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ndustrial Copilot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工业AI是根本性的“范式革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0 07:40
(原标题:专访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工业AI是根本性的"范式革命") 金秋时节,八方来客齐聚"四叶草",共赴进博之约。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10日在上海 举办,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 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8年来,进博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全球共享平台,持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在产业共振、创新共融和生态 共建上的深度互动,这在充满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在飞速发展的AI 浪潮下,都显得意义非凡。"西门 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感 叹。 对于中国市场下一个十年的增长机遇,肖松表示,人工智能、高端智能制造、能源转型等领域将成为产 业升级的关键。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AI赋能制造业,让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西门子深耕中国153余年,中国市场对我们而言,不仅仅是销售市场,更是创新源泉。我们的"中国经 验"可以概括为:全球技术赋能,本土智慧创新,构建韧性生态。 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或颠覆想象。肖松预计,工业AI为世界带来的改变,其深远程度堪比电力对世 界的重塑。 ...
第八届进博会前瞻:汇聚全球“高精尖”新意十足
中国新闻网· 2025-11-02 19:21
展会核心亮点 - 第八届进博会展示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汇聚全球"高精尖"科技创新成果 [1] - 展会成为全球创新产品"首发首秀"重要舞台,包括全球首发小直径可控扩张血管支架和新款制药专用X光机等多款产品 [1] - 中国馆将展示CR450动车组模型、月球科研站沙盘、6G应用场景裸眼3D展示及脑机接口平台等前沿科技 [1] 参展公司与行业 - 全球十大工业电气企业、四大粮商等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参与,多家医疗领域跨国企业携慢性疾病、罕见病治疗产品亮相 [1] - 丹佛斯展示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其冷水系统采用磁悬浮无油技术,电源使用效率优化至1.15,相比传统系统节能超40% [2] - 西门子将带来10余款AI驱动产品与解决方案,其生成式工业AI助手在中国市场首次试点应用,使程序开发时间缩短30%,产线调试周期缩短30%,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 [2] 新兴消费趋势 - 展会引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体育经济、汽车文旅等新消费题材,并将银发经济从医疗展区拓展至消费品展区 [3] - 围绕中国"体重管理年"行动,农食、医疗及消费品等展区将集中呈现从饮食调控到健康生活方式的全链条前沿成果 [3] - 首次设立"跨境电商优选平台"及"跨境电商服务区",依托"数字进博"平台助力境外展品精准对接中国市场 [3]
“AI+制造”浪潮已来 工博会展现新型工业化新图景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02:27
工博会主题与前沿技术展示 - 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展示制造业发展路线 [1] - 展会汇集超导、可控核聚变、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突破性探索成果,展示未来工业在极大、极小、极轻、极精、极智等维度的发展图景 [1] - AI与制造的深度融合被视为不可阻挡的行业浪潮 [1] 机器人行业创新与竞争 - 机器人展区呈现激烈竞争格局,上海机器人“四小龙”(新时达、柴孚、新松、节卡)与国际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同台展示 [2] - 节卡机器人全球首发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实现从点位编程到作业能力泛化,具备微米级精度和AI赋能 [2] - ABB首发新一代高性能大型机器人IRB6750S,最大有效负载350kg,路径精度精确到0.9mm,重复定位精度0.06mm,搭载OmniCore控制器平台使能耗降低20% [4] - ABB认为行业处于AI与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关键转折点,通过3D AI视觉、力控传感和自主导航等技术赋予机器人更高自主性 [4] 