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ppleCare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全球营收普涨,大中华区下降
观察者网· 2025-10-31 22:22
公司财务业绩 - 第四财季总营收为1024.66亿美元,创同期历史纪录,较上年同期的949.30亿美元增长8% [1] - 第四财季净利润达274.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47.36亿美元大幅增长86% [1] - 第四财季每股摊薄收益为1.85美元,较上年同期的0.97美元增长91% [1] - 财报发布后,公司美股盘后上涨2.35%,市值飙升超900亿美元 [1] 产品线营收表现 - iPhone业务营收同比增长6.1%,达到490亿美元,但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01亿美元 [1] - 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达288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82亿美元 [4] - Mac电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3%,达87.3亿美元,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86亿美元 [5] - iPad业务营收为69.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5] - 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部门营收同比微降不到1%,至90.1亿美元 [6] 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50.33亿美元下降3.6%,为全球唯一营收下滑的市场 [6] - 美洲、欧洲、日本及亚太其他地区营收均现增长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1010万部,排名较去年同期上升2名至第三 [7] 管理层评论与展望 - 公司CEO预计下一季度营收将同比增长10%至12% [1] - 公司CEO预计iPhone销售额将实现两位数增长,有望创下公司历史和iPhone历史的最佳纪录 [1] - 公司CEO将iPhone 17系列等机型供应受限视为影响本季度业绩的因素 [2][6] - 公司CEO对iPhone 17系列销量感到满意,并预计中国市场将在本季度恢复增长 [2][6] 行业与竞争环境 - iPhone 17系列在上市头10天于中国和美国的销量比去年同期的iPhone 16系列高出14% [2]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 [7] - 小米、OPPO、vivo、荣耀等安卓阵营旗舰手机密集上新,将为公司手机销售带来压力 [6]
iPhone17卖爆了,苹果公布:净利暴增86%,全球营收普涨,大中华区下降!公司股价大涨,市值飙升超60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7:15
美国当地时间10月30日,苹果公司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27日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 季度苹果营收为102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27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6.4%;毛利率为 47.18%。 "iPhone的营收和服务业务的营收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苹果CEO蒂姆·库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说道。他还 预计,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将同比增长10%至12%,iPhone的销售额也将实现两位数增长,有望创 下史上最高第一财季营收。 第四季度财报发布后,苹果美股盘后上涨2.35%,市值飙升超9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注意到,由于苹果iPhone17系列新机于9月19日才正式 开售,因此第四财季计入新机的销售额有限,2026财年第一财季是观察iPhone17系列新机销量的窗口。 但与整体增长表现形成对比的是,苹果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3.6%,成为全 球各区域中唯一营收下滑的市场。在第三财季,苹果曾凭借降价等措施,扭转了大中华区营收连续7个 季度下滑的颓势。对此,库克称:"(中国)商店的流量同比大幅 ...
苹果高管解读Q4财报:iPhone17系列在中国反响很好
新浪科技· 2025-10-31 10:13
