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马仕铂金包

搜索文档
看,真实的美国
虎嗅APP· 2025-09-04 21:46
以下文章来源于笔记侠 ,作者老贾 笔记侠 . 点我关注,与270万读者一起看透新商业本质。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干货共享社区,8000多篇干货 笔记,宏观趋势、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笔记侠 ,作者:老贾,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家有没有觉得美国经济像个"矛盾综合体"? 一边是科技股狂欢、AI投资火热,另一边是国债利息吞掉全年军费、GDP意外萎缩。这种"冰火两重 天"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底层逻辑?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一起拒绝滤镜视角,直面复杂真相,全面拆解真实的美国经济现状与消费市场。 看清美国经济真正的"铁三角"支柱:一个吞噬全球四分之一消费的"吞金兽"市场、一个吸走全球58% 风投的"资本黑洞"、一台被政策燃油加持的"科技印钞机"。 一、经济现状:全球最大经济体 的"底气" 现在美国经济整体情况是这样的: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整体的GDP (国民生产总值) 增长了3.3%, 相比一季度的萎缩有了显著的增长。与2024年第二季度相比,也增长了2.1%。 在2025年上半年,AI方面的投资为美国GDP增长贡献了0.5%,这说明人工智能 (AI) 相关的资本 支出 (如 ...
一个中国“爱马仕”真正诞生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21 19:56
作 者 | 王小娟 编辑 | 周智宇 过去两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的好日子似乎走到了尽头。从巴黎、米兰到纽约,巨头们财报上的增长曲线 普遍放缓,市场开始重新审视高昂定价背后的真实价值。 然而,当全球奢侈品巨头们集体"过冬"时,一个中国黄金品牌却在上演着一幕火热的"反周期"神话。在 北京SKP、上海国金中心等顶级商场,老铺黄金门店前长达一小时的等待已是常态,其终端热度甚至超 过了隔壁的国际一线大牌。 这份惊人的热度,反映到了财报上。老铺黄金8月20日公布的财报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暴增251% 至123.54亿元,净利润更是飙升285.8%。更值得玩味的是,调研数据显示其近八成用户与爱马仕、卡地 亚等顶级品牌重叠。 老铺黄金的爆发,是其作为时代宠儿的胜利。它完美承接了经济不确定性下的避险情绪、大国崛起下的 文化自信、以及对传统奢侈品的审美疲劳这三大浪潮。 而更长远来看,这也可能是一次奢侈品定义的范式转移。它不再依循西方"符号价值"的旧路,而是开创 了"硬资产+文化认同"的新价值模型。 老铺黄金的单店效率也高出同行不少,匹敌一众国际奢侈品品牌。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老铺 黄金在单个商场平均实现销售额约 ...
死亡终局?爱马仕150亿美元股权离奇失踪案
36氪· 2025-08-14 21:35
核心观点 - 爱马仕家族最大个人股东尼古拉斯·皮埃奇名下600万股(价值150亿美元)股份离奇失踪 引发跨国司法纠纷 关键财务顾问埃里克·弗雷蒙德在调查期间自杀身亡 案件成为奢侈品行业最离奇的财富谜案 [4][5][32] - 股权失踪案暴露私人财富管理行业授权监管漏洞 引发行业对全权委托模式的反思 [28][29] - 尽管存在股权纠纷 爱马仕业绩仍保持强劲增长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约15% 凸显家族控股模式对企业稳定性的关键作用 [30][24] 股权失踪事件 - 尼古拉斯·皮埃奇作为爱马仕创始家族第五代继承人 持有5.7%股份(约600万股) 为最大个人股东 2022年清点资产时发现股票从账户中消失 按当前市值计算价值150亿美元 [5][7][9] - 皮埃奇指控合作24年的财务顾问弗雷蒙德涉嫌欺诈 在瑞士和法国提起法律诉讼 瑞士法院于2024年7月以证据不足驳回指控 法国法院于2025年7月以伪造文件罪对弗雷蒙德立案调查 [10][13][15] - 弗雷蒙德方提供文件显示 皮埃奇股份通过Dilico控股公司及法国兴业银行在2008-2012年间被逐步转让给LVMH 持股从600万股降至不足14万股 2020年彻底清零 [16] 爱马仕家族控制权 - 2010年LVMH秘密收购爱马仕20%股份 家族成员联合成立H51控股公司 集中51%股权抵御收购 唯皮埃奇未加入并被指控向LVMH转让股份 [7][8] - 爱马仕家族通过H51控股目前仍持有约60%股权 对公司保持绝对控制 现任董事长阿克塞尔·杜马斯确认皮埃奇已不持有股份 [24] 财务影响 - 皮埃奇财富状况急剧恶化 从2023年福布斯预估净资产111亿美元降至2023年末可动用现金仅60万欧元 另持有9600万欧元低流动性投资 [20] - 弗雷蒙德关联公司期间从皮埃奇账户转移3580万欧元至共同账户 最终1500万欧元归入其个人名下 [20] 行业对比 - 爱马仕业绩表现优于同业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5% 亚洲(不含日本)增长7% 皮具与成衣品类持续领跑 凸显头部品牌抗周期能力 [30] - 对比古驰家族因内斗失去品牌控制权 欧莱雅家族遗产纠纷等案例 爱马仕家族六代掌控体现家族治理优势 [24][27][28] 行业启示 - 事件暴露私人财富管理全权委托模式风险 推动行业加强客户授权流程审核及定期资产汇报机制 [28] - 跨国金融交易在司法差异下形成监管灰色地带 瑞士注重直接证据 法国侧重疑点调查 导致关键环节责任归属模糊 [15][29]
品牌价值大分离
36氪· 2025-07-16 19:20
品牌价值大分离趋势 - 消费者行为呈现矛盾现象:高奢品牌与平价商品同时购买,反映品牌有形价值(功能、材质)与无形价值(品牌精神、社交溢价)的分离[1] - 平替文化通过供应链整合复刻知名品牌产品功能,剥离品牌溢价,以低价直面消费者[3] - 消费者明确表示仅愿为商品使用价值付费,拒绝照单全收品牌情绪价值和社交溢价[3] 品牌价值分离的驱动因素 供应链去神秘化 - 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成熟开放,新锐品牌可快速整合一流设计、面料和代工厂[4] - 网易严选ODM模式公开解密供应链,宣称与国际大牌共享制造商,提供同等质量但低价产品[4] - Costco推出lululemon平替版服装,显示优质瑜伽服生产技术已无难度[4] 信息壁垒瓦解 - TikTok等社交媒体揭露大牌真实制造成本,如爱马仕铂金包物料加人工成本仅1395美元 vs 售价3.8万美元[7] - 成分党崛起:护肤品看配方表,服饰究面料成分与克重,寻找核心价值一致但价格差异大的产品[7] - 平替博主通过对比评测证明百元T恤与千元T恤面料同源、版型相似,比明星代言更具说服力[8] 消费者心态变化 - 经济放缓促使消费决策更理性务实,品牌梦想光环吸引力减弱[10] - 年轻一代身份认同多元化,不再依赖特定品牌获取归属感[10] - 社交媒体社交货币反转:精明消费和平替分享成为新荣耀,带来点赞关注等正向反馈[10] - 中产消费者预期转向保守,审视开销时选择平替,发现放弃Logo后产品核心体验几乎无损失[12][13] 品牌重建价值壁垒的路径 产品技术壁垒 - 山姆会员店通过全球直采和严苛品控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爆款商品[15][16] - 英伟达AI芯片绝对统治力源于数十年研发投入,无平替选项[17] - 早期特斯拉定义高性能电动车标准,无竞品能在续航、智能化、性能上匹敌[18] 软硬合一用户运营 - iPhone硬件可被模仿,但iOS生态系统及数据无缝流转带来高昂迁移成本[21][22] - 产品+用户数据+长期服务模式将竞争升级为长期关系维护,品牌转型为生活服务商[23] 附加价值创造 - Lululemon从服装品牌转型健康生活方式社群平台,用户购买社群入场券[25] - 茅台超越酒本身,成为社交润滑剂和金融属性硬通货,承载复杂社会功能[25] - Labubu通过稀缺属性、盲盒机制和独特气质提供无法平替的情绪价值[25] 品牌本质进化 - 品牌从"我是谁"的广播式宣告转向"我为你"的精准化服务[27] - 成功品牌成为特定人群需求的服务者和赋能者,无论极致性能、数字生活还是情感共鸣[27] - 品牌权力下放,消费者自由配置金钱、时间和情感在不同价值资产上[27] - 未来品牌需深刻理解人性中对确定性、归属感和意义的渴望,这些无法被供应链复制[27]
宗馥莉名下多家娃哈哈公司更名;黄仁勋年内第三次访华合影雷军;山姆客服回应选品质量下滑;爱马仕首款铂金包被7000万拍下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7-15 07:59