工业AI应用与价值体现 - 西门子生成式工业AI助手Industrial Copilot在中国市场首次试点应用,助力中科摩通将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的程序开发时间减少30%,产线调试周期缩短30%,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 [5] - 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产业智能化升级,成为推动工业变革的核心动能 [4] - 行业调研显示,因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和技术成熟度不足,在工业智能体应用方面领先的企业仍为少数 [5] - 工业AI的成功落地依赖于对需求场景的精准捕捉以及技术、数据与行业机理的深度融合 [5]
未来智造局|2025工博会观察:AI驶向工业深处 小微工厂站上世界舞台
新华财经· 2025-09-26 22:13
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深度与广度 - 人工智能在工业的落地已从局部智能化改造转变为产业模式的全面改变 [1] - 2025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汇聚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中外展商及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 [1] 机床与加工环节的智能化突破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机床智能体"μAI"实现机床自主规划生产工艺与技术路径 [2] - "μAI"智能体可将加工效率提升40%至60% 相比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3] - "μAI"已应用于航空发动机 飞机结构件等高标准金属零部件加工 实操精度达10的负6次米 [3] 工业设计与制造流程的AI赋能 - 西门子生成式AI工业助手Industrial Copilot在中国首次试点 应用于新一代新能源汽车EMB装配设备 [3] - Industrial Copilot将设计周期缩短30% 变更效率提升50% 减少材料浪费与返工成本 [4] - 在调试环节 Industrial Copilot将现场调试周期压缩30% 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 [4] 供应链与中小企业AI赋能 - 海智在线平台通过AI工具解决80%非标准件供需对接卡点 助力小微企业跨界进入高附加值领域 [5] - 平台使用200多个标签标准化工厂产能数据 150多个标签解析采购需求 实现以图搜图精准匹配 [6] - 一家年产值300万元小厂为全球顶尖缝纫机企业制造23款高难度零部件并将交期缩短30% [6] - 海智在线十年来为107个国家和地区的28万客户制造上百万种零部件 [7] 机器人技术向具身智能进化 - 协作机器人厂商向具身智能领域进发 越疆科技展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 [8] - 越疆机器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与地区 服务汽车 3C 半导体 锂电等行业 [8] - 节卡机器人全球首发JAKA EVO工业具身智能平台 实现多形态机器人自主感知与智能决策 [9] - JAKA EVO平台已服务12个标杆项目 在汽车 3C电子领域展开场景验证 [9]
在工博会找一个“AI脑”|品牌新事
吴晓波频道· 2025-09-26 08:21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人工智能正成为企业应对竞争压力和实现战略升级的核心手段,其发展路径是从解决工业制造中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等具体问题出发 [7] - 工业AI的落地是“寻路者”(需求方企业)与“搭台者”(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具体场景中共同定义的过程,其关键价值在于实现“人机再分工”,提升系统效率 [9][29] - 工业AI应用正从替代“工业肢体”的自动化初级阶段,向成为主导认知、决策的“第二大脑”的高级阶段演进,其可靠性通过“数字孪生+AI”的融合方案得以保障 [18][23] 工业AI的市场需求与驱动力 - 企业寻求AI解决方案的驱动力包括清晰的竞争生存压力以及主动求变以赢得未来的战略意志,AI已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手段 [12]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物流供应链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已超过37%,其中运输场景渗透率达78%,仓储与安全管理渗透率分别为47.27%和52.73% [12] - 采用智能采购供应链的企业,采购效率可提高30%以上,采购周期可缩短50%以上,不拥抱AI的企业将在成本和效率方面陷入竞争劣势 [13] -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47%在中国,超过半数AI专利由中国持有,中国企业正积极应用AI [13] - 埃森哲调研显示,53%的中国企业正通过AI连接和融合多个流程,比全球水平高11个百分点,18%的领先中国企业正以AI为核心重新设计端到端的流程 [15] 