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680圆柱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SK On美国工厂投产即过剩:电动化理想敌不过现实“寒流”
高工锂电· 2025-08-23 16:23
项目急刹与产能过剩 - BlueOval SK肯塔基工厂启动量产不足一月即需为过剩电池寻找买家 目前仅启用首条产线 规划年产能86GWh [2][4] - 福特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销量承压 2025年第一季度在美销量7913辆 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 [4] - 特斯拉销售受挫致松下推迟德索托工厂全面投产至2027年3月 并暂缓第三生产基地投资计划 [5] - Cybertruck第二季度在美销量4306辆 环比降32% 同比降51% 创一年最差纪录 累库问题致LG Ensol的4680电池合作告吹 [5] 市场环境与政策冲击 - 美国电动车市场增长疲软 6月经季节性调整后汽车年化销售速率(SAAR)为1568万辆 较3-4月超1700万辆持续降温 [6] - 特朗普政府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导致消费预期下滑 企业集体调整在美电动车与电池投资项目 [6] -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研究显示 因对等关税和市场不确定性 约21GWh原计划2028年投产电池产能已被取消 [7] - 远景动力暂缓南卡罗来纳州30GWh大圆柱电池工厂项目 宁德时代与福特密歇根州合作项目面临搁置风险 [6][7] 技术路线重置与成本压力 - 美国电池商长期坚持三元技术路线 依赖成熟技术提升能量密度 且拥有镍钴供应链优势 [8] - 三元电池成本高昂 特斯拉21700电池系统成本155美元/kWh 较18650电池节约9% 但仍高于磷酸铁锂130美元/kWh的Pack价格 [9] - 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普遍未达200Wh/kg 但性价比优势显著 推动多家厂商转向LFP产线 [9][11] - 通用要求LG新能源合资工厂转产LFP电池 福特计划在密歇根州BlueOval Battery Park生产LFP电池 [12] 技术创新与多元布局 - 企业通过低钴/无钴化材料创新和布局LFP/固态电池等多技术路线降低战略风险 [13] - 特斯拉与专家合作研发混合正极材料技术 将LFP与镍基材料结合优化性能 [13] - 特斯拉内华达州LFP电池工厂进入最后建设阶段 为北美首座LFP电芯生产设施 覆盖储能与入门车型需求 [13] - LG新能源与通用联合开发富锂锰基(LMR)电池 兼顾高性能与低成本 计划2028年用于皮卡和SUV [13] 储能市场机遇与挑战 - 2024年美国储能装机需求约40GWh 占全球20% 对应电池需求80-100GWh [14] - 美国储能电池本土产能不足 运营商Fluence部分采用远景动力美国产电池 其余依赖进口 [14] - 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LFP电池订单 在密歇根州霍兰德工厂生产储能电池 [15] - 远景动力田纳西工厂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一期产能7GWh 特斯拉内华达工厂规划10GWh年产专供Megapack系统 [15][16] - 美国电网侧储能占比超60% 但特朗普政府限制风光项目政策可能抑制配套储能需求 [17] - 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停滞可能削弱加州、得州等市场储能盈利能力 [17] - 2024年美国户储装机量达380MW 户储接入率34%创纪录 电动汽车充电站和数据中心推动工商业储能增长 [18] - 预测2025年美国储能总装机容量超15GW 未来5年乐观情景可增10GW 悲观情景2025-2029年总装机量减少22% [18] 行业利润波动与短期刺激 - LG新能源上半年利润暴涨超150% 主要受益于美国关税预期引发的抢购潮 短期透支带来不可持续利润 [7]
松下30GWh动力电池项目“生变”
起点锂电· 2025-07-15 17:44
松下电池工厂投产进展 - 松下萨斯州德索托电池工厂于7月14日开业并批量生产21700电池,引入智能化产线后生产效率预计比内华达工厂提高20% [2] - 工厂预计投资40亿美元,年产能30GWh,原计划2026年末满负荷生产,但因特斯拉销售低迷推迟至2027年3月 [3] - 工厂推进过程中遭遇天气变化、劳动力可靠性不足、设备到位延迟等问题导致数次延期 [3] 松下在美电池基地布局 - 内华达州Gigafactory 1为合资工厂,年产能40GWh,2021年实现盈利,计划2031年扩产至44GWh [4] - 俄克拉荷马州第三大基地因充电设施不足和电动车接受度低被搁置,原规划年产能30GWh [4] - 德索托工厂为独立运营的第二大基地,主要供货特斯拉 [3][4] 特斯拉需求下滑影响 - 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72.08万辆,同比减少13.3%,连续两季度下滑 [5] - 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178.92万辆,同比下降1.1%,为2015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 [5] - 汽车业务营收770.7亿美元,同比下降6% [5] 松下市场战略调整 - 日本被定位为第二大增长支柱,计划利用北美产线服务日本客户 [7] - 与马自达、斯巴鲁合作开发4680电池,并通过合资公司泰星能源推进中国大连项目 [7] - 拓展Lucid等非特斯拉客户,但受市场需求滞后和关税政策制约 [6] 行业竞争格局 - 松下1-5月全球电池装机量11.7GWh,同比减少12.9%,排名降至第8位 [8] - 中韩企业挤压下,行业认为松下难以重回巅峰 [8] 北美新能源市场现状 - 特斯拉销量下滑反映北美市场持续低迷 [6] - 充电基础设施投资零散和消费者接受度低影响产能规划 [4]
