多措并举 推动我国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
新华网· 2025-10-28 22:33
绿色贸易政策与战略意义 - 发展绿色贸易是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 [1]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衔接协同 [1] 地方政府与企业实践 - 江苏南通海关靠前服务,为企业提供快速通关服务,以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绿色贸易高质量发展 [1] - 内蒙古大兴安岭碳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林业碳汇资源市场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1] 绿色贸易出口表现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22.4% [1]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1] 未来发展趋势 - 外贸企业将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以抓住全球能源转型新趋势 [1] - 外贸企业将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1]
谁将成为绿色贸易“新主力”
金融时报· 2025-10-28 08:34
全球绿色贸易发展背景与共识 - 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的发展共识,绿色贸易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关键议题 [1] - 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发展绿色贸易定位为促进贸易优化升级、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举措 [1] - 全球绿色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至2022年年均增长率为0.85%,2023年前三季度规模达6.5万亿美元 [2] 中国绿色贸易表现与政策部署 - 中国外贸企业加速开辟新领域,今年前三季度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22.4%,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新三样"产品等绿色产品增速达两位数 [1] - 2022年中国绿色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0792.8亿美元,全球占比12.2%,比2013年提高2.3个百分点 [2] - 中国对发展绿色贸易作出一系列部署,包括《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文件,将"构建绿色贸易体系"作为重点任务 [3] 绿色贸易机制面临的挑战 - 现有绿色贸易机制总体成效有限,进展缓慢,绿色产品清单范围窄且非关税措施未被系统纳入 [3] - 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制约绿色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障碍,例如电动汽车产业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认证程序复杂、碳足迹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 [4] - 以美国为代表的核心谈判方政策立场反复影响多边进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单边政策可能引发报复性贸易战 [5] RCEP作为绿色贸易区域载体的机遇 - RCEP是涵盖全球30%GDP与23亿人口的最大自由贸易协定,区域是最坚定支持自由贸易的板块,具备坚实的气候合作政治共识 [5] - RCEP成员在贸易自由化方面有稳定共识,区域内发展阶段多元、经济结构高度互补,为构建区域绿色贸易规则体系提供了良好制度基础 [4] - 气候变化已对RCEP区域构成严峻威胁,预计到2030年将导致330万人至750万人陷入贫困,但现有框架尚未纳入"绿色"内容 [5] 推动绿色贸易发展的具体建议 - 建议分阶段推动RCEP区域绿色贸易:第一阶段制定涵盖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绿色产品清单,第二阶段引入强制性碳足迹合规要求 [6] - 建议取消绿色/低碳产品与服务关税,RCEP区域内部分产品关税高达20%,机动车及零部件为9%左右 [7] - 建议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例如肉类产品的非关税壁垒关税等值达28%,可采取协调标准、推动许可证互认、采用数字化手段等措施 [7]
中国外贸“新特质”愈加清晰
经济日报· 2025-10-25 06:09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1] - 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从一季度1.3%、二季度4.5%增长至三季度6%,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 [1] - 9月当月外贸以8%的增速创下年内月度新高 [2] 经营主体与市场布局 - 前三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到70万家,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2] - 其中61.3万家民营企业活跃在全球贸易市场 [2] - 通过贸易多元化等举措有效对冲外部市场风险 [2]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 工业机器人出口规模增长54.9% [2] - “新三样”等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2] - 盲盒公仔等国货“潮品”热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出口端高技术产品增长11.9% [3]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占比逐年提升,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 [2] 产业升级与创新动能 - 中国智造从单一产品向“技术+服务+生态”的整体解决方案升级 [3] - 秋季广交会集中展示35万件智慧产品,如手术机器人、四足机器狗和123米长风电“海上巨翼” [3] - “蓝牙+北斗+5G”智能对接系统提升全球采购效率 [3] 进口需求与市场活力 - 进口端虽微降0.2%,但降幅持续收窄 [3] - 国内市场对高端商品与技术的需求正在加速回暖 [3] - 进博会将展示低空经济、新材料、智慧医疗等全球前沿成果 [3] 核心优势与长期趋势 - 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突出 [1][4] - 进出口保持强劲韧性和活力,为高质量实现全年外贸目标提供支撑 [1][4] - 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1][4]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出口19.95万亿元,增长7.1%——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势头
经济日报· 2025-10-23 10:4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额13.66万亿元,下降0.2% [1] - 9月单月进出口额4.04万亿元,增长8% [1] - 出口和进口已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双增长 [2] 区域与市场结构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五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八成 [2] - 前7个月中国进出口占全球货物贸易总值比重为11.8%,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 - 前7个月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14个 [3] 新兴增长动能 - 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 [2]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2] - 龙舟、木雕、剪纸等非遗产品融入潮流元素,在海外广受欢迎 [2] - 前三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3] - 跨境电商出口约1.63万亿元,增长6.6%,进口约4255.4亿元,增长5.9% [3] 行业主体与产品 - 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达到70万家,超过去年全年总量 [3] - 出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 [3] - 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主要为服饰鞋包、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 [3] - 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主要为美妆及洗护用品、食品生鲜、医药保健品及医疗器具 [3] 政策与监管支持 - 海关深化与跨境电商企业的关企协同共治,强化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 [4] - 将海关监管要求嵌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以支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4]
我国外贸企业绿色动能澎湃 绿色贸易蓬勃发展
央广网· 2025-10-23 09:2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绿色贸易蓬勃发展,外贸企业通过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和加速开辟新领域来推动增长 [1] - 支持性政策持续加码,包括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和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 [2] 绿色贸易出口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22.4% [1]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1] - 福建厦门完成中国出口非洲数量最大的一笔BRT公交车订单,首批100辆已投入运营 [1] 具体案例与效率提升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BRT项目为约600万人口提升通勤效率,平均节省近一小时 [1] - 江苏常州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检测机构将出口越南的充电桩认证周期从三个月缩短至两周 [2] 政策支持与行业转型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拓展绿色贸易举措,明确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 [2] - 通过建立绿色标准体系和提供金融与政策支持,推动产业结构深度绿色转型和传统出口行业绿色化改造 [2]
激活绿色贸易新动能,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新华社· 2025-10-21 15:07
绿色贸易政策与制度体系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拓展绿色贸易举措,提出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1] - 政策体系需加强与产业、科技、财税、金融等政策的衔接协同,为绿色贸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1] - 加快完善绿色贸易政策制度体系是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外贸新动能的首要前提[2] 外贸企业绿色转型与发展 - 提升外贸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和生产,建设绿色贸易公共服务平台[2] - 相关举措在信息获取、生产经营、市场拓展等方面为外贸企业赋能,尤其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2] - 外贸企业绿色转型是前三季度外贸逆势增长的重要因素[2] 绿色产品出口表现与潜力 - 今年前三季度,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22.4%[1]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1] - 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增加绿色产品数量,有助于激活绿色贸易新动能,增强外贸发展韧性[2] 国际合作与标准建设 - 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进出口,加强国际交流与沟通[1][2] - 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标准体系[2] - 加强国际标准建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外贸稳量提质的重要举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