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JEEP指南者
icon
搜索文档
广菲克之死(二)
虎嗅· 2025-07-16 21:2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卡皮巴拉,题图来自:AI生成 书接上回。 2018年开始,随着销量贡献最大的JEEP自由光陷入质量事件,JEEP的销量开始掉头向下。 当然,后面也会讲到,很多被高库存压得喘不过气的经销商也借此机会拒绝继续批售。一个简单质量事 件被大家充分利用,仿佛一口高压锅突然出现了一个裂缝,所有的压力都想从这个缺口里一泄而空。比 一瞬间的爆炸更可怕的是,大家开始习惯于这种与问题同行的状态,并不想真正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国内汽车出现质量问题的多了,但像JEEP自由光这样被一拳打倒,乃至再也没有爬起来的却似乎不 多。 漏机油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产品质量问题,之所以这个问题成为整个广菲克的滑铁卢,里面固然有内 部扯皮推责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则是被连续的销量压力传导之下,人们似乎更 愿意出现一个不可抗力来缓解和解释一下产品的市场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被当时的经销商们称作令人 窒息的压力。 当大众、丰田以中国市场作为产品规划的起点和思考中心的时候,JEEP在中国的节奏却不是跟着中国 市场的竞争节奏走的,而是首先以北美作为一切 ...
一代顶流神车,破产了
创业邦· 2025-07-16 17:34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广汽菲克正式破产,账面资产仅38.94亿元,负债81.23亿元,清算资产价值仅19.15亿元[4][5]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2022年销量不足2000辆,五年内断崖式下滑[6][7] - 破产原因包括产品质量危机、新能源转型滞后、定位偏差及内部股东矛盾[8][21][33]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Jeep品牌1941年诞生于美国,以高性能越野车闻名,2007年以进口方式进入中国市场[15] - 2015年首款国产车型自由光上市,2016-2017年销量激增,2016年同比增长260%至17.99万辆,2017年达22.2万辆[17][19] - 经典广告语"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塑造品牌形象,曾为国内越野品牌提供发展思路[16] 经营危机关键节点 - 2018年央视315曝光自由光"烧机油"问题,发动机百公里机油消耗量达1.5升,投诉量达行业平均水平三倍[24][26][27] - 新能源转型失败,2021年推出的指挥官PHEV因续航虚标等问题全年销量不足百辆[30][31] - 定价策略偏差导致竞争优势丧失,从硬派越野转向家用SUV丢失差异化[28] 合资车企行业现状 - 主流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51.1%持续下滑至2024年27.5%[43] - 铃木、菲亚特、雷诺、讴歌等品牌已退出中国市场,二三线合资车企普遍收缩[44] - 合资车企寻求转型,如大众7亿美元注资小鹏汽车,Stellantis 15亿欧元投资零跑汽车[45][46] 历史背景与行业影响 - 合资车企曾用"市场换技术"模式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0到1突破[38][39] - 2019年后国产车企抓住新能源风口实现弯道超车[42] - Jeep溃败后市场份额被坦克、吉普、捷途等国产车型承接[35]
从巅峰到坠落:一代SUV霸主破产,总负债超80亿,曾年销22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2:31
记者丨 见习记者何煦阳 编辑丨张明艳 江佩佩 国产Jeep,正式宣告终结! 长沙中院的一纸裁定,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两年多的广汽菲克的命运正式画上了句号。 那些 怀揣"Jeep梦"的中国消费者,终究没能等到广汽菲克被救赎的曙光。 这家Jeep品牌在华唯一 合资车企,曾将美式越野基因与意式设计美学融入中国市场,却最终在时代浪潮中折戟沉沙。 广汽菲克宣告破产,总负债超8 0亿 7月8日,广汽菲克公司管理人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因广汽菲克公司已无重整可能,根据部分 债权人意见,经债权人委员会讨论,管理人已经申请长沙中院裁定宣告广汽菲克公司破产。 截至2022年9月30日, 广汽菲克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处境,73.22亿元的总资产难以覆盖81.13亿 元总负债,最终因"不具备重整条件"黯然退场 。