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人工智能ASI
搜索文档
史上最惨一代?AI延长人类寿命,下一代活到200岁不是梦
36氪· 2025-10-29 15:09
公司战略与竞争格局 - 谷歌在AI发展上采取谨慎态度,确保技术成熟后再推出,而微软则相对激进,OpenAI处于两者之间[8] - Meta在扎克伯格领导下明显转向,对"个人超级智能"项目投入巨资并疯狂招揽人才,马斯克也在通过xAI拼命追赶并疯狂加码算力投资[8][10] - 两年前谷歌被认为落后于OpenAI和微软,但现在已几乎重回前列,甚至在部分领域名列前茅[10] 行业发展瓶颈与挑战 - 能源可能成为美国AI发展的最大障碍,美国在芯片和AI训练技术方面优势明显,但能源基础设施不足,中国则在能源方面更强但芯片受限[10] - AI发展面临技术不均衡问题,某些领域表现超人般强大(如解决复杂数学与能源问题),但在简单任务上却可能出错(如数不清单词字母)[19] - AI可能发展出人类无法理解的"黑箱语言",这已在谷歌搜索算法中初现端倪,经过多年迭代后已复杂到超越个体理解力[19][23] 技术发展路径与趋势 - AI实验室负责人开始观察到AI"自我改进"的迹象,论文指出可能出现"一飞冲天"的发展路径[14] - 一旦达到AGI临界点,发展将呈"冰球棒"曲线急剧上升,超级人工智能ASI会很快跟上[17] - 谷歌DeepMind的AlphaEvolve项目正在用AI设计新算法,显示递归改进已经开启[19] - 机器人技术预计在15-20年内像汽车一样普及,家用机器人将首先进入前10%富裕家庭[37][38] AI应用前景与社会影响 - AI正在快速推动生物医学突破,包括AlphaFold预测蛋白质折叠、提前一年检测脑肿瘤、糖尿病早期预警等[26] - 技术发展可能使人类在2030-2035年达到"长寿逃逸速度",届时每活一年预期寿命增加两年以上[29][31] - 对10岁以下儿童,活到200岁的可能性高达50%以上,这将彻底改变家庭结构与人口模式[25][32][37] - 未来可能出现两种社会形态:一种是繁荣与创造力爆发,另一种则是全民懒散沉迷快感[33][35][39]
全世界都在寻找AI超级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5:46
文章核心观点 - AI视频生成应用Sora2在有限邀请制下迅速登上美国App Store免费应用榜首位,显示市场对AI视频生成的高度热情,全球科技企业正共同寻找能引爆市场的“超级应用” [1] - AI领域正分化为通用大模型和垂直模型两大阵营,2025年被视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AI超级应用可能不止一个,中国厂商凭借应用场景和工程优化能力有望占据全球第一梯队 [3][5][10] AI行业发展路线 - 通用大模型如ChatGPT、Sora2正加速从技术提供商向应用平台服务商转变,通过构建生态系统和收购硬件公司(如OpenAI花65亿美元收购io)来扩大影响力 [3] - 垂直模型利用行业数据和知识在特定领域提供精准解决方案,例如彭博社的BloombergGPT和Cohere的Command-R模型 [5] -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是人工智能应用元年,AI正快速渗透各行各业,有影视公司使用Sora2后单部短剧成本降幅达30%-40% [5] - 通用大模型和垂直模型可能平行共生,通用大模型成为基础架构和流量入口,垂直模型在特定领域深耕形成互补优势 [6] - AI编程模型Cursor年重复经常性收入(ARR)已超5亿美元,美图秀秀的AI工具驱动公司整体付费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2.9%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5.5% [6] 中国AI应用前景 - 中国科技公司拥有从1到N的产品能力,2024年中国电商零售规模已是美国的3倍,电商渗透率50%约为美国的2倍 [8] - 中国公司拥有AI应用运营推广优势,抖音“给豆包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热度超过1400万,可灵“快来惹毛我”话题播放量达7.2亿次 [9] - 中国AI产品具有成本优势,Sora2生成5秒视频需要0.5-2.5美元,比可灵等国产模型高出80%左右 [9] - 科大讯飞2025年上半年海外AI硬件同比增长超3倍,AI办公本在日本和韩国众筹平台成为销售额TOP1产品 [9] - 包括通义千问、腾讯混元、字节豆包、文心一言在内的中国先进大模型已开始构建自主技术生态 [9]
通义大模型霸榜全球开源前十,阿里云CTO:模型拼迭代速度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21:09