财报核心数据 - 2025财年第四财季总净营收为102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 [1] - 第四财季净利润为27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6% [1] - 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4% [1] - 第四财季毛利率达到47.2%,符合公司47%至48%的预期区间 [3] - 服务业务营收创下历史新高,达288亿美元,全财年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 [5] iPhone产品表现与市场反响 - iPhone 17系列被管理层评价为史上最强大的产品线,iPhone 17 Pro定位最专业,iPhone Air以轻薄为特点,基础版iPhone 17具备高性价比 [2] - iPhone 17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市场需求非常强劲,导致部分机型出现供应限制 [6] - 在九月财季,旧机升级用户数量创下纪录 [6] - 公司预计大中华区营收将在新财季恢复增长,iPhone 17系列在当地非常受欢迎,门店客流量同比显著增长 [4][8] 成本控制与毛利率展望 - 公司通过全球采购团队积极寻找降低成本的机会,以应对元件成本上涨 [3] - 尽管新产品成本结构比上一代略高,但团队在降低成本方面取得出色成绩,对整体材料成本状态感到满意 [3] - 对下一财季的毛利率展望区间为47%至48%,中位数47.5%意味着环比增长约25到30个基点 [7] - 毛利率的环比增长预计主要由有利的产品组合驱动,足以抵消成本上升的影响 [7] 服务业务与广告业务 - 服务业务的强劲增长被强调为完全由内生增长驱动,而非税务或一次性事件影响 [5] - 服务业务增长由多个因素综合推动,得益于业务组合的广泛性,涵盖众多业务领域和地理覆盖 [5] - 广告业务垂类(包括第一方和第三方广告)在本季度共同创下新纪录 [9][10] 大中华区市场与供应情况 - 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同比下降主要受iPhone销量下滑影响,而销量下滑的主因是供应限制 [8] - 公司观察到中国市场充满活力,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对iPhone 17系列的市场反响感到满意 [4][8] - 公司无法预测iPhone 17系列供需何时能达到平衡,但正在努力尽快完成订单交付 [9]
盘后一度涨超5%!苹果三季度营收创同期新高,iPhone淡季销售逊色,四季度指引超预期大增!在华收入却意外下滑
美股IPO· 2025-10-31 07:37
核心业绩表现 - 三季度营收1024.7亿美元,同比增长7.9%,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021.9亿美元,但增速较二季度的9.6%有所放缓 [8][20] - 三季度稀释后每股收益1.85美元,同比增长90.7%,显著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7美元 [9] - 三季度净利润274.7亿美元,同比增长86.4%,创2021年6月末以来最高增速,为二季度增速(9.3%)的九倍以上 [10][21] - 三季度毛利率为47.2%,较二季度的46.5%有所提升,毛利达483.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 [11] 服务业务表现 - 三季度服务收入28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1%,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81.8亿美元,且增速较二季度的13.3%加快 [15][22] - 服务业务收入近三年持续创单季新高,已成为公司重要增长支柱,有助于缓解硬件利润率压力 [22] - 截至三季度的一财年,服务收入达1091.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5%,强于分析师预期的略超1080亿美元 [22] iPhone销售表现与展望 - 三季度iPhone净销售490.3亿美元,同比增长6.1%,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93.3亿美元,增速较二季度的近13.5%放缓过半 [12][25] - 公司预计四季度iPhone销售将实现10%-12%的同比增速,主要受益于iPhone 17系列及年末旺季 [4][26] - iPhone 17系列获得强劲市场反响,开售前10天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销量较iPhone 16同期增长14% [27][29] 各区域市场表现 - 大中华区三季度销售144.9亿美元,同比下降3.6%,显著低于分析师预期的增长9.3%至164.3亿美元,在二季度短暂反弹后重回下滑 [17][30] - 欧洲市场销售2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远超分析师预期的263.6亿美元 [16] - 美洲市场销售441.9亿美元,同比增长6.1%,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444.5亿美元,增速较二季度的9.3%放缓 [17] - 日本和其他亚太地区销售分别增长12%和14.3%,均高于预期且增速较二季度显著加快 [18][19] 业绩指引与市场反应 - 公司预计四季度营收将增长10%-12%,此指引意味着增速将创至少四年来新高,若超过11.2%则将创2021年9月末以来最高 [1][24] - 业绩公布后,公司股价盘后先跌后涨,一度涨超5% [5] - 三季度关税相关成本为11亿美元,符合公司预期,较前一季的此类成本高近四成 [1][4] 其他硬件产品表现 - Mac三季度销售87.