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GPT

搜索文档
AI卷疯了,唯独炒股不灵
36氪· 2025-09-05 12:06
大模型进军金融,最早能追溯到2023年,彼时的BloombergGPT横空出世,像一枚资本界的重磅炸弹。 彭博社把几十年来积攒下的金融新闻、财报、研报、终端交流语料,全都喂给了这个模型,它的专业程 度一度被誉为"金融届的GPT高定版"。它能读公告、能懂术语、能分析情绪,输出的分析精准又高效, 是当时量化机构眼里的顶配AI。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它太贵、太封闭、太黑箱。个人开发者用不 起,小型机构够不着,最终只是少数大机构的专属玩具。 真正把"金融大模型"概念带到大众视野的,是2024年之后的开源浪潮。各种中文金融模型、行情插件、 K线预测框架层出不穷。大模型不再只是"读新闻"的助理,它能生成代码、分析股价、预测趋势,甚至 接入chat框架变成了"AI炒股顾问"。 但兴奋很快变成失望。 无数用户照着教程一步步配置完模型,回测结果看着靠谱,一跑实盘就扑街。K线预测模型Kronos上线 后一度火爆全网,但仅仅两周,Github issue区就被"预测不准""实际无效"的反馈刷爆。大模型能说能 算,就是赚不到钱。 到了2025年,"炒股靠大模型"已经从一场全民热潮变成一地鸡毛。 行业也在自我调节。没人再奢望一个模型能准 ...
大模型炒股,靠谱吗 ?
36氪· 2025-08-29 15:14
A股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A股市场表现强势 多个指数创多年新高 上证指数上涨0.85%报3728.03点 盘中最高3745.94点创近十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1.73%盘中最高11919.57点创两年新高 创业板指涨2.84% 北证50涨6.79%刷新历史新高 科创50涨2.14% 全天成交2.81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 [1] 金融大模型发展历程 - 金融大模型发展始于2023年大模型开元之年 彭博社BloombergGPT成为行业标杆 利用数十年积累高质量专有金融数据开发 包括金融新闻 财务文件 市场研究报告和终端用户匿名数据 [1][2] - BloombergGPT具备金融语境深度理解能力 能精准识别金融术语 理解实体复杂关系 准确判断市场情绪 执行细粒度情绪分析 命名实体识别 新闻深度分类和财务报表智能问答等专业任务 [2] - 模型存在成本高昂 系统封闭缺陷 个人开发者和小型机构无法触及 模型运作机制黑箱化 无法定制研究 限制量化研究者策略透明度和自主性 [3] 技术演进与市场应用 - 2024年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 上下文长度 内容一致性和逻辑推理能力显著提升 科技巨头开源基础模型降低技术门槛 金融大模型开发进入百花齐放阶段 [5] - 模型在文本处理 代码生成等能力提高 但金融预测能力提升有限 因金融数据低信噪比特性 价格序列包含大量随机噪声 微弱信号易被误判导致过拟合 历史数据规律在真实预测中失效 [5] - 2025年AI智能体技术成熟 金融预测转向自动化分析工作流 使用n8n等无代码平台构建分析流程 智能体执行分解问题 搜集信息 分析推理的专家工作模式 [6] - 智能体工作流响应时间达秒级或分钟级 专业量化基金可实现纳秒级反应 结论产出即过时 正确性不再重要 [6] 行业焦点转变 - 2025年业界从市场预测转向工作流增强 大模型定位为赋能专业人士的超级工具插件 深度集成研究流程 协助数据处理 代码生成 想法验证和报告撰写 解放人类重复性劳动专注于策略创新 [7] 开源项目案例 - 2025年8月清华大学发布Kronos开源项目 使用时间序列大模型预测金融市场K线走势 输入开盘价 收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和成交量数据 输出未来价格走势概率预测 [8] - 项目GitHub issue显示用户对K线分析结果普遍不满意 模型基于历史K线训练但预测结果无效 开源金融工具未能帮助程序员赚钱 [9] Alpha衰减理论 - 金融市场存在Alpha衰减法则 Alpha指投资组合相对市场基准的超额回报 Alpha因子是预测价格走势带来超额收益的信号变量 如市盈率价值因子或涨幅动量因子 [10][12] - 量化交易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利用Alpha因子构建策略 有效策略利用未被察觉的市场无效性规律 但规律一旦公开会被快速套利直至盈利空间消失 [12] - 策略公开导致交易竞争激烈 买盘涌入瞬间抹平潜在涨幅 预测能力趋零 Alpha彻底衰减 市场学习能力是公开策略天敌 [13] - Kronos模型分析最公开的K线数据 所有简单稳定模式已被百年研究挖掘 Alpha衰减殆尽 大模型可能找到虚假关联或微弱短暂模式 预测时虚假关联失效 真实模式因市场学习快速消失 [14] - 基于大模型的策略容易受Alpha衰减影响 核心逻辑公开后能被快速复制验证执行 生命周期极大缩短 [14] 成功模型特征 - BloombergGPT成功因提供高质量及时专有数据处理服务 而非直接提供必胜策略 机构投资者结合自有保密策略逻辑寻找未衰减Alpha [15] - 真正Alpha来源于独有数据 行业认知 创新策略逻辑和市场结构理解 无法通过开源模型获得 网上售卖大模型金融工具教程不可信 [15][16]
