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1700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SK On美国工厂投产即过剩:电动化理想敌不过现实“寒流”
高工锂电· 2025-08-23 16:23
项目急刹与产能过剩 - BlueOval SK肯塔基工厂启动量产不足一月即需为过剩电池寻找买家 目前仅启用首条产线 规划年产能86GWh [2][4] - 福特电动皮卡F-150 Lightning销量承压 2025年第一季度在美销量7913辆 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 [4] - 特斯拉销售受挫致松下推迟德索托工厂全面投产至2027年3月 并暂缓第三生产基地投资计划 [5] - Cybertruck第二季度在美销量4306辆 环比降32% 同比降51% 创一年最差纪录 累库问题致LG Ensol的4680电池合作告吹 [5] 市场环境与政策冲击 - 美国电动车市场增长疲软 6月经季节性调整后汽车年化销售速率(SAAR)为1568万辆 较3-4月超1700万辆持续降温 [6] - 特朗普政府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导致消费预期下滑 企业集体调整在美电动车与电池投资项目 [6] -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研究显示 因对等关税和市场不确定性 约21GWh原计划2028年投产电池产能已被取消 [7] - 远景动力暂缓南卡罗来纳州30GWh大圆柱电池工厂项目 宁德时代与福特密歇根州合作项目面临搁置风险 [6][7] 技术路线重置与成本压力 - 美国电池商长期坚持三元技术路线 依赖成熟技术提升能量密度 且拥有镍钴供应链优势 [8] - 三元电池成本高昂 特斯拉21700电池系统成本155美元/kWh 较18650电池节约9% 但仍高于磷酸铁锂130美元/kWh的Pack价格 [9] - 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普遍未达200Wh/kg 但性价比优势显著 推动多家厂商转向LFP产线 [9][11] - 通用要求LG新能源合资工厂转产LFP电池 福特计划在密歇根州BlueOval Battery Park生产LFP电池 [12] 技术创新与多元布局 - 企业通过低钴/无钴化材料创新和布局LFP/固态电池等多技术路线降低战略风险 [13] - 特斯拉与专家合作研发混合正极材料技术 将LFP与镍基材料结合优化性能 [13] - 特斯拉内华达州LFP电池工厂进入最后建设阶段 为北美首座LFP电芯生产设施 覆盖储能与入门车型需求 [13] - LG新能源与通用联合开发富锂锰基(LMR)电池 兼顾高性能与低成本 计划2028年用于皮卡和SUV [13] 储能市场机遇与挑战 - 2024年美国储能装机需求约40GWh 占全球20% 对应电池需求80-100GWh [14] - 美国储能电池本土产能不足 运营商Fluence部分采用远景动力美国产电池 其余依赖进口 [14] - LG新能源获特斯拉43亿美元LFP电池订单 在密歇根州霍兰德工厂生产储能电池 [15] - 远景动力田纳西工厂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一期产能7GWh 特斯拉内华达工厂规划10GWh年产专供Megapack系统 [15][16] - 美国电网侧储能占比超60% 但特朗普政府限制风光项目政策可能抑制配套储能需求 [17] - 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停滞可能削弱加州、得州等市场储能盈利能力 [17] - 2024年美国户储装机量达380MW 户储接入率34%创纪录 电动汽车充电站和数据中心推动工商业储能增长 [18] - 预测2025年美国储能总装机容量超15GW 未来5年乐观情景可增10GW 悲观情景2025-2029年总装机量减少22% [18] 行业利润波动与短期刺激 - LG新能源上半年利润暴涨超150% 主要受益于美国关税预期引发的抢购潮 短期透支带来不可持续利润 [7]
九大锂电项目落地安徽!