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分析师预期的85.5亿美元 [13] - iPad三季度销售69.5亿美元,同比微增0.03%,基本符合分析师预期的69.7亿美元,但较二季度的同比下降8.1%有所改善 [14] - 可穿戴设备、家居及配件三季度销售90.1亿美元,同比下降0.3%,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86.4亿美元 [15]
美的被京东罚款500万?知情人士:造谣!明显有平台操纵;小米密集调整:雷军亲自挂帅汽车新部门;巨人网络CEO张栋辞职,刘伟回归
雷峰网· 2025-10-29 08:40
电商行业动态 - 京东双11期间被传对商家采取高压定价策略及“二选一”要求,但知情人士回应称“美的集团因价格问题遭京东罚款500万元”为不实消息,并指出有平台操纵迹象[2][4] - 京东客服及离职采销人员均否认存在“二选一”政策,强调公司致力于为用户争取低价[4] - 今年双11呈现新趋势:平台简化玩法、AI技术全面渗透、近远场零售深度融合,京东将促销战线拉长至37天,淘宝天猫押注“大消费+AI”组合拳[6] 小米集团战略与业绩 - 小米汽车业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新设立一级部门“架构部”负责下一代技术架构,由雷军直接管理,整车研发负责人崔强进入新部门,原电动力负责人王振锁接替其职位[5][8] - 小米之家总经理职务由云南分公司总经理陈恺接任,向集团高级副总裁王晓雁汇报,同时陈恺继续兼任云南分公司总经理[5][8] - 花旗与华泰证券预测小米电动车业务在2025年第三季度将扭亏为盈,预计营运利润分别为7.22亿元和10亿元[9] - 雷军财富因小米汽车业务爆发式增长及手机高端化突破而增长1960亿元,达到3260亿元,在《胡润百富榜》排名第五,财富涨幅达151%[10][11][12] - 南方周末科创力排名显示,小米在消费电子及电气业中超越美的跃居第一,得分51.93分,2024年研发投入240.5亿元,研发强度6.57%[26] AI与大模型行业动态 - MiniMax高级研究总监钟怡然已于半年前离职,其曾主导基于Lightning Attention架构的MiniMax-01模型研发项目[5][13][14] - 2025年三季度AI应用市场数据显示,移动端和PC端月活跃用户量分别达到7.29亿和2.00亿,豆包月活用户1.72亿超过DeepSeek的1.45亿[15][16] - Meta AI部门进行战略重组并裁员约600人,涉及四个部门中的三个,仅新团队TBD Lab未受影响,此次调整或与Llama4模型表现不佳及中国竞争对手DeepSeek崛起带来的压力有关[2][30][31] 汽车行业与自动驾驶 - 华为鸿蒙智行全系车型交付量突破100万台,达成此目标用时43个月,其旗舰9系新款享界S9将于11月上市[24] - 欧洲9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10.7%至123.7万辆,比亚迪销量同比暴涨398%,市场份额从0.4%升至2.0%,特斯拉销量则同比下降10.5%,市场份额收缩至3.2%[35][36] - 特斯拉FSD(完全自动驾驶)功能订阅率仅为现有车队的12%,2025年第三季度相关收入低于2024年同期的3.26亿美元[36] - 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在香港启动招股,拟发售约4196万股,每股发售价不超过180港元,预计于11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9] 消费电子与硬件创新 - 大疆Pocket 4云台相机已进入量产阶段,机身重量大幅减轻35%至约116克,并新增两个功能未知的实体按钮,预计未来2至3个月内发布[20][21][22] - 三星首款三折叠屏手机Galaxy Z TriFold实机首次公开展出,采用两侧向内折叠设计,完全展开后屏幕尺寸约10英寸,初期计划生产5万到10万台[32][33] 互联网与科技公司人事变动 - 巨人网络CEO张栋因个人原因辞职,公司董事刘伟出任CEO,刘伟曾于两年前卸任该职务,此次回归将聚焦培养年轻核心人才[2][15] - 原美团零售事业部总经理文秦时隔8年回归美团,负责其境外业务Keeta在巴西市场的运营,向业务负责人仇广宇汇报[5][9][10] - 台积电75岁资深高管罗唯仁在退休3个月后被传将加盟英特尔掌管研发工作,其在台积电任职期间获得超过1500项专利[27] 企业财报与市场表现 - 苹果公司2025财年服务业务收入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预计达到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该业务利润贡献率可能高达公司总利润的50%[2][31][32] - 钟睒睒以5300亿元财富第四次成为《胡润百富榜》中国首富,财富增长1900亿元,张一鸣和马化腾分别以4700亿元和4650亿元位列第二、三位[10][12]
中国“苹果税”贡献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吗?