在长沙中院的最终裁定中可以看到,广汽菲 克"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不具备重整、和解条件"。 广汽菲克的崩塌,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合资车企在产业变革中的转型困境。 当自主品牌乘 用车市占率突破70%,当比亚迪、吉利等头部车企占据半壁江山,当马自达6、福特福克斯、 奔驰A级等经典车型接连谢幕,燃油车时代的合资霸权正在 ...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虎嗅APP· 2025-07-13 20:41
国产Jeep时代落幕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 国产Jeep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等车型全面停产 [1] - 2017年销量达22.2万辆巅峰 曾定下2022年85万辆销售目标 [5][6] - 五次资产拍卖流拍 起拍价从19.15亿元降至9.92亿元仍无人问津 [12] Jeep品牌发展历程 - 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 累计60万辆军用车型投入战场 [3] - 1945年转型民用 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SUV车型 [4] - 1983年首次进入中国 2015年实现国产化 2016年销量暴涨260%至18万辆 [5] 广汽菲克溃败原因 - 2018年烧机油事件引发质量危机 经销商退网维权 [8][9] - 销量连续四年断崖下滑 从2017年22.2万辆跌至2022年不足2000辆 [10] - 股东内斗公开化 Stellantis单方面提出增持股权遭广汽集团反对 [11] 合资车企整体困境 - 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自主新能源品牌升至56% [17] - 广汽三菱/东风雷诺/长安铃木等相继退出或资产缩水 [17] - 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比亚迪称新能源领先全球3-5年 [17] 中国汽车产业变迁 - 1984-1998年成立10余家合资车企 引进外资超120亿美元 [16] - 2000年合资品牌市占率超80% 大众年销破百万辆 [16] - 新能源换道超车 销量从2015年33万辆增至2023年900万辆占全球60% [16]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投资界· 2025-07-12 15:46
国产Jeep的兴衰历程 - 广汽菲克正式申请破产,国产Jeep时代终结,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等车型停产 [4][5] - Jeep品牌诞生于1941年二战期间,最初为军用车型,战后转型民用并确立SUV霸主地位,推出切诺基、牧马人等经典车型 [8] - 2015年广汽菲克成立后采用"进口+国产"模式,2016年销量达18万辆(同比+260%),2017年创下22.2万辆年销纪录,一度定下2022年85万辆的销售目标 [10][11][12] 溃败原因分析 - 2018年因烧机油质量问题被央视315曝光,但公司未及时应对,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14][15] - 渠道压货导致经销商库存深度恶化,引发退网维权事件,2018-2021年销量从12.52万辆暴跌至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仅售1800辆 [16] - 股东矛盾公开化:2022年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增持至75%遭广汽集团反对,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110.8%,生产线全面停摆 [17] 行业格局变迁 - 合资车企黄金时代(1984-2014):合资品牌曾占中国乘用车市场80%份额,大众年销超百万辆,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调整城市规划 [22] - 新能源转型冲击:2015-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从33万辆飙升至900万辆(全球占比60%),2023年合资品牌市占率首次跌破50% [22][24] - 合资车企集体困境:广汽三菱资产负债率近100%,东风雷诺退出中国,长安铃木1元甩卖股权,北京现代工厂流拍三次降价至11亿无人接盘 [24] 历史性转折 - 小米SU7发布24小时预订量达8万台,相当于北京吉普1985年全年产量10倍 [23] - 比亚迪宣布中国新能源车技术领先全球3-5年,燃油车技术护城河被电池和智能化突破 [24] - 广汽菲克工厂被广汽埃安接手转型电动车生产,象征燃油车时代向新能源时代的更替 [25]
