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ac GR00T

搜索文档
NVIDIA十年AI布局,押注“物理AI”引领下一场机器人革命
半导体芯闻· 2025-07-02 18:21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回顾 NVIDIA 过去十余年的 AI 布局,不难发现它始终走在浪尖上:十二年前,NVIDIA率 先将GPU引入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领域,凭借CUDA与 TensorRT 等软件栈,奠定了深度学 习训练与推理的硬件基石;近五年,生成式 AI 持续发力,NVIDIA 的多卡并行训练、混合 精度加速和分布式系统设计,支撑起 ChatGPT 级别的文本对话和图像、视频生成工具, 使"AI 会看、会写、会画、会播"成为日常。 目前,AeiRobot、Foxlink、光轮智能与 NEURA Robotics 等企业已在其 ALICE4、工业机械臂 与家庭自动化项目中率先采用这一模型,显著提升了抓取、放置与灵活作业的成功率与效率。 NVIDIA的这一开源策略不仅降低了入门门槛,也为上下游整机厂商与二次开发者提供了统一的底 层架构,使得同一套模型能够在不同场景中高效复用,避免了重复开发带来的成本浪费。 此外,包括 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傅利叶、Foxlink、银河通用、Mentee Robotics、 NEURA Robotics、General Roboti ...
英伟达市值登顶3.77万亿美元,2025股东大会揭秘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金融界· 2025-06-30 11:53
公司市值与股价表现 - 英伟达股价大涨4 33%至154 31美元创历史新高 正式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1] - 6月以来累计上涨近14% 5月暴涨24% 股东大会当天突破1月7日历史高点153 11美元 [8] - Loop Capital将目标价从175美元大幅上调至250美元 显示华尔街高度认可 [8] 中国市场影响与战略调整 - 500亿美元中国市场对美国厂商基本关闭 H20芯片出口受限造成80亿美元损失 [2] - 计提45亿美元库存减记 但市场认为核心增长动力在美国本土及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 [2]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2025财年营收达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 毛利率达75% [3] - 数据中心收入1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预计全年营收再增53%至2000亿美元 [3] 未来增长引擎 - AI仍是核心 机器人被明确为第二大增长曲线 [4] - Drive平台被奔驰等车企采纳 Cosmos机器人基础模型已落地 目标覆盖数十亿机器人和数亿辆自动驾驶汽车 [4] 公司定位转型 - 从芯片公司转型为AI基础设施提供商和计算平台公司 [5] - 产品矩阵涵盖GPU NIM微服务 CUDA-X生态 Omniverse数字孪生 Isaac机器人平台等 [5] 公司治理与股东决议 - 股东大会通过全部管理层提案包括高管薪酬方案与13位董事连任 [6] - 三项股东自行提出的提案未获通过 治理结构保持稳定 [6]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Blackwell架构Q4单季收入达110亿美元 为史上最快商用部署产品 [7] - Blackwell Ultra将AI推理效率提升50% 目标支持万亿参数模型推理 [7] - Isaac GR00T N1人形机器人平台配合Cosmos世界物理模型加速AI物理化 [7] - Dynamo AI推理操作系统将推理效率提升30倍 降低长上下文模型运行成本 [7] 行业定位与竞争壁垒 - 同时具备英特尔算力基础 微软平台生态 波音高端技术工程能力 [9] - 重新定义科技公司边界 构建AI时代基础设施护城河 [9][10]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605
东吴证券· 2025-06-05 09:02
