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AURA
搜索文档
“油电混共进全智”,一汽-大众大众品牌给出智电时代合资新答案
中国经济网· 2025-11-26 09:47
与此同时,全新揽境、迈腾、全新一代速腾L、高尔夫GTI等,与一汽大众全球首款CMP平台概念车ID.AURA及ID.4CROZZ等新能源车型同台展示,全方位 展现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强大产品阵容。 面对汽车行业进入油电均势期,以及"无智能,不汽车"的产业现状,站在3000万辆新起点的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一往无前的勇气,给 出"油电混共进全智"的智电时代合资新答案,背后则是"技术自研+与中国科技企业合作"相辅相成的底气。 11月21日,第二十三届广州汽车国际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广州车展")正式开幕。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3000万信赖出众向新"为主题,携全新探岳L PHEV、全新揽巡两款革新力作登场。 随着"智电化"战略转型进入深水区,以及每年百亿元资金的研发投入,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将不断缩短研发周期,未来有望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拓展更 多的技术边界,让大众追求的"既要又要还要"成为可能。 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和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关键节点。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新能源销量达到171.5万辆,占比新车总销量的 51.6%,成为不加任何前缀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燃油车" ...
与进博会同频共振,“全勤生”大众汽车集团的坚守与期许
中国经济网· 2025-11-05 12:50
进博会作为战略平台的价值 - 进博会是一个超越普通展会的多功能、综合性国际合作平台,彰显中国政府推动高水平开放和维护经济全球化的理念[3] - 与主要面向专业受众的普通车展不同,进博会能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展示最新成果[3] - 政府对进博会的支持以及主办方的组织工作持续专业化,例如通过发放“首日贴”等细节优化参展体验[3] 大众汽车集团的参展战略演变 - 参展重点从2018年首届进博会时的进口燃油车型与技术,转向2019年第二届开始的新能源技术与电动汽车产品[4] - 参展内容持续进化,从展示进口车、燃油车到展示技术、新能源车,再到全方位展示未来规划与理念[5] - 集团对进博会的重视不断升级,参展品牌从3个增加至包括CARIAD在内的多个品牌,且自2024年起全球董事会成员开始参与[5] 产品与技术展示重点 - 本届进博会大众品牌展示ID EVO、ID AURA和ID ERA三款概念车,这些车型由大众汽车总部为中国市场特别设计和打造,搭载最新纯电及增程技术,并计划于2026年全部国产并投入市场[4] - 近年来参展成果全面覆盖产业核心领域,包括电动平台、充电方案、电池安全技术及智能产品[4] 品牌传播与社会责任实践 - 品牌传播愈发系统化,2024年社交传播效果较2023年显著提升,目标为实现触达率增长25%以上,并邀请车主、合资厂达人、大学生等群体扩大潜在消费层触及[5] - 进博会成为展示企业公益和可持续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例如2020年在进博会上宣布“绿带行动-大众中国公益林项目”,承诺10年支持10个生态脆弱地区修复生态[5] 对未来进博会的期待与建议 - 希望主办方能进一步加大对汽车展区的宣传力度以提升影响力,并在进出口方面给予参展企业支持政策以回应外企诉求[6] - 期盼进博会持续举办,因其是稀有的综合性展会,能将各个行业和层面的人融合在一起交流[6] - 建议主办方更多地传播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公益项目,使进博会内容更多元、更有温度[6]
一汽-大众3000万辆之后:待解自主品牌围攻考题
北京商报· 2025-11-02 21:28