娃哈哈公司变更与股权变动 - 宗馥莉名下多家娃哈哈公司更名为宏胜,包括贵阳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成都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等 [1] - 宗馥莉关联210余家企业,其中200余家为存续或开业状态,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并持有10余家企业股份 [1] - 宗馥莉已接手父亲名下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成为杭州娃哈哈集团第二大股东,持股29.4% [1] 科技公司动态与合作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小米创始人雷军会面,两人在小米SU7 Ultra旁合影,会面为拜访客户非公开行程 [3][5] - 马斯克称不支持特斯拉与xAI合并,特斯拉股东将投票决定,SpaceX已同意向xAI投资20亿美元 [7] - 苹果考虑收购欧洲最大AI初创公司Mistral,估值达58亿欧元,若成功将成为苹果史上最大并购案 [13] 电商与零售行业 - 阿里计划未来100天每周六推"超级星期六"促销,消费者每周可获188元外卖消费红包 [10] - 山姆回应选品质量下滑质疑,称坚持品质优先理念,会同步会员意见至内部部门 [10] - 面包新语成都11家门店全关系加盟合约到期,公司在中国有近200家在营门店 [12] 人工智能与科技投资 - Meta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AI计算领域,打造超级智能,组建精英团队并扩大Hyperion项目规模 [14] - 理想汽车新建算力资源部,由龙开文管理,整合全公司算力研发资源 [14] - TikTok Shop全面转向AI自动化广告投放,GMV Max将成为唯一支持的广告投放路径 [15]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 - 上半年中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占汽车新注册量的44.97% [25][26] - 理想i8纯电SUV黑武士版亮相,支持5C快充,10分钟可恢复500公里续航,将于7月29日上市 [23] - 上汽MG名爵新MG4在南京生产基地量产下线,搭载MG×OPPO智行车机互联系统 [19] 融资与投资动态 - MiniMax完成近3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估值超40亿美元,新增上海国资等投资方 [18] - 汉阳科技Yarbo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 [18] - 朗毅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具身导航模组量产与技术升级 [18]
全球包王诞生!爱马仕首款铂金包被神秘买家7000万拍下!
第一财经· 2025-07-14 21:06
爱马仕铂金包拍卖创纪录 - 爱马仕Birkin原型包在巴黎苏富比拍卖行以700万欧元(约5864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历史新高[1] - 该包起拍价170万欧元,最终由日本私人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购得,含佣金总成本达858.25万欧元(约7188万元人民币)[1] - 该包为1984年爱马仕CEO专为Jane Birkin定制,源于她在航班上绘制的草图[4] 奢侈品拍卖市场表现 - 爱马仕稀有款在拍卖市场常溢价数倍,如2021年佳士得拍卖的喜马拉雅尼罗鳄鱼皮凯莉包以400万港币成交[5] - 2023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雾面白色稀有皮质凯莉包以115万元成交,SO BLACK铂金包以132.25万元成交[5] - 2023年香港富豪刘銮雄拍卖77只包袋(76只爱马仕),总价值逾1600万港元[6] 品牌稀缺性策略 - 通过严格管控限量款、停产款及特殊材质(如鳄鱼皮)供给维持稀缺性[6] - 名人故事赋予产品情感价值,如铂金包与Jane