核心观点 - 贸易战方面汇率、非关税壁垒或取代关税成关键工具,中美贸易谈判或“一波三折”,美国或在非关税壁垒、汇率等方面发起挑战,年内外贸前景不确定 [1][10] - 人民币汇率应防范正反馈风险,短期中间价或下移至7.17 - 7.18区间 [12] - 5月出口增速或因基数走高放缓,国债买卖重启需综合研判 [14] - 特朗普关税延期提振市场,美债利率回落,美股涨黄金跌,关税政策“抢进口”或放缓,美联储对降息谨慎,贸易局势仍不确定 [2][16] - 城投ABS市场以企业ABS为主导,加权平均票面利率相对不高,投资可关注不同期限和基础资产类型产品 [18][20] - 海外机构应对负Carry困境可从资产端、负债端着手,我国可参考相关策略 [21][24] - 中国平安发行H股可转债将补充集团资本实力,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25][27] - 英伟达FY2026Q1营收增长,H20限售有影响,Q2指引乐观,财年内毛利率有望恢复,维持“买入”评级 [7][28] 宏观策略 贸易战复盘 - 汇率、非关税壁垒或取代关税成关键“贸易交锋”工具,全球贸易历史中不同阶段贸易工具不同,如今汇率波动放大、非关税壁垒更重要 [10] - 中美贸易谈判因美国国际投资净缺口问题或“一波三折”,美国可能长期对我国出口保持高压 [10] - 贸易摩擦加剧时美国可能提高非关税壁垒、难以削减联邦财政赤字、干预美元汇率 [10] - 国内企业降低对美出口风险敞口可拓展非美出口、“出口转内销”、“出海”,但各有挑战 [11] 人民币汇率 - 应防范正反馈风险,短期中间价或下移至7.17 - 7.18区间,需保持“有收有放”风格 [12] 出口增速 - 5月出口增速或因基数走高放缓,ECI指数显示供需有回暖但经济修复动能弱,消费有改善,出口环比未明显改善 [14] 国债买卖 - 重启需综合研判形势,要根据债券市场供需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决定,6月货币政策以其他工具为主 [14][15] 海外市场 - 特朗普关税延期提振市场,美债利率回落,美股涨黄金跌,4月美国商品进口环比大幅走弱,“抢进口”或放缓,美联储对降息谨慎,贸易局势仍不确定 [2][16][17] 固收金工 城投ABS市场 - 以企业ABS为主导,加权平均票面利率约3.25%,较存量城投标债低约42BP,市场有利率分层特征 [18][19] - 剩余期限呈中长期化特征,以AAA和AA + 评级为主,违约风险可控 [19] - 基础资产以收费收益权类和债权类为主,不动产类市场接受度相对低 [19] - 东部沿海地区城投平台参与度高,发行主体行业集中度高,建筑装饰行业占主导 [19][20] - 投资价值方面成交活跃度在修复,信用利差有“久期倒挂”现象,不同期限和基础资产类型产品有不同投资建议 [20] 负Carry困境 - 负Carry成因源于资产负债久期错配与利率波动,海外资管机构有不同应对策略,我国可参考相关策略 [21][22][24] 行业 中国平安 - 拟发行117.65亿港元H股可转债,融资成本低,将补充集团资本实力,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25][27] 英伟达 - FY2026Q1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69.2%,数据中心业务受H20限售影响,B系列出货助力推理需求 [7][28] - Q2指引乐观,预计营收450±9.0亿美元,财年内毛利率有望恢复,各业务推出新品,维持“买入”评级 [8][28]
The AI Boom Continues: NVDA, VRT & VST Stocks Surge
ZACKS· 2025-06-04 22:31
AI行业发展趋势 - AI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尽管3-5月市场出现剧烈调整,但波动主要源于政治驱动的关税新闻,随着政策回归可持续水平,增长预测已趋稳定 [1] - 现代历史上首次出现技术进展受限于物理瓶颈而非创意,包括半导体、数据中心和发电等领域,这些瓶颈创造了投资机会 [2] - AI基础设施需求持续超过供应,半导体、能源和数据中心成为最明显的投资机会 [18] 公司分析 Nvidia (NVDA) - 公司在AI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最重要地位,持续引领尖端芯片开发,并拓展至机器人领域,推出Isaac GR00T模型 [4] - 股票估值相对吸引,远期市盈率32.4倍,低于10年中位数,预期盈利年增长28.2% [5] - 技术面显示股票重新走强,突破下降通道后有望挑战历史高点153美元 [6] Vistra (VST) - 作为美国最大竞争性发电商,公司是AI驱动电力需求激增的主要受益者,拥有多元化资产组合包括天然气、太阳能、电池存储和核电 [9] - 远期市盈率28.3倍,分析师预计明年盈利增长34.6%,增长率和战略重要性支撑溢价 [10] - 技术面表现强劲,自4月低点持续攀升,接近历史高点 [11] Vertiv (VRT) - 公司是数据中心关键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主要提供商,受益于AI驱动的数据创建和处理需求激增 [13] - 提供电源管理、热解决方案和监控工具,支持高密度AI数据中心高效运行 [14] - 远期市盈率30.8倍,预计未来3-5年盈利年增长27.2%,估值得到增长轨迹和战略重要性支撑 [15] - 技术面呈强劲上升趋势,突破看涨旗形后有望创历史新高 [16] 投资机会总结 - Nvidia、Vistra和Vertiv分别代表半导体、能源和数据中心领域,提供互补的AI生态系统投资机会 [18] - 三家公司均显示强劲势头、稳健盈利增长和合理估值,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选择 [18]
