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664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啤酒(600132):25H1业绩点评报告:经营维持稳健,税率影响利润
浙商证券· 2025-08-17 22:53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 买入(维持) [6]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重庆啤酒25H1经营维持稳健,但税率影响利润表现,25H1实现营收88.39亿元(同比-0.24%),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4.03%)[1] - 25Q2营收44.84亿元(同比-1.84%),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12.70%),主要受餐饮渠道疲软及税率提升影响[1][5] - 公司发力非现饮渠道,优化产品组合并深化新兴业态合作,预计25年销量稳中有增、吨价略有承压[6][11] 经营表现 销量与吨价 - 25H1销量180.08万吨(同比+0.95%),吨价4908元(同比-1.18%);25Q2销量91.73万吨(同比+0.03%),吨价4888元(同比-1.88%)[2] - 分产品看,25H1高档啤酒收入52.65亿元(同比+0.04%),主流啤酒31.45亿元(同比-0.92%),经济档啤酒1.96亿元(同比+5.39%)[2] 区域表现 - 25H1西北区收入25.96亿元(同比+1.75%),中区35.32亿元(同比-0.7%),南区24.79亿元(同比-1.47%)[4] - 25Q2西北区收入14.18亿元(同比+1.89%),中区16.97亿元(同比-2.92%),南区12.47亿元(同比-4.52%)[4]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49.83%(同比+0.62pct),净利率19.55%(同比-0.76pct);25Q2毛利率51.21%(同比+0.75pct),净利率17.54%(同比-2.17pct)[5] - 25H1吨成本2463元(同比-2.38%),25Q2吨成本2385元(同比-3.37%),成本改善显著[5] - 所得税率提升拖累利润,25H1所得税率22.44%(同比+3.13pct),25Q2达27.26%(同比+7.41pct)[5] 产品与渠道策略 - 嘉士伯、乐堡、风花雪月品牌销量增长,嘉士伯与风花雪月增幅达双位数[3] - 推出饮料新品如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乌苏能量饮料"电持"及1L装茶啤精酿,布局非现饮渠道[3] - 非现饮渠道罐装产品占比提升,乌苏、1664罐装产品高速增长,深化零食折扣店、仓储会员店合作[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0.6%、2.2%、2.2%,归母净利润增速7.7%、4.3%、3.8%[11] - 对应EPS分别为2.5/2.6/2.7元/股,PE为22.3/21.4/20.6倍,当前估值具性价比[11] 催化剂 - 消费升级持续、乌苏及乐堡全国化开拓顺利[11]
啤酒现饮渠道上半年销售承压 厂商火拼非现饮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17 14:59
行业表现 - 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上半年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 同比下降0.3% [2] - 现饮渠道(餐饮、夜场)消费疲软 非现饮渠道(超市、便利店、电商、即时零售)成为啤酒厂商重点拓展方向 [1][3] - 啤酒行业高端化趋势持续 8元以上高档啤酒营收占比最高 [2] 重庆啤酒业绩 - 上半年营业收入88.39亿元 同比下降0.24% 净利润8.65亿元 同比下降4.03% [1] - 啤酒销量180万千升 同比增长0.95% 但每百升啤酒营收491元 同比下降1.2% [2] - 区域表现分化:西北市场营收25.96亿元(增长1.75%) 中区35.32亿元(下降0.7%) 南区24.79亿元(下降1.47%) [2] - 高档啤酒(8元以上)营收52.65亿元 微增0.04% [2] 重庆啤酒战略 - 推出近30款新品及数十个新包装 涵盖精酿、茶啤、1L装等啤酒品类 延伸至果味汽水、能量饮料等非啤酒品类 [3] - 非现饮渠道罐化率提升29% 乌苏、1664、嘉士伯等产品罐化率保持双位数增长 [3] - 成立即时零售团队跟踪渠道价格 提供差异化产品避免价格战 [3] 百威亚太表现 - 上半年整体收入31.36亿美元 同比下降5.6% [1] - 第二季度中国销量减少7.4% 收入减少6.4% [1] - 非即饮渠道高端化策略见效 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和收入占比已超越中餐厅渠道 [4] 行业竞争格局 - 五粮液、好想你等企业跨界推出精酿啤酒产品 [4] - 啤酒消费需求多元化 厂商坚持多元化品牌发展策略 [4]