起点锂电· 2025-08-02 14:16
安徽省新能源产业布局 - 安徽省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大省,拥有众多锂电池公司及项目 [1] - 安徽省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完善,涵盖锂电池产业链及光储充赛道,本土企业如阳光电源、国轩高科为行业领跑者 [16] - 安徽省被誉为中国汽车制造第一省,2024年Q1汽车产量76.17万辆居全国榜首,带动锂电池产业发展 [17] 锂电池项目落地情况 - 振壹能源20GWh动力电池项目一期设计总承包获批,总投资1000万元,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2] - 安徽世豪新能源2GWh动力及储能电池厂项目获批,总投资3.3亿元,生产18650和21700电池 [5] - 星川新能源高功率电池项目一期投产,总投资20亿元,占地101亩,首款135C产品预计今年量产 [7] - 城瑞能源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分三期建设,涵盖梯次利用、拆解利用和智慧工厂建设 [8] - 世嘉合利5GWh储能系统项目封顶,总投资13.6亿元,规划用地128亩 [10] - 华拓新能源二期4GWh储能电池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总投资20亿元,计划9月投产 [11] - 钢电科技超级电容微型钢壳锂电池项目投产,总投资1亿元,预计年产值2亿元 [12] - 高性能电池级聚酰亚胺薄膜项目签约,总投资10亿元,预计年产值3亿元 [13] - 道克特斯固态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50亿元,建设200MWh示范线和5GWh生产线 [14] 产业链分布与优势 - 安徽省锂电池项目主要分布在合肥、安庆、芜湖等地,涵盖上游材料到回收各环节 [17] - 安徽省拥有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包括江淮、奇瑞、蔚来、比亚迪等车企 [17] - 安徽省在光伏和储能领域实力强劲,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不低于3GW,2027年目标5GW [18] - 安徽省石英砂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为硅基产业奠定基础 [18] 行业前景 - 安徽省未来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重要生产地,规模可与江苏、广东抗衡 [19] - 安徽省"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布局完善,技术研发实力世界领先 [18]
弗迪电池45GWh项目提速;国轩高科供货奇瑞;松下30GWh项目投产;杉杉股份业绩暴涨;新增限制出口5项提炼锂技术;珠海冠宇胜诉
起点锂电· 2025-07-20 19:05
电池产能扩张 - 绍兴弗迪电池年产15GWh锂电池项目获批 总投资60亿元 选址浙江绍兴嵊州市 母公司为比亚迪[2] - 松下堪萨斯州30GWh动力电池工厂开业 生产21700电池 效率比内华达工厂高20% 计划未来电池容量提升5%[4][5] - 安徽世豪新能源年产2GWh锂离子电池项目进入环评审批阶段 拟建1亿只电池产能[9] - 江西比沃新能源4GWh锂电池项目获批 包含动力电池及消费电子电池产能[10][11] 产业链合作 - 国轩高科与奇瑞合作供应混动电池系统 奇瑞风云A9L车型上市24小时订单超5万辆[3] - 天赐材料与楚能新能源签订55万吨电解液供应协议 合作期至2030年底[6][7] - SK On与韩国L&F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备忘录 瞄准北美储能市场[24][25][26] - 宁德时代与新加坡Vanda RE签订2.2GWh储能电池供应协议[13][14] 技术研发进展 - 瑞能股份交付固态电池专用化成分容产线设备 包括化成/分容/OCV系统等[28] - 华自科技研发全固态电池高压夹具样机 预计Q4完成[29] - 海目星布局氧化物与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收购瑞士Leister激光焊接业务[30][31] - 江铜硅瀛启动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 一期500吨产能[21] - 浙江苍海禾能投资2亿元建设木质素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22][23] 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国新增限制出口5项锂提炼技术及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17] - 美国对中国石墨产品征收160%关税 93.5%反倾销税叠加原有税率[19][20] - 重庆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方案 目标2027年建成西部领先回收基地[33] - 安徽六安5万吨退役锂电池循环利用项目获批[34] - 黑龙江鹤岗6000吨/年废旧锂电池处理项目进入环评阶段[35] 企业动态 - 杉杉股份2025H1净利润预增810%-1265% 达1.6-2.4亿元[18] - 珠海冠宇在ATL专利诉讼中终审胜诉[15] - 万润新能终止武汉50亿元锂电材料研发基地项目[12] - 吉利汽车171.99亿元全资收购极氪 创年内新能源领域最大并购案[41] - 宝马在南京设立全球第六大IT研发中心 亚洲最大基地[37][38] 产品与市场 - 蔚来换电突破8000万次 日均9.7万次 为用户节省209亿元补能费用[39] - 特斯拉六座Model Y L车型通过工信部公告 轴距3040mm 双电机功率340kW[40] - 宁德时代与T3出行合作开发Robotaxi 基于磐石滑板底盘技术[42][43] - 日产计划2027年前关闭追滨工厂 产能转移至九州工厂[44]
松下30GWh动力电池项目“生变”
起点锂电· 2025-07-15 17:44