Birkin、凯利包与格蕾丝・凯利王妃的关联[6] - 苏富比专家评价原版铂金包为"时尚历史珍品"和"流行文化现象"[6] 爱马仕产品定价策略 - 2025年初完成6%~12%的涨价,每年例行调价[9] - 铂金包自问世以来年均涨幅达14.2%,现最经典款价格突破10万元人民币[9] - 热门款需"配货"购买,比例约1:2,实际消费金额远超产品标价[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收152亿欧元,同比增长15%(固定汇率)[10] - 皮具与马具业务增长18%至64.6亿欧元,为主要增长引擎[10] - 2025年Q1营收41.3亿欧元增长9%,皮具业务增长10%[10]
全球包王诞生!日本买家豪掷7000万元买下爱马仕首款铂金包
第一财经· 2025-07-14 19:05
拍卖纪录 - 爱马仕Birkin原型包在巴黎苏富比拍卖行以700万欧元成交 创历史新高 加上佣金和手续费后总成本达858.25万欧元 [1] - 该包起拍价为170万欧元 竞拍过程中价格迅速突破多个百万欧元关口 最终由日本私人收藏家通过电话竞拍购得 [1] - 此前爱马仕稀有款包袋拍卖屡创高价 如2021年佳士得拍卖的喜马拉雅尼罗鳄鱼皮凯莉包以400万港币成交 2023年北京保利拍卖的雾面白色凯莉包和SO BLACK铂金包分别以115万元和132.25万元成交 [4] 产品历史与文化 - 铂金包原型由爱马仕前CEO Jean-Louis Dumas于1984年为Jane Birkin定制 灵感来自她在航班清洁袋上的手绘草图 [3] - 该包1994年首次被Jane Birkin出售用于艾滋病慈善筹款 2024年曾在巴黎、香港、纽约苏富比展厅巡展 [4] - 经典包款如铂金包和凯莉包因与名人关联而具有独特文化价值 成为时尚历史见证和文化符号 [5] 品牌策略与市场表现 - 公司通过严格管控限量款、停产款及特殊材质供给维持产品稀缺性 [5] - 2025年初产品价格上调6%-12% 铂金包年均价格涨幅达14.2% 目前经典款价格突破10万元人民币 [6] - 热门手袋采用配货机制 消费者需以约1:2比例购买其他产品才能获得购买资格 [6] 财务数据 - 2024财年营收152亿欧元 按固定汇率同比增长15% 皮具与马具业务增长18%至64.6亿欧元 [7]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41.3亿欧元 增长9% 皮具业务增长10% [7] 行业地位 - 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低迷背景下 公司业绩表现远超同行 [7] - 拍卖市场表现稳健 香港富豪刘銮雄曾单次拍卖77只珍藏包袋(含76只爱马仕)总价值超1600万港元 [5]
在山姆,大牌奢侈品都开始搓堆卖了
创业邦· 2025-03-15 18:02
文章核心观点 - 山姆通过压缩品牌溢价、提供优质产品等方式吸引中产消费,成为中产消费终点站,在消费降级趋势中完成价值重构,售卖的是一种幻觉,让中产获得确定感 [8][14][17] 城市中产的山姆消费行为大赏 - 城市中产在山姆抢购Burberry等奢侈品,会货比三家,认为山姆是购买奢牌和运动户外品牌的天堂,如官网原价2万出头的女士风衣山姆卖14999元,官网3800元的Gucci围巾山姆售价1599元等 [3][4][5] - 中产致力于将680元一年的卓越卡花出价值,一个月至少逛10次,深知吊牌价越高折扣越大,千元以下品牌可能瞧不上 [5] - 运动户外领域,山姆的Volcom滑雪服等价格优势明显,一些无名品牌因山姆成为爆款,山姆实现了为中产定制的一体化购物方式 [7][8] 仓储会员店是如何将中产框进自家门店里消费的 - 压缩品牌溢价是连锁仓储会员店经典营销套路,Costco早有此做法,如开业提供无需配货的爱马仕包,沃尔玛推出爱马仕铂金包平替“沃金包” [10][11] - 山姆商品部门选品纲领是其他地方买不到和远低于市价的大牌,依托沃尔玛全球化供应链,能减少运营成本,其净利润大头是会员费收入,可压低奢侈品价格让利获客 [13] - 山姆吸引了有钱有追求但不舍得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在消费降级趋势中与其他商超完成价值重构,成为自带矛盾气场的消费飞地 [14] 山姆卖的是幻觉 - 山姆在奢侈品区卖的是幻觉,买到奢侈品像买到期货,抢到尾货的中产有收藏家的快乐,“抢到铂金包”的故事成为谈资 [17][18] - 中产在山姆能将“舍不得买专柜正品”的挫败感转化为“发现爱马仕平替”的智力优越感,通过省钱探寻另一种自我,获得确定感 [18]
劳力士暴跌,中产不接盘了?