啤酒现饮渠道上半年销售承压,厂商火拼非现饮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17 14:37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现饮渠道(餐饮、夜场)消费疲软,非现饮市场(超市、便利店、电商、即时零售)成为厂商加码重点[1][2][5] - 行业高端化进程持续,8元以上高档啤酒产品保持增长[3] - 新玩家(如五粮液、好想你)跨界进入精酿啤酒市场,行业竞争加剧[6] 重庆啤酒业绩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收88.39亿元(同比-0.24%),净利润8.65亿元(同比-4.03%)[2] - 啤酒销量180万千升(同比+0.95%),但每百升啤酒营收491元(同比-1.2%)[3] - 分区域看:西北区营收25.96亿元(同比+1.75%),中区35.32亿元(同比-0.7%),南区24.79亿元(同比-1.47%)[3] - 高档啤酒(8元以上)营收52.65亿元(同比+0.04%),占比最高[3] 重庆啤酒战略举措 - 推出近30款新品及数十个新包装,覆盖精酿、茶啤、1L装等啤酒品类及果味汽水等非啤酒品类[5] - 非现饮渠道罐化率提升29%,乌苏、1664、嘉士伯等产品罐化率保持双位数增长[6] - 成立即时零售团队进行渠道价格管理,提供差异化产品避免价格战[6] 百威亚太业绩表现 -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区销量-7.4%,收入-6.4%[2] - 2023年上半年整体收入31.36亿美元(同比-5.6%)[2] - 非即饮渠道高端及超高端产品销量/收入占比已超过中餐厅渠道[6] 行业数据 - 2023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0.3%)[3]
重庆啤酒上半年实现营收88.39亿元 管理层表示将持续发力非现饮渠道
中证网· 2025-08-16 14: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8 39亿元同比下降0 24% 利润总额22 28亿元同比下降0 1% 归母净利润8 65亿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 06亿元同比增长13 8% [1] - 啤酒销量180万千升同比增长0 95% 高于行业平均下降0 3%的水平 [1] 产品结构 - 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营收52 65亿元同比增长0 04% 经济类产品(4元以下)营收1 96亿元同比增长5 39% [2] - 主流产品(4-8元)营收31 45亿元同比下降0 92% [2] - 上半年推出近30款新品包括嘉士伯醇滑5°、乌苏啤酒天山原酿等 [2] 区域表现 - 西北区营收25 96亿元同比增长1 75% 中区35 32亿元同比下降0 7% 南区24 79亿元同比下降1 47% [2] - 各地区销量均增长但部分区域因销售投入加大导致收入承压 [2] 渠道策略 - 非现饮渠道罐化率持续提升 乌苏、1664等品牌罐装化率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成立即时零售专门团队 与平台合作提供专供产品及联名合作 [3] - 会员店、折扣店等新业态帮助获取消费大数据以指导产品研发和营销 [3] 新品动态 - 1L装乌苏精酿在新疆市场表现良好 计划向全国推广 [3] - 能量饮料电持和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在新疆铺货稳定 正拓展重庆餐饮渠道 [3]
重庆啤酒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0.95% 产品线延伸至非啤酒品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6 11:43