英伟达(NVDA):FY2026一季报点评:产品切换超预期,政策影响有望在FY26Q2后消除
东吴证券· 2025-06-04 13: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软硬件优势与下游算力建设高景气将继续持续,考虑到H20禁令影响,将FY2025 - 2027年预期Non - GAAP净利润由1141/1431/1783亿美元下调至1048/1364/1548亿美元,2025年6月3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2/25/22倍,维持“买入”评级[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FY2024A - FY2028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09.22亿、1304.97亿、2055.31亿、2522.13亿、2898.04亿美元,同比分别为125.85%、114.20%、57.50%、22.71%、14.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60亿、728.80亿、1048.35亿、1364.13亿、1547.80亿美元,同比分别为581.32%、144.89%、43.85%、30.12%、13.46%;EPS分别为1.22、2.99、4.30、5.59、6.34元/股;P/E分别为112.64、45.99、31.97、24.57、21.66 [1] - FY2026Q1实现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69.2%,环比+12.0%;Non - GAAP净利润198.9亿美元,同比+30.6%,环比 - 9.8%;Non - GAAP毛利率61.0%,剔除H20影响后毛利率71.3%,同比减少7.6pct,环比减少2.2pct [2] 业务情况 - FY2026Q1数据中心业务营收391.1亿美元,同比+73.3%,环比+9.9%,其中计算/网络业务收入分别为341.6/49.6亿美元,同比+76.1%/+56.3%,环比+4.9%/+63.9%;H20限售影响Q1收入约25亿美元,计提存货减值约45亿美元;Q1 Blackwell贡献近70%数据中心收入,推理需求推动算力客户部署B系列,微软已部署数万片B系列GPU,后续预计增长至数十万片,GB300已送样CSP,有望于FY26Q2量产交付[3] - 公司指引FY2026Q2营收450±9.0亿美元,中值对应同比+49.8%,环比+2.1%,低于一致预期的455.1亿美元;预计H20限售仍将影响Q2收入约80亿美元,中期出货量增长仍乐观;Non - GAAP毛利率72.0±0.5%,中值对应同比 - 3.7pct,环比+0.7pct,高于一致预期的71.7%;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达到75%左右[4] - FY2026Q1游戏及AIPC/专业可视化/汽车业务收入分别为37.6/5.1/5.7亿美元,同比+42.2%/+19.2%/+72.3%,环比+47.9%/ - 0.4%/ - 0.5%;游戏及AIPC业务推出搭载Blackwell架构的NVIDIA GeForce RTX 5060/5070显卡;专业可视化业务发布DGX Spark与DGX Station个人AI超级计算机,推出NVIDIA RTX PRO Blackwell系列产品;汽车业务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新一代车辆、工厂与机器人系统,推出统一安全系统NVIDIA Halos,发布全球首个开放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NVIDIA Isaac GR00T N1 [5]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137.38美元,一年最低/最高价86.62/153.12美元,市净率39.98倍,流通市值与总市值均为3352072.00百万美元[8] - 每股净资产3.44美元,资产负债率36.24%,总股本与流通股均为24400.00百万股[9]
英伟达:FY2026一季报点评:产品切换超预期,政策影响有望在FY26Q2后消除-20250604