公司里程碑与历史发展 - 公司成为国内首家累计产销突破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 [1] - 公司成立于1991年,由中方持股60%,德方(大众汽车、奥迪汽车等)合计持股40% [3] - 公司从单一品牌(捷达)一款车型起步,34年间发展出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30余款车型的产品矩阵 [1][3] - 公司2014年产销达1000万辆,2020年达2000万辆,2024年达3000万辆,实现千万级跨越 [4] - 公司目前拥有员工3.4万人,整车年产能达255万辆,建有五大生产基地 [3] - 公司于2019年超越上汽大众,登顶全国车企销量排行榜冠军 [4] 当前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市场累计零售629.9万辆,同比下滑15.7%,但德系品牌销量占比仍超六成,同比仅下滑9% [5] - 2022年比亚迪以全年186.3万辆、同比增长208.64%的成绩反超公司,成为销量冠军 [5] - 2024年9月公司批发量为14.3万辆(不含进口),同比下滑3.8%,在合资车企中排第一位,总榜排第五位 [6] - 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奇瑞通过新能源车在A+级和B级市场不断上探,挤压公司市场份额 [6] - 公司奥迪品牌面临奔驰、宝马的竞争,同时受到自主新能源品牌上攻的压力 [6] 近期业绩与战略转型 - 2024年10月公司实现整车销量约13.9万辆(含进口车),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8] - 公司大众品牌2024年10月销售84084辆,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 [8] - 公司设定未来年产销量规模目标为200万辆 [9] - 未来五年计划推出近30款全新产品,其中新能源产品超20款 [9] - 2025年起将新增11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车型,包括6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和1款燃油车 [9] - 将采用专为中国设计的CMP纯电平台,预计成本降低40%,研发周期缩短30% [10] - 将采用由CARIAD中国、大众中国科技公司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的CEA电子电气架构 [10] - 公司后续将每年投入约100亿元用于研发,聚焦智驾、软件等核心赛道 [10] - 项目研发周期目标压缩50%以上,计划在2027-2030年实现L3及以上自动驾驶 [10]
一汽—大众·自强致远丨一汽—大众6月销量超16万辆 领衔合资擘画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2025-07-04 14:07
销售业绩 - 6月整车销售160,110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15.1%,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1] - 大众品牌单月交付87,048辆,同比激增12.5%,领跑合资阵营 [1] - 奥迪品牌交付61,010辆(含进口车),同比增长15.7% [1] - 捷达品牌交付12,052辆,同比增长33.4% [1] 产品战略 - 全新探岳L在智能辅助驾驶、智慧座舱、安全性能等方面实现突破,打破燃油车智能局限 [3] - 奥迪Q6Le-tron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首次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 [3] - 奥迪A5L系列推出四款车型,涵盖全域智混版及运动版 [3] - 捷达VA7聚焦家庭客户对安全、空间与经济性的需求 [3] - ID.AURA概念车专为中国市场设计,体现智能化电动出行趋势 [5] - 公司推进"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策略,构建燃油、混动、纯电多技术路径并举的商品矩阵 [5] 服务与渠道 - 大众品牌启动组织流程变革,转型为"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 [6] - 一汽奥迪与中升集团战略合作整合渠道资源 [8] - 大众品牌"百店千家"计划年底渠道总量预计突破1000家 [8] - 奥迪品牌推出"卓·悦服务Plus",大众服务品牌升级"匠·心服务"并新增15项客户权益 [8] - 公司连续16次荣登"中国杰出雇主"榜单,强调员工满意度与客户满意度的关联 [10] 战略布局 - 2026年起将新增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一汽-大众主导混动动力总成开发 [13] - 大众品牌新能源商品将引入CMP电动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 [13] - 2030年前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覆盖多场景、多能源形态需求 [13] - 与中汽中心战略合作,聚焦新能源汽车安全、数字化等核心领域 [13] - 参与"珠穆朗玛"计划,共创新能源汽车安全标杆 [13] 行业定位 - 公司以创新驱动夯实商品根基,服务升维筑牢客户信赖,战略破局锚定未来方向 [14] - 展现出合资领军企业的转型定力与发展韧性 [14] - 通过体系化优势引领行业变革,服务中国客户美好出行 [14]