马斯克政界退场 特斯拉卷土重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0 17:50
马斯克脱离政治事务 -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正式脱离特朗普政府相关事务,承诺回归企业经营 [2] - 马斯克离开白宫后,特斯拉股价开启飙升模式,市场对特斯拉未来前景重燃信心 [2] - 马斯克此前频繁参与政治事务导致特斯拉品牌形象受损,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担忧 [2] 特斯拉面临的挑战 - 特斯拉2025年第一季度是自2022年以来表现最糟的季度,欧洲多国销量腰斩 [8]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激烈竞争,5月中国批发销量同比下滑15%,为连续第8个月下滑 [9] - 特斯拉在北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福特、雪佛兰等品牌不断发起冲击 [9] 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在德国、荷兰、挪威等核心欧洲市场销量急剧萎缩 [8] - 2024年5月特斯拉在瑞典销量同比下跌53.7%,法国下跌67%,葡萄牙下跌68% [9] - 分析师将欧洲销量下滑归咎于马斯克的政治活动及车型阵容陈旧 [9] 技术布局与创新 - 特斯拉计划6月在美国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被视为重振市场信心的关键 [11] - 特斯拉公布最新电池技术路线图,计划通过4680圆柱电池迭代与固态电池预研提升续航 [11] - 人形机器人Optimus正在测试,预计年内试生产,马斯克认为其商业潜力可能超过汽车业务 [11] 财务表现 - 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净利润同比暴跌71% [4] - 马斯克与特朗普矛盾公开化后,特斯拉股价单日下跌14.26%,市值蒸发约1500亿美元 [7] 供应链与成本压力 - 特朗普政府加征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严重影响特斯拉供应链 [9] - 电池原料、芯片、驱动电机等关键组件被纳入加征范围,导致特斯拉单车生产成本飙升 [9] - 特斯拉推进电池供应链本土化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 [11]
车企自建电池“起量”,短刀更受青睐
高工锂电· 2025-05-01 17:56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5]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行,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总冠名为利元亨 [4] 车企电池业务整合动态 - 吉利控股集团在4月23日宣布完成电池业务整合,成立独立运营的浙江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平台化策略集中采购、研发及制造以降低成本并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4] - 吉利此前已布局电池领域:2020年成立耀宁科技,2021年成立耀能新能源,2022年推出金砖电池,2023年成立极电新能源 [6] 车企自建电池产能进展 - 广汽埃安2022年10月成立因湃电池公司,总投资109亿元,首期6GWh量产线于2024年3月导入,目标2025年达36GWh产能 [6] - 蔚来汽车2023年10月成立蔚来电池科技(安徽),自研4680圆柱电池(计划2026年二季度搭载)和磷酸锰铁锂复合电池(计划2026年用于"萤火虫"品牌) [6] - 奇瑞汽车2024年3月完成得壹能源项目一期通线,总投资80.1亿元,布局46系大圆柱电池,目标2025年电池自供率超40% [6] 自建电池装机量表现 - 2024年3月极电新能源、因湃电池、耀宁新能源进入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5名且份额同比增长,而宁德时代等巨头份额微降 [7] 短刀电池技术趋势 - 吉利整合后统一采用神盾金砖电池(磷酸铁锂短刀路线),短刀电池产能占吉曜通行总产能的90% [8] - 广汽因湃电池同样选择磷酸铁锂短刀电池工艺 [8] - 蜂巢能源(原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重点推广短刀电池,通过飞叠热复合技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9] - 短刀电池在快充、一致性、长寿命方面表现优异,已应用于Stellantis、吉利、长城等车企,并适用于800V高压、4C-6C快充及储能场景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