松下电池工厂投产进展 - 松下萨斯州德索托电池工厂于7月14日开业并批量生产21700电池,引入智能化产线后生产效率预计比内华达工厂提高20% [2] - 工厂预计投资40亿美元,年产能30GWh,原计划2026年末满负荷生产,但因特斯拉销售低迷推迟至2027年3月 [3] - 工厂推进过程中遭遇天气变化、劳动力可靠性不足、设备到位延迟等问题导致数次延期 [3] 松下在美电池基地布局 - 内华达州Gigafactory 1为合资工厂,年产能40GWh,2021年实现盈利,计划2031年扩产至44GWh [4] - 俄克拉荷马州第三大基地因充电设施不足和电动车接受度低被搁置,原规划年产能30GWh [4] - 德索托工厂为独立运营的第二大基地,主要供货特斯拉 [3][4] 特斯拉需求下滑影响 - 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72.08万辆,同比减少13.3%,连续两季度下滑 [5] - 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178.92万辆,同比下降1.1%,为2015年以来首次年度下滑 [5] - 汽车业务营收770.7亿美元,同比下降6% [5] 松下市场战略调整 - 日本被定位为第二大增长支柱,计划利用北美产线服务日本客户 [7] - 与马自达、斯巴鲁合作开发4680电池,并通过合资公司泰星能源推进中国大连项目 [7] - 拓展Lucid等非特斯拉客户,但受市场需求滞后和关税政策制约 [6] 行业竞争格局 - 松下1-5月全球电池装机量11.7GWh,同比减少12.9%,排名降至第8位 [8] - 中韩企业挤压下,行业认为松下难以重回巅峰 [8] 北美新能源市场现状 - 特斯拉销量下滑反映北美市场持续低迷 [6] - 充电基础设施投资零散和消费者接受度低影响产能规划 [4]
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落幕,仅一款无需更换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4-21 18:34
人形机器人续航技术突破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凸显电池续航能力为核心挑战,20支队伍中仅上海卓益得"行者二号"实现不换电池完成21公里全程[2] - "行者二号"通过轻量化设计(身高1.7米/28公斤)和能效优化实现6小时续航,比冠军"天工Ultra"(55公斤)减重49%,采用绳驱动技术和步态能量回收机制降低能耗[3] - 行业普遍续航局限在2-4小时,冠军"天工Ultra"需中途换电池,反映小圆柱电芯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天花板[4] 电池技术升级路径 - 材料体系创新:睿恩新能源推出270Wh/kg以上能量密度的9系高镍电池,SES AI开发6Ah容量21700电池,天鹏电源目标7Ah小圆柱电芯[6] - 固态电池应用:广汽全固态机器人GoMate续航6小时且能耗降80%,创明新能源准固态电芯支持软通动力机器人4小时续航[7] - 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南孚电池等布局固态电池技术,但实际续航还受机器人重量/运动效率/能量管理策略影响[8] 行业协同发展方向 - 市场期待8-10小时续航满足生活场景,工业领域需10-12小时覆盖完整工班[9] - 需电池厂商与机器人制造商协同优化结构设计(异形电池/分布式方案)/材料选用/算法优化[9] - 轻量化设计(如"行者二号"减重方案)将成为衡量电池创新方案的重要标准[3][9]
首届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落幕,仅一款无需更换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4-21 18:34
人形机器人续航挑战与突破 - 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凸显电池续航能力为核心挑战 仅1/20参赛机器人(上海卓益得"行者二号")实现不换电池完成21公里赛程 其单次充电续航达6小时/30公里 [2] - "行者二号"突破依赖轻量化设计(身高1.7米/重量28公斤)与能效优化 相比冠军"天工Ultra"(55公斤)和亚军"小顽童N2"(30公斤)显著减重 [3] - 创新技术包括绳驱动系统(动态分配关节功率)和步态能量回收机制 相比传统单关节单电机方案节能30%以上 [3] 当前技术瓶颈与行业现状 - 主流人形机器人续航普遍局限在2-4小时 头部机型仅达5-6小时 冠军"天工Ultra"需中途换电池完成比赛 [4] - 小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天花板 天鹏电源等供应商面临技术突破压力 [4] - 应用场景差异导致续航标准未统一 工业领域需求达10-12小时/工班 远超当前水平 [9] 电池技术升级路径 - 材料体系创新:睿恩新能源推出270Wh/kg超高镍电池 SES AI开发6Ah硅负极电解液 天鹏电源目标7Ah电芯 [6] - 固态电池应用:广汽GoMate机器人宣称续航6小时且能耗降80% 创明新能源准固态电芯支持4小时运行 [7][8] - 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南孚等布局固态技术 但实际续航还受机器人重量/能量管理策略影响 [8] 系统协同优化方向 - 分布式电池设计成为新趋势 可根据不同部件需求灵活配置电压/功率 [8] - 行业需建立硬件基础标准 通过异形电池/材料/算法协同提升续航 [9] - 轻量化验证为有效路径 "行者二号"28公斤重量比同类减重50%以上 [3][9]
力神电池苏州二期项目首批电池成功下线
起点锂电· 2025-01-30 16:54
公司动态 - 力神电池苏州二期项目首批新一代21700电池成功下线 标志着公司在技术创新与产能提升上迈出关键一步 [1][4] - 该事件被定位为企业强化产品供应、抢占新能源市场先机的重要里程碑 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石 [4] - 公司明确将在推动国家新能源战略实施中贡献力量 目标成为央企新能源产业旗帜 [6] 行业活动 - 圆柱电池产业链覆盖16家主流企业 包括国轩高科、欣旺达锂威、鹏辉能源等头部厂商 [7] - 行业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举办 聚焦技术前沿发展 [7][10] 产业服务平台 - 起点课理定位为全球锂电产业智库平台 提供品牌服务、研究咨询、资本服务等四大类15项细分服务 [8] - 平台服务涵盖产业链全环节 包括数据调研、IPO规划、政府招商顾问等专业化支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