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 [1] - 公司同期实现销量180.08万千升,同比增长0.95%,优于行业表现 [1] 财务数据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5亿元 [1] - 高档产品、主流产品、经济产品分别实现营收52.65亿元、31.45亿元、1.95亿元 [4] - 高档产品营收增长0.04%,主流产品营收微降0.92%,经济产品营收增长5.39% [4] 区域表现 - 西北区实现营收25.96亿元,同比增长1.75% [4] - 中区、南区营收略有下滑,受外部竞争及消费环境影响 [4] 产品策略 - 上半年推出近30款新品及数十个新包装,涵盖精酿、茶啤、1L装等啤酒品类及果味汽水、能量饮料、苏打汽水等非啤酒品类 [4] - 重点发力1L装和精酿,针对多人畅饮、聚会聚餐等消费场景 [5] - 能量饮料"电持"和橙味汽水"天山鲜果庄园"在新疆市场表现良好,动销稳定 [6] 渠道拓展 - 非现饮渠道罐化率保持增长态势,第二季度多款产品罐化率实现双位数增长 [6] - 持续加大非现饮渠道投入力度,推进非现饮高端化 [6] - 即时零售是公司重要战略,通过强化与平台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8] 营销创新 - 本地品牌"乌苏"升级品牌IP,助力推广新疆文旅名片 [5] - 重庆品牌在重庆、宜宾、遵义等地举办啤酒节活动,强化品牌形象 [5] - 国际品牌"嘉士伯"持续强化与足球、美食场景关联,拓展品牌影响力 [5] 产能与供应链 - 旗下工厂将满足饮料生产需求 [7] - 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红利,利润率提升,预计下半年继续享受红利 [8] 竞争与市场策略 - 面对白酒企业入局精酿啤酒,公司坚持在啤酒及饮料品类持续创新 [8] - 持续推进大城市计划,专注非现饮和品牌组合变化 [8]
「一城一酒」关键增长区域“失守”,重庆啤酒业绩持续低迷,跨界对冲主业颓势
华夏时报· 2025-08-15 19:5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8.39亿元,同比减少0.24%,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减少4.03%,延续2024年下滑趋势 [2] - 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减少16.61%,2024年上半年尚保持4%增长,但2025年同期表现更差 [3] - 销量180.08万千升,同比增长0.95%,但吨价持续下滑至4908元(2023年4942元,2024年4923元) [3] 产品结构 - 高档产品(8元及以上)营收占比59.6%(52.65亿元,同比微增0.04%),主流产品(4-8元)占比35.6%(31.45亿元,同比减0.92%),经济产品(4元以下)占比2.2% [4] - 主流产品下滑主因现饮渠道疲软及品牌投入调整,高档产品增速乏力(2024年同比减2.97%),经济产品占比过小难以抵消主力疲软 [4][5] 区域市场 - 南区市场营收占比28%,同比下滑1.47%,为三大区域中下滑最严重(西北区29.4%,中区40%) [6] - 南区曾为增长引擎(2022-2023年增速超13%,2024年抗跌最强仅减0.42%),但2025年受珠江、青岛等品牌挤压,华润啤酒南区2024年增2.5%,燕京啤酒华南2025年增0.3% [6] 战略调整 - 对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啤增资6亿元,优化佛山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竞争力 [7] - 跨界布局非啤酒品类,推出橙味汽水、能量饮料,响应健康化、多元化需求,但协同效应待验证 [8][9] 行业趋势 - 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减0.3%,连续五年下滑 [8] - 行业竞争加剧,华润、燕京、青岛等纷纷跨界(啤+白、汽水、黄酒),重庆啤酒跟进品类扩张 [8][9]
36氪精选:啤酒泡沫消散:产量连跌、场景萎缩,涨价也难救啤酒巨头
日经中文网· 2025-06-27 14:25