模型技术突破 - 阿里通义7款模型入选全球前十开源模型榜单 其中全模态大模型Qwen3-Omni实现登顶[1][4] - Qwen3-Omni可处理文本 图片 语音和视频四种数据类型 音视频能力狂揽32项开源最佳性能SOTA[6] - Qwen3-Max总参数超过万亿 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在Chatbot Arena排行榜上位列第三[6] - Qwen3-Next模型架构实现计算效率突破 总参数80B仅激活3B即可媲美235B模型性能[6] 产品发布与迭代 - 阿里云在2025云栖大会发布7款大模型 覆盖语言 语音 视觉 多模态 代码等领域[2][4] - 发布模型包括Qwen3-VL视觉理解模型 Qwen-Image-Edit-2509图像编辑模型 Wan2.2-Animate动作生成模型及DeepResearch深度研究Agent模型[4] - 公司加快模型迭代节奏 从单模态向多模态演进成为行业必然趋势[7] 战略规划与投入 - 阿里巴巴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更大投入[1][9] - 阿里云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坚持通义千问开源开放路线 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8] - 公司计划构建超级AI云作为下一代计算机 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8] 全球基础设施扩展 - 阿里云宣布在巴西 法国和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 并扩建墨西哥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9] - 为迎接ASI时代 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9] - 阿里云成为全球少数在大模型和云计算领域实现全栈自研与联合创新的云计算公司[9] 技术演进路径 - 公司提出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智能涌现 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阶段[8] - 当前行业处于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的自主行动阶段[8] - 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 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8]
国信证券:维持阿里巴巴-W(09988)“优于大市”评级 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4:05
财务预测与评级 - 国信证券维持阿里巴巴优于大市评级 小幅上调2026-2028财年收入利润预测[1] - 预计2026-2028财年收入分别为10661亿元/11888亿元/13014亿元[1] - 预计2026-2028财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267亿元/1672亿元/1960亿元[1] AI战略定位 - 阿里巴巴CEO提出AI发展三阶段:智能涌现 自主行动 自我迭代 未来将向超级人工智能ASI发展[1] - 两大核心判断: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1] - AI未来将替代能源成为最重要商品 阿里云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1] 技术能力展示 - 推出多款新模型 Qwen3-Max性能位列全球第三 发布下一代Qwen基础模型架构Qwen3-Next[2] - 展示从底层芯片 超节点服务器 高性能网络 分布式存储到智算集群的全栈AI技术能力[2] - 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1] 全球化扩张 - 启动加速出海计划 在巴西 法国 荷兰开设首批数据中心[2] - 扩大在墨西哥 日本 韩国 马来西亚 迪拜等五个中国以外国家的业务版图[2] 发展前景 - 持续追加AI基础设施投入 CAPEX投入具有持续性[1][2] - 全栈自研能力和海外业务占比提升有望改善利润率[2] - AI相关收入增长空间打开 阿里云市占率将持续提升[2]