广汽菲克破产三年后,Jeep 品牌 “轻装上阵”:车主的守护与侏罗纪式新生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15:30
广汽菲克破产与Jeep品牌转型 - 广汽菲克正式破产标志着合资时代终结 但Jeep品牌通过进口模式在中国市场按下"重启键" [1] - 广汽菲克由广汽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按50:50股比合资成立 总投资170亿元 主营国产Jeep车型生产销售 [2] - 当前中国市场Jeep车型均为进口(牧马人、角斗士、大切诺基4xe) 销售及售后网络正常运营 [2] 售后责任担当 - 斯泰兰蒂斯主动承担80万国产Jeep车主售后 包括配件短缺下拆解试验车、重启部分生产线 [3] - Jeep品牌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张 2024年春节前后完成车身覆盖件生产线重启 [3] - 2024年NCBS调研显示Jeep经销商推荐NPS指数行业第一 9项客户旅程指标全面领先 [5] 轻资产运营策略 - Jeep聚焦进口车型(牧马人41致敬版、侏罗纪联名版) 强化"终极越野利器"品牌定位 [4] - 进口模式提升决策效率 2025年快速推出限量版车型并调整渠道政策响应市场 [4][5] - 2025年上半年销量环比增长15% 6月单月销量同比激增97%创12个月新高 [6] 市场竞争优势 - 中国越野车市场2024年增长81% Jeep凭借专业基因(Trail Rated体系)与文化认同构建壁垒 [7] - 牧马人全球累计销量超500万辆 80%仍在行驶 2025年美系品牌保值率第一(51.77%) [8] - 通过《中国越野路书》、认证营地等构建越野生态圈 用户关系运营业内领先 [9] 产品与营销创新 - 2025年推出牧马人41致敬版、角斗士旅居版及侏罗纪联名款 强化产品矩阵 [8] - 联合中汽信科发布行业标准 举办汽车影院等创新营销活动增强用户粘性 [9] - 渠道优化后经销商网络自2024年9月起恢复增长 精准淘汰低效网点补充空白区域 [5]
曾年销22万辆的知名车企宣告破产,近80万中国车主售后维修谁来“兜底”?
凤凰网财经· 2025-07-10 21:13
广汽菲克破产清算事件 核心观点 - 广汽菲克因资不抵债且无重整可能,正式宣告破产,其在中国市场约77万车主的售后问题成为焦点 [2] - 母公司Stellantis集团通过子公司主动承担部分售后责任,包括恢复零部件生产及扩展经销商网络 [2][6][7] - 公司核心资产经历五次流拍,目前正配合政府招商部门对接意向企业 [11] 售后问题解决方案 - Stellantis集团旗下斯泰兰蒂斯(上海)公司主动为广汽菲克车主提供延续性售后服务,包括利用试验车、剩余零部件及恢复部分自制件生产(2024年春节前后完成) [6][7] - Jeep品牌进口车型(牧马人、角斗士等)销售及售后运营正常,经销商网络持续扩建 [7] - 管理人已与售后服务机构达成合作草案,将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 [3] 公司经营恶化历程 - 成立背景:2010年由菲亚特与广汽集团合资成立,2015年更名为广汽菲克,主推Jeep系列SUV [8] - 销量表现:2017年销量达峰值22.23万辆(占广汽集团10%以上),此后连续四年下滑至2021年的2.01万辆,2022年停摆 [9] - 财务数据:2017年净资产44.22亿元,2020年转为-3.3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2022年9月资产负债率达110.80%(总负债81.13亿元) [9][11] 破产清算进展 - 2022年11月进入破产程序后全面停止销售,核心资产五次拍卖均流拍 [11] - Stellantis集团曾尝试收购多数股份未果,最终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合资 [11]
广汽菲克正式破产,近80万车主售后维修谁来“兜底”?Stellantis集团:将提供延续性售后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5:20
公司破产清算 - 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 因无重整可能且经债权人委员会讨论通过 [1] - 公司核心资产经历五次公开拍卖均流拍 目前正配合政府对接意向企业 [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 公司总资产73.22亿元 总负债81.13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110.80% [10] 售后解决方案 - 斯泰兰蒂斯(上海)汽车有限公司主动通过经销商网络为77万车主提供延续性售后服务 [2] - 管理人已移交试验车及剩余零部件 并支持恢复部分车型自制件生产 2024年春节前后完成 [6] - Jeep品牌进口车型销售及售后运营正常 正扩建经销商网络并推出新车型 [7] 历史经营数据 - 2017年销量达峰值22.23万辆 占广汽集团销量10%以上 同年净资产峰值44.22亿元 [9] - 2018-2022年销量连续下滑 从12.52万辆降至停摆状态 2020年净资产转为-3.31亿元 [9] - 三年累计亏损近50亿元 2022年因无法正常经营启动合资终止程序 [9][10] 合资背景与产品线 - 公司由菲亚特与广汽集团2010年合资成立 2015年更名广汽菲克 主推Jeep系列SUV [8] - 曾推出自由光、自由侠等车型 2016年销量17.99万辆 2017年同比增长23.57% [9]
