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湖龙智造
icon
搜索文档
代建半年报 | 政府代建制政策持续落地,企业推进战略合作绑定委托方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7-16 17:28
行业政策 - 2025年上半年14个省市出台代建管理办法,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城市,代建制改革持续推进 [1][7][8] - 各地区代建范围设定差异明显:湖南要求财政资金占比超50%且总投资≥3000万元,洛阳标准为≥2000万元,南雄建安费≥800万元即强制代建 [8] - 代建管理呈现三大新趋势:精细化管理(洛阳分级管理)、强化绿色建造(内蒙古推广智能建造)、完善激励惩罚机制(河源源城区设10%奖励上限) [9] 城投拿地 - 2025年上半年30城城投拿地建面2200万㎡(同比+4%),占比45%(较2024H1降5pcts),二季度占比41%(环比降8.7pcts) [2][12] - 城投托底比例从2022-2024年的50%+高位回落,但仍是土地市场主力,潜在代建需求稳定 [12] 企业战略合作 - 2025H1有7家代建企业签署战略协议,合作覆盖淄博/北京/重庆等6城,政企合作占主流(旭辉建管×佛山政府、绿城管理×重庆大渡口区) [3][14][15] - 合作模式分三类:政企合作(聚焦城市功能提升)、国企资源整合(蓝绿双城×淄博周村城建)、民企跨界(腾云筑科×万物云布局智慧社区) [15][16][17] 代建中标 - 2025H1中标项目260个(同比+8%),其中国资项目占比82%(较Q1降10pcts),二季度147个(环比+30%) [4][23] - 学校类代建项目显著增多,成为企业重点拓展方向 [23] 重点项目案例 - 龙湖龙智造成都西璟台项目提前40天交付,到访交付率95.94%,通过190处设计优化使住宅去化率超90%,总销售额5.04亿元 [20][21] - 成本控制采用双轨策略,工期缩短至443天并实现"交房即交证",月均到访量达1000组 [21]
政策指引人居迭代,龙湖龙智造接住“好房子”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5:33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5月1日正式施行,涵盖层高、日照、噪音等细节标准,推动"好房子"进入落地阶段 [1] - 住宅行业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产品力成为决定房企命运的核心因素 [4] - 第四代住宅概念兴起,通过挑高空间、入户花园等设计实现超高得房率(如郑州中原颂达115%)[7][8] 龙湖龙智造的产品创新 - 成都中铁卓著项目:采用虚拟建造和AI算法使全周期提速20%、变更率减少90% [3] - 郑州中原颂项目:24亩地块打造276套住宅,配备1650㎡会所和6800㎡归家动线,户均舒适度市场领先 [7] - 广州央璟颂项目:融合"四代宅"设计与自然资源,开盘1小时销售8亿,去化率75% [8][10] - 重庆凤栖湖畔项目:实现126%实际使用空间,创新设计天空院和下沉庭院 [11]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BIM协同平台和AI审图技术使成都中铁卓著项目变更率降低90%,建造成本显著下降 [18] - 宜宾中铁卓越城通过VR样板房实现1:1施工还原,提前两个半月完成交付 [19] - 数字科技帮助公司将纠错成本转化为品质提升资金,形成商业闭环 [18][19] 特殊项目操盘能力 - 成都西璟台纾困项目:停工8年后通过190处优化实现设计理念追赶10年,重启后连续4个月区域销冠 [21][23] - 采用"共益债+代建代销"模式平衡债权人、业主、投资人等多方利益 [21] 公司战略与行业地位 - 龙湖龙智造2022年成立,两年内获取150个代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超2400万㎡ [24] - 五大业务板块覆盖全链条:研策、设计、建管、精工、智慧运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4] - 重庆云河颂项目代表"四代宅"3.0版本,显示公司在产品迭代上的领先优势 [15] 市场需求与产品理念 - 热销项目共性:超高得房率(如央璟颂)、创新空间设计(如中原颂15.5米南向面宽)[4][7] - "好房子"标准从安全、舒适扩展到绿色、智慧,契合政策导向与民生需求 [25]
筑底时期,房产行业的必答题与附加题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7 19:20
行业现状与政策环境 - 房地产行业尚未度过寒冬,未来竞争焦点转向高质量、新科技和好服务[1] - 限购时代结束,行业进入20年来最宽松环境,地产牛市终结[2] - 政府频繁使用"筑底"一词描述当前地产市场状态[3] - 政策双重导向:保交付建好房满足需求,同时推动新发展模式帮助企业止损转盈[4] - 近7成房企仍处于亏损状态,把握政策脉搏成为生存关键[5] 行业三大维稳措施 - 流动性是波动期核心问题,政策聚焦按期交付、财务安全与住好房三大方向[9] - 2021-2024年是房企交付压力高峰期,2024年可能成为最后一个交付大年[10] - 2022年"保交楼"写入高层会议,2024年升级为"保交房",政策从保项目转向保权益[12] - 政府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允许经营性物业贷款用于稳固债务[14] - 龙湖案例:2024年经营性物业贷净增299亿元,有息负债压降163亿元至1763.2亿元[14] 住房需求升级趋势 - 全国城镇住宅套户比达1.07,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15] - 2025年"好房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头部房企加速布局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住宅[15] - 龙湖推出"观萃"产品线,整合社区外设施营造融合氛围,两年内推出9座云河颂和16座御湖境[15] - 中信证券测算核心城市置换需求达每年4.3亿平方米,相当于2023年销量的38%[17] 房企转型与第二曲线 - 新发展模式要求房企延伸业务链,发展租赁、物管、代建等轻资产业务[22] - 华润置地布局大资管业务,涵盖经营性不动产、轻资产管理和生态圈业务[25] - 龙湖2024年运营及服务业务收入267.1亿元,占总收入20%[27] - 商业投资租金收入109.8亿元(+7%),出租率97%[28] - 龙智资管六大业务单元年收入31.8亿元,物管收入114.2亿元(外拓占比超60%)[29][30] - 龙湖龙智造智慧营造业务年收入12.1亿元[31] 经营性资产发展前景 - 中产扩大驱动高品质商业空间需求,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园区服务化转型[35][36] - REITs试点等政策为存量资产盘活提供支持[37] - "空间即服务"成为房企转型核心战略,连接人与空间[39] - 龙湖二十年前即布局多元业务,资本市场认可其经营性收入稳定性[40] - 行业竞争转向产品力、服务力与创新力的多维较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