大众起飞前夜的第一场人事任命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0 07:06
大众中国管理层变动 - 齐泽凯将于7月1日接替孟侠出任大众品牌中国CEO [4][7] - 齐泽凯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曾在宝马负责生产流程优化,2018年加入大众集团负责生产战略规划 [9][10][11] - 2020年出任大众南非董事总经理,成功应对疫情和芯片短缺危机 [12] - 2022年调回德国总部负责MQB产品线管理,直接向大众品牌CEO施文韬汇报 [14][15] 齐泽凯的职业背景与优势 - 在生产、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和产品战略方面经验丰富 [16] - 曾在麦肯锡担任7年副总监,具备战略咨询背景 [17] - 经历过跨文化训练,包括在南非和中国的任职经历 [12][16] - 产品专家型管理人才,适合统筹大众中国三家合资企业的协同 [21] 大众中国2026年产品规划 - 将推出至少6款纯电车型,其中4款基于CMP平台和CEA架构的紧凑型SUV,价格约2万欧元 [23] -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各推两款,大众安徽推出两款基于小鹏G9的B级车型 [24] - 2026年已知新车共8款,包括ID.AURA轿车和ID.ERA增程SUV等 [25][26] - 2026-2030年将大力推出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增程和插混三种形式 [27] 技术平台与研发进展 - 电子电气架构CEA已可横跨A级至C级车型 [28] - 大众中国正评估CEA在奥迪平台上的应用可能性 [29] - 2023年底至2024年初推进L2+级别驾驶辅助,2025年底实现L2++,2027年后规划L3级 [32][33] - CEA研发团队正从北京向合肥集中,未来可能以合肥为中心 [37][38] 合资企业差异化战略 - 一汽-大众定位年轻化家庭市场,上汽大众主打高端美学,大众安徽聚焦个性创新 [30] - 仍将采用双车战略,通过设计和价格体现差异化定位 [30] VCTC与CARIAD合并传闻 - 内部传闻VCTC可能合并CARIAD中国,但官方否认 [34][40] - CARIAD中国与VCTC正联合开发基于小鹏EEA的CEA架构 [34] - CARIAD中国的全球平台软件业务可能在未来4-5年萎缩 [38]
一汽大众再动营销体系,“合资一哥”难解新能源转型困境
新浪财经· 2025-06-13 18:11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启动大规模组织变革,重组后台市场部和客户运营部,强化品牌终端影响力和客户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 [1] - 中台新成立商品经营部,负责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在车型定义早期介入研发部门 [1] - 提级建立商品营销经营委员会,对各车型条线负责人充分授权以提升决策效率 [1] - 此次变革涉及市场、营销、客户、渠道、商品和售后六大板块,从开始到落地运转仅用时不到两个月 [2] 新能源转型困境 - 公司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8.5%降至2024年的7%,今年1至5月继续跌至6.8% [2] - 三款在售新能源车型5月合计零售销量只有2617辆,仅约占整体销量的2% [2] - ID.6 CROZZ和ID.7 VIZZION月销量已降至两位数,部分门店已无展车 [2][5] - 2025款ID.4 CROZZ裸车价最低降至12万元,较上市价下调约3万元,但每月门店仅能卖3到4辆 [3] 产品竞争力问题 - ID.7 VIZZION软件能力在上市之初即难以和国内同级产品相抗衡,缺乏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5] - 上汽大众主动放弃导入ID.7 VIZZION的双胞胎车型 [5] - 早期ID.运营中心未取得理想效果,现已被拆分 [6] - 传统4S店模式难以满足新一代消费者对智能座舱体验的需求 [7] 未来战略布局 - 从2026年起将新增10款专为中国市场的全新车型 [6] - 明年导入全新车型ID.AURA,基于本土开发的CMP平台和CEA电子电气架构,具备高级城区辅助驾驶功能 [8] - 需从面向经销商的To B营销转变为面向消费者的To C营销 [1] - 需以新的沟通方式触达00后核心用户群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Z世代选车主阵地转向线上,更愿意主动了解深度内容而非传统广告 [7] - 在Z世代新能源汽车品牌偏好中,传统合资品牌只有5%,而新能源专家品牌达42% [8] - 传统燃油车品牌在新能源时代面临转型困难,需在品牌层面进行彻底变革 [9] - 新能源专家品牌在年轻消费者心中更具专业性和领先性 [8]