啤酒行业现状 - 2025年1-2月国内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4 9% [6] - 啤酒产量下降趋势从2013年开始 主要因五大酒企完成市场整合后扩张停滞 [7] - 行业收入增长依赖高端化策略 各大酒企推出单价10元以上产品 [8][9] 高端化策略表现 - 重庆啤酒与嘉士伯重组后布局乌苏 1664等中高端产品线 [10] - 百威推出限量版礼盒单瓶标价4980元 华润雪花"醴"系列两瓶标价999元 [10] - 高端化带动收入增长但2023年后效果减弱 [11] 消费场景变化 - 中国60%啤酒消费发生在即饮场景 但KTV 酒吧等场所数量减少 [12][13] - 消费者习惯改变 部分人选择在家pre drink再外出消费 [13] - 奶茶等替代饮品冲击啤酒餐桌消费 [14] 消费行为转变 - 工业发酵导致啤酒口感下降 影响消费体验 [14] - 健康意识增强 超半数消费者每次仅饮用1-2瓶 [14] - 控糖 痛风 啤酒肚担忧促使适度饮酒趋势 [14] 企业应对措施 - 全球化策略见效 2023年啤酒出口量6 21亿升 较2019年增长50% [16] - 跨界布局加速 青岛啤酒收购黄酒 燕京 重庆啤酒拓展汽水 华润进入白酒领域 [17] - 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需寻找新增长点 [18]
啤酒泡沫消散:产量连跌、场景萎缩,涨价也难救啤酒巨头
36氪· 2025-06-20 23:08
行业现状 - 2025年1-2月国内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4.9% [3] - 啤酒行业成为2023年食品饮料行业唯一下滑品类 2024年可能延续下滑趋势 [2] - 行业产量下降趋势始于2013年 但收入仍通过高端化策略实现增长 [4][7] 市场格局演变 - 华润、青岛、燕京等五大酒企通过收购地方酒厂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 [6] - 2013年后行业转向高端化战略 主流品牌推出单价10元以上产品线 [7][9] - 重庆啤酒与嘉士伯重组后布局乌苏、1664等中高端产品 京A成其旗下品牌 [10] - 百威推出4980元限量版礼盒 华润雪花"醴"系列定价999元/两瓶 [11] 消费场景变化 - 即饮场景萎缩:KTV酒水营收占比超60%但大量关店 上海等地出现"pre drink"现象 [16] - 离场消费受口感影响:工业发酵导致品质下降 控糖健康理念兴起 [17] - 勤策数据显示超50%消费者单次仅饮1-2瓶 奶茶等替代品冲击市场 [19] 企业应对策略 - 全球化:2023年啤酒出口量达6.21亿升 较2019年增长近50% [21] - 跨界经营:青岛啤酒收购黄酒业务 燕京/重庆啤酒拓展汽水 华润进军白酒 [22]
嘉士伯中国牵手廣順興,拓展高品质粤菜餐酒新场景
第一财经· 2025-06-19 17:40
战略合作签约 - 嘉士伯中国与廣順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建立面向全国市场的深度合作关系 [1] - 合作围绕产品协同 场景共建 营销联动等多维度展开 [1] - 旨在拓展嘉士伯旗下品牌在优质粤菜渠道的渗透力 打造更具品质感和场景化的餐饮消费体验 [1] 合作内容 - 嘉士伯中国成为廣順興全国650家门店的核心啤酒供应商 [4][7] - 合作涵盖嘉士伯 乐堡 1664 乌苏 京A等多元品牌组合 [4] - 双方将通过明星IP联动 套餐定制 季节限定菜单 场景共创 联名营销等方式打造多场景用酒体验 [4] - 具体包括打造嘉士伯亲朋共聚场景 1664与精致粤菜融合 乌苏激发夜宵气氛 京A点亮好友小酌等 [4] 合作意义 - 嘉士伯中国表示这是资源互补 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 [4] - 将结合嘉士伯产品优势与廣順興渠道影响力 推动啤酒文化与美食文化融合 [4] - 廣順興表示将显著增强饮品品类竞争力 提升顾客用餐体验 [7] - 是嘉士伯拓展优质本地菜系渠道的重要布局 也为廣順興提供产品支持与品牌协同 [7] 公司背景 - 廣順興创立于2017年 全国拥有650家门店 致力于打造粤菜全国连锁领先品牌 [7] - 曾获"2023中国粤菜餐厅第一品牌"认证 并入选多个餐饮行业榜单 [7] - 嘉士伯中国是中国五大啤酒公司之一 以重庆啤酒为业务平台 [7] - 拥有27家啤酒厂 覆盖全国销售网络 运营"本地品牌+国际品牌"多元组合 [7]