从年销超22万辆到破产,广汽菲克犯了哪些错
和讯网· 2025-07-09 21:59
公司发展历程 - 2010年广汽集团与菲克集团各出资50%成立广汽菲亚特,总投资约170亿元,后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4] - 2015年引入Jeep品牌成为转折点,2017年Jeep在华销量突破22万辆带领公司走向巅峰[6] - 2020年公司净资产跌至-3.31亿元首次资不抵债,2022年销量不足2000辆[7][9] - 2022年10月双方授权申请破产,2024年7月法院裁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9][12] 产品战略问题 - 菲亚特产品线仅有两款紧凑车型(菲翔和致悦),2014年销量7万辆但2016年不足万辆[4][5] - 2016年SUV市场增长45.7%而轿车仅增长3.9%,菲亚特因缺少SUV产品错失红利[5] - Jeep国产化初期成功推出"三杰"(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但2018年后因质量问题和新能源转型困难销量暴跌[6] - Jeep品牌2017-2021年销量从22万辆骤降至2.01万辆,产品故障频发且未及时电动化[6] 股东矛盾与管理问题 - 2022年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拟增持至75%股权遭广汽集团强烈反对[7] - 双方战略分歧明显:广汽重点发展丰田/本田/Aion,Stellantis推行"轻资产"战略[8] - 2018-2021年期间经历4次高层更迭,中外管理层频繁变动加剧动荡[9] - 清算时确认债权40.44亿元但资产估值仅19.15亿元,长沙工厂流拍4次起拍价腰斩至9.92亿元[12] 行业环境变化 - 中国汽车市场快速转向SUV和新能源车型,传统燃油车和轿车产品竞争力下降[5][6] - 2018年Jeep因质量问题登上3·15晚会,品牌口碑遭受重大打击[6] - 新能源转型压力下,SUV专业品牌面临更大技术挑战和市场风险[6]
广汽菲克宣告破产!170亿元投资沦为“资不抵债”的合资悲剧
华夏时报· 2025-07-09 17:36
广汽菲克破产事件 -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告广汽菲克破产,公司投资额高达170亿元,最终资不抵债退出中国市场 [2] - 广汽集团回应称尊重法院及管理人工作推进,本次公告属于破产程序正常工作安排 [2] - 公司从2016年销量近18万辆、同比暴增260%的巅峰,跌至2022年上半年仅售出1861辆的谷底 [2] 公司发展历程 - 2010年广汽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以50:50股比成立广汽菲克,总投资170亿元,目标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 [3] - 2016-2017年为公司"黄金时代",Jeep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三款SUV国产化带动销量爆发,2016年销量17.99万辆(+260%),2017年突破22.2万辆 [3] - 2018年因"烧机油"问题被央视点名后销量开始暴跌,2018年销量12.52万辆(-43.6%),2021年仅剩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萎缩至1861辆 [4] 战略失误分析 - 产品定位迷失:Jeep国产化后偏离"硬派越野"核心定位,转向家用SUV市场导致品牌吸引力流失 [5][6] - 放弃轿车市场:2018年停产菲翔、致悦,将全部资源押注Jeep单一品牌,抗风险能力大幅降低 [7] - 股东冲突:2022年Stellantis单方面计划增持至75%遭广汽集团反对,双方战略分歧导致合作终止 [7] 财务与行业影响 - 截至2022年9月公司总负债81.13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10.8% [8] - 事件反映"市场换技术"合资模式在电动化时代的失效,本土车企技术能力已显著提升 [8] - Jeep品牌仍通过进口渠道维持存在,广汽集团将更聚焦自主品牌如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的发展 [9]