一汽大众4月在华销量下滑 转型仍面临挑战
财经网· 2025-05-21 09:22
一汽-大众2025年4月销量表现 - 4月整车销售113406辆 其中大众品牌68001辆(同比+7 9%) 奥迪品牌36900辆(含进口车) 捷达品牌8505辆 [1] - 燃油车份额同比提升0 4个百分点 大众品牌燃油车份额提升0 7个百分点 [1] - 4月销量环比3月下降26 6%(11 3万vs15 4万) [1] - 1-4月奥迪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居首 [1] 大众集团全球及中国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球销量213 36万辆(同比+1 4%) 营业收入776亿欧元(同比+2 8%) 营业利润29亿欧元(同比-37%) [2] - 中国市场一季度销量64 41万辆(同比-7 1%) 占全球销量30% [2] - 2024年一汽大众销量165 91万辆(含进口车) 同比下滑13% 占大众全球销量18% [2]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286 6万辆(同比+35 5%) 渗透率40 9%(较2023年+9 3pct) [2]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5年预计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650万辆(含出口) 增速30% 渗透率超50% 内需1500万辆(渗透率55%) [3] - 自主品牌(比亚迪/奇瑞/吉利)及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加速崛起 [3] 大众电动化转型战略 - 上海车展发布ID AURA纯电轿车 ID EVO全尺寸纯电SUV ID ERA增程SUV 计划2027年前在华推20+款新能源车 [4] - 2026年起将新增11款本土化车型(6纯电+2插混+2增程+1燃油) 捷达首款纯电车型2026年上市 [4] - 基于CMP平台推出两款纯电车型 搭载CEA电子架构(含自动驾驶功能) [4] - 本土化团队主导开发 捷达纯电车型采用一汽自研SOA架构 [5] 市场竞争格局 - 新能源时代传统燃油车竞争优势减弱 品牌认知分化加剧 [5] - 本土品牌崛起挤压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与盈利空间 [5]
一汽-大众4月在华销量环比下滑 电动化转型仍面临销量挑战
财经网· 2025-05-15 16:54
一汽大众2025年4月销量表现 - 4月整车销售113406辆,环比3月15.4万辆显著下滑[1][3] - 大众品牌销售68001辆(同比+7 9%),燃油车份额提升0 7个百分点[1] - 奥迪品牌销售36900辆(含进口车),1-4月国产豪华燃油车市场份额第一[1] - 捷达品牌销售8505辆[1] 大众集团全球及中国市场动态 - 一季度全球销量213 36万辆(同比+1 4%),但中国市场下滑7 1%至64 41万辆(占全球30%)[4] - 一季度营业收入776亿欧元(同比+2 8%),营业利润29亿欧元(同比-37%)[4] - 2024年一汽大众全年销量165 91万辆(同比-13%),占大众集团全球销量18%[6]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 6万辆(同比+35 5%),渗透率达40 9%(较2023年+9 3个百分点)[6] - 2025年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1650万辆(增速30%),内需渗透率或超55%[6] - 自主品牌(比亚迪/奇瑞/吉利)及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加速崛起[6] 大众电动化转型战略 - 上海车展推出ID AURA纯电轿车、ID EVO全尺寸SUV及ID ERA增程SUV[7] - 2027年前将在中国推出超20款新能源车,2026年起新增11款定制车型(含6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7] - CMP平台将推出两款搭载CEA电子架构的纯电车型,支持高级自动驾驶[8] - 捷达首款纯电车型采用一汽自研SOA架构,本土化团队主导开发[8] 市场竞争与挑战 - 燃油车时代优势(品牌积淀/产品品质)面临新能源市场重构[8] - 市场份额与盈利空间受本土品牌双重挤压,重返第一梯队存不确定性[8]