创业邦· 2025-03-10 11:26
奢侈品行业价格波动 - 劳力士二手市场价格大幅下跌,迪通拿型号从120万降至50万,跌幅达58% [2] - 百达翡丽和爱彼二手市场价格分别下降6.5%和7.4%,爱马仕铂金包配货门槛从1:2.5降至1:1.2 [3] - 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2023年营收暴跌15%,Prada经典尼龙包价格下调20% [3] 供需关系与品牌策略 - 劳力士年产量从100万只增至124万只,专卖店提货周期缩短至60天,削弱稀缺性 [6][7] - 品牌推出官方认证翻新表,定价比非官方渠道高15%-20%,分流二手市场利润 [8] - 瑞士制表业订单不足,汝拉州40家公司申请补偿金以避免裁员 [8] 消费行为与市场趋势 - 高净值人群更倾向投资黄金,黄金价格坚挺导致机械表保值属性弱化 [9] - 中产消费转向实用主义,拼多多活跃买家突破9亿,医美消费从热玛吉降级为光子嫩肤 [15] - 消费者质疑奢侈品溢价,劳力士钢表材料成本不足售价10% [15] 奢侈品行业未来方向 - 高端品牌通过技术壁垒(如百达翡丽复杂工艺)维持稀缺性,吸引顶级客群 [18] - 轻奢化策略风险显现,帝舵使用劳力士同源机芯但价格减半,博柏利降价导致品牌价值缩水 [20] - 体验经济和智能化成为新增长点,Moncler体验驱动型消费贡献营收40%,智能手表销量为机械表10倍 [21] 行业结构性危机 - 奢侈品金融化叙事脆弱性暴露,价格波动性超过股票 [15] - 人造稀缺性、符号价值与金融化属性被市场重新审视 [22] - 未来奢侈品可能转向融合科技、文化与体验的新形态 [23]
在山姆,大牌奢侈品都搓堆卖了
投资界· 2025-02-27 15:06
城市中产的山姆消费行为大赏 - 山姆成为城市中产抢购奢侈品的新场景 替代了传统高端百货如巴黎春天和老佛爷 核心吸引力在于大幅折扣 例如官网2万出头的Burberry风衣仅售14999元 [10][11][12] - 中产消费特征表现为高频次(月均10次)和高客单价 通过会员卡(680元/年)最大化消费回报 尤其青睐吊牌价高但折扣力度大的商品 如Gucci围巾(官网3800元vs山姆1599元)和Armani羽绒服(官网6600元vs山姆2299元) [16] - 运动户外品类同样存在显著价差 Volcom滑雪服吊牌价2000多元仅售549元 对迪卡侬等竞品形成冲击 部分白牌商品因性价比成为爆款 如Outdoor品牌价格比旗舰店低50% [25][27][30] 仓储会员店的商业模式 - 供应链优势是关键 山姆共享沃尔玛全球化采购网络 减少中间环节 实现"其他地方买不到+远低于市价"的选品策略 2023年Costco毛利率10%的参照显示山姆更依赖会员费(占净利润73%)而非商品差价 [36][37] - 奢侈品营销形成差异化 Costco采用玻璃柜展示爱马仕包(17万无需配货) 沃尔玛推出700元"沃金包"平替 山姆则通过尾货策略制造抢购稀缺性 [33] - 商业模式重构消费价值 通过会员费建立沉没成本 再用智利车厘子等国际化商品建立品质信任 最终用折扣奢侈品完成消费闭环 [31][37] 山姆的消费心理机制 - 创造阶层认同幻觉 奢侈品区与食品区的混搭形成独特消费飞地 中产通过"发现平替"获得智力优越感 替代传统以价格定义身份的方式 [39] - 提供确定性满足 在经济下行期 抢购行为本身(如半夜排队)带来的故事性成为比商品更重要的社交货币 [39] - 完成价值转换 消费者将"舍不得买专柜"的挫败感转化为"精明消费"的自我认同 实现消费降级中的心理平衡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