东吴证券· 2025-06-04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软硬件优势与下游算力建设高景气将持续,虽受H20禁令影响下调FY2025 - 2027年预期Non - GAAP净利润,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盈利预测与估值:营业总收入在FY2024A - FY2028E分别为60,922、130,497、205,531、252,213、289,804百万美元,同比分别为125.85%、114.20%、57.50%、22.71%、14.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760、72,880、104,835、136,413、154,780百万美元,同比分别为581.32%、144.89%、43.85%、30.12%、13.46%;EPS - 最新摊薄分别为1.22、2.99、4.30、5.59、6.34元/股;P/E分别为112.64、45.99、31.97、24.57、21.66 [1]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69.2%,环比+12.0%;Non - GAAP净利润198.9亿美元,同比+30.6%,环比 - 9.8%;Non - GAAP毛利率61.0%,剔除H20影响后毛利率71.3%,同比减少7.6pct,环比减少2.2pct [2] - 市场数据:收盘价137.38美元,一年最低/最高价86.62/153.12美元,市净率39.98倍,流通市值和总市值均为3352072.00百万美元 [8] - 基础数据:每股净资产3.44美元,资产负债率36.24%,总股本和流通股均为24400.00百万股 [9] 业务情况 - 数据中心业务:FY2026Q1营收391.1亿美元,同比+73.3%,环比+9.9%;计算/网络业务收入分别为341.6/49.6亿美元,同比+76.1%/+56.3%,环比+4.9%/+63.9%;H20限售影响Q1收入约25亿美元,计提存货减值约45亿美元;Q1 Blackwell贡献近70%数据中心收入,推理需求推动算力客户部署B系列,GB300已送样CSP,有望于FY26Q2量产交付 [3] - 其他业务:FY2026Q1游戏及AIPC/专业可视化/汽车业务收入分别为37.6/5.1/5.7亿美元,同比+42.2%/+19.2%/+72.3%,环比+47.9%/ - 0.4%/ - 0.5%;游戏及AIPC业务推出搭载Blackwell架构的NVIDIA GeForce RTX 5060/5070显卡;专业可视化业务发布DGX Spark与DGX Station个人AI超级计算机,推出NVIDIA RTX PRO Blackwell系列产品;汽车业务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新一代车辆、工厂与机器人系统,推出统一安全系统NVIDIA Halos,发布全球首个开放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NVIDIA Isaac GR00T N1 [5] 业绩指引 - 公司指引FY2026Q2营收450±9.0亿美元,中值对应同比+49.8%,环比+2.1%,低于一致预期的455.1亿美元;预计H20限售仍将影响Q2收入约80亿美元;Non - GAAP毛利率72.0±0.5%,中值对应同比 - 3.7pct,环比+0.7pct,高于一致预期的71.7%;计划在今年年底达到75%左右 [4]
ETFs to Buy After NVIDIA's Q1 Earnings Miss, Record Revenues
ZACKS· 2025-05-29 23:00
NVIDIA (NVDA) reported mixed first-quarter fiscal 2026 results. Though the AI darling lagged earnings estimates, it reported record-breaking revenues, which topped estimates. NVIDIA shares jumped as much as 6% in after-hours trading. Investors seeking to tap the company's growth could invest in ETFs having the largest allocation to the AI chipmaker. Strive U.S. Semiconductor ETF (SHOC) , VanEck Vectors Semiconductor ETF (SMH) , VanEck Fabless Semiconductor ETF (SMHX) , YieldMax Target 12 Semiconductor Optio ...