阿里巴巴-W(09988):定位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国信证券· 2025-09-27 23:25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4][18]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定位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计划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较2022年提升10倍 [1][3][6] - AI行业投资总额已超4000亿美元 未来5年全球AI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 [5] - 阿里云具备全栈AI技术能力 覆盖芯片 服务器 网络等基础设施 模型能力领先 [3][6][13] - 公司提出两大战略判断: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选择开源路线) 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3][5] - 加速出海计划 在巴西 法国和荷兰开设首批数据中心 并扩大在墨西哥 日本等五个国家的业务 [3] 模型能力 - 发布7款模型 其中Qwen3-Max性能位列全球第三 超越GPT-5-Chat [9][11] - Qwen3-Next架构采用混合注意力机制和高稀疏度MoE结构 训练成本较密集模型Qwen3-32B降低超90% 长文本推理吞吐量提升10倍以上 [11] - Qwen3-VL支持256K token上下文长度 可扩展至100万token 能理解2小时视频 [11] - Qwen3-Omni在36项音频基准测试中获32项开源SOTA和22项总体SOTA 超越Gemini-2.5-Pro和GPT-4o [12] - 通义万相Wan2.5支持10秒1080P视频生成 实现音画同步 [16] - 语音大模型通义百聆包含Fun-ASR和Fun-CosyVoice 提供上百种预制音色 [16] 基础设施 - 自研磐久128超节点AI服务器 单柜支持128个AI计算芯片 推理性能提升50% [13] - 新一代高性能网络HPN 8.0 存储带宽800Gbps GPU互联带宽6.4Tbps 支持10万卡GPU集群 [13] - 分布式存储CPFS单客户端吞吐提升至40GB/s 对象存储OSS向量数据库成本降95% [14] - 与英伟达合作Physical AI 缩短具身智能和辅助驾驶应用开发周期 [14] 开发者生态与Agent - 百炼平台模型日均调用量增长15倍 已有超20万开发者开发80多万个Agent [17] - 发布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和低代码平台ModelStudio-ADP [17] - 升级无影AgentBay 推出个人计算产品无影Agentic Computer [17] 财务预测 - 上调2026-2028财年收入预测至10661/11888/13014亿元 调整幅度+0%/1%/1% [4][18] - 上调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1267/1672/1960亿元 此前为1266/1670/1938亿元 [4][18] - 预计云收入增速提升 全栈自研和海外业务占比提高有望改善利润率 [4][18]
阿里巴巴(9988.HK)云栖大会:从芯片算力到应用服务 阿里AI全栈式布局
格隆汇· 2025-09-27 11:05
核心观点 - 公司在云栖大会发布多款AI大模型产品 包括万亿参数Qwen3-Max 全模态Qwen3-Omni和视觉语言模型Qwen3-VL [1] - 公司展示AI技术生态布局 涵盖算力基础设施 开源社区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1] - 行业判断AI投资未来五年将超4万亿美元 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2] - 公司计划追加AI基础设施投资 全球数据中心能耗预计2032年提升10倍 [3] 产品发布 - 发布万亿参数旗舰模型Qwen3-Max 预训练数据达36T tokens [1] - 推出视觉语言模型Qwen3-VL 支持256K上下文并可扩展到百万token [1] - 推出全模态模型Qwen3-Omni 支持文本 图像 音频及视频输入 低延迟至234ms [1] 技术突破 - 推出高密度AI服务器 单柜达144节点 [1] - 新一代网络架构HPN8.0 算力网络覆盖全球29个地域和91个可用区 [1] - 开源模型超300个 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 [1] - 魔搭社区聚集1600万开发者 [1] 生态布局 - 发布智能体开发平台"无影AgentBay" 支持多模态交互 覆盖政务 医疗 物流等场景 [1] - 菜鸟"关务助手"实现秒级通关合规判断 [1] - 瓴羊营销Agent全流程效率提升80% [1] - 夸克接入Midjourney V7 提供无门槛AI生图服务 [1] 行业趋势判断 - AI技术和应用落地加速 token消耗量每2-3个月翻倍 [2] - 最近一年全球AI投资额超4000亿美元 [2] - 未来五年AI累计投资将超4万亿美元 [2] - 通用人工智能AGI将向超级人工智能ASI演进 [2] - 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 [2] 公司战略与投资 - 积极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 [3] - 计划追加AI投资 预计2032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 [3] - 公司在芯片算力 应用及服务实现全栈式布局 [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本月至今公司股价涨幅51% [3] - 现价对应2026日历年18倍市盈率 [3] - 采用SOTP估值 淘天电商给10倍市盈率 淘宝闪购1.2倍市销率 海外电商P/GMV 0.2倍 阿里云6倍市销率 [3] - 目标价上调至200美元/195港元 原为165美元/159港元 [3]
从“通用人工智能”到“超级人工智能” ,人与AI共同未来的展望 | 观产业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9-26 15:05
人工智能发展三阶段 - 第一阶段智能涌现:大模型通过理解全球数字化知识集合 具备泛化智能能力和通用对话能力 逼近人类各学科测试顶级水平如国际数学奥赛金牌水平 [2][3] - 第二阶段自主行动:AI具备使用工具能力 可连接数字化工具完成真实世界任务 通过Coding能力解决复杂问题 自然语言成为AI时代源代码 [3][4] - 第三阶段自我迭代:AI连接真实世界全量原始数据 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模型升级迭代 最终形成超越人类智能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6][7][8] 大模型作为下一代操作系统 - 大模型将替代现有OS地位 成为承载用户 软件与AI计算资源交互调度的中间层 自然语言是编程语言 Agent是新型软件 Context是新型Memory [9] - 大模型允许任何人用自然语言创造无限应用 潜在开发者从几千万增至数亿规模 模型部署方式多样化 将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并具备持久记忆 [10] 超级AI云作为下一代计算机 - 大模型运行于AI Cloud之上 需要海量计算资源支持 计算范式从CPU为核心转向GPU为核心 需要更稠密算力 更高效网络和更大集群规模 [11] - 超级AI云需具备充足能源 全栈技术 数百万GPU/CPU协同运作 全球可能仅存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AI能力将以Token形式产生和输送 [11]
阿里ASI时代下,首个影像智算一体机发布
钛媒体APP· 2025-09-26 10:13
国务院政策部署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全面部署AI+行动 预示AI将成为各行业重点发展数字技术 [1] 行业技术升级 - 医疗一体机行业正式告别"单一场景工具化"1.0时代 迈入"数据-模型-算力"三位一体2.0新阶段 [1] - 传统单病种AI模型开发需投入上千万元 数十万张标注影像 研发周期长达3-5年 [5] - 单一胸部CT结节检测模型训练需耗费百万级数据与18个月周期 [5] - 影禾医脉推出全球首个多模态全流程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影禾觅芽®" 基于千万级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训练 实现小样本快速微调 [6] 产品发布与突破 - 一脉阳光与影禾医脉联合阿里云发布"医学影像大模型智算一体机MIIA-X1" 实现硬件+软件完整闭环 [1] - 该产品是首个实现医学影像大模型与一体机深度集成的解决方案 重构医疗AI落地逻辑 [12] - 产品优化影像辅助筛查效率与精准度 开启医疗AI"部位级筛查时代" [13] 市场需求与趋势 - 企业更倾向私有化部署大模型 一体机成为绝大多数企业部署大模型首选 [2] - 一体机咨询量大幅上升 主要用户集中在金融 教育 医疗 政府等数据安全要求高行业及工业领域 [3] - 医疗数据安全是医疗机构不可触碰底线 一体机本地化部署更适合当前医疗机构AI应用 [15] 行业应用场景 - 医疗行业AI应用明确落地两方面 提升医疗工作者效率与推动诊疗模式转型 以及提升新药研发效率 [15] - 头部医院已部署DeepSeek大模型 用于病例查阅 诊疗指南分析和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16] - 医疗AI应用场景包括问诊 分诊等基础大语言模型问答 以及辅助医疗决策 CT影像识别等多模态应用 [5] 生态合作与战略 - 一脉阳光 影禾医脉与阿里云三方协同生态 共同推动医学影像AI从实验室技术走向临床标配 [14] - 三方未来围绕多中心科研数据治理 基座模型微调优化 AI辅助诊疗落地三大方向深度合作 [16] - 合作包括构建标准化科研数据库 优化MIIA基座模型训练效率 联合开发肿瘤影像诊断和慢性病随访专项AI工具 [16][17] 技术优势与行业价值 - "影禾觅芽®"模型实现跨模态 全场景 强泛化核心优势 彻底打破传统AI 1.0时代报告碎片化痛点 [6][13] - 一体机解决方案使AI适配医院 从技术输出升级为生态赋能 [12] - 医疗AI能弥合医疗资源不平衡问题 降低患者候诊时间 提升就医体验 [15]