搜狐财经· 2025-09-16 21:42
苹果服务业务财务表现 - 苹果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总营收达到940.4亿美元 实现自2021年12月以来最强劲的季度营收增长 其中服务业务营收为274.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 远高于市场预期 [2] - 服务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25.6% 但对毛利率的贡献高达41% 服务业务毛利率高达75.5% 远高于硬件业务的37% [2] - App Store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 成为拉动利润的重要引擎之一 [2] "苹果税"商业模式及全球监管挑战 - "苹果税"指苹果对App Store内数字商品和服务交易抽取的佣金 收取对象为应用开发者 目前标准费率为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抽成30% 以下抽成15% [3][5] - 苹果面临全球反垄断监管挑战 包括美国司法部推进反垄断诉讼 以及欧盟、澳大利亚、俄罗斯、哥伦比亚等15个国家或地区发起的反垄断监管 [3][10] - 监管挑战主要针对苹果的"围墙花园"模式 包括封闭的应用分发体系和不支持第三方应用商店下载 以及封闭的应用内支付体系要求所有数字商品及服务接入苹果IAP系统 [3] 主要市场"苹果税"政策调整 - 欧盟在2025年4月对苹果处以5亿欧元罚款 苹果随后在6月宣布整改 彻底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 不再限制开发者引导用户跳转 并实施阶梯费率 第三方支付渠道佣金首年最低12% 次年降至10% 核心技术费改为统一征收交易额5% [5][6] - 美国法院在2025年4月30日裁决 禁止苹果阻碍开发者引导用户前往第三方支付渠道 并将该渠道佣金直降至0% 这意味着美国开发者进入第三方支付"免税"时代 [7] - 韩国在2022年6月允许开发者采用第三方支付系统 "苹果税"率降至26% 荷兰在2022年2月将符合条件的"苹果税"调整为27% [6] 中国市场"苹果税"现状及贡献 - 2024年中国App Store生态系统数字商品与服务销售额达230亿美元 位居全球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的530亿美元 [5][12] - 2024年中国市场缴纳"苹果税"金额为64.4亿美元 仅次于美国市场的148亿美元 超过欧洲的48亿美元 中国"苹果税"在其中国区营收中占比达10% 美国为8.8% 欧洲为4.6% [14] - 按照2019年-2024年中国App Store数字商品及服务销售额12%的复合增长率 预计2026年中国"苹果税"金额将达81亿美元 超过美国的63亿美元和欧洲的71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一大贡献国 [17] 中国对"苹果税"的法律挑战 - 2024年5月 中国首例消费者针对"苹果税"及苹果公司规定的"应用内购买"等行为发起的反垄断诉讼一审宣判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认定苹果公司虽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没有滥用这一地位 驳回原告诉请 [17] - 原告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该案于2024年12月25日进行了最后一次开庭 目前仍在审理中 [18] - 另一起小型应用开发者北京体语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 指控App Store存在不公平垄断行为 该案正在等待判决 [19]
《2025年iPhone新品消费调研报告》显示 超8成果粉首选京东
搜狐网· 2025-09-16 18:07
iPhone 17系列预售表现 - iPhone 17系列开启预购后Apple官网出现拥堵 预约总量在开售前一个半小时突破800万[1] - 预售开启仅1分钟京东成交量超越去年全天 各大平台首批新机均已售罄[1] - 消费者需通过预约抢购方式购买新机 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紧张[1] 消费者渠道选择偏好 - 超过80%消费者将京东作为iPhone 17系列首选购买渠道[1] - 消费者选择京东主要因货源充足 服务体验良好 综合优惠力度大[1] - 55.96%消费者看重京东正品保障和官方授权 44.62%认为售后保障是核心优势[4] - 优惠价格(44.04%)和平台声誉(36.23%)显著影响购买决策[4] 渠道选择核心考量因素 - 正品保障及官方授权以69.30%占比位居消费者决策首位[3] - 售后保障服务占比43.70% 包括180天只换不修和无理由退换政策[3] - 优惠和价格因素占比42.15% 渠道口碑和声誉占比33.65%[3] 平台促销策略 - 京东加码投入10亿元用于iPhone 17系列以旧换新活动[1] - 提供以旧换新至高补贴2100元 指定型号国补优惠500元[1] - 支持至高24期免息 iCloud和AppleCare享85折优惠[1] - App Store充值卡提供至高9折优惠[1] 市场趋势变化 - 销售表现反映iPhone产品持续的市场号召力[5] - 消费者购买高端数码产品时决策路径日益理性[5] - 正品保障 稳定货源 综合服务与实在优惠成为渠道选择关键要素[5] - 京东等渠道凭借系统化供应链和精准补贴策略获得消费者优先选择[5]