工业AI的应用层级与核心能力 - 工业AI应用存在从初级到高级的演进:初级阶段是替代“工业肢体”,实现自动化升级,解决“人眼累、人手慢、人判断不准”的痛点 [18][20] - 高级阶段是成为工业的“第二大脑”,主导认知和决策,通过整合生产全环节数据来优化生产排程、预测设备故障、调整工艺参数 [20] - 与消费级应用不同,工业场景试错成本极高,一个未经充分验证的算法建议可能导致产品报废、设备停机或安全事故 [20] - “数字孪生+AI”的融合解决方案是实现可靠落地的关键路径,通过在数字世界构建1:1虚拟模型进行模拟测试,确保物理世界中的“一次正确” [23] 领先企业的解决方案与实践 - 西门子展示了其工业AI解决方案,例如与中科摩通合作的智能装配设备,靠AI助手将程序开发和调试周期各缩短30% [9] - 西门子提出的“一次正确”理念,旨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帮助企业极大减轻隐性试错成本,并使过去因风险过高而不敢尝试的深度优化成为可能 [23][25] - 该方案解决了工业制造中“经验难复制”的痛点,将依赖老师傅个人经验的“手搓”式决策,转变为可标准化、规模化复制的AI智能决策 [25] - 西门子是AI领域的早期探索者,其AI布局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1973年获得首项AI相关专利,2022年后推出生成式AI产品Industrial Copilot并荣获赫尔墨斯奖 [30] - 西门子的工业AI解决方案基于其在工业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并率先在自身工厂中经过验证后才推向客户 [31][33]
与近40家企业在工博会签约,西门子全面本土化
第一财经· 2025-09-24 18:27
西门子本土化战略与市场表现 - 西门子在工博会与近40家企业签约以拓展合作生态,全面实现本土化[1] - 公司推出一款适配本土操作系统麒麟的机架式IPC产品,作为对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1][5] - 跨国工业巨头正加大中国本土化投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1][6] 生成式AI应用与试点成果 - 西门子展示基于生成式AI的应用Industrial Copilot在中国的首个试点应用[1] - 与中科摩通展示的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是生成式工业AI助手的首次试点应用,可将程序开发时间减少30%,产线调试周期缩短30%,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4] 工业AI部署现状与挑战 - 行业报告显示,43%的企业尚未部署工业智能体,仅8%实现多场景应用[3] - 制约AI部署的主要因素为部署成本高、专业人才缺乏和技术成熟度不足[3] - 企业普遍将稳定性与可靠性作为应用工业智能体的核心考量[3] 西门子数字化业务生态与用户基础 - 通过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公司在中国已拥有53万用户[3] - 该平台的生态合作伙伴中超过60%与AI相关[3] 公司财务表现与业务重点 - 西门子2025财年第三季度新订单额同比增长28%至247亿欧元,营收增长5%至194亿欧元[6] - 数字化工业集团的软件业务表现不及上年同期水平,仍面临市场挑战[6] - 数字化产品,尤其是工业AI相关产品是公司近年在中国重点发展领域[4]
2025工博会:AI与机器人成主角
国际金融报· 2025-09-24 09:16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于9月23日在上海开幕 全球约3000家展商携前沿技术亮相 展示人工智能 机器人及绿色制造领域成果 [2] 人工智能工业应用 - 西门子与中科摩通合作的新能源汽车EMB智能装配设备采用生成式工业AI助手Industrial Copilot 程序开发时间缩短30% 产线调试周期缩短30% 人工与物料损耗降低10% [5]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展示代理式AI自动化平台"天工开物" 融合实时视觉AI监控 RAG技术与物联网设备 打造通用型AI数据管理平台 [10] 机器人技术创新 - 越疆机器人推出"超级工厂"多形态机器人协同平台 采用集中决策+分布式执行架构 人形机器人DOBOT ATOM实现全国首例工业跨场景多任务协同作业 [5][6] - 越疆轮式人形机器人ATOM-M具备±10mm重复定位精度 可完成电子元件焊接 无损抓取等精细任务 [6] - 中科新松睿可RICO轮式人形机器人采用双臂柔顺控制系统 实现柔性抓取与人机协作安全 [11] - ABB推出OmniCore EyeMotion视觉系统 可搭载所有配备OmniCore的机器人 调试时间缩短高达90% 节拍时间缩短50% [11] 绿色制造解决方案 - 台达展出AI数字化工厂方案 结合机器人 AI与数字孪生技术 实现整厂级绿色制造 [7] - 台达AI数据中心采用预制化 模块化理念与先进液冷技术 提升能效与功率密度 [7] 跨区域产业协同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组织54家港企考察团 与内地企业共探新质生产力前沿 展示AI自动驾驶轮椅 3D扫描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10]
抢先看!记者探馆2025工博会,见证AI与智造碰撞