吴泳铭坦露野心,阿里猛涨3000亿港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21:09
公司战略转型 - 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提出AI发展新方向 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并非终点 而是超级人工智能ASI的起点 [2] - 阿里云重新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未来阿里因提供AI才需要提供云 [3] - 公司积极推进三年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并持续追加投入 计划到2032年将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比2022年提升10倍 [3] - 近两年阿里有意弱化618和双11概念 云栖大会可能取代双11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观察窗口 [6] 技术产品进展 - 阿里通义开源300余个模型 覆盖全尺寸及LLM 编程 图像 语音 视频等全模态 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 衍生模型17万个 稳居全球第一 [8] - 通义大模型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调用市场占比第一 全球超100万家客户接入 [8] - 阿里云CTO周靖人发布覆盖语言 语音 视觉 多模态 代码等领域的大模型技术产品 在模型智能水平 Agent工具调用 Coding能力 深度推理 多模态取得全面突破 [3] - 阿里云是全球少数在大模型和云计算方面实现全栈自研并联合创新的云计算公司 [9] 业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吴泳铭演讲后阿里港股股价直线拉升 收盘上涨9.16% 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港股市值达3.28万亿港元 [6] - 阿里云收入增速从吴泳铭接任后首个季度的2% 加速增长至26% [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阿里云稳居第一 超过第二到第四名总和 [15] - 互联网和消费电子公司大模型交互出现几十倍增长 制造业 传统企业 政府 金融机构已将大模型嵌入企业级流程 [9] 领导层与执行能力 - 吴泳铭是阿里AI转型的关键决策者 提出战略聚焦和非重点业务收缩 成功说服马云将AI作为核心战略 [8][15] - 吴泳铭具备技术 商业和资本运作的综合能力 是阿里004号员工和第一名程序员 曾主导淘宝 支付宝 阿里妈妈等产品研发 [16][17][18] - 吴泳铭将ASI发展分为三阶段:智能涌现 自主行动和自我迭代 认为行业当前处于自主行动阶段 [20] 行业应用与客户需求 - 央企和国企的模型场景使用量级远超预期 场景从难以寻找变为难以收敛 [11] - 传统行业出现AI人才全面匮乏 有能源企业选拔50-60人脱产一年学习AI [11] - 工业质检 巡店 导购等功能通过大模型批量应用于生产环节 呈现线性增长和高黏性 [9] - 阿里云已打通不同Agent的鉴权方式 未来可能在集团层面实现Agent统一通信协议和互相调用 [11]
阿里首提"超级人工智能"背后:通义千问与当虹科技等协同打通场景"最后一公里"
格隆汇· 2025-09-25 13:13
阿里巴巴AGI战略 - 公司认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是确定性事件 并将发展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作为终极目标 [1] - 公司通过通义千问大模型基座与当虹科技等企业合作 协同打通智能剪辑和多模态生成等应用场景 [1] 当虹科技合作动态 - 公司与阿里云签署合作协议 围绕大模型基座展开深度合作 [1] - 合作重点为共同推动AI多模态与空间智能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