电子行业动态:英伟达ComputeX 2025,AI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民生证券· 2025-05-29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ComputeX大会展示AI算力产业链新技术升级路线与供应链伙伴 HVDC解决能源瓶颈 NVLink Fusion赋能ASIC加速放量 此前强调的AI“速率+功率”升级路线获验证 瑞可达等新供应商值得重视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英伟达ComputeX展示下一代AI解决方案 - 2025年5月19日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omputeX 2025大会围绕“AI工厂”愿景演讲 标志其从芯片制造商向全球AI基础设施领军者转型 [10] - 下一代AI计算平台GB300机柜方案预计3Q25交付 专为高性能推理设计 推理性能、HBM内存、网络性能分别提升1.5倍、1.5倍、2倍 单机架算力达40 petaflops [10] - 发布NVLink Fusion 支持客户灵活构建AI基础设施 允许将英伟达处理器与不同CPU、ASIC结合 形成混合计算集群 [11] - 与戴尔、惠普等推出个人AI原生超级计算机 墙插供电提供1 petaflops算力及128GB统一内存 支持本地运行上千亿参数AI模型 [11] - 发布RTX Pro Enterprise服务器 搭载CX8网络芯片 提供800 Gbps带宽 总核心数近20万个 显存容量800GB AI性能达30PFlops 支持多模态AI [13][14] - 开源机器人开发平台Isaac GR00T N1.5 集成多种引擎和模型 支持自动驾驶与人形机器人仿真训练与部署 [14] HVDC:AI算力时代的能源基座革新 维谛助力英伟达推动VDC架构革命 - 5月20日 维谛与英伟达合作 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适配Kyber及Rubin Ultra平台的800V HVDC电源方案 直击AI集群供电瓶颈 [17][18] - 维谛HVDC架构取消多级转换 直接将13.8kV交流电转换为800V直流电 简化电力链路 减少PSU数量和散热需求 降低维护成本 释放机架资源 [21][22] - 800V高压直流成全球AIDC供电主流趋势 适配英伟达Kyber机架系统后 单机架功率密度可跃迁 为2027年兆瓦级智算中心奠定基础 [25] 英伟达携手纳微 第三代半导体赋能HVDC - 5月21日 纳微半导体与英伟达联合开发下一代800V HVDC架构 为英伟达Rubin Ultra GPU及Kyber机架系统提供核心电力支持 [26] - 纳微的GaN与SiC技术直击HVDC核心痛点 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支持800V瞬态电压 GeneSiC碳化硅产品在全电压范围高效低温运行 提升转换能效等 [27] - 英伟达携手纳微与维谛 以800V高压架构引领全球能源与算力协同革命 驱动半导体产业向高集成度演进 [29] 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 拥抱ASIC生态 - 2025 Computex上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技术 支持第三方定制芯片与英伟达AI芯片混合部署 实现异构计算环境下无缝通信 支持800 Gb/s链路吞吐量 [31] - NVLink Fusion在NVLink基础上拓展应用范围 目前第五代NVLink支持每块GPU高达1.8TB/s带宽 可连接多达72块GPU [32] - NVLink Fusion已授权8家公司 富士通、高通等基于其IP设计定制化CPU 与英伟达GPU高效协同 但英特尔、博通和AMD未加入该生态 [34] - 英伟达基于NVLink - C2C技术设定构建半定制AI基础设施的两种解决方案 每个计算节点至少搭载一枚英伟达芯片 [34][36] - 英伟达主动拥抱ASIC方案 邀请第三方ASIC加入其AI生态 变潜在竞争对手为合作伙伴 [36] 全新供应商加入英伟达生态 合作伙伴生态优化 联合即未来:多元新伙伴构建AI供应链 - 2025年ComputeX大会英伟达供应链扩展至122家 体现其AI生态布局深度广度及全球影响力提升 [37] - 合作领域拓展至教育、医疗、金融等垂直领域 新增近20所大学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医疗和金融机构加入推动AI技术实际应用 [38] - 