国际金融报· 2025-09-22 23:55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9月23日至27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 吸引3000余名展商 其中近300家来自全球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规模水平达历史之最 [1] - 现场将有数千项新产品新技术发布 AI与工业深度融合成为核心主线 [1] 展区设置 - 首次设立AI+工业母机专区 集成电路专区 核电技术专区和创新孵化专区 目标打造中国工业4S店 [3] - 以极大 极小 极轻 极精 极智等维度梳理出392项"五极"展品 全景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 [3] ABB展示 - 展示运动控制 机器人和机械自动化等领域数十款尖端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 [5] - 重点展示基于外部引导运动功能(EGM)的动态路径跟踪与优化解决方案 使机器人能在复杂生产环境中快速准确跟踪和优化运动路径 [5] - 推出可自动规划路径的机器人拆垛解决方案 PoWa协作机器人螺丝锁付工作站和物料搬运方案 LeadPlus简易编程功能包等创新方案 [8] - "领御华章"本土化战略进阶 三大全新机器人系列Lite+ IRB 1200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和PoWa协作机器人重磅亮相 PoWa系列以紧凑型结构融合高速性能与协作能力 [8] 施耐德电气展示 - 以开放的软件定义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自动化和能源管理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数智化升级 [8] - 为生产制造 数据中心 楼宇建筑等场景提供AI增强的先进解决方案 实现全流程节能降碳 [8] - 在自身生产运营中全面部署AI 打造多个标杆性"灯塔工厂" 在华部署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 包括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21家世界级"零碳工厂"和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9] - 设立五大研发中心及AI创新实验室 包括中国自动化研发中心 [9] 新松公司展示 - 以"工业+AI"为核心主题 展示人工智能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 [11] - 免示教智能焊接系统通过AI视觉技术与运动控制算法深度融合 实现工件自动三维建模 焊缝识别与工艺优化 [11] - 呈现AI在装配 分拣 数字孪生等工业场景的落地应用 [11] 西门子展示 - 以"数实融合 新智增长"为主题 展示180余款产品与解决方案 [11] - "钻耀之心"产品矩阵升级至2.0版本 展出135款核心产品 贯穿现场层 控制层 操作层 管理层及云端层五层工业架构 [11] - 集中展出近20款AI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 展示工业AI全价值链创新成果 [12] - 生成式AI赋能的工业助手Industrial Copilot与NX CAD软件结合帮助工程师处理复杂数据 基于TIA博途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自动生成自动化代码 结合SiePA预测性分析系统提供设备诊断服务 [12] 上海电气展示 - 展示模拟吉林洮南全球首个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的沙盘模型 [14] - 采用自主研发的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等国际领先技术 将农林废弃物与绿电高效转化为绿色甲醇 填补国内规模化生产空白 [16] - 创新"绿电制氢+生物质气化"耦合模式 解决新能源时空分布难题 项目将在近期运抵上海港完成对法国达飞商用物流船的加注 实现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的绿色甲醇项目闭环 [16] 上海发那科展示 - 携20余套全场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亮相 赋能新质生产力 [16] - 首次发布全新R-50iA系列机器人控制柜 以强大性能 智能集成和安全防护三大核心优势实现机器人性能与易用性全面提升 [16] - CRX系列工业协作机器人负载分布从5kg-30kg 臂展分布从994mm-1889mm 具备安全可靠易用特点 [17] - 展出10余套全价值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为汽车 3C电子 新能源 食品饮料和金属加工等行业实现智能制造提供助力 [17] 其他创新产品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全球首发"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 由数控机床本体+AI Agent+世界模型组成 实现全球首个"零人工经验"加工路径自主生成 具备自主探索与自进化能力 [17][19] - 柴孚机器人展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5000千克的重载工业机器人 可应对整车举升 超大工装搬运及极端工况 [19]
欧阳劲松谈国际标准与法规视角下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路径