新技术、新商品、新面貌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上海车展擘画转型新篇章
证券之星· 2025-04-29 12:11
核心观点 - 一汽-大众在上海车展展示全面电动智能化转型成果,包括CMP平台概念车ID AURA、智慧座舱及全新揽境等重磅车型 [1][2][4][6] - 公司加速推进"油电混共进、油电混全智"战略,计划2026年起推出10款新能源车型 [10] - 通过本土化研发主导权提升和核心技术突破(如CEA电子架构、CMP平台),实现研发效率提升30%及产品竞争力升级 [2][10] 产品与技术亮点 CMP平台概念车ID AURA - 全球首款基于CMP平台的纯电紧凑型轿车,搭载CEA电子电气架构,支持AI座舱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融合 [2] - 新平台使车型研发上市速度提升30%以上,造型设计更年轻动感 [2] 舒感智域座舱 - 采用智能音乐玻璃技术,能耗较传统扬声器系统降低72% [4] - 智能前端性能达行业方案3倍,实现设备间毫秒级互联 [4] - 应用纳米陶瓷涂装工艺,体现公司在涂装领域的技术积淀 [4] 全新揽境SUV - 车身尺寸为大众品牌全球最大SUV,得房率87.2%,第三排未放倒时可容纳4个行李箱(2个24寸+2个20寸) [6] - 搭载第五代EA888 2 0T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23 5%,峰值扭矩提升14 3%,WLTC工况油耗8 33L/100km(降低3 7%) [8] - CO2排放减少3 2g/km,满足严苛环保标准 [8] 战略规划 - 2026年起将推出10款新车型:5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混动+1款燃油车,全部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制 [10] - 从"全球协同"转向"本土主导",强化商品定义、开发节奏与场景化体验设计的主导权 [10] - 推出全系燃油SUV"双终身质保"政策,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新标杆 [11] 行业影响 - 上海车展展示的技术成果(CMP平台、CEA架构、智慧座舱)标志公司在电动智能化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2][4] - 通过空间优化(揽境得房率87 2%)和动力系统革新(油耗降3 7%+功率升23 5%)重新定义细分市场标准 [6][8] - 加速新能源产品布局(10款新车型)响应中国快速迭代的智能电动出行需求 [10]
深化“油电混全智”策略,一汽-大众:要做一场真正的“全面作战”|聚焦2025上海车展
华夏时报· 2025-04-28 20:31
战略布局与技术投入 - 公司发布全球首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新能源概念车ID AURA,并展示全新揽境、揽巡等车型及全自研智慧座舱,体现未来商品设计及技术方向 [2] - CMP平台兼容电动、混动及插混,紧凑型车型轴距超2米8,CEA电子电气架构可融合AI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等技术 [3] - 全自研舒感智域座舱首创智能音乐玻璃,降低72%扬声器能耗,实现毫秒级设备互联 [3] - 第五代EA888发动机最大功率提升23 5%,峰值扭矩提升14 3%,能耗进一步优化 [4][5] 本土化战略与产品规划 - 公司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2026年起新增11款本土化车型(6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1款燃油) [6] - 新能源产品将引入CMP平台和CEA架构,公司深度参与本土化研发并主导混合动力开发,2030年前推超20款新车 [6] - 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规模有望达1000万辆,占全球50%,公司通过本土化战略提升市场份额 [6] 市场表现与燃油车策略 - 2023年Q1公司整车销售15 4万辆(3月数据),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1 4%,大众品牌燃油车份额提升1 1个百分点 [7] - 年内将上市全新揽境、速腾、揽巡等燃油新车,坚持"油电混全智"策略,强调燃油车技术优势与电动化并行 [7] 行业趋势与竞争态势 - 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成为全球焦点,跨国车企需加速本土化研发以抢占份额 [6] - 公司通过中德战略合作升级,展示"深耕本土"能力,强化合资品牌领先地位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