iPhone新品调研:换新周期进入“两年时代” 以旧换新需求崛起 京东获八成以旧换新用户青睐​
搜狐网· 2025-09-16 17:41
消费者购买行为 - 68.9%用户倾向于直接购买iPhone新机 31.3%用户选择以旧换新方式购买[1] - 以旧换新成为降低购机成本的重要选项[1] 换机周期特征 - 35%受访者每1-2年更换手机 7%用户在一年内进行换新[2] - 仅12%用户选择三年以上更换周期[2] - 大量被淘汰旧机仍保持良好性能和成色[2] 换机核心驱动力 - 46%受访者因追求最新技术和功能换机[5] - 33%受访者因以旧换新补贴优惠换机[5] - 其他驱动包括习惯苹果生态(32%)和手机性能落后/卡顿(30%)[5] 以旧换新渠道选择标准 - 54.2%受访者最在意到手价划算 要求高补贴和估值[5] - 49.4%受访者最在意旧机估值透明 要求估值与实际金额一致[5] - 43.6%受访者看重平台可信赖性 选择声誉口碑好的平台[5] - 39.78%用户关注隐私清除彻底 重视数据安全保障[5] 平台竞争优势 - 京东以70.6%投票率被选为旧机估值最高 补贴优惠最多的渠道[7] - 75.4%受访者认为京东平台使用体验最流畅 操作最简单[7] - 80.2%用户表示以旧换新购买会优先选择京东[7] - 京东平台提供至高2100元补贴 支持24期免息分期支付[7] - 下单购买iCloud和AppleCare可享85折优惠 充值卡至高9折[7]
iPhone新品调研:换新周期进入“两年时代”以旧换新需求崛起 京东获八成以旧换新用户青睐
江南时报· 2025-09-16 15:18
消费者购买偏好 - 68.9%用户倾向于直接购买iPhone新机 而31.3%用户选择以旧换新方式购买[1] - 以旧换新成为降低购机成本的重要选项[1] 换机周期特征 - 35%受访者平均每1-2年更换手机 7%用户在一年内就会换新[2] - 仅12%用户选择三年以上更换手机[2] - 旧机仍新适时换代现象普遍 使大量被淘汰旧机保持良好性能和成色[2] 换机核心驱动力 - 46%受访者换机是为追求最新款技术和功能[5] - 33%受访者因不错的以旧换新补贴而换机[5] - 其他驱动包括习惯苹果生态(32%)和当前手机性能落后/卡顿(30%)[5] - 以旧换新已成为仅次于新技术追求的换机核心驱动力[5] 以旧换新渠道选择标准 - 54.2%受访者最在意到手价划算 要求平台提供高补贴和估值[5] - 49.4%受访者最在意旧机估值透明 要求估值与实际到手金额一致[5] - 43.6%受访者看重平台是否可信赖 要选择声誉和口碑好的平台[5] - 39.78%用户关注隐私清除彻底 重视数据安全保障[5] 平台竞争优势 - 京东以70.6%用户投票率被选为旧机估值最高补贴优惠最多的渠道[7] - 75.4%受访者认为京东平台使用体验最流畅操作最简单[7] - 80.2%用户表示使用以旧换新购买新机会优先选择京东[7] 促销政策支持 - 京东平台以旧换新提供至高2100元补贴[8] - 支持至高24期免息分期支付优惠[8] - 下单购买iCloud和AppleCare可享85折优惠 充值卡至高9折[8] - 叠加优惠进一步降低用户换新门槛[8]
iPhone 17今晚8点开启预购 来点京东外卖有机会得必购码
搜狐网· 2025-09-12 17:18
iPhone 17系列产品发布 - Apple正式发布iPhone 17系列新机 包括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四款机型 [1] - 除iPhone 17 Air外 其他三款机型将于9月12日20点开启预购 9月19日正式开售 [1] 京东销售策略与促销活动 - 京东投入10亿元补贴用户iPhone 17换新 [3] - 提供以旧换新至高2100元补贴 指定型号额外国补优惠500元 至高24期免息等多重权益 [3][4] - 推出"点京东外卖赢iPhone 17必购码"活动 9月12日下单订单量排名前100的用户可获得必购码 [1] - 下单iCloud、AppleCare可享85折优惠 App Store充值卡有至高9折福利 [4] 京东物流配送服务 - 在全国Apple授权的近万家专营门店提供京东秒送服务 实现分钟级送达 [6] - 通过京东秒送购买Apple新品可先人一步到手新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