新华财经· 2025-07-28 13:5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和标准化国际合作 [1] - 发布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应用治理实践指南,分享全球标准化实践 [1] - 探讨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挑战与路径 [1] 国际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 ISO/IEC JTC 1框架下已发布多项基础性AI标准,包括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等 [3] - IEC重点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AI标准化,涵盖智能制造、预测性维护等 [3] - ITU通过"AI for Good"推进AI伦理、安全标准制定 [3] - 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将联合举办首届"国际人工智能标准峰会" [2] 区域/国家标准体系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建立首个基于风险的AI监管体系,对工业场景设强制性要求 [4] - 德国发布《AI标准化蓝图》,将工业制造列为优先方向 [4] - 美国NIST发布《AI风险管理框架》,强调可信AI评价指标 [4] - 各国标准体系在风险导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存在共识 [5][6] 工业AI应用案例 - 博世工厂应用AI技术缩短周期时间15%,提高效率10% [7] - 西门子开发工业AI工具平台,推动AI增强型数字孪生 [7] - 通用电气利用AI优化喷气发动机制造过程 [8] - 欧美加快AI与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合 [9] 工业赋能AI理念 - 强调以工业需求倒逼AI技术创新,而非盲目追求技术本身 [10][11] - 需评估AI技术适用性,聚焦提升生产效益等实际目标 [11] - 工业以太网标准化案例展示需求牵引对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12] 中国发展策略 - 应建立符合国情的"技术—标准—法规"治理体系 [16][17] - 发挥产业优势打造工业AI示范项目,推动系统集成 [16] - 加强国际协作,参与全球AI治理规则制定 [17] -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的发展路径 [17]
150PB工业数据+智能体革命,西门子开启AI制造新纪元
机器之心· 2025-07-25 12:29
西门子工业AI发展历程 - 1964年德国爱尔兰根西门子数据中心诞生世界首批计算机生成图像 由工业数学家Georg Nees通过Zuse Graphomat Z64绘图仪实现 [2][3][4] - 1965年全球首个算法艺术展览Computer grafik在斯图加特大学举办 Georg Nees为唯一参展艺术家 [4] - 1966年西门子设立爱尔兰根研究中心 该园区成为工业4 0技术孵化母体 [5] - 60年后该工厂部署超100项AI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成为核心 机器人可识别陌生零件并完成微米级精密操作 [6][7] 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 - 获2024年工业界奥斯卡赫尔墨斯奖 实现自然语言指令生成150行自动化代码 开发效率提升50% 代码部署时间缩短30% [11][14] - 系统架构包含前台Industrial Copilot(人机交互接口)与后台Orchestrator(任务调度中枢) 支持多智能体协同作业 [15][17] - 典型应用场景:自然语言指令触发订单生产全流程 包括设备状态检查、产线调整、物料核算、AGV路径规划等 全程可视化监控 [18][19][20][22] 工业基础模型(IFM)技术壁垒 - 基于150PB多模态工业数据构建 包含时间序列模型GTT(1240亿参数)等专项模型 深度理解工程语义与工业逻辑 [24][25][35] - 与通用大模型本质差异:专精机器语言解析(图纸几何/PLC代码/传感器时序) 严格遵循工业安全约束 [26][27][28] - 数据采集需兼容Modbus/OPC UA/CAN等协议 处理毫秒至小时级多频数据 解决缺失值/异常点等质量问题 [43][45][47] 西门子工业AI生态优势 - 覆盖CAD/EDA/CAE/PLM/MES等全品类工业软件 服务全球40+行业40万+客户 PLC控制器占全球工厂1/3份额 [36][37][40] - 拥有1500名AI专家(250人专注基础研究) 500+活跃AI专利家族 欧洲AI专利申请量第一 [64] - 2024年战略动作:百亿美元收购Altair强化工业仿真 并购Dotmatics拓展生物医药领域 [67][68] 历史积淀与未来布局 - 1973年取得首项AI专利 1990年代推出全球首个神经网络焊接系统 2023年快速接入ChatGPT/DeepSeek等前沿技术 [58][59][60] - 2025年WAIC中国首秀Industrial Copilot系统 展示自主生产场景 [72] - 核心竞争力:百年工程知识沉淀+行业know-how 构建25年内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