存储领域 群联和威刚首次进入供应链 群联NAND Flash控制芯片提升数据处理速度 威刚内存模组保障服务器运行 打破国际大厂垄断 [41] - 冷却技术领域 酷冷至尊提供定制化液冷解决方案 提升服务器散热效率和能效比 推动液冷技术应用 [41][42] - 关键零组件领域 勤诚和迎广提供高散热性能和电磁兼容设计的服务器机壳 台达为GB300服务器提供基于锂离子电容的电源解决方案 [42] 瑞可达亮相ComputeX 赋能英伟达生态链 - 2025 ComputeX大会瑞可达产品亮相英伟达生态系统展台 标志其与英伟达合作进入新阶段 [43] - 瑞可达为AI数据中心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包括高速数据传输、电源及电力传输、传输PCIE协议、冷却连接等产品 [44] - 高速铜缆采用先进材料和工艺 满足低延迟和高带宽需求 AEC通过芯片架构实现长距离低功耗数据传输 [44][45] - POWERWHIP实现大功率传输且减少能源损耗 BUSBAR确保电力稳定供应 UQD连接器支持液冷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4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速率”相关的瑞可达、博创科技 “功率”相关的禾望电气、江海股份、申菱环境 “ASIC”相关的芯原股份、翱捷科技 [4] - 给出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涉及瑞可达、博创科技等多家公司 均为“推荐”评级 [5][47]
英伟达ComputeX2025,AI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民生证券· 2025-05-29 19: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英伟达在ComputeX 2025大会展示AI算力产业链新技术升级路线和供应链伙伴 HVDC解决能源瓶颈 NVLink Fusion赋能ASIC加速放量 此前强调的AI“速率+功率”升级路线被验证 瑞可达等新供应商值得重视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英伟达ComputeX展示下一代AI解决方案 - 2025年5月19日 黄仁勋在ComputeX 2025大会以“AI工厂”为愿景展示战略布局 标志英伟达从芯片商向全球AI基础设施领军者转型 [1][10] - GB300机柜方案预计3Q25交付 专为高性能推理设计 推理性能、HBM内存、网络性能提升 单机架算力达40 petaflops [10] - 发布NVLink Fusion 支持客户灵活构建AI基础设施 提供NVLink Chiplet&接口IP 实现混合计算集群 [11] - 与戴尔、惠普等推个人AI原生超级计算机 墙插供电提供1 petaflops算力及128GB统一内存 支持本地运行大参数AI模型 [11] - 发布RTX Pro Enterprise服务器 搭载CX8芯片 提供800 Gbps带宽 支持多模态AI 应用于多领域加速全流程 [13][14] - 开源机器人开发平台Isaac GR00T N1.5 集成多引擎和模型 支持仿真训练与部署 推动工厂数字化与机器人化 [14] HVDC:AI算力时代的能源基座革新 维谛助力英伟达推动VDC架构革命 - 5月20日 维谛与英伟达合作 2026年下半年推适配平台的800V HVDC电源方案 重构电力基础设施解决能源效率痛点 [2][17] - 维谛方案适配计算平台 含集中式整流器等 提升系统能效5% 减少铜材用量45% [18] - 技术架构取消多级转换 简化电力链路 减少PSU数量和故障点 释放机架资源 单机架功率密度可突破1MW [21][22] - 800V HVDC成全球AIDC供电主流趋势 适配后单机架功率密度跃迁 为2027年兆瓦级智算中心奠基 [25] 英伟达携手纳微 第三代半导体赋能HVDC - 5月21日 纳微与英伟达联合开发800V HVDC架构 为GPU及机架系统提供电力支持 标志AI算力与第三代半导体深度绑定 [26] - 纳微GaN与SiC技术解决HVDC痛点 GaNFast芯片支持800V瞬态电压 集成多种功能;GeneSiC产品全电压范围高效低温运行 提升转换能效等 [27] 英伟达推出NVLink Fusion 拥抱ASIC生态 - 2025 Computex上推出NVLink Fusion 支持第三方定制芯片与英伟达芯片混合部署 实现异构计算通信 支持800 Gb/s链路吞吐量 与多种交换机协同 [31] - NVLink Fusion拓展NVLink应用范围 目前第五代NVLink带宽高 可连接多块GPU 提升异构计算效率 [32] - 该技术已授权8家公司 合作伙伴基于其设计定制化CPU 与英伟达GPU高效协同 英特尔等竞争对手未加入生态 [34] - 英伟达基于NVLink - C2C设定构建半定制AI基础设施两种方案 每个计算节点至少搭载一枚英伟达芯片 [34] 全新供应商加入英伟达生态 合作伙伴生态优化 联合即未来:多元新伙伴构建AI供应链 - 2025年ComputeX大会英伟达供应链扩至122家 体现其AI生态布局广度和影响力提升 [37] - 合作领域拓展至教育、医疗、金融等 新增大学提供人才和研发支持 医疗和政府机构布局实际场景 金融机构渗透金融风控场景 [38] - 存储领域群联和威刚加入 提升数据存储读取速度和服务器稳定性 打破国际大厂垄断;冷却领域酷冷至尊提供液冷方案 推动技术应用 [41] - 关键零组件领域 勤诚和迎广提供高散热和电磁兼容机壳 台达为GB300服务器提供基于锂离子电容的电源解决方案 [42] 瑞可达亮相ComputeX 赋能英伟达生态链 - 瑞可达产品在大会亮相 与英伟达合作进入新阶段 其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成供应链关键一环 [43] - 瑞可达为AI数据中心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包括高速数据传输、电源及电力传输、传输PCIE协议、冷却连接等产品 [44] - 高速铜缆产品实现超高传输速率 AEC解决DAC传输距离问题;电源电力传输产品减少能源和功率损耗;冷却连接产品支持液冷系统稳定运行 [44][4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速率相关的瑞可达、博创科技等;功率相关的禾望电气、江海股份、申菱环境等;ASIC相关的芯原股份、翱捷科技等 [4] - 给出重点关注个股2025 - 2027年EPS、PE预测及评级 均为推荐 [5][47]
COMPUTEX 2025:NVLink Fusion 强化生态护城河,GB300 将于 Q3 推出
信达证券· 2025-05-25 21: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NVLink Fusion构建半定制AI基础设施,强化生态系统护城河,GB300预计Q3推出,多款个人和企业新品发布,受益于AI factory和AI infra推动,数据中心正转变为近万亿美元市场,AI infra投资规模扩大将扩大国内AI产业链优质公司订单,基本面有望持续兑现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NVLink Fusion构建半定制AI基础设施,强化生态系统护城河 - Nvidia发布NVLink Fusion,将专有高性能互连技术NVLink向合作伙伴开放,支持第三方CPU和AI加速器集成构建半定制化AI基础设施,突破传统数据中心瓶颈,为云服务商和大型企业提供方案 [6] - NVLink Fusion提供两种配置,一是第三方定制CPU与NVIDIA GPU互连,二是NVIDIA自研Grace系列CPU与非NVIDIA定制加速器互联,首批采用厂商包括MediaTek等 [7] - 开放NVLink IP扩大生态系统,Nvidia第五代NVLink提升多GPU系统可扩展性,单个Blackwell GPU支持18个NVLink 100 GB/s连接,总带宽1.8 TB/s,是上一代2倍,开放平台吸引第三方AI芯片,强化Nvidia在数据中心护城河 [11] GB300预计Q3推出,多款个人和企业新品发布 - GB300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推出,比前代H100提升1.7倍推理性能,配备1.5倍HBM内存和2倍网络带宽,一节点可达40 petaflops,Blackwell系统已上线 [13] - 面向开发者的AI超算DGX Spark与DGX Station,DGX Spark已投产,预计未来几周推出,DGX Station适合个人或小型团队 [14] - 面向企业IT的AI转型RTX PRO Server,专为传统IT与AI融合设计,推动向GPU加速基础设施转变 [16] - 面向机器人开发的工具,与DeepMind和Disney共同开发机器人物理训练引擎Newton,推出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5,提升训练效率 [20] 投资建议 - 受益于AI factory和AI infra推动,数据中心向万亿美元市场转变,AI infra投资规模扩大将扩大国内AI产业链优质公司订单,建议关注工业富联等公司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