重庆啤酒_消费与休闲企业日_在趋势平淡背景下,非即饮渠道持续高端化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公司 重庆啤酒(600132.S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近期情况 - 现饮渠道在1 - 2月春节带动的回升后仍复苏疲软,1季度现饮/非现饮渠道比例与去年大致持平,为45:55;嘉士伯/乐堡年初至今表现与1季度一致,1664/红乌苏在非现饮渠道持续表现强劲[2] 发展目标与策略 - 重申2025年销量超越行业目标,现聚焦产品结构升级,尤其是非现饮渠道的高端化;1季度罐装啤酒比例同比稳定增长2 - 3个百分点,达到29 - 30%,公司计划加速高端罐装产品增长以提升ASP/GPM,特别是基于罐装1664年初至今持续两位数增长;还在探索大理品牌下的茶味啤酒等新类别[2] 利润率展望 - 因全年大麦价格已锁定,预计2025年有成本优势,但部分被佛山工厂自2024年2季度末开始计入的增量折旧与摊销抵消;致力于2025年实现稳定的销售费用率,更多投资转向非现饮渠道[2] 即时配送 - 认为即时配送利于市场拓展和新产品推出,与平台的合作通常由总部牵头,地方经销商执行;管理层认为即时啤酒配送服务不会完全破坏堂食消费,因为啤酒消费常是冲动型且与特定场景紧密相关[2][8] 拓展软饮料业务 - 2022年开始拓展软饮料业务,2024年12月起加速,推出大理苍洱软饮料(汽水);管理层期望拓展软饮料业务产生协同效应,包括啤酒渠道网络(尤其是餐厅渠道)带来竞争优势,可借鉴嘉士伯开发饮料产品经验(2024财年软饮料/非啤酒产品贡献约16%/2%销量),软饮料可共享现有啤酒生产线且资本支出不大;天山鲜果庄园目前在餐饮渠道提升影响力,“电持”5月初在新疆推出并扩大销售点覆盖,天山鲜果庄园在新疆/宁夏/重庆推广[2][9] 高端化 - 管理层认为尽管现饮渠道疲软,但结构性高端化机会仍存在;渠道结构变化和餐饮/娱乐消费客单价/消费频率降低的影响,超过啤酒消费降级的影响,公司产品和渠道策略及执行仍能产生积极结果;罐装高端产品(1664)保持两位数增长,促进罐装产品结构升级并对总毛利率有积极贡献;中低端啤酒向中高端升级趋势持续,但在消费者情绪疲软下,高端产品向上提价空间减小[3][7] 估值与风险 - 12个月目标价53.6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19.0倍,折现至2025年末,与全球同行过去五年全周期平均水平一致,评级为中性;风险包括乌苏品牌增长慢于/快于预期、ASP提升高于/低于预期、成本趋势好于/差于预期[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财务数据 - 市值283亿人民币/39亿美元,企业价值281亿人民币/39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410万人民币/3370万美元;给出2024 - 2027年营收、EBITDA、EPS、P/E、P/B、股息率、净债务/EBITDA、CROCI、FCF收益率等数据,以及2025年3 - 12月EPS数据[13] 评级相关 - 评级相对覆盖范围内其他公司,覆盖范围包括安琪酵母、安徽古井贡酒等众多公司;分析师推荐股票为买入或卖出以纳入各地区投资名单,未被指定为买入或卖出且有有效评级的股票视为中性;总回报潜力指当前股价与目标价的涨跌差异,包括目标价相关时间内的所有已支付或预期股息;各地区管理区域确信名单,股票加入或移除该名单不代表分析师投资评级变化[22][37][38] 公司与高盛关系 - 高盛预计未来3个月从重庆啤酒获得或寻求投资银行服务补偿;过去12个月与重庆啤酒有投资银行服务、非投资银行证券相关服务、非证券服务的客户关系[23] 研究报告相关说明 -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在全球为客户制作和分发研究产品,不同地区有不同负责分发的主体;研究报告基于当前公开信息,信息、意见、估计和预测截至报告日期且可能无预先通知变更;高盛与大量被研究覆盖公司有业务关系,销售人员、交易员等可能提供与报告相反意见,分析师可能讨论与目标价预期方向相反的交易策略,但不影响股票基本面评级[41][46][47][48][49] 监管披露 - 包含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香港、印度、日本、韩国、新西兰、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湾、英国、欧盟等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相关监管披露内容,如澳大利亚针对批发客户、巴西相关决议披露信息、加拿大不构成证券交易招揽等[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