DeepSeek V3.1发布后,投资者该思考这四个决定未来的问题
36氪· 2025-08-20 18:51
文章核心观点 - DeepSeek V3 1模型在编程基准测试中以71 6%的分数超越Claude 4 Opus 登顶开源模型榜首 同时成本优势显著 完成一次编程任务仅需1 01美元 比Claude Opus 4便宜68倍 其架构创新引发行业对混合架构的广泛猜测 这一发布促使投资者重新评估AI赛道的竞争格局 成本结构 商业模式和护城河演变 [1][2][5][7][18][20] 开源与闭源竞争格局 - 开源模型在特定能力如编程和数学上实现反超 挑战闭源巨头OpenAI和Anthropic的护城河 闭源优势可能从通用智能绝对领先收缩为多模态和超长上下文等功能的时间窗口优势 [8] - 企业采用混合模式成为主流 端侧和私有化部署优先使用微调开源模型处理敏感数据和高频任务 公有云调用闭源模型处理复杂非核心任务 这一趋势将重塑云厂商AI服务格局 并影响Snowflake和Databricks等一体化平台公司的战略 [8][9] 混合架构的商业影响 - 混合架构通过轻量级调度模型判断请求复杂度 分发给专家模型处理 可能将大模型推理单位经济效益提升一个数量级 冲击通用大模型API商业模式 并改变下游AI应用成本结构 [11][12] - 混合架构主流化可能导致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多样化 需要更多低成本推理芯片 为NVIDIA之外厂商如AMD Intel和Groq打开新市场窗口 需将这一变量纳入NVIDIA长期投资逻辑考量 [12] 成本优势推动应用层变革 - 模型能力达到SOTA且推理成本降低60 70倍 将引发AI应用层质变 高昂API调用成本不再是商业化枷锁 商业模式可从按次调用转向按月订阅SaaS模式 提升营收稳定性和市场天花板 [12][13] - 基础模型因开源竞争逐渐商品化 价值链利润重心向上游应用层和解决方案层转移 护城河转向高质量私有数据 行业工作流理解和企业销售渠道 需重新评估传统软件巨头Microsoft Adobe Salesforce与AI原生创业公司的竞争格局 [14] 未来竞争核心维度 - 企业级就绪度成为下一个核心战场 包含模型稳定性 可预测性 安全性和合规性 提供包含模型 工具链和合规解决方案的企业级套件可能开启万亿级企业市场 [14][15] - 垂直领域深度优化与生态构建成为竞争焦点 商业价值爆发来自与法律 金融 生物医药等行业结合的垂直领域大模型 竞争从模型规模转向行业逻辑理解 生态系统包括开发者工具 API接口和社区支持成为长期壁垒关键 [15]
高管培训 | 未可知x南方基金:基金资管AI落地指南与标杆案例解析
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 2025-05-12 11:10
基金业AI技术发展历程 - 基金业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金融IT化到90年代金融互联网化再到如今金融AI化的技术变革历程 [3] - 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的兴起使行业站在新的技术断崖边缘 [5] - 生成式AI将在客服、投研、代码生成等多个场景引发范式变革 [5] 当前AI应用现状与挑战 - 金融行业AI应用仍以传统机器学习和规则引擎为主导 [6] - 生成式AI尚未成为主流但行业先行者已开始积极探索 [8] - 深度应用需突破数据、合规与场景适配三大难题 [8] 应用场景落地优先级 - 智能投研、智能办公、智能营销等场景落地复杂度较低且进展较快 [10] - 智能投顾、智能风控等场景相对复杂且进展较慢 [10] - 需制定差异化策略优先突破易落地领域再拓展复杂场景 [11]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国际案例包括彭博BloombergGPT、标普全球Kensho工具、路孚特Eikon AI助手 [15] - 国内案例包括东方财富妙想投研助理、同花顺问财2.0、万得Wind Alice [15] - 案例覆盖投研提效、智能投顾、文档自动化处理等多元化场景 [17] 国际资管机构AI战略 - 贝莱德"阿拉丁"系统整合机器学习/NLP/区块链技术实现投资决策智能化[20][22] - Vanguard从机器人顾问起步拓展至量化投资/个性化广告等多元化领域[23] - 国际机构经验为本土AI战略提供重要参考[23] 本土基金公司实践 - 易方达EFundGPT平台实现投研/交易/客服/风控多场景应用[27] - 华夏基金构建完整AI投资体系在指数增强/智能投顾领域成效显著[30] - 本土案例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AI发展路径[30] AI战略发展工具包 - 包括定制化工作坊/产学研合作/前瞻性投资等六大举措[32] - 旨在强化企业内部AI能力与外部资源整合[33] - 推动